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爱直至成殇小说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09-21
引子:
前段时间,在上看到一个12岁的女孩跟一个18岁的少年相恋同居并为他生下一个孩子的报道,女孩的父母却告男孩强奸 ,男孩被判刑,而女孩则说:“我爱他,我会等着他出来,一起把孩子抚养大。”为此我很是感慨,因为在我感慨之余,我想起了十多年前的榆树村一个同样未婚同居未婚先孕的苦命女子。
(一)外来媳妇
在南方那个多山的福建省,有个偏僻的小山村叫榆树村。
榆树村是个小村落,村子外面有一条河,河不大,但也不小,宽的地方有十米多宽,水深的地方有五米来深,村里人都习惯把它称为“江”。村里的房子大多沿江分布,错落有致象条彩带。而这个冠之以“榆树村”的小山村,却住着一百多户人家,竟然还分布着百家姓八大姓中的“李吴郑王”四个,全村有一千多的人口,也算得上是人丁兴旺。
榆树村其实并不是因为榆树而得名的。在榆树村里除了稀稀疏疏的松树和傍水而长的竹子外,一棵榆树也没有。据村里老人说,本来在榆树村的河边曾经有过一排排的大榆树,但在大跃进的时候全部砍来炼钢铁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前人栽树后人砍,砍完为止,这不现在还留下几十个光秃秃的树桩在那河滩上,似乎在哭诉着那段心酸的往事呢。而村里那些老人们一看到那哭诉一般的树桩,就一个劲的摇头叹息。也就那个疯狂的年代,疯狂的提出什么“以钢为纲”那么不切实际的口号,全国各地大炼钢铁。结果呢,钢铁没炼成,榆树却炼没了。
榆树村既没有榆树出口,也没有别的东西可卖。往山上寻思,光秃秃的,除了那些年南方直升飞机大面积播种时长起来的小松树外,什么也没有;掘地三尺下去,不是泥土就是石头,什么矿产也没有。地上地下都一贫如洗,简直就到了穷山恶水的边缘。
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贫瘠土地上的村民,除了种地还是种地,而仅仅靠种地为生的村民,一个比一个穷,一个比一个惨。
要致富先修路。
村长甚是头疼的就是进村那条路。那路正如赵本山的小品《三鞭子》里面的情景:大坑套小坑,深坑套老坑,一场雨来了,泥泞不堪,外面的不想进来,里面的更不想出去,什么农产品都运不出去,只能天气好的时候肩担人挑倒弄点到几公里远的镇上去换点钱买点盐。不过在这样贫穷的榆树村里风气倒是好,门不闭户也可以,也许是根本就没有东西值得人偷吧。
在村子的最里头,有一户人家特别的落魄,那就是瘸子老王家。
老王家世代贫农,代代单传,祖祖辈辈就住在那两间泥瓦房里。而今,他那两间泥瓦房的年头比老王的岁数都大,连顶上的屋瓦都不完整。人家说,出墙的椽子先烂,可是到了老王这,不管出墙还是不出墙的椽子都已经烂了,风一吹,嘎吱作响,摇摇欲坠,还时不时的有腐坏的木屑掉下来。
老王的腿从小就瘸,据老王自己回忆,是在他六岁那年,得了一场重病之后,腿就那样了。鉴于当时的情况,老王的父亲还请了不少“神仙”驱鬼除魔,但不管老王家怎么折腾,那覆腿的病鬼就是不给面子,死活不肯离去,老王也就悲催地留下这终生的残疾。虽然没有人知道农村祖祖辈辈被那些所谓的“神仙”坑了多少,但那些所谓“神仙”们住得总是最好,吃得总是最好,穿得总是最好,地位还高,谁见到他们都得点头哈腰,生怕得罪“神仙”似的。
老王的父亲在世的时候,家里日子还算过得去,至少一日三餐不用愁,可是自从老王的父亲去世后,老王家的日子就一天不如一天。
眼看老王都四十岁了,连个媳妇都没说上,老王的母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活动。
后来,老王的母亲托自己一个在媒婆这样“高档”职业很吃得开的姐妹,通过各种坑蒙拐骗的手段,从四川给倒弄来了一个妹子,老王就跟这个四川来的外地妹子成了亲,那年他四十二岁,而那个四川妹子才二十四岁。
这就是英子的母亲。
