计划生育列入国策后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0-01-21
计划生育列入国策后,一些农村出现了计划生育的极端做法,的确引起了一些群众的不满,人称计划生育是“天下第一难”,特别是乡村一级的干部感到很“棘手”。为了推进这项工作,一些农村出现了超生“罚款”、“追逃”等一系列过激的行为,干群关系出现了令人尴尬的局面。几千年的婚育观念与国策发生了挑战,并衍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田世荣的长篇小说《蝶舞青山》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呈现出了一个充满生命 、充满深厚的现实理想感的世界。
作家的生活与作品的主题
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莫言的作品《蛙》是通过一个乡村妇科医生来反思计划生育、代孕生子等社会问题的,而《蝶舞青山》是将现实与理想、历史与社会结合在一起。正如莫言所言:“一个作家应该立足写作,立足写人,应该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因此,他的描写自然带有批判性,真善美要歌颂,批判也是一个重要的功能。”《蝶舞青山》反映的是中国西部农村生活,呈现的是中国西部农村独特的文化和乡土风情,作者站在现实和理想的角度上写人。小说描述的是农村计划生育但超越了计划生育的局限,拓展到农村工作应该怎样去做的现实问题。作家对“杨树坪”全景式的展现和对高家三代人物及其命运的叙述,应该与他的生活沉淀积累有关,还与他的故乡有关。莫言曾经说过:“我的故乡和我的创作是密切相关的,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伴随我成长,从小耳濡目染的也是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创作的时候,这些元素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蝶舞青山》对准的是作者所生活过或者是熟悉的那个地域文化环境,预先带有明显的主题性,用干净洗练的文笔,对那个地域的人文和人们的生活做了整体性的拆解与重构,对民俗生活细节进行了艺术性的放大,使他的小说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又具有理想性,构写了一部和谐、温暖、灵气、贫穷的乡村世界。《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与作家的生活经历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联,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事,并了解作家生活经历及其写作的历史背景,才能客观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思想,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意蕴。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的特定精神状态之下创作出来的作品,凝结着作家写作时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充分展示了小说的内涵和外延。
《蝶舞青山》就像一只大鸟,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相结合就是两只翅膀,迎风亮翅,飞翔在文学的天空。《蝶舞青山》有前瞻性,书中的理想型人物林水蝶就是一股清泉水,清澈明亮,能溶一切;是一团火,能炽热光棍汉们冰冷的心。作者创作时对林水蝶这个人物充满了深情,用写诗的笔把她塑造得像一首诗一样美。她就是作者心目中的好干部形象,对待他人火一样热忱,甚至对仇视她的人都有帮助和理解。作者塑造人物时运用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表明作者在张扬自己的生活理想,昭示土生土长的农村干部应该怎样才能做好计划生育。这是多么严肃的命题。作品的思想性就在这里。
