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红旗下63许爱华暗算杜子明陶凤玲智查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0-02-07
沈阳市红旗开关厂位于大东区西北部,隔小北关街与沈水区相望。从164中学出来,经兴工广场向南行,到了五三工厂向东拐,沿着五三工厂的北墙朝东走,路过90中学就来到了号称沈阳下洼子的地区,再向东穿过广宜街,不远就到了红旗开关厂。
厂子坐北朝南,厂院比较下窖,院子里堆放着各式各样的开关配件和成品开关。院子的北面分别是材料仓库、生产车间、装配车间,车间的上方悬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欢迎师生来我厂参加劳动几个大字,为营造气氛,厂宣传部还用各色彩纸写了十几条标语,贴在醒目的地方。标语的内容紧跟当时的政治形势,什么抓,促生产开展运动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就是好等等。
这个厂子始建于解放前,其前身是原沈阳春兴高压开关厂在旧社会是资本家开的厂子,是一个专业生产高压开关的企业,在国内与上海华通开关厂并列称之为南有华通北有春兴的著名企业。解放后1956年开始进行工商业改造,以公私合营的形式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公有制。期间改名为红旗开关厂,文革期间厂里的生产受到了冲击,生产的开关质量也有所下滑,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批评。为完成今年的生产任务,工人们经常加班加点,但由于上半年开展运动,影响了生产进度,完成全年任务的压力相当大,厂革委会开会决定,在暑假期间邀请164中学的师生来厂参加劳动,支援生产。厂革委会李主任还专门到164中学拜访张校长,张校长二话没说,满口答应,把这次下厂劳动的任务派给了八年组学生。
早8时许,同学们带着饭盒从四面八方赶来报到,六个班级三百多名学生站满了厂院。班主任们招呼着自己班的同学,班们跟着嚷嚷,院子里乱哄哄的。放了10天假,同学们见面后拉家常,唠闲嗑,女生们更是嘁嘁喳喳,喋喋不休,那个亲热劲大有久别重逢之感。六个班级终于列好了队伍,齐刷刷地在院子里站好了排。这时张校长骑着一辆八成新上海产的的永久牌自行车进了院子,他刚把车子停好,李主任就走了过来,二人握手寒暄了几句。张校长走到队伍前面,他清了清嗓子说: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将在这里参加40天的下厂劳动,这是向工人阶级学习的好机会,我希望师生们要边劳动边学习,学习工人阶级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工人阶级是最的阶级,他们大公无私,我们要自觉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厂领导对同学们很关心,考虑到同学们家住的比较远,给大家办理了月票,方便同学出行,参加劳动。另外厂里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拿出一部分钱,对这次劳动进行补贴,每人每天补助8角钱,我想这是厂里对我们广生的关心和爱护,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同学们非常卖力地鼓掌,这是他们发自肺腑的,不但给订月票,每天还有8角钱补助,这得到了证实,怎能不让人兴奋高兴呢。上中学以来参加了无数次的劳动,只有奉献,没有报酬,如果40天全坚持下来,会有32元的收入,这在同学们的眼里无疑是个天文数字了,这次劳动真是太值得了,付出会有回报,想想就让人心情愉悦。
下面请开关厂李主任为我们讲话,大家欢迎!张校长退到一旁,李主任走到前边中央位置讲了起来:
师生们,现在正值放暑假的时候,同学牺牲假期,来到我们厂子,支援厂里的和生产,首先我代表厂革委会和群众,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地感谢!
