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荒歌手游子吟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10-31

我的《风情诗点染》在朋友中流传,友人批评说,你写诗歌欣赏,不守章法,不按规矩出牌。是的,传统的作法是这样:先介绍作者,再说明写这首诗时所处的环境,什么事触发了诗人的感慨,于是引出了主题。然后再一句句分析,起承转合。注释典故,旁征博引,以及介绍同时代人的唱和,后人的评论。我不,我像牛吃草一样,把它吞下去,不断反刍,让它发酵,直至我感到胀痛难忍,便把它吐出来。说来奇怪,诗情在我的胸中泛滥的时候,脑子里便出现幻景。这有点像饥饿的卓别林看见鞋子幻觉成烤鸭。当然,我吞的不是鞋子,那可是真正的诗。于是,我便把感受写出来。此外,我读诗,著重感受她第一眼的整体印象,不大注意细节,有点像印象派。总之,专家诗评是理性的,我是感性的。偏颇之处,在所难免。譬如这一则,不是对诗的解释,只是一则读后感。

谁最思乡思母?回答:游子。游子中哪个为甚?回答:失意者:失意的游子中何人会吐此苦情?回答:落魄诗人。结合笔者早年出差成都,独居小客栈的一段经历,便有了这一则孟生的感叹。写的是一个情景,一段思绪。

【染】落荒歌手游子吟

哦,诗人,千载之下,你的吟咏是怎样震撼我落魄的情怀啊!

小客栈木板楼梯吱吱呀呀的响着,拖踏的脚步,报告着疲惫的归人……薄暮的昏暗降临了,我披衣伫立窗前,雨还不停的下着。往日林中的塔影隐没在雨中,一片迷茫,哪里是我还乡所由经的路呢?

微寒中我裹紧衣襟,街灯泛着黄晕的光,映在流淌着雨水的玻璃上,渐渐的,幻出母亲慈爱而哀戚的面容。……如豆的灯苗颤抖着,同样颤抖着的是你抽针的手,细细的线,长长的线,一针又一针,密密的,绵绵的,寄托着期盼,寄托着爱,祖祖辈辈的期盼,艰辛生活的期盼;扯不断的爱,扯不断的母子深情,任岁月悠悠,关山迢迢……

春天,走在阡陌上,思念你,我就如这萌生的小草,沐浴你的光晖;秋日,踏上石阶,思念你,我恰似这飘零的落叶,带着病痛的斑斓。母亲,我拿什么报答你的恩惠哟!年复一年,我面对的,只有这陋室、孤灯,案头的残稿和桌前的败壁……在旅途的风尘中,我是什么都丢弃了,那彩虹般的憧憬,衣锦还乡的美梦。惟一没有丢弃的是你亲手缝制的衣衫,紧紧裹在我身上的衣衫。我知道,这是你惟一的慰藉……

我知道,我知道,融融的春日,你会泡制我爱吃的腌菜,等待我;寒冬时节,你会翻修我旧日的棉衣,等待我;风雨之夜,你会在檐头挂一盏马灯久久地伫立;而此刻,绵绵的秋雨中,当车声响过村道时,你又会停下针线,拭着窗上的玻璃向外张望了……

哪里是我还乡所由经的路呢!

雨还不停的下着……

〖注〗*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45(46)岁始登进士。一生潦倒,有穷者之称。

共 122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游子吟,游子渴盼的是母爱,母亲正期待着游子的归来。这人间最大的爱,是永恒不变的存在。【:邬海波】

1楼文友: 10:16:09 海波所言极是,母爱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而且不论作者的水平,几乎都是感人的,为什么?真情.谢中肯之评. 宋振邦,沈阳人,早年就读于辽宁省实验中学,后毕业于 大学数学系,现在河南油田,系石化系统作协会员。

2楼文友: 22:06: 2 再读朋友文字,颇受启迪,欣赏,期待精彩继续!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楼文友: 19:27:42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儿童中暑的症状

一岁宝宝流鼻血

宝宝口臭

积食口臭吃什么药
小孩甲型流感治疗方法
腹胀腹痛拉肚子是什么原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