我读到的《蝶舞青山》是2012年4月出版的,距今时过两年了,据我了解,数字电影《蝶舞青山》2006年在央视电影频道首播,也已八年了。现在,我党再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干部为人民服务。林水蝶其实做得很好,《蝶舞青山》叙述得很典型。这就是《蝶舞青山》的主题,与作者的思想深度、生活经历、创作意图和创作艺术有关,决定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作家客观地观察生活,按照生活本来样式来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恩格斯语)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教授说:“历史上,文学曾经是启蒙的工具、救亡的工具。他完成使命的基本方式是‘立人’,即在灵魂深处促成人的觉悟和成长。”卸载了“立人”的教化功能,文学一定会失重的。《蝶舞青山》应该是发挥了这种引导功能。
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的落实现状,乡村干部的作为,妇女们的态度等,林水蝶的选择和做法是明智的。计划生育题材的作品很少有人写,也是比较难写的。林水蝶这个人物我喜欢,东方女性的温柔、宽宏、大度、谦顺、贤惠集于一身,似乎没发过脾气,是理想中的贤妻良母。但她给不争气的、自暴自弃的顺子发了一次脾气,掴了几个大耳光,反映出她也有倔强的一面。林水蝶吃尽了各种苦头,生活拮据,省吃俭用,与人为善,无怨无悔,甚至连虚荣都没有,她始终保持着农村妇女的朴实厚道。最显著的是她从不气馁,乐观向上,任劳任怨。一个成功的女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和优点,林水蝶都具备了。这部小说却没有让人感到虚假和做作,它真就真在提供了一种公共性的真实的生活细节,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因为作者恰好点到了当下农村社会生活的痒处,表达了一种普遍的西部农村社会情绪。作者将林水蝶写得真实感人,细节是原汁原味的农村风土人情,典型的理想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风格。人是有思想的,作家应当是思想家。作家思考得多了,才可能悟出深刻的思想,成就作品的灵魂。林水蝶成为当下小人物奋斗经历和心理体验的典型,这是《蝶舞青山》的贡献。
作家的生活与人物形象的塑造
《蝶舞青山》的主人公林水蝶的形象是原生态的,是人美心美的典型的东方女性形象,就像田野里的油菜花一样黄得金亮,黄得纯洁,生动明快。很显然,《蝶舞青山》中的“蝶”就是林水蝶,她的名字富有诗意,有一片树林,还有一湾碧水,再加上书名里的青山,彩蝶飞舞,真是一幅画儿。王玉保其貌不扬,却是个不可或缺的“敲钟人”的形象。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善于灵活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性格。林水蝶与千秋霜、刘山菊和毛二楞的故事冲突,就是来表现林水蝶的人物性格而设置的。然而在叙述林水蝶承包荒地鬼愁坡的情节上,似乎还欠了一些火候。《蝶舞青山》人物众多,简直是一个人物画廊。据我不完全统计,小说中有名有姓的人物有林水蝶、王玉保、李玉华、郑四、刘山菊、毛二楞、韩宽、叶琴、高蛮蛮、千秋霜等 2人;有姓无名的人有刘副镇长、高老倔、马书记,陈氏等20多人;无姓有名的人有顺子娘,玉莲等人;只有外号的人有2人;无名无姓的人有王玉保的婆娘、白大褂、胖男人、女民警等 1人;没有出场的至少有 人。这些人物个性鲜明,毫无一丝雷同之笔。
作者用细腻、深刻的笔法再现了目前农村女性的生存处境和生活方式,反映出不同人物在新旧观念冲突下的心理挣扎与彷徨。作者对刘山菊的描写似乎有鲁迅先生描写祥林嫂的味儿。同时,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注重生活细节的挖掘,善于在生活细节中凸显人物性格。如毛二楞被刘山菊和千秋霜在回村的路上戏弄了一番,“疼得哭天喊地,在地上打起了滚。”两个女人却笑嘻嘻地走了,他好半天才缓过气来,边走边吼起了花儿。作者把毛二楞的失意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刘山菊挑逗、轻浮,千秋霜的泼辣、粗俗,在这里只用几个细节就凸显出来了。《蝶舞青山》描绘乡村图景,都无一例外地突出了某种公共心理或社会情绪,还有人物的善良、粗犷、抑郁、庸俗、无奈、堕落、羞耻、失落、孤立无助、怅然若失等等,这些心理与情绪都超越了作家的个人经验,染上了西部浓重的乡土色彩。从这些浸透着作者情感和汗水的小说中,我们得以窥见中国西部农村乡村远景的另一面。