当前,全国形势一片大好,在运动中,我们一手抓,一手促生产,群众热情高涨,干劲冲天,为完成今年的生产任务而努力地工作着。今年的任务非常饱满,师生来参加劳动,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夺取和生产的双丰收。这次劳动任务是艰巨的,工作是繁忙的,这一点同学们要有心理准备,当然我相信大家一定是不怕苦不怕累的,主要工作是装配开关,每天有任务量,其次还有往车间运输原材料、往各单位和火车站运送成品等工作。另外,还要挖一条沟,改造供暖管道,重体力劳动由男同学来完成,女生主要负责装配开关的工作。有一点我必须强调,无论做什么工作,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工作中要服从工人师傅的指挥。作息时间是这样安排的,早8点上班,晚4点半下班,中午休息一个小时,星期日休息一天。同学们带的饭盒,送到伙房热。
李主任讲完了,同学们用掌声表示了谢意。女生们被装配车间主任带走了,她们进了车间,正在工作的女工们起立欢迎,车间主任把大家分配给女工们,一个女工负责带两个女生,操作台上摆着各种元器件和标准件,女工们示范操作,把各种器件组装起来,十几分钟就完成了高压开关的装配。鉴于同学们还不熟练,厂里给大家的任务是一天组装20件,以后会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而适当增加。工作的劳动强度不大,但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尽快熟悉,熟练掌握,才能得心应手。女生们悉心听着,有的还用手比划着,急着想实地操作一番。六班的姜雅敬未加思考,随口:超额完成的多给补助不?这事不只姜雅敬想到了,有的女生也想问,但谁也不好意思说出口,只有姜雅敬直言不讳。那位女工看了她一眼,这事我可做不了主,得请示厂领导。姜雅敬学习不好,但动手能力强,家务活没少干,听了女工的回答,她有点失望,还想问什么,却被后边的杨晓娟扯了一下,你拽什么,我就是随便问问,多劳多得咱就多干点,不多给干那些干嘛?姜雅敬这些大实话让人哭笑不得,杨晓娟不再说什么,她担心姜雅敬再冒出什么不好听的话。
女生的工作基本就位了,大家在女工师傅的指导下开始了装配开关的工作。
六班和五班男生的任务是挖供暖地沟,四班和三班负责往厂家和火车站送货,二班和一班给装配车间送原材料,相比较而言,六班和五班的劳动强度是比较大的。这条需要改造的供暖管线有两百多米长,深和宽各1米,厂子院里那段是沥青地面,下面有碴石,挖起来相当困难,赵老师自告奋勇地揽了这个标段,这下可苦了六班的弟兄们。没有人说什么,也没有人敢说什么,谁让你遇到这么个争强好胜的老师呢?开掘沥青地面用镐头都不好使,一镐头下去,地上只留下个白点,需要用钢钎和大锤砸,像蚂蚁啃骨头似的一点一点啃。劳动委员于得水从仓库里领了几把大锤和钢钎,武鹏飞、张秋影、钱正印、成东方、刘成林等体力好的男生负责抡锤,身材瘦小的男生手扶钢钎。这个活儿是有危险性的,抡锤的人不能有任何闪失,扶钎的不能害怕,要扶的稳。劳动刚开始,于得水就意识到这种危险,他从仓库要了一根铁丝,截成几段,用钳子把铁丝固定在钢钎上,让扶钎的同学攥住铁丝,这样即使抡锤的同学不小心砸偏了,失手了,也不会伤到同学的手。这个做法受到了大家的肯定,称赞于得水干活有门道,于得水不好意思地说,手巧不如家什妙,啥门道不门道的。
