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韵路迢迢随笔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09-11
在长长的路上看没有尽头的远方,那首老歌便不由分说地涌上来: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迷迷茫茫一村又一村;看斜阳,落下去又回来,地不老天不荒岁月长又长……当年谁唱的呢?那苍凉嘶哑的声音,恰与行走的路程相吻合,这遥远,这荒凉,这茫茫,这苍苍……这是阿拉善的苍凉,这是巴彦浩特的远方,这是额济纳的莽原,这是旅中人的愁怅。公元201 年12月19日,我和小同事搭乘从阿拉善首府巴彦浩特到额济纳的班车,完成了一次真正的长途跋涉。虽然不是步行,但一天近12小时地坐在车上连轴转,不比徒步行走好多少。什么叫路迢迢?或许坐过这样的公共交通,熬过这样的车上生涯,你就会真正理解。
8点正式发车,6点多没等定制的闹铃闹起来,脑子里警惕的那根弦早就弹拨响了。4 点多一次,6点刚过醒来再躺着实在没意思了。于是,宾馆里的电视有幸让我打开看了一会儿。住进来算是两天了,还是第一次有机会打开看看它呢。忙吗?没干什么事,除了上看看,写点儿东西,余下的就是朋友们的招呼了。热情不过文联张主席。来之前一个算是打出麻烦了,我逗留的一天多里没让他消停多少,除了一个下午我要参加会议晚上有单位的宴请,从我到来的下午,到饭后的茶叙,到早晨的早点,到参观古迹亲自讲解,到在他办公室欣赏字画文章,到午时的特色莜面,他没放松我一会儿,我也没有一时儿敢不响应他的热情。你说,我那儿有自由空闲?晚饭后好像空了一点儿,但朋友短信里邀约说要在络上跟我说说她退休问题的请求,让我不敢懈怠地跟她聊了有一个多小时。我并不知道多少东西,但我知道怎么开导安慰遇到事情的朋友。耐心听,悉心说,热心表态,结果虽然无法预料也不可能大包大揽,但事情应当努力地帮着做。所谓尽心尽力,此谓也。等我写出一天的感悟,已经时过子夜。这电视,我那儿有时间动弹它一下呢!好在有了一会儿早起,总算见到了阿拉善宾馆电视节目的面目。
7点钟到餐厅,出了宾馆大门只见星辰点点,月光朗照,大地静默,天光未现。远看黑洞洞的餐厅,等进到门里才知道,起得比我们早的人有的是,等我们吃到一半,说好送我们上车站的李师傅早就吃完等在了一边。“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与 年前见过的一样,李师傅还是那么尽职尽责热情周到。“别急,多吃些,要跑一天的路呢。”他又跟餐厅领班商量着,让我们用余下的餐券提了满满一兜食物,作为途中补充。其实前一天中午我就乘空到街上准备了些吃的,晚上还买了几瓶水,对将要面对的长途旅行做了充分的准备。也好,路上准备得越充分心里越不慌,远方毕竟飘渺,前方毕竟未知。
8点班车出发,东方刚刚酝酿着红晕。走出巴彦浩特这个英雄城市十来公里,太阳才从地平线上赶过来。其实在车里是根本看不清太阳的,车窗上厚厚一层冰霜早把朝阳的浓艳作了严格的屏蔽,一车人静静地坐在车里,看着车里的色彩从暗淡变得光亮。阳光一显,开车的师傅也像被光焰点燃了般,发动机轰隆一声奔驰在通往吉泰兰的一级公路上,车子吟唱出轻快的旅行曲。班车开动以来,我发了两个短信,接了一个。一个短信是给张主席的:车开了,感谢盛情款待,祝贺研讨会圆满成功。刚见面他就挽留:周六有个研讨会,鲁豫晋陕蒙各方多位著名作家莅临,参加完再回去多好!周日回去,下周正好上班。我坚持回去并陈述理由:手头大堆工作压着,都是无法再拖的事情。赶回去,周五还有一天的时间好赶一些工作。走不走其实还在自己,不在主人。