那些年,不光是榆树村,周围的很多村子都有四川妹子嫁过来,当然大部分都是被媒婆坑蒙拐骗倒弄过来的。当地政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什么贩卖妇女的罪名,就算罗列出来也不敢随便抓。自古穷山恶水出刁民,更何况贫穷落后的榆树村,一个个三四十岁的壮年男子,娶不着媳妇,孤苦伶仃一辈子,好不容易有人从外地“进口”一些姑娘回来,政府要是敢轻举妄动,整个榆树村的人敢跟政府同归于尽。最最难得的是,那些妹子虽然是被骗来的,但是榆树村的男子对她们很好,全心全意对她们,一门心思就为了留住她们一起过日子。
从四川“进口”过来的妹子大都很勤劳,秉承着四川人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英子的母亲更勤劳。每天天还没全亮就起床,连牙都不刷,脸都不洗就开始干活。在他们家那点自留地上种出丰富的瓜果蔬菜,一年四季新鲜蔬菜不间断,还常常送些给孤寡老人,令那些一向孤高自傲的老人们感动不已。
那些年,砍柴禾都得去三四公里远的深山里头砍,一天带饭去山里吃也就能砍一挑柴,可在他们家的屋檐下,柴禾堆倒跟屋瓦一样高,几年都烧不完,这不是一般人做得来的。勤劳的女人,每天不是种菜就是砍柴,基本上没上过镇里,不像其他妇女们,每个月逢六之日都去镇上赶集,就算不买东西凑热闹也好。
一年后,英子出生了,给寂寞了很久的老王家增添了不少欢乐。看着颇像自己的女儿,老王每天都笑得合不拢嘴,在家里,对媳妇更是鞍前马后的伺候着,有时甚至还会抱着孩子到田间地头陪着自己的媳妇干活,逗媳妇开心,一家人其乐融融,羡煞村民。
英子家在她母亲的辛劳下,日子有所改善,每年谷仓内总还会有些防饥积谷,屋檐下也时常挂些腊肉。每当村里人经过老王家门口的时候,都会感叹,老王这回是老祖坟冒青烟,娶了一个这么贤惠能干的外来媳妇,而腿脚不好的老王更是一天到晚全村转悠,逢人就夸自己的老婆。
(二)晴天霹雳
都说幸福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正当老王高兴得忘记自己的时候,一个晴天霹雳把他彻底打蒙了。
英子十岁那年,英子的母亲回家省亲,去了两个月没回来,老王没出过远门,但他通过当年的那个媒婆还是知道四川这个遥远的地方的。
很快就过了三个月了,英子的母亲还是没有回来,老王有些着急了,但他相信自己的老婆,不可能弃他而去的。
可是村里的人不这么想,都说英子的母亲不可能再回来了。于是老王每天坐立不安,吃不香睡不着,连夜去找媒婆问情况。
媒婆告诉他,他媳妇家在四川也是个偏远山区,比榆树村还要偏,来来回回地很费劲。先是要从榆树村走山路到镇里,再从镇里坐汽车到市里,再从市里坐火车到成都,成都那里要转好几次车,进村的时候还要骑骡子进去,有时候雨天路滑还常常会掉深渊里,要是天黑了,遇到豺狼虎豹什么的,跑都跑不掉。
老王听得毛骨悚然,天天在为媳妇担心,天天对着观音祈祷,盼着媳妇早日归来。
老王是绝对相信自己媳妇的,老王也相信对自己恩同再造的媒婆。当村里人说那么风凉话的时候,老王常常站出来,狠狠地用拐杖敲打地板,跟人争得脸红脖子粗的。
可是,任何东西都敌不过时间。
三个月,五个月……
转眼间半年过去了,英子的母亲还没有回来,而老实的老王听信媒婆的惑众谣言,依然耐心地等待着。
七个月,十个月……
转眼一年都过去了,老王这回实在坐不住了,带着英子去媒婆家,赖着不走了。媒婆无奈只好帮着他联系四川那边。而榆树村的村长更是为老王鸣不平,四处托人打探。
英子的母亲离开一年半后的一天,村长拿着一封从四川寄来的信,火急火燎的往老王家跑。
“老王,你媳妇来信了,寄到村委会的。”
老王颤抖着双手拆开了信,看了一眼就晕了,信在手中捏出冷汗。
英子的母亲改嫁了,真的不回来了。信里还要老王好好照顾女儿,把她抚养成人。清醒过来的老王拖着自己的瘸腿,领着自己的几个近亲兄弟到隔壁村的媒婆家大闹一场,把媒婆家的锅碗瓢盆打个稀烂,要不是村长及时赶到,估计媒婆家的两扇大门都被卸下来劈柴生火了。而媒婆一家看他是个瘸子,又刚刚没了媳妇,没跟他计较,反而劝他好好把孩子带大,有机会再给他倒弄一个媳妇。
