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恋泸沽湖神奇的东方女儿国散文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09-28
泸沽湖古称鲁窟海子,又名左所海,俗称亮海,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之间。湖面海拔约2700米,面积大概50平方公里。
湖边的居民主要为摩梭人,也有部分纳西族人。导游说摩梭人是蒙古族后裔纳西族分支,信奉藏传佛教。人口约五万余人,是个未识别民族,该族在国家识别过程中,并未经中央政府以公告的方式宣告民族族别身份。但是我在查阅相关文献中发现,摩梭人这个称谓在浩繁的史籍有着多音或异体字的记载。
《史记》和《汉书》称牦牛羌或牦牛夷。在古代,摩梭为游牧民族,称为放牦牛的人。最早见于《后汉书》第二十三卷《郡国五》在校注定笮(今四川盐源)条里纪载:“县在郡西,宾刚缴白摩沙夷有盐坑”。此后唐称么些或磨西,宋称么些或摩西,元称摩沙或么些,明称磨西或么西,清称摩娑或摩挲。
还有一种记载,是战国时期羌人部首领中有个叫邛的人为避秦国威胁,率领族人南迁,迁到甘肃,川西北、川西南一带,后又迁移至越嶲——今西昌东南地区。古代牦牛夷或越嶲羌,到了后汉时期,称之为么些。么些居住在大渡河流域的年代很久,其中有的早迁移到雅砻江一带。后来又南迁至定笮,即现在盐源、永宁、泸沽湖一带。
《元史.地理志》记载,摩梭人在永宁定居已有1500多年,又据摩梭打巴《归宗引路经》记载:蒗渠地摩梭人是从四川瓦汝(今左所区前所乡)迁到蒗渠的,记录着62代祖谱。据此推算,摩梭人定居此地有1500余年。
近代摩梭人大都居住金沙江上游地带。盐源、木里、盐边以及云南的宁蒗则是摩梭人聚居的地区。
神秘的民族住神秘的泸沽湖,实在是合情合理了。湛蓝的湖水被群山围绕,美妙绝伦的湖光山色,不染一丝尘埃,让心灵得以净化,早上,雾霭烟霞,湖光金红,朝阳冉冉升起,周围山峦倒映水中,一片翠绿。晚间,风平浪静,平滑的水面像宝镜一般,在月光下,一片墨翠,星星闪动,微风柔柔,神秘的走婚习俗溶入这种气氛,你能说不美吗?
因为这得天独厚的山川湖泊,她们至今仍然保留着母系氏族婚姻制度。独特的“阿夏”婚姻、自然而原始的民俗风情。
美丽的自然风光,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染上了神秘而美丽的色彩,才被称为“神奇的东方女儿国”。
昨晚我们住在一个叫小落水的村庄。晚餐后,观看了一台有着摩梭特色的篝火晚会,节目就是村里人自己编演。内容有走婚过程和劳动场景。全村不到 00人,有24户人家,是云南境内泸沽湖边的最后一个村寨,云南和四川的交界线就在村口,环湖公路在此明显的被切为两半:石子路面是云南,柏油路面则是四川。村中古老的民居建筑,原生态的摩梭族风情,至今保存完整。近年来村寨对外开放,成为游客和专家学者体验摩梭风情的好地方。
整台晚会演绎了摩梭人从古至今的发展过程。她们的原始宗教称为“达巴教”,与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教有密切联系,不过达巴教的发展比东巴教缓慢,其形态亦比东巴教原始,基本上保持着原始部落宗教的特征。达巴教因巫师达巴而得名,它没有系统的教义和经书,也无宗教组织和寺庙,只有几十部(回)口诵经,另有一种占卜经(俗称算日子书),是用 2个不同形体的原始图画文字书写的。
原来摩梭人与我们汉族一样,有自己的成人礼。成人礼是摩梭人一生当中的重要仪式之一。摩梭人于1 岁就视为成年,女性行穿裙礼,男性行穿裤礼。未行成人礼的儿童一律以麻布长衫遮身,成年后男女衣饰就有所不同。成年后即有资格走婚,但一般在16岁后才开始走婚,不少摩梭女男更推迟至20岁后才首次走婚。
仪式前天晚上就要做好准备,成丁者与少年伙伴一起玩至通宵达旦,雄鸡一鸣,仪式就开始了。还有感谢狗的仪式。
仪式由母亲或舅舅主持,如母亲已逝世或无舅舅的,举行成年礼的时间必须请达巴(巫师)占卜而定。
