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蓝母与子散文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09-15

摘要: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一部作品,一点一滴都会反衬出其家庭的元素,因为他是你一笔一笔亲手勾勒出来的……当孩子长大成人你的这部作品也就出炉了! 都说儿子是母亲前世的情人,女儿则是父亲前世的情人。这话咋听起来有些荒唐甚至不着边际,但回过头来细细品味,再看看周围的亲戚朋友家,孩子们与父母的关系还真是有迹可循的,别管这话是古人云还是后人说,的确是有的放矢的……

其实孩子跟大人一样,你待见他,多倾听他的想法,他自然也会愿意和你沟通的。大人们常常会问无知的孩童:你跟谁最好啊?其实这个问题听起来简单,但在孩子稚嫩的尚未成熟的思维逻辑中,的确是出了一道很难选的选择题,他会考虑到如果说妈妈好,爸爸会不会不高兴;如果说爸爸好,妈妈会不会不爱我了?同时也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误导;其实,作为年幼无知的孩子,所谓跟谁好就是跟谁有话说。包括成年后的孩子,当他跟你没话说时,你就得检讨自己的言行是否一致。在孩子的眼里父母就该说到做到,只说到却做不到会让他失望,对你的好感也会大打折扣;遗憾的是有些父母本身却意思不到这一点,认为自己是一家之主,所说的话就是圣旨!孩子不听从父母之命就是大逆不道!时代不同了,还在套用那些老掉牙的东西行是不通的。一味地埋怨孩子的同时也要想想你自己,当年是否也会规规矩矩的听从父命,不可能没有反抗抵触的时候吧?如果每个孩子都老老实实的听话,中规中矩,人云亦云,那以后的社会还有什么发展可言,培养出来的岂不成了一代兵马俑式的“人才”?太可怕了!其实做为家长不说每日自省吾身,也要经常反省自己,是否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尤其是在孩子三,四岁之前,是模仿力最强的时候,潜移默化中都会给孩子造成模仿的“榜样”。父母整天游手好闲,不学无术,你再要求你的孩子如何如何的上进……首先从遗传角度来讲都是不符合逻辑推理的,对于孩子更是不公平的,他嘴上不说心里会想,连你都这样整天混春秋还要求我?自然会发自内心的不服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孩子不喜欢做的事情你千万不要去逼他,这样反倒物极必反,如果赶上孩子的青春期,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里,对将来性格的形成也会造成影响。最不看好的就是有些家长自作主张给孩子报这个兴趣班那个兴趣班,首先要考虑是否是孩子感兴趣的,而不是你感兴趣的,更有甚者简直人云亦云,互相攀比,根本不懂得因材施教的道理!其实有的家长更是忽略了对自己的要求,觉得自己当年没好好学习是因为没赶上好时候,家里没有条件,这些也要一分为二的去看,有的家庭条件确实是艰苦,孩子又多,但有的不一定真是家里供不起,完全是个人的托辞,其实这些话只能是说糊弄孩子们。古人的生存环境艰苦不?同样可以为了考取头名状元而头悬梁锥刺股。不去创造条件不等于你没条件,更不能用孩子的未来去弥补你过去的不足,这其实是最愚蠢的行为!

其实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因为他就你的一部作品,是你一笔笔亲手谱绘出来的。就拿我儿子来说吧,他从小就喜欢看书,是因为我也喜欢书。所以从他呀呀学语开始,就给他订阅了好几样书,而玩具就三种,积木、魔方、拼装小模块,至于车啊枪的什么都没有,他也不要。其实那个时侯他根本看不懂什么书的,但就是喜欢,大多数都是关于开发幼儿智力游戏的书籍,比如【十万个为什么?】【脑筋急转弯】,【中国孩子的疑问?】【世界知识百科全书】等等都是他的最爱,竟然还有文字最多而且连我都看不懂的【天文爱好者】他也要看,那时他还没上学,根本就不认识几个字,但我可以给他讲,念给他听,每天晚饭后睡觉前不厌其烦甚至已形成规律性。比如【天文爱好者】都是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枯燥的文字,又没有故事情节,所以又不能像讲故事那样变成白话文,只能一字一板的念下去的,念的我都觉得乏味,但他非要让我念给他听,他似乎也能听懂,而且听的却津津有味!没事时自己也翻看,偶尔也会有个什么火星啊地球之类的图片,也会看上半天的。至于那些花花绿绿的猫和老鼠之类的画报他根本不感兴趣的。后来上了学就不用我念了,自己看起来就方便多了,什么书都看看,连奶奶看的【岳飞传】他也看过……,再有就是唐诗三百首,那时家里唯一的家用电器就是收录音机,买来唐诗三百首的磁带放在录音机里翻来覆去百听不厌,还大声跟着朗诵!更有趣的是竟然有一天诗兴大发!也赋“诗”一首:千里江陵一日还,一日到了落太阳……当时把我们大家的眼泪都乐出来了!那时好像刚刚 岁!长大后再提起这事他还觉得不好意思的,一个劲儿的说:哪有的事嘛!不过我觉得他还是有点诗人所具备的脑细胞,因为初中阶段就写过诗的,是在一次家长会中老师拿来让我看的,高中时也写过的,也很有些韵味的。后来上了大学期间就不知道写过没有了,就不在我的视线之内了。至从上了大学那一天开始,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飞的又高又远了……已不在我的服务区之内了!