转眼间,英子成了没娘的孩子,老王又沦落为光棍,刚刚有点起色的家又被一棍子打回解放前。这回老王家的祖坟可就不是冒青烟了,而是跟烟囱似的,呼呼的冒浓烟了,浓烟中还夹杂着一股臭味。因而曾经在老王自己心中完美的媳妇,这会成了臭婊子。老王成天骂不离口,就像当初他宣传自己媳妇贤惠时一样,逢人就说那个臭婊子。
从此,老王恨透那个抛弃了他的女人,甚至都开始痛恨所有的女人。
爱情来得太快像龙卷风,去得太快就像晴天霹雳。
(三)中途辍学
自古以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都是没有办法阻止的,既然没有办法阻止,那就随他去吧!
十一岁就没有了娘的英子,跟腿瘸的父亲相依为命,日子过得相当地艰难。后来在村委会的帮助下,英子总算读完了小学。
可是在榆树村,越是家里穷的孩子,成绩越好。
自古以来很多老夫少妻生下的孩子都特别的聪明。而这个四十多岁的老夫跟二十多岁的少妻生下的英子更是特别的聪明,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几乎每次期末考试成绩都是双百,被各年级的老师誉为神童。
十四岁那年,英子小学毕业了,要升初中。成绩最好的英子可以免试推荐到县里上全县最好的初中,只不过去县里读书,要花很多钱。可是,镇里很普通的高中,也需要不少的钱呀。
可是,钱呢?
老王上哪里弄钱给孩子读书啊?
上小学的时候,那是在自己村里上,英子每天都住家里,既可以学习,也可以照顾家。可是现在是要上初中了,就算到镇里去读普通的初中,那也得住校了,先不说这学费怎么解决,就说这个家,以后怎么办,谁照顾她那腿脚不便的父亲?
老王打死不肯让英子上初中,谁来劝说也不好使。而面临辍学的英子整天情绪不好,吃也吃不饱,睡也睡不好。
“英子,不是做爹的狠心不肯让你读书,你也知道,爹没本事,还是个残废了的人,拿什么供你上初中啊?谷仓里的粮食已经不多了,从你娘走了以后,我们的地里收成就差,要不是村长家帮忙,我们连地都种不了。”
虽然中共中央在八十年代就签发了一份关于残疾人安排工作的文件,明文规定残疾人受保护,残疾人在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可是,榆树村天高皇帝远,谁管啊?像老王这种终身残疾的人,还不是听天由命。
要是搁在现在,老王家这种情况,就算不是一个五保户,至少也是一个低保户,可是那些年,哪像现在,还什么农村五保、低保,那时候的农村,对老王这样的残疾人,征粮的时候能照顾点,少收几十斤稻谷就已经是偷拜天的了,哪还敢奢望别的。
“可是,人家想上学……”
英子哭了,这是她妈妈走了以后第一次哭。一向坚强的英子,在面临辍学时,哭得跟个泪人似的。
本来英子是坚决要上初中的,她甚至请求自己的班主任帮忙,而且她班主任也答应一定帮英子完成学业,并且帮她联系好了一个善人,那个善人愿意资助英子到初中毕业。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原本就腿瘸的老王,洗澡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腰给摔坏了。又是打针又是吃药的不见好转,看着在病床上呻吟的父亲,英子天天以泪洗面,再也不敢提上学的事了。
转眼9月1号就到了,同村的同学都相继去初中报到了,可是英子没有去,她看着年过半百的父亲,看着这个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家,再也没心思上学了。
(四)外出打工
母改嫁,父重病,对于一个只有十四岁的女孩来说,实在是太惨了。可是,这有什么办法呢,命运就是这样不公平,好人得不到好报,坏人却天天吃香的喝辣的。
那天,英子一个同学的姐姐从深圳回来,英子见到她跟见到上帝一样。
她同学的这个姐姐是榆树村里唯一一个出过门打过工的女孩,英子连夜去家里找她,求她带自己去深圳打工。
“英子哪,你才十四岁呀,还是个未成年人,一般的工厂也不敢招收你呀?”