整个上午,赵老师都在现场监工,他知道他在不在现场,大家的劳动态度是不一样的,有些人专门会干面子活,他若不在场,软磨硬泡的出工不出力的就会大有人在。经过一上午的挥汗如雨的奋战,50米长的沥青地面土崩瓦解了,在这场攻坚战中,很多同学表现的吃苦耐劳,特别能战斗,他们穿着跨栏背心,挥起18磅重的大锤,稳准狠地砸向钢钎,一砸就是几十下。武鹏飞边砸边给自己数着数,他一口气抡了100下,只见钢钎深深地钻进地里,坚硬的沥青地面开裂了,松动了,拿着铁锹的同学把一块块沥青撬起,撮到边上。武鹏飞抹了一把汗,还要继续,赵老师心疼地说:武鹏飞你歇会儿,杜子明你接着抡锤。”杜子明一直在扶钢钎,听赵老师喊他,心里有些不快,他放下钎子,接过武鹏飞手上的大锤,抡了起来,为他扶钎的是瘦弱的许爱华。杜子明抡了二十多下,觉得浑身冒汗,他脱去了外边的汗衫,把里面的红背心露了出来,红背心的前胸后背已经渗出了汗。在六班杜子明虽然个头不高,但长的魁梧,胳膊粗壮,臂力十足。他接着抡锤,自己小声地数着数,他不想落的武鹏飞后面,许爱华蹲在地上扶钢钎,听到了他的数数声,眼看快数到一百了,许爱华知道杜子明想超越武鹏飞创造的纪录,这可不行,咱班武鹏飞体格最好,不能让他反超,得为鹏飞保持这个荣誉。想到这儿,诡计多端的许爱华又使出了小伎俩,当杜子明抡起铁锤从空中砸下来时,他装作腿蹲酸的样子,抬起了腿,手扶的钎子也斜向了一边,动作不大,但后果严重,杜子明使出全身力气抡起的抡空了,他被闪了一下,险些摔倒,杜子明站直了,感到腰部不适,他晃了晃身体,活动一下腰,捡起再抡时,腰有些疼痛感,赵老师,刚才腰闪了,让别人抡锤吧!”杜子明走到一旁歇息,他眼睛盯着许爱华,接连有两名同学抡锤,总共抡了有一百五十多下,许爱华蹲在那儿一动未动,杜子明想这会儿你咋不腿酸了呢,为何我快抡到一百下时你腿就酸了?杜子明脑瓜反应很快,意识到许爱华是暗算他,这亏吃的不明不白的,杜子明心里窝着一股火,他合计怎样报复许爱华,不能明攻,只能斗智。
五班的进度明显比六班快多了,方老师给每名男生分了4米长的任务,干的快的同学已经挖到了沙土层,比地表的黑土好挖多了。李德龙、石国柱、刘宝贵、郭宝华四个好哥们儿紧挨着,他们不分你我,同心协力,配合的非常默契,形成了梯次结构,这样能甩开膀子干,还不窝工,其他男生的进度被他们几个落在了后边。高志杰的体能不太好,干得比较吃力,他这段刚挖去黑土层,看李德龙他们挖到了沙土,心里也是着急,但身体拼不过人家,不是干活的料,急也没用。五班赵洪刚人高马大,身大力不亏,干的得心应手,进度不逊于李德龙他们,太阳升高了,阳光洒进了院里,天气热起来,赵洪刚看没有女生在场,索性脱去了背心,光着膀子挥锹铲土。其他男生看方老师默许了赵洪刚光膀子,也纷纷脱去了背心或老头衫,赤膊上阵了。
赵老师走过来瞧了瞧五班的进度,看到了差距,凡事要强的他催促同学们再加快点,争取撵上五班的进度。胡为民、成东方、于得水、武鹏飞、关来福等班言听计从,张罗身边的同学加快了劳动的节奏,大家刨的刨,撮的撮。这时,累得满头大汗的王瑞祥发了句牢骚:还快点,咱们干得慢吗?要不是有沥青地面,没准俺班都有干完的了。”这句有嘴无心的牢骚话偏偏被赵老师听见了,揭查摆”会议王瑞祥提出过班费问题,差点让赵老师下不来台,赵老师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听了王瑞祥的话,他立即批评了几句,王瑞祥,你好好干活,别说没用的,干活还堵不住你的嘴。”当着同学的面被赵老师损了一通,王瑞祥很没面子,反驳了两句,我说啥了,就堵我嘴,我少干了咋地,让大家评评理,的少吗?”王瑞祥指了指自己挖的沟,王瑞祥当面顶撞了赵老师,这确实让赵老师有点掉链子。
你比别人大一岁,多干点也是应该的,穷叽咕什么?赵老师这话有点不在行了,也被王瑞祥抓住了话把儿。
王瑞祥把铁锹往沟里一插,抬起头冲着赵老师吼道:我大一岁怎么了,你比俺们大十来岁呢,你又干了多少?
赵老师千想万想也想不到王瑞祥竟然如此无理,简直就是在太岁头上动土,太不知深浅了,你跟谁说话呢,还懂点礼貌不?