小说对韩宽、刘副镇长持批判否定的态度,在我看来他俩就是“反面人物”了。作者对韩宽的描写刻画比刘副镇长的刻画要细腻得多,主要揭露他的丑态和阴险的一面。在某种程度上讲,作者这样写还是需要政治勇气的,意在揭示当下乡村邪恶势力给乡村政权和精神领域造成的危害性,这是中国农村民主化、法治化进程中必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作家的生活与作品的语言特色
田世荣在《蝶舞青山》中有许多精彩的比喻句,就如同他的诗歌,也是本书的特色。翰墨飘逸,比喻三境,天工妙得,妙手巧夺,暗藏机智,内含聪慧,明显生动,外烁秀丽。虽然都是短短的文字,但我觉得不说可惜。如“林水蝶望了一眼天,这才发现杨树坪的天原来有这么蓝,蓝出了一片玉液,清清凉凉浸在自己的脸上,比敷了一层雪花膏还要舒爽。”妙用比喻,用“玉液”比喻天空蓝的清澈似乎能流动,用“敷了一层雪花膏”说明感觉舒适,从视觉到触觉写景又写出了林水蝶畅快的心情。“林水蝶瞧着自己像兔子一样被王玉保攥在手心里的手,想抽回来,却抽不出来。”用兔子来比喻手新颖独特,把绵软柔和温暖的感觉都写出来了。“王玉保的手停在半空,像一只展开翅膀的麻雀。”形象生动的动作描写,把王玉保的无奈、尴尬淋漓尽致地写出来了。“韩宽的脸色由红变紫,由紫变白,如一张轻飘飘的宣纸。”神态描写细腻生动,比喻恰到好处。小说中佳句比比皆是,是文学语言的样板。
《蝶舞青山》还有一些句子相当经典。如“有时候,生活也需要泪水的滋润和提醒。”富有人生哲理。“快把泪擦了,麦子倒了,你不能倒。”是一句人物对话,一语双关,引人深思,令人激动振奋。“一滴泪水渗入麦地的时间远远比一滴汗水渗入麦地的时间要慢长得多,艰难得多。”生活的真谛,很能触发人的心灵共鸣。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个人情怀,是草根情怀,是中国西部农民的情怀。
小说开头的篇幅,的确看出作者的生活积累很厚实。小时候,在修梯田的工地上,我就看到过大人们不分男女一起摔跤,倒下一大片,嬉笑成一大片。毛二楞、刘山菊、千秋霜从苦水镇回来的路上追逐嬉闹的细节引起了我的共鸣。林水蝶去探望二顺子时遭到二顺子的数落,来到街上的心理描写:“大街上闪动着流动的人影,像二顺子的脸一样模糊。天空也模糊了,甚至可以说没有天了,混沌一片,该死的太阳隐去了光华。林水蝶迟缓地走在自己模糊的影子里,双腿似灌了铅,心里飘着模糊的云。”通过视觉、幻觉、触觉的描写,情景交融,运用四个“模糊”毫无累赘之感,各有所指之内涵,把林水蝶的恍惚、沉重、迷茫、痛苦写出来了。因此,作者驾驭语言文字的功力不容忽视。另外,从《蝶舞青山》可以看出作者生活的丰富性,也可以领悟到作者的生活来之不易。人生经历和生活阅历太少的作家,会缺乏真情实感,观察不到生活细微末节,使描写苍白无力,概念多于形象。同时也必然使联想力与想象力受到限制。有了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的积累还不够,还要有思考的积累。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说:“成功离不开积累”。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的“积水成渊,积土成山,积善成德”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蝶舞青山》表现出作者生活的丰富性和娴熟的创作技能,开拓了自己的创作沃野,培育出了艺术之树。
何郑,现为甘肃礼县崖城初中教师。 共 418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生活诞生作家。一篇优秀的艺术作品,离不开丰富的社会生活。本文关于长篇小说《蝶舞青山》的点评,首先从作家的生活积淀这个角度说起,结合写作的历史背景,客观地分析小说主题的外延和内涵,深刻探讨了作品的思想性;接着对于作品的人物塑造做了点评,主人公林水蝶的形象以及其他有名有姓的,通过本文对原作的理解,让读者感受原作的写作功力,特别是人物细腻的刻画,这些来自于作家对生活的体验,使他塑造出不同人物在那个特殊年代的挣扎的形象;语言的特色,一方面来自生活的积累,另一方面是知识的积累。本文有条理地对一部长篇进行了点评,是作家丰富的生活和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成就了作品。文章主题鲜明,点评侧重,分析深刻,是一篇优秀的作品赏析,推荐朋友们阅读。【编辑:琴声悠扬】【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82615】
1 楼 文友: 2015-08-26 12:1 :57 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来自作家对生活的积淀,一部优秀的作品赏析来自对作品的深刻的精读。只有走进作品,走进作家,才能理解其传达的思想,感受其中的艺术光芒。