“姐姐,你就告诉人家我十八岁了好不好,反正也没人知道呀。”
“那怎么行,人家要有身份证的。”
“那我也去办一个身份证。”
“傻丫头,身份证是要十六周岁才能办的,你十四岁都还不满怎么办得了啊?”
“这可怎么办呢?反正我是肯定要去打工的,不然我爸爸怎么办呀。”
英子一颗心凉透了。
可是,一想到还在躺着的父亲,一想到父亲需要的医药费,她的决心异常的坚定,出去打工是她唯一的出路,更是那个破碎的家唯一的希望。
“可不可以弄张假的,写上我十八岁。”
谁也没想到英子会想出这样的办法,更没有人想得到英子会说出这样的话。
共 14644 字 4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幸福的都是相似的,而不幸却是各种各样的。英子是父母畸形婚姻的产物,父辈的苦难造就了英子极聪明而又自立自强的个性。为了让父亲生活得更好一些,英子远走深圳打工,却意外的收获了一段爱情。但年幼的英子,未婚先孕后,在世俗的歧视下,以生命为代价,“爱直至成殇”。当阿辉用鲜血刻出这五个字的时候,谁又能不落泪呢?感人的故事,发人深省。推荐欣赏。【:三微花】【江山部精品推荐01 050104】
1楼文友:201 -04- 0 20:40:5 甜蜜的爱情一但成殇,就只有血与泪的痛。问好童话!
回复1楼文友:201 - 08:11:28 感谢三微花社长的点评。
2楼文友:201 -04- 0 22: 2:25 问好童话,送去节日的祝福!
回复2楼文友:201 - 08:12:06 感谢叶子的阅读和留评,五一快乐!
如何预防老年性痴呆
早期老年痴呆症前兆
风热型风湿性关节炎
小孩持续发烧38度的危害生物谷灯盏花滴丸适合人群
青岛双鲸维生素D滴剂
上一篇:教育感悟三部曲
- [爱情诗句]后悔没早看到这些"神"设计,漂亮又实用,众所周知是这3个地方
- [爱情诗句]九分裤+乐福鞋,夏日这样穿,时髦又显高,很适合小个子
- [爱情诗句]国家中心城市学校,怎会并未几亩成熟的麦地?
- [爱情诗句]恋就是让一个笨手笨脚的小女孩有人照顾 有人惦记 如果让她哭 你算什么男子汉 你算大笨蛋 艾特ta热门
- [爱情诗句]富国基金股权转让新进展:山东金融资产豪掷50.39亿元收购富国16.675%股权,回报率高达352.
- [爱情诗句]直播预告丨6月17日,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哈尔滨示范区哈尔滨市第六初级中学(主会场)、阿城
- [爱情诗句]高油价“我家”?“三桶油”市值,一天蒸发近千亿!21天狂揽15板,这只股今天却跌停!芯片板块,逆势上
- [爱情诗句]汪汪狗狗去郊游,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玩沙子 小孩子的快乐总是那么简单 陪伴孩子的美好时光 ;还有 工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