事已至此,王瑞祥没有后退的路,反正已经顶撞老师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顶撞进行到底,谁跟我说话,我就跟谁说话呗!这句话说得有点冷幽默的味道,把同学们逗乐了,但真正敢放开笑的人不多,好些人是想笑而不敢笑。人往往能把哭憋回去,但要是把笑憋回去,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笑基本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笑是脸部肌肉的运动,愉悦的却是身心,笑是人类进化的结果,大千世界,物种繁多,但只有人类会笑,谁见过动物会笑的,老虎或狮子若像人类那样哈哈大笑,那将是多么惊悚可怕的事啊!
赵老师感到自己被王瑞祥愚弄了,他气急败坏地大喝一声:王瑞祥你过来!王瑞祥把铁锹一扔,气呼呼地走了过来。
走,去教师办公室,赵老师被气懵了,竟然忘了这是在工厂。
王瑞祥一时也没搞清楚,是真回学校去办公室,还是赵老师一时口误,说错了,他莫明其妙地怔怔地看着赵老师。
你看什么,快走啊!赵老师命令道。
王瑞祥大步流星地向厂子大门走去,后面传来赵老师的厉声喝止:王瑞祥你干什么去?站住!
王瑞祥回过头,纳闷儿地,回学校啊!
谁让你回学校的?
你刚才不说去教师办公室吗?
赵老师好像意识到自己说走嘴了,又不敢确定,他看了看周围的同学,从大家的眼神里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你回来,去厂办。
王瑞祥跟着赵老师来到了厂部办公室,看赵老师一脸阴沉地领着学生进来,感觉事情不妙,就给他们让了座位,躲了出去。
赵老师坐在一把椅子上,你呀,让我说你什么好呢,活没少干,力没少出,就这张破嘴瞎得得什么,散布流言蜚语,影响同学劳动的积极性。赵老师的态度明显缓和不少,语言也不像刚才那么严厉了。
王瑞祥也认识到刚才的话太冲动了,又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是家长委员会成员,和赵老师关系搞僵了,对自己也没什么好处,要是让母亲知道了还上火,对不起了,赵老师,我这人直筒子脾气,刚才太冲动了,说的过头的地方请多包涵。
话聊到这儿,赵老师也不想深究了,见好就收吧,王瑞祥是个好劳动力,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行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行了,回去干活吧!
王瑞祥回到同学中间,操起铁锹,闷头干活,他把刚才的气都撒在了铁锹上,一锹下去,狠踩一脚,掘起一锹土,扬到沟外。
天气热,六班男生也效法五班,脱去了汗衫,光起膀子干活。新挖出的沙土,有点潮气但很干净,好多同学就把自己的衣服放在了沙土上。这时两位看上去近50年龄的女工,推着几箱盐汽水来了,同学们喝汽水了,天气热,解解渴。
同学们蜂拥而上,把箱子里的汽水一抢而光,没有瓶起子,他们用牙齿起了瓶盖,咕咚咕咚地喝了起来,喝得那个痛快,那个过瘾,那个解渴。喝的急,二氧化碳气体往上返,不一会儿,大家纷纷打起了嗝。打嗝也是舒坦的,把憋在胃肠里的气排了出来。
林有志拿了两瓶汽水,他自己喝了一瓶,拎着另一瓶来到了装配车间,走到魏秀清跟前,用牙起开瓶盖,把汽水递给了魏秀清,就蔫巴悄地走了。女生在车间里劳动,不会像在太阳底下劳动的男生那么口渴,所以厂里让两位女工先给男生送汽水。
林有志觉得人不知鬼不觉,但还是有几位女生看到了他给魏秀清送汽水,有的不以为然,撇了下嘴;有的嗤之以鼻,眨摸了一眼;有的妒火中烧,紧咬了下嘴唇。说实话,林有志在六班中绝非是佼佼者,其学无术,其貌不扬,乏善可陈,就是这样平庸的男生,也会让个别女生心生嫉妒,其实她们所嫉妒的不是别人得到了什么,而是自己为什么没得到别人得到的东西,嫉妒的产生往往如此。
进到肚里的盐汽水,补充了因出汗体内消耗掉的盐分,同学们干得更卖力更有劲了,快中午时,六班全线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大家捡起扔在沙土上的衣服,准备吃午饭。
许爱华找了半天,也没看见自己那件短袖汗衫,起初还以为谁和他开玩笑呢,问了一圈,谁也没看见,心里不免有点着急,他把沟里沟外全找了一遍,也不见汗衫的踪影。真是奇了怪了,光着膀子一会儿咋吃饭啊,让女生看见成何体统,他急忙禀报了赵老师,说自己的衣服丢了。赵老师说这怎么可能,和他一起回到沟旁查看。这时女生们从车间里陆续出来,准备到伙房取饭盒,许爱华不好意思躲了起来。
你放哪了?赵老师问。
许爱华指了指说,就放这儿了。
赵老师拾起一把铁锹,在沙土上划拉起来,突然一个白色的衣角露了出来,赵老师蹲下身,把衣服从沙土堆中拽了出来,这是你衣服不?