挽留是好意,走了才能让主人轻松。工作也是实实在在摆在那儿的,不完全是托词。另一个是给旗局小尚局长的:下午能到额济,如果方便,找个车送一下。谢谢。其实原来准备的话是“请帮忙找个旅馆。”是送别时李师傅提醒:下午回去不行找他们派个车送一下吧。我一想,该找人帮忙也得张口,所以就发了这样的短信。行不行的,试试总好吧。不然,再在那里呆一晚上,次日中午才能回家,周未最后一天工作也就没法干了。一会儿,响了,正是尚局长。他很客气:不想在我们这里住了?我说工作压得太紧,回去明天还有一天时间,好处理一下事情。他说那就安排车送你们。有了他这句承诺,我心里踏实了好多。坐在车里,一大段时间都在盘算到了额济纳是什么时间,送我们回去是什么时间。尚局长还说让我们吃过饭再回的,吃一碗面需要多少时间。拿出打开数据上到高德地图上确定了到额济路程为560多公里,跑过的路92公里,时间刚过去一个小时,这样一看跑得也不慢,预计下午4点可以到达,吃完饭5点多,回家的路150公里,正常的话,7点左右一定能回到家的。有了回家的希望,心理多少要变化一下,对于前面的路怎么走,走多久,更加关注了。
但走出一级公里一路而来的限速,班车越来越感觉慢下来的速度,着实考验着一车人包括司机的耐性。坐在售票员位置上的车主模样的老头一路夸夸其谈。当有人问车为什么这么慢的时候,引出他长时间地牢骚:我们也想跑快一点,但限速弄得你一点脾气没有。有时候我们也跟交警发火,发火也没用,超时就要受罚。唉,几十公里这个速度弄得我们也不会跑了。过去没有限速,我们跑100公里/时左右,下午 点多就能到额济。现在,咋也得跑到四五点钟。有啥办法呢!听了他的牢骚我到想,限速是好事,起码安全方面有了比较好的保证。不过,限得太多,弄得一车人在这么冗长的路上坐八九个小时的车,也是个应当考虑的实际问题。如果车辆性能好,容许跑到八九十公里/时,也好了。等班车停进车站让我们正式下车,接近下午6点,一路而来,除去停车吃饭上下人的时候,平均时速还没到80公里,确实是限制得严酷了些。每每在客车减速时转而又想,安全就是最快的速度,便也释然。
这600多公里间,除了开头的几处村落,中间的 处房舍,以及过一段看到的小公厕,其余全是戈壁。戈壁滩有多大?反正目光是看不透的,车也像是跑不出的。在座位上最好的消遣就是打瞌睡。车一开行我就想,如果一觉能过去三四个小时,该多好。后来又想,能迷糊住两三个小时也是好的。那冗长便会在不知不觉里流逝,那寂寞便会在毫无感觉里跑远。想法只能是想法,越迫切的想法越难以实现。所以在车停下大家进饭馆打尖之前,我一丝睡意也没有。没有睡意只好想法找消遣:看车窗上冰霜随着气温的变化化开又凝结,看它随意自然地结晶出各种花纹;听前后几位老太太喋喋不休的谈论家长里短,想为什么老太太不是老头们说话多;听旁边座位上打扮入时的女人里说出租房屋的条件—带着老人看病的不租,水电暖自付,房租最少700元—她身边坐着的男人合着眼一言不发,女人过一会儿又拿指甲给男人抠指甲里的污垢;看坐在一边一直迷糊着的小同事,赞叹年轻人的好“福气”;看车载电视里播放的外国影片的影像—只是看,看不清声音,算是有个活动的影子在帮着转移一车人漫长而艰辛的感受吧!
车到乌斯太,停下午餐。我们是准备了吃食的,就借坐在饭馆一个角落里吃了些干粮,喝了几口茶水,而没有吃饭馆里一盘25元的套餐、一碗 0元的羊肉汤、一碗20元的闷面—曾经路过过一次,吃了一碗 0元的羊肉,一只小碗,里边四块羊肉,咸得不能再咸的半碗汤,从此记住,路上一定要自己准备食物。但自己没啥准备吃饭的人还是很多,这也是客车师傅能够被店主热情招待的主要原因。至于有没有提成什么的,就不在我探讨之内了。有,是应当的;这个可以有。没有,似乎不太可能,为什么把人拉到你的门前而不是别人门前呢!