穿裙礼,仪式由母亲主持,少女踩在猪膘和粮食口袋上,由母亲为少女穿上成年服饰。仪式后,少女要呼唤狗进屋,由她给狗喂一团饭和一块猪膘肉,表达对狗的感谢。成年后的女性要留起发辫。并可佩戴不同的饰物如耳环、戒指、手镯等,亦可拥有自己的花楼。
穿裤礼,仪式由舅父主持,少男必拿些食物,如粑粑、腊肉,到室外叫狗,给狗吃,作为人成年时对狗的感谢。少年男子手握长矛从正房的屋顶穿越而过,矛相传是摩梭人远古使用的武器之一,长矛头上悬挂一面布旗和一把是舅舅授予甥男的长刀,作为终身携带的武器。少男换上成年服装后,达巴念祷词,然后少男向客人叩头,并用牛角杯向客人敬酒。
节目中还有害羞文化,摩梭人有害羞禁忌,例如绝对不能在火塘前或有亲戚关系的人面前提及任何跟性有关的词汇,甚至连“阿夏”、“阿注”、“处味”、“汗处巴”、“怀孕”、“遗传”、“走婚”等摩梭词也不能。否则会令对方尴尬,也是对老人不敬的行为。而“阿达”一词也不能在其他母系亲属在场时提起,因为这暗示母亲与父亲的性关系,会令母亲尴尬。
我认为害羞文化是避免出现 的一个方式,亦是为了维持母系家族稳定和谐。
节目中,摩梭人的音乐让人震撼,而且人人能歌善舞,较为流行的是“甲蹉舞”(俗称打跳),“甲”为美好之意,“蹉”便是跳舞的意思,意即为美好的时辰而舞蹈、美丽的舞蹈。摩梭人的民间音乐和舞蹈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摩梭人的音乐,除了丧葬词,一般来说,都是比较高亢豪放的,固定的音乐曲调有《阿哈巴拉》、《玛答打》、《打麦调》、《绩麻调》、《丧葬调》、《摇篮曲》、《赞美格姆女神歌》、《甲搓括》即《打跳曲》等,摩梭人吸收了藏、汉音乐,尤其是受藏传佛教音乐的影响,将本民族的一些音乐曲调有所改变,而有些古老的曲调现已失传。
在泸沽湖周围,没有见过一座摩梭人的墓穴,摩梭人实行火葬,火化后将骨灰撒在有花有草的地方,拿她们的话说,就是见花撒花,见草撒草,死人不占活人一寸土地,死人的遗产也不留与后代,而是捐给寺院。这种民族精神很优秀哈,不留与后代可以避免财产分割不匀而引起的矛盾。
节目最精彩的是走婚这个板块,走婚习俗。走婚是云南和四川的少数民族摩梭人的习俗,这是摩梭人最具代表性的婚俗,流行于永宁摩梭。女性和男性均不结婚,除非是家族需要女性继后或男性劳动力才会娶妻或招婿。青年女男日间多为集体活动,透过歌唱、舞蹈向心上人表达心意,(在对方手心扣两下,对方同意,也回敬两下),具有感情基础后,二人均同意,可以进行“走婚”。走婚时,男方只能在入夜后偷偷潜入(摩梭人称为“摩入”)女方“花楼”(即女方房间,摩梭成年女性的房间,独立于祖母屋即 家屋 外),传统上会骑马前往,但不能从正门进入花楼,而要爬窗,再把帽子等具有代表性的物品挂在门外,表示两人正在约会,叫他人不要干扰。与女方同床后,天亮之前必须离开(“梭出”),这时可以由正门离开。若于天亮之后或女方家长辈起床之后再离开,则会被视为无礼。这种走婚只依赖感情,与经济等一切外界条件均无关。走婚时摩梭人常以苏里玛酒为饮品。男性称女情人为“阿夏”,女性称男情人为“阿注”。二人走婚生下的子女由女家抚养,男方不需负担抚养义务,但生父会在满月时公开举办宴席,承认彼此的血缘关系,避免发生同父 ,因此父亲和子女都知道彼此的亲子关系。走婚的男女分手后,仍可以自由与其他人重新进行走婚。
她们也是一妻一夫,有些摩梭人会与伴侣以正式的婚礼结合,但与父系社会的一夫一妻(摩梭人称为“一妻一夫”)关系有所不同。正式结婚的妻夫大部份为招婿入赘,少数是女方外嫁。丈夫称为“汗处巴”,妻子称为“处咪”。婚后未必会同居,有不少正式结婚的摩梭人仍然居于自己所属的母系家庭,财产亦分别属于各自的母系家庭,女男亦由母系家族成员照顾。即使同住,母系家庭成员亦会帮忙照顾自己的女男,自己亦会帮忙照顾自己或配偶的甥儿、侄儿,经济方面仍然以自己的母系家族为主。
这种夫妻关系解除亦较主流社会的夫妻关系自由,大部份没有登记注册,若双方感情转淡,或娶媳招婿的家族已有继承人和足够劳动力,只要经过家族同意就可解除婚姻关系,男入赘时女男归女家,女嫁人时女男归男家,亦有视实际情况协商的。婚姻解除后,双方可各自与他人走婚,人们亦不会歧视。
拉伯的摩梭人与普米族、纳西族、汉族与藏族杂居,受外界文化影响较深,加上村寨间地理疏隔难以走婚,故此奉行一妻一夫。他们“阿伯”称呼父亲,“阿乌”只用以称呼舅舅,并无父亲之意。