感谢支持作品赏析,期待更多精彩。 精神领域的宽广远比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令人叹服急性腹泻需要吃药吗珠海治疗白癜风费用北京前海股骨头医院杨小清
作家的生活与作品的主题
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莫言的作品《蛙》是通过一个乡村妇科医生来反思计划生育、代孕生子等社会问题的,而《蝶舞青山》是将现实与理想、历史与社会结合在一起。正如莫言所言:“一个作家应该立足写作,立足写人,应该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因此,他的描写自然带有批判性,真善美要歌颂,批判也是一个重要的功能。”《蝶舞青山》反映的是中国西部农村生活,呈现的是中国西部农村独特的文化和乡土风情,作者站在现实和理想的角度上写人。小说描述的是农村计划生育但超越了计划生育的局限,拓展到农村工作应该怎样去做的现实问题。作家对“杨树坪”全景式的展现和对高家三代人物及其命运的叙述,应该与他的生活沉淀积累有关,还与他的故乡有关。莫言曾经说过:“我的故乡和我的创作是密切相关的,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伴随我成长,从小耳濡目染的也是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创作的时候,这些元素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蝶舞青山》对准的是作者所生活过或者是熟悉的那个地域文化环境,预先带有明显的主题性,用干净洗练的文笔,对那个地域的人文和人们的生活做了整体性的拆解与重构,对民俗生活细节进行了艺术性的放大,使他的小说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又具有理想性,构写了一部和谐、温暖、灵气、贫穷的乡村世界。《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与作家的生活经历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联,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事,并了解作家生活经历及其写作的历史背景,才能客观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思想,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意蕴。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的特定精神状态之下创作出来的作品,凝结着作家写作时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充分展示了小说的内涵和外延。
《蝶舞青山》就像一只大鸟,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相结合就是两只翅膀,迎风亮翅,飞翔在文学的天空。《蝶舞青山》有前瞻性,书中的理想型人物林水蝶就是一股清泉水,清澈明亮,能溶一切;是一团火,能炽热光棍汉们冰冷的心。作者创作时对林水蝶这个人物充满了深情,用写诗的笔把她塑造得像一首诗一样美。她就是作者心目中的好干部形象,对待他人火一样热忱,甚至对仇视她的人都有帮助和理解。作者塑造人物时运用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表明作者在张扬自己的生活理想,昭示土生土长的农村干部应该怎样才能做好计划生育。这是多么严肃的命题。作品的思想性就在这里。
我读到的《蝶舞青山》是2012年4月出版的,距今时过两年了,据我了解,数字电影《蝶舞青山》2006年在央视电影频道首播,也已八年了。现在,我党再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干部为人民服务。林水蝶其实做得很好,《蝶舞青山》叙述得很典型。这就是《蝶舞青山》的主题,与作者的思想深度、生活经历、创作意图和创作艺术有关,决定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作家客观地观察生活,按照生活本来样式来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恩格斯语)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教授说:“历史上,文学曾经是启蒙的工具、救亡的工具。他完成使命的基本方式是‘立人’,即在灵魂深处促成人的觉悟和成长。”卸载了“立人”的教化功能,文学一定会失重的。《蝶舞青山》应该是发挥了这种引导功能。