是啊,许爱华从暗处冲了出来,接过衣服就穿在了身上,他也顾不得衣服潮不潮湿干不干净了。
刚才谁在这儿挖沟来着?赵老师不经意地问。
有好几个人都在这儿,许爱华坏过别人,但还没想到会有同学坏他,他还以为衣服是谁不注意埋在里面的。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几年来一直在背后出谋划策的许爱华,要为他的过往埋单了。因为他得罪的这个人,是个不肯吃亏的人。
小学二年级时,杜子明经常找方文友打乒乓球。有一次,杜子明打过球来,方文友捡球心切,一不小心踩了一脚,球瘪了一块,杜子明不依不挠让方文友赔一个新球,方文友说,这球也没破,用开水烫一下就鼓起来了,照样用。杜子明却胡搅蛮缠,跟着方文友回了家,对方文友的奶奶说了事情经过,奶奶问了方文友,方文友承认是自己踩瘪了球。奶奶二话没说,领着他俩来到了团结路百货商店。杜子明执意让奶奶买红双喜牌的球,方文友与他争辩起来,说你的球不是红双喜牌的,杜子明偏说是,二人在商店里吵吵嚷嚷的。方文友如今还清楚的记得,红双喜牌的乒乓球上面的商标是红色的,而杜子明的球却是蓝色的商标。之所以方文友和他叽咕,主要是因为红双喜球5角钱一个,而蓝色商标的球只有两角钱,奶奶相信孙子说的是实话,但她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并没有计较这几角钱,给杜子明买了红双喜乒乓球,看着杜子明兴高采烈地走了,方文友很生气,好些天都没理他。这件事过去了多年,但印象这东西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能改变的。
同学们从伙房取了自己的饭盒,找个背风的地方狼吞虎咽吃着。
四班的黄丽云的饭盒却人间蒸发了,望着空空如也的大铁锅,黄丽云鼻子一酸,泪水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班长陶凤玲取了饭盒,吃了一会儿,没看见黄丽云,就放下饭盒来到伙房,看见黄丽云一个人在抹眼泪,咋地了,哭啥呀?
黄丽云指着冒着热汽的铁锅,我的饭盒没了。
不会吧,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呢?陶凤玲还不太相信。这种事六班发生过,五班发生过,现在轮到四班了。
别急,我帮你问问,陶凤玲带着黄丽云挨班转了一圈,陶凤玲笑容可掬地问,你班同学有拿错饭盒的没?俺班黄丽云的饭盒没了。
走到哪班,同学们都是摇摇头,难道这饭盒会不翼而飞,真是不可思议。
陶凤玲和黄丽云回到班里,陶凤玲把自己的饭盒递给黄丽云,我刚吃几口,你吃我的吧!