整台晚会在祥和、喜庆而又神秘中结束了,让人留恋而回味。高原上的秋夜,风清月朗,因为衣服少的原因吧,感觉象在冬天。回到摩梭人家的乡村酒店,这儿同大城市一样,也有免费络,开始整理照片和传送。
雄鸡高唱,红日东升,赶紧起床,今天还去访问摩梭人家,了解她们的生活现状。
共 44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泸沽湖,位于四川省盐源县与云南省宁蒗县交界处,为川滇共辖。是由高原断层溶蚀陷落的特殊地理构造所形成。周边住着一个最古老而神奇的民族——摩梭族,以及摩梭族至今保留的我国最原始的“母系氏族”社会形态和走婚,给这个高原湖泊增加了许多神秘色彩。作者通过实地走访、耳闻目睹和史料查实,对湖泊的地理位置、成因的概述入笔为后文铺垫,接着从周边的地理环境、居民分布、民族习俗、人文历史等进一步详细描写,层层深入主题。尤其对摩梭族这个中国至今保留最完整而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极其最具代表性的婚姻制度——走婚,作了详实地描写与释疑。以游客晚间观看具有摩梭族特色的篝火晚会的形式作为延伸,通过晚会的表演内容一一解剖那个全世界唯一,中国特有的走婚习俗。从民族的发展史、生活习性、婚姻制度的形成与保留等的历史记载,从而不惜笔墨对这一婚俗的形式、过程、优势,以及家庭构建等逐一阐释和描述。到今天,它虽是最原始的母系氏族民族的婚姻制度,但是已经不需要再改变和废除,相反已经作为一种文化将其完整保留,为中国的民族研究提供“活化石”的资料。文章以时间和空间作为描写顺序,相互交错穿插,文笔生动凝练,传神而富有情趣与神秘色彩。亦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山河的赞颂,对民族文化的解读与欣赏。是一篇着重描写民族风情与人文历史的游记散文。内容丰富详实,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让我们对泸沽湖摩梭族这个神秘的东方女儿国极其走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佳作拜读,倾情推荐共赏!感谢赐稿!问好作者!【:碧潭飘雪】
1楼文友: 2 :02:11 感谢鱼儿老师赐稿风恋!一篇对中国最古老民族摩梭族的历史文化的描述性游记散文佳作,推荐共赏!感谢鱼儿老师给我们带来这么丰富的民族文化大餐!辛苦了!遥祝冬安文丰!
回复1楼文友: 09:0 :48 谢谢编老师的精彩按语,祝冬安!
2楼文友: 2 :0 : 4 通过晚会的表演内容一一解剖那个全世界唯一,中国特有的走婚习俗。从民族的发展史、生活习性、婚姻制度的形成与保留等的历史记载,从而不惜笔墨对这一婚俗的形式、过程、优势,以及家庭构建等逐一阐释和描述。到今天,它虽是最原始的母系氏族民族的婚姻制度,但是已经不需要再改变和废除,相反已经作为一种文化将其完整保留,为中国的民族研究提供 活化石 的资料。
楼文友: 2 :06:27 读了这篇文,让我们对泸沽湖摩梭族的这个神秘的女儿国有了深刻的了解,更对走婚有了详实的了解。让我们也有想亲临一探究竟的欲望。欢迎继续赐稿风恋碧潭!编按若有不到之处,敬请海涵并提出,以便改进。问好鱼儿老师冬安吉祥,创作愉快!
4楼文友: 08:52:46 神秘的民族,奇特的民族文化和走婚方式。再就是泸沽湖的风景很美很神秘,引得我们这些外地人趋之若鹜。谢谢老师分享美文,让我们了解了摩梭人的文化和历史。祝写作愉快!
回复4楼文友: 11:52:28 还有神秘的祖母屋里有一道生死门,以及她们对财物的独特见解,摩梭人同时保留许多治病救人的小方子,都有待人们用现代的科学去论正发展。谢谢留评!
生物谷灯盏花药企怎么样
生物谷灯盏花注射液治什么病
生物谷灯盏花药业生产技术
中风病人康复后的饮食灯盏花制剂好用吗
云南生物谷产品有哪些种
上一篇:和合家风文化展开幕
上一篇:晓荷经历姥爷家的传说征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