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的落实现状,乡村干部的作为,妇女们的态度等,林水蝶的选择和做法是明智的。计划生育题材的作品很少有人写,也是比较难写的。林水蝶这个人物我喜欢,东方女性的温柔、宽宏、大度、谦顺、贤惠集于一身,似乎没发过脾气,是理想中的贤妻良母。但她给不争气的、自暴自弃的顺子发了一次脾气,掴了几个大耳光,反映出她也有倔强的一面。林水蝶吃尽了各种苦头,生活拮据,省吃俭用,与人为善,无怨无悔,甚至连虚荣都没有,她始终保持着农村妇女的朴实厚道。最显著的是她从不气馁,乐观向上,任劳任怨。一个成功的女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和优点,林水蝶都具备了。这部小说却没有让人感到虚假和做作,它真就真在提供了一种公共性的真实的生活细节,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因为作者恰好点到了当下农村社会生活的痒处,表达了一种普遍的西部农村社会情绪。作者将林水蝶写得真实感人,细节是原汁原味的农村风土人情,典型的理想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风格。人是有思想的,作家应当是思想家。作家思考得多了,才可能悟出深刻的思想,成就作品的灵魂。林水蝶成为当下小人物奋斗经历和心理体验的典型,这是《蝶舞青山》的贡献。
作家的生活与人物形象的塑造
《蝶舞青山》的主人公林水蝶的形象是原生态的,是人美心美的典型的东方女性形象,就像田野里的油菜花一样黄得金亮,黄得纯洁,生动明快。很显然,《蝶舞青山》中的“蝶”就是林水蝶,她的名字富有诗意,有一片树林,还有一湾碧水,再加上书名里的青山,彩蝶飞舞,真是一幅画儿。王玉保其貌不扬,却是个不可或缺的“敲钟人”的形象。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善于灵活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性格。林水蝶与千秋霜、刘山菊和毛二楞的故事冲突,就是来表现林水蝶的人物性格而设置的。然而在叙述林水蝶承包荒地鬼愁坡的情节上,似乎还欠了一些火候。《蝶舞青山》人物众多,简直是一个人物画廊。据我不完全统计,小说中有名有姓的人物有林水蝶、王玉保、李玉华、郑四、刘山菊、毛二楞、韩宽、叶琴、高蛮蛮、千秋霜等 2人;有姓无名的人有刘副镇长、高老倔、马书记,陈氏等20多人;无姓有名的人有顺子娘,玉莲等人;只有外号的人有2人;无名无姓的人有王玉保的婆娘、白大褂、胖男人、女民警等 1人;没有出场的至少有 人。这些人物个性鲜明,毫无一丝雷同之笔。
作者用细腻、深刻的笔法再现了目前农村女性的生存处境和生活方式,反映出不同人物在新旧观念冲突下的心理挣扎与彷徨。作者对刘山菊的描写似乎有鲁迅先生描写祥林嫂的味儿。同时,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注重生活细节的挖掘,善于在生活细节中凸显人物性格。如毛二楞被刘山菊和千秋霜在回村的路上戏弄了一番,“疼得哭天喊地,在地上打起了滚。”两个女人却笑嘻嘻地走了,他好半天才缓过气来,边走边吼起了花儿。作者把毛二楞的失意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刘山菊挑逗、轻浮,千秋霜的泼辣、粗俗,在这里只用几个细节就凸显出来了。《蝶舞青山》描绘乡村图景,都无一例外地突出了某种公共心理或社会情绪,还有人物的善良、粗犷、抑郁、庸俗、无奈、堕落、羞耻、失落、孤立无助、怅然若失等等,这些心理与情绪都超越了作家的个人经验,染上了西部浓重的乡土色彩。从这些浸透着作者情感和汗水的小说中,我们得以窥见中国西部农村乡村远景的另一面。
小说对韩宽、刘副镇长持批判否定的态度,在我看来他俩就是“反面人物”了。作者对韩宽的描写刻画比刘副镇长的刻画要细腻得多,主要揭露他的丑态和阴险的一面。在某种程度上讲,作者这样写还是需要政治勇气的,意在揭示当下乡村邪恶势力给乡村政权和精神领域造成的危害性,这是中国农村民主化、法治化进程中必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作家的生活与作品的语言特色