黄丽云不肯,咋地,嫌我埋汰呀!陶凤玲将了黄丽云一下。
不是,你说啥呢,我吃了你吃啥啊!黄丽云解释道。
你吃吧,咱俩一家一半,别饿着肚子,下午还得干活呢!陶凤玲再次把饭盒递给黄丽云。看着陶凤玲执意的样子,黄丽云接过了饭盒,慢慢吃了起来。
陶凤玲低头琢磨哪个班的同学,又会是谁拿了黄丽云的饭盒,她想把这个人挖出来,但从何下手呢?应该不会是女生干的,一定是男生所为。哎,丽云,你带的啥饭菜啊?
大米饭,炸刀鱼,我妈特意把几块宽的给我带饭盒了,这下可好,不知让哪个嘴馋的猫给偷吃了。
听黄丽云说带的刀鱼,陶凤玲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吃刀鱼是要吐刺的,这鱼骨头就是线索啊!你先吃着,我出去一趟。陶凤玲起身要走。
干啥去啊?黄丽云问。
陶凤玲微微一笑,没事,方便一下。
陶凤玲从一班同学那儿开始转悠,遇到熟悉的同学打声招呼,眼睛却在地上撒摸着,没发现可疑迹象。她又转悠到了二班,看见二班男生脚下有一条鱼骨头,她仔细一看,不像是刀鱼的,那是一根完整的鱼刺,应该是青鱼的。陶凤玲不动声色,又来到了三班,三班同学也听说了丢饭盒的事,看见她来就猜到是查看饭盒的。陶凤玲对三班看的更仔细了,她觉得三班几个淘气包很有可能做出这种丢人现眼的事。这时一女生走近了她,哎,你不用查了,这事肯定不是咱班人干得,我跟你说实话,六班男生嫌疑最大。
陶凤玲走到五班只是象征性的看了看,没做过多停留,就来到了六班。谷红霞、杨晓娟等女班和陶凤玲聊了几句,陶凤玲心不在焉,哼哈答应着,眼光却撇向了男生那边。陶凤玲的脚步向男生那边移动,笑呵呵地冲着胡为民说:听说六班男生又挑重担了,专啃硬骨头,真是好样的。
胡为民不知其意,顺着说:这点活儿算啥啊,俺们六班能挑千斤担,不挑九百九。
突然,陶凤玲看见地上有几根刀鱼刺,怪不得六班男生干劲冲天,吃的也蛮不错啊,谁吃刀鱼了?
武鹏飞打趣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劳动消耗体力,吃点好的应该。
这是你带的刀鱼啊,挺宽那儿,陶凤玲再次问。
哪是我带的呀,是政和带的,武鹏飞道出了吃刀鱼的人,刚才吃饭时,李政和还给他夹了一块,吃的他满口生香。
李政和是谁啊?陶凤玲不认识,便。
武鹏飞看下身边,问林有志:政和呢?
涮饭盒去了,林有志说。
其实李政和看陶凤玲过来,心里就发毛了,趁他们说话的功夫,溜走了。
陶凤玲又和六班同学闲扯了一会儿,心想李政和涮饭盒也该回来了,是不是自己在这儿,不敢回来呀,陶凤玲基本断定偷饭盒的人极有可能就是李政和。她先回了车间,通过车间的窗户向外望,一会儿李政和回到了同学中间,手里拎着个饭盒。她冲了出去,李政和把饭盒揣进了书包里,陶凤玲觉得那个书包太鼓了,装的满满的,猜想里面可能不是一个饭盒。
她来到李政和跟前,一扫方才的笑容可掬,脸色极为严肃地问:李政和,你带的啥饭啊?