不过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孩子小的时候好的,起码每天都和你在一起,即使又累又苦,也会乐在其中。从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开始,无论是早上送还是晚上接都是我的事,我们母子俩每天出双入对,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上中学戛然而止,用儿子的话说,可能终于摆脱了我的视线吧。这就说明他已经长大了,不希望你整天在他的视线里频繁出现,更不需要你无端的陪伴了,也不希望处处都要你亲力亲为,这样他会觉得很不爽,会在同学面前没面子!因为他已经长大了,该放手时便放手,让他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对他更是一个锻炼的机会。不过有只一点是我必须到场的,那就是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高中的家长会却无一例外都是我去参加的,奇怪的是老师们反应的问题简直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你的儿子调皮加捣蛋,有时甚至在会上被点名,会后再单独谈话,那时后最怕老师的目光落在我的身上,仿佛是我回到了学生时代,是我做错了什么一样不敢直视老师的眼神,一旦老师点儿子的名字时,我的脸腾的一下就红到耳根,实在是尴尬的很。不过到了中学的家长会就逐渐扭转乾坤了,老师的目光显然变得温和了,反应的情况也奇迹般的相似,比如说,你的儿子上课头半场听课状态非常好,但下半场就不是他了,因为他的脑袋太聪明,接受能力强,别人还在那琢磨着,他却听懂了就开始搞小动作了,影响别人……这时我也无言以对,只能说,老师让您费心了,以后定严加管教。这些几乎成了我后来家长会的经典台词了。

不过到了初中三年级的时候,他的成绩突飞猛进,曾创下历史新高,年组排名前三,真是水涨船高,我的知名度也有所提升,很多“同类项”们也投来惊羡的目光,也愿意和我分享其经验,从此家长会不但乐此不彼,而且还迎来了让人仰视的目光,现在想想那个时候完全是虚荣心在作怪。老师更是另一番景象,用正式的口吻说:下面有请某某家长谈谈她的经验吧!一听在点我儿子的名字,先是一愣但马上就调整好状态了,觉得这是必然的环节,不是曾经的梦境了,虽然之前知道要表扬,但心里还是很紧张的,因为毕竟第一次没什么心里准备,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就大概说了两句谦虚的话语草草结束发言,本来我也不善言表,没说话脸先红了,批评时尴尬,这表扬时还是有些尴尬!

其实孩子就是你的一块试验田,虽然你种瓜得瓜,种豆,但收获的质量与数量是和你的付出成正比的。也就是说你付出的汗水越多,收获的果实越成熟越丰盛!你付出的越少其果实明显会营养不良,如同缺少光合作用的农作物一样,会减收或减产。还有就是家庭的环境与氛围对孩子的影响也至关重要,甚至于会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命运!

如今儿子早已从事了他最喜欢的职业,站在了三尺讲台上天马行空,为人师表,把他所看的书以及学到的东西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他的学子们。而我们母子俩也只能常常隔空对话了!早已不在我的服务区了……就像龙应台在《目送》里面说的一段话: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你却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目送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会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妈妈不用追……

共 14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一部作品,一点一滴都会反衬出其家庭的元素,因为他是你一笔一笔亲手勾勒出来的。正所谓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付出的辛苦一定会在孩子身上回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而言传身教更是比说教要强上许多。文章用自己的经历充分彰显了母亲与孩子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成长的过程。问好作者,。:锦妤

1楼文友: 15:07:12 浓浓的母子之情,这是世间最温暖的亲情。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

2楼文友: 16: 9:29 感谢有你!亲爱的锦妤!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

一岁宝宝吃什么好消化

一岁宝宝脸发黄是什么原因

一岁宝宝脾虚如何调理

腹胀肠鸣便秘吃什么药
老人半夜腿抽筋怎么办
生物谷灯盏花药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