午饭后再上路,终于有了一股迷蒙的感觉。有些后悔的是,没有带上2两一瓶的二锅头,否则,这个午后一定会好好躺过一些时间的。还好,疲惫终于到来,摇晃着走着,看着,便进入了迷糊中。这一个多小时是一天十分之一里最美的时候,什么也没想,什么也没看,什么也没听—嗬,这会儿那些聒噪了大半天的人,全都安静下来。现在只有车子行驶在路上“轧轧”的声音,只有有人调整座位或深呼吸的声息,只有随着车辆变换方向映在眼帘处或隐或显的光影……
当里的时间显示到下午 点多的时候,睁开眼仍然没有尽头的路已经让我有些厌烦。等有信号的地方再看里程,还有约 00多公里,一盘算,5点是怎么都到不了了。5点多到,吃个饭,天就要黑了,怎么让人家送呢!唉,我只好祈祷能早几分钟是几分钟了。这时,路边戈壁间的几棵树引起我的兴趣。哦,那年来时看到过的,似乎没有这么粗壮,就两三年,它成长得这么快?树被人用蓝的黄的红的等布缠着树杆,相隔不远还有两棵树,被人用彩绳串联在一起。它们确实是应当受到人们无限景仰和尊重的生命!虽然这次已经没有头一次看到的那么震撼,但它们仍然健壮,又在不知不觉里迅速成长,还是让我为之钦慕。大戈壁,荒漠中,它们能活着已经是奇迹,还能长得那么健硕,还能再一次让我见到,真是个大大的感叹号了。天下有许许多多生命,有那么多被歌颂的东西,我以为都没有这几棵树更值得赞颂的了。如果所有见到听到它的人都有一颗敬畏天地之心,这几棵树肯定会有百年千年以至更长历程的。它虽然生长在一般认为不具备生命条件的地方,但它们给人的提示与告诉,恐怕不是我能够一时想得明白的。
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们仍然煎熬在路上。还有多远?什么时候到?快了,快了。所有人都这样 。是快了,走一步接近一步,走一公里接近一公里。现在我已经不盼望4点多能到,而是盼望5点半之前能到;我已经没有早点回家的想法,而是希望尚局长安排的车能在今天送我们回去;即使今天回不去,明天也能早早送我们一程。看吧,人的希望就是这样慢慢调整缩减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如同切香肠?相似的。外交上有这样的事情,生活里也天天发生着这样的事情。一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谁讲过的?太精准了。
当眼里出现胡杨林的时候,太阳已经燃烧出最后的火焰。时而从车前看到那璀璨的光芒,就惋惜没有机会把这么美丽的景象留下来。当车里人们纷纷动弹着做下车准备的时候,刚刚还浓烈的阳光颓然而下,只余下满天霞光,余味悠长。
车拐进车站,寒风再一次侵袭身上。走出车站,又见星光。呵呵,踏着星月,送走夕阳,真是一次悠远的行程啊!尚局长早已等在门口,他比两年关前我见的时候略微发胖,笑容仍然显得朴实。带我们上车后忙着找吃饭的地方,一会儿司机小徐赶来。4菜1汤,饭饱汤足,坐进小徐的丰田霸道里,进行在茫茫黑暗里。历时80多分钟,顺利到达我们住宿的楼下。小徐返回了,让小白看一下时间,她说是20时17分。抬头一看,铜钲似的月亮,正在树梢上目不转睛地打量着我们呢!
201 年12月21日追记
共 419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在长长的路上看没有尽头的远方,那首老歌便不由分说地涌上来”----这一别致的铺垫即引起了读者浓厚的兴趣,构思巧妙,语言朴实,亲切。正文第一部分,也就是前 个自然段,作者用了两个自然段阐述了出发前的准备。头一个自然段首先从住宿的服务和主办单位优质服务来描写,朴实的言,自然流畅,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话语,更显那方水土的热情;第二个自然段,主要用描写早餐和餐后旅程给养的准备,更加凸显主人的热情。正文第二部分,也就是第自然段的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运用了非常细腻的环境描写、人物、事件和心里描写等手法,就这次旅行会议的重要性、成功情况以及路途的艰辛一一展现,语言自然生动,人物形象鲜活。结尾部分,后一个自然段,也非常出彩,文笔飘逸,非常温馨。一篇文笔细腻,贴心自然的散文。推荐欣赏。感谢赐稿雅韵文学!问好老师!期望拜读更多精彩!【:墨莺】
1楼文友:201 - 19:42:2 饱含 的文字,书写着事业激越的篇章,贴心自然,令人回味。拜赏佳作!问好老师!遥祝创作愉快! 拂却尘沙眸千山,墨香书韵醉飘飘
回复1楼文友:201 - 19:28:40 感谢,辛苦了!
2楼文友:201 - 09:21:19 路迢迢,心悠悠。旅行、工作、观赏、感悟,凝聚成一篇精彩华章。问好之中老师!遥祝快乐! 记住美好,忘掉烦忧,开心快乐每一天!
回复2楼文友:201 - 19:29:02 感谢光临点评,问好!
老年痴呆症的护理措施
孕妇吃什么最补钙
治疗红斑狼疮的偏方
红河灯盏花药效小孩子流鼻血
灯盏花领军企业官网
上一篇:登高常羊山又拜炎帝陵
上一篇:寒衣节里泪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