田世荣在《蝶舞青山》中有许多精彩的比喻句,就如同他的诗歌,也是本书的特色。翰墨飘逸,比喻三境,天工妙得,妙手巧夺,暗藏机智,内含聪慧,明显生动,外烁秀丽。虽然都是短短的文字,但我觉得不说可惜。如“林水蝶望了一眼天,这才发现杨树坪的天原来有这么蓝,蓝出了一片玉液,清清凉凉浸在自己的脸上,比敷了一层雪花膏还要舒爽。”妙用比喻,用“玉液”比喻天空蓝的清澈似乎能流动,用“敷了一层雪花膏”说明感觉舒适,从视觉到触觉写景又写出了林水蝶畅快的心情。“林水蝶瞧着自己像兔子一样被王玉保攥在手心里的手,想抽回来,却抽不出来。”用兔子来比喻手新颖独特,把绵软柔和温暖的感觉都写出来了。“王玉保的手停在半空,像一只展开翅膀的麻雀。”形象生动的动作描写,把王玉保的无奈、尴尬淋漓尽致地写出来了。“韩宽的脸色由红变紫,由紫变白,如一张轻飘飘的宣纸。”神态描写细腻生动,比喻恰到好处。小说中佳句比比皆是,是文学语言的样板。
《蝶舞青山》还有一些句子相当经典。如“有时候,生活也需要泪水的滋润和提醒。”富有人生哲理。“快把泪擦了,麦子倒了,你不能倒。”是一句人物对话,一语双关,引人深思,令人激动振奋。“一滴泪水渗入麦地的时间远远比一滴汗水渗入麦地的时间要慢长得多,艰难得多。”生活的真谛,很能触发人的心灵共鸣。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个人情怀,是草根情怀,是中国西部农民的情怀。
小说开头的篇幅,的确看出作者的生活积累很厚实。小时候,在修梯田的工地上,我就看到过大人们不分男女一起摔跤,倒下一大片,嬉笑成一大片。毛二楞、刘山菊、千秋霜从苦水镇回来的路上追逐嬉闹的细节引起了我的共鸣。林水蝶去探望二顺子时遭到二顺子的数落,来到街上的心理描写:“大街上闪动着流动的人影,像二顺子的脸一样模糊。天空也模糊了,甚至可以说没有天了,混沌一片,该死的太阳隐去了光华。林水蝶迟缓地走在自己模糊的影子里,双腿似灌了铅,心里飘着模糊的云。”通过视觉、幻觉、触觉的描写,情景交融,运用四个“模糊”毫无累赘之感,各有所指之内涵,把林水蝶的恍惚、沉重、迷茫、痛苦写出来了。因此,作者驾驭语言文字的功力不容忽视。另外,从《蝶舞青山》可以看出作者生活的丰富性,也可以领悟到作者的生活来之不易。人生经历和生活阅历太少的作家,会缺乏真情实感,观察不到生活细微末节,使描写苍白无力,概念多于形象。同时也必然使联想力与想象力受到限制。有了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的积累还不够,还要有思考的积累。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说:“成功离不开积累”。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的“积水成渊,积土成山,积善成德”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蝶舞青山》表现出作者生活的丰富性和娴熟的创作技能,开拓了自己的创作沃野,培育出了艺术之树。
何郑,现为甘肃礼县崖城初中教师。 共 418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生活诞生作家。一篇优秀的艺术作品,离不开丰富的社会生活。本文关于长篇小说《蝶舞青山》的点评,首先从作家的生活积淀这个角度说起,结合写作的历史背景,客观地分析小说主题的外延和内涵,深刻探讨了作品的思想性;接着对于作品的人物塑造做了点评,主人公林水蝶的形象以及其他有名有姓的,通过本文对原作的理解,让读者感受原作的写作功力,特别是人物细腻的刻画,这些来自于作家对生活的体验,使他塑造出不同人物在那个特殊年代的挣扎的形象;语言的特色,一方面来自生活的积累,另一方面是知识的积累。本文有条理地对一部长篇进行了点评,是作家丰富的生活和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成就了作品。文章主题鲜明,点评侧重,分析深刻,是一篇优秀的作品赏析,推荐朋友们阅读。【编辑:琴声悠扬】【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82615】
1 楼 文友: 2015-08-26 12:1 :57 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来自作家对生活的积淀,一部优秀的作品赏析来自对作品的深刻的精读。只有走进作品,走进作家,才能理解其传达的思想,感受其中的艺术光芒。
感谢支持作品赏析,期待更多精彩。 精神领域的宽广远比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令人叹服急性腹泻需要吃药吗珠海治疗白癜风费用北京前海股骨头医院杨小清
上一篇:周末山游brbr雨过新虹媚
上一篇:pp其壶尺寸要以毫米来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