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马木马纸马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09-14

几年前,凤凰台播出了一个系列节目《李敖有话说》,记不得在哪一集,李敖说起在山西太原的生活,拿出了一张他骑着木马的老照片,我推算了一下年代,他拍照时候早我十年,李敖大我十岁,他住太原时间早我十年,也就是说我们拍照时的岁数差不多,他在太原理应住在我居住的小东门,因为解放前那里是有钱人住的地方,照相馆当年也不会多,如果是这样,我骑的这匹马就和他骑得也许是同一匹马。拍这一张的情景记得很清,当时让我伴着一盆花丛,我不乐意,指着照相馆角落的一匹木马,老爹只好依我。说这些不是为了与名人挂靠,感到有趣的是十年光景,已然改朝换代,我随着老爹进城当城里人,他流落海岛当民国遗民。

当年清军入关,靠的是马上得天下,李敖的父亲是教授,似乎从前清到民国,文人也善于骑马射猎习武,似曾国藩、左宗棠那样进士及第的将领有不少,从满清到民国,地方团练首领也是文人居多。

我们的长辈们在马上争夺天下,作为后代,自然对马感兴趣,于是拍照时想骑木马,是那个时代的影响吧。到我的孩子小时候拍照片,骑上了三轮车,再到了孙子辈,应该是电动轿车了。

骑马的滋味我不知道,但是有一年我在回老家,看见在大山里驰骋的侄子们不用马鞍,辔头和缰绳,纵马在陡峭的山坡上奔腾,如果适逢战争年代,山里的孩子们是天然的骑兵。

小时候听母亲说过,她作为童养媳到山里和我爸完婚,晚上她摸我爸的屁股,“没有肉、全是骨头”,这就是骑马的结果。那时代,我老爹已经调到部队工作,经常要出差到涉县,到邯郸,全凭着骑马。后来他就得了一种病,叫黄水疮。由于经常骑马,结痂后再次裂开,两腿内侧经常鲜血淋漓,到了47年进军中原,他无法随军南下,只好调回工厂。他在长治当厂长时候,就不骑马了,换成了“三枪”自行车,每天晚上我坐在门口,看见路上过来骑自行车的人,就赶过去叫爸爸,经常认错人,可见当时自行车不少。这车子在太原时还在,我经常摸那车牌上三只架在一起的长枪,同时看着挂在家里墙壁上的一只小马枪,后来调北京没带过去。

我出生后立即就感染了黄水疮这种战争年代的“寻常病症”,脸上、腿上、胳膊上都在流脓,脱衣服要用剪子剪。直到如今,我的手腕上还可以看到依稀的疤痕。

对于黄水疮最后的记忆是50年代初到北京后,上小学时,耳朵边还经常流黄水,最后结成一条硬硬的,像松香一样的黄痂。

如今骑马运动已经是一种健身运动抑或是有钱有势人身份的象征了,我当年这张骑木马的照片只保留了一丝微弱的时代信息。和平年代的人们对马的热爱体现在欣赏徐悲鸿的绘画《奔马》,这就是纸马的时代了,人说盛世兴收藏,纸马要比真马贵重得多。

共 105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从拍照的背景看时代的发展变化。作者例举了当年拍照时,以木马为背景,后来发展为三轮自行车,而如今的孩子拍照应该是坐在电动车里了。看时代的发展,当年拍一张照片或许要找一个理由,完全不象今天,照相机已经成了家家具备的生活用品了,随时随地拍张照片留作纪念是件很容易的事情。欣赏。【:紫气东方】

1楼文友: 10:27:19 在文字之中看出了作者的怀旧心理,感怀失去的岁月,同时也赞美今天的发展变化之大。问好文友。 回复1楼文友: 00:4 :48 向老师致敬、谢谢老师、辛苦了!

2楼文友: -02 21:57:55 拜读了老师几篇文章,原来老师随着父母走过很多地方,怪不得老师的留评中有 大大,幼年时候对长者的称呼,已经生疏了的称呼,把我带回长治、太原。 。欢迎重游长治。问好。 安静淡然有生之年做个明眸如花的女子

灯盏花产业发展市场包含哪些企业

灯盏花龙头企业文化

云南生物谷药业产业文化

宝宝发烧反复
小儿风寒咳嗽吃什么药
灯盏花领军企业官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