李政和看陶凤玲杀了个回马枪,顿时有些紧张,我、我、我带啥饭与你有关系吗?你是警察啊,啥事都管。
陶凤玲心里生气,但态度还是和颜悦色地:不是我管,俺班黄丽云的饭盒没了,她带的是刀鱼,我挨个班转了一遍,就看见六班这儿有刀鱼刺,随便问问。
我带的也是刀鱼,李政和郑重其事地说。
你也带的是刀鱼啊!陶凤玲故作惊讶的说。
行她带就不行我带呀,你是不是怀疑我拿了她的饭盒啊?李政和反问了一句,主动出击以挽回不利的局面。
你想错了,我怀疑你干吗呀,有可能拿错饭盒了吧!陶凤玲开始设套。
李政和哼。了一声,我自己家的饭盒还能拿错呀,亏你想得出。
你把饭盒拿出来我看一下呗!陶凤玲商量着,语气不温不火。
有啥好看的,李政和没有同意。
我是担心你拿错了,看看就知道了,陶凤玲恳求着。
政和,你拿出来让她看看,不明真相的武鹏飞在旁边催了一句。
李政和看陶凤玲不走,武鹏飞又催他,心想我就把偷的饭盒说成自己的,谁也不知道。他回身把书包里的饭盒掏了出来,冲着陶凤玲,你看,这就是我的饭盒。
陶凤玲的注意力根本没在这个饭盒上,眼睛还盯在书包上,喂,你书包里好像还有一个饭盒呢?
李政和脸马上拉了下来,没有,那是书。
是书?我看看,陶凤玲朝李政和身后走去,李政和挡住了她的去路,告诉你是书,你咋不相信呢?
既然是书,我看一下又有什么,你挡着嘛,这时陶凤玲的态度严肃了起来,和刚才简直判若两人。
这这,那是不让看的书,李政和以此谎言想蒙骗陶凤玲。
什么书我不管,只要看一眼是书就行,陶凤玲想推开李政和,李政和极力用身体护住书包。
武鹏飞看李政和那样,气就不打一处来,他一把推开李政和,手伸向了那个书包,但他掏出来的不是书,而是又一个饭盒。武鹏飞也没想到会是这样,他尴尬地站在那儿,为了掩饰自己的窘态,他打开了饭盒,里面是两个玉米面饼子和炖的豆角。
围观的同学都清楚发生了什么,李政和无地自容,他呲着两个大门牙,两个门牙的缝隙处还塞着一根刀鱼刺。
这两个饭盒哪个是你的?陶凤玲厉声喝问。
李政和指着武鹏飞手中的饭盒,那个是我的。
陶凤玲捡起另一个饭盒,刚走两步,回头冲李政和说了三个字,真丢人!
如果没记错的话,李政和做这种的事已经是第二次了,应该算是累犯了。别人的饭再好吃也是别人的,他的所作所为已经丧失了做人的底线,为同学所不耻,让大家所嘲笑。
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赵老师,这可把要脸要面的赵老师气得够呛,这脸可丢大了,丢在全学年了,丢在工厂里了。下午,赵老师把李政和找到厂办,狠狠地训了一顿,作为惩罚给他加大了一倍的劳动量。在武鹏飞、林有志、许爱华的帮助下,直到傍晚才完成了任务。在回家的路上,武鹏飞损了李政和一顿,许爱华、林有志在旁边跟着溜缝。
你咋能干这事呢,不但给班级丢脸,也给咱哥们掉价,嘴就那么馋,别人的饭你也吃,你知道人家有没有病啊,我跟你说,你要再干这缺德事,可别怪我不客气,这件事真把武鹏飞气的不轻,因为他也跟着沾包了。
李政和央求道:下不为例,就这一次,哥几个原谅我吧,我这人特别爱吃鱼,取饭盒的时候闻着腥味,一掀开看见了刀鱼,差点没流出哈拉子,李政和还在为自己寻着借口。
瞅你那出息样儿,再馋也不能拿人家的饭盒呀!林有志接了一句。
许爱华不冷不热地说:你这可把人丢到家了,整得全学年都知道了。
郑兴业一直没有说话,他怕李政和说他偷书的事,这是他的软肋,在某种程度上他和李政和属于一丘之貉。
陶凤玲通过王老师向厂领导反映了情况,厂领导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吩咐工人焊了六个铁笼子,每个班的饭盒集中放在一起熘,之后再没发生丢饭盒的事件,这也算亡羊补牢,犹尤未晚吧!
陶凤玲智查丢饭盒一事,在同学中传为美谈,她的机智令许多女生折服,也让男生们仰慕。
小说纯属虚构 请勿对号入座。
上一篇:美国英雄 第九十九章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