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国外误解的中国学术界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11-25

据国外媒体报道,中国刚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强国,由于一个国家的成就与该国的人才教育密切关联,西方人很自然地会认为中国的大学应是优秀人才和独立学者的聚集中心,但显然他们对中国并不了解。

中国的学术环境并不清明。很多在西方被认为是严重不道德的行为,如论文捉刀代笔或剽窃等,在中国都屡见不鲜,且几乎不会收到严厉的谴责。

中国的大学采取行政管理模式,大多数大学的管理者并非学者,而是政府官员。一所顶尖国立大学的校长享受相当于政府部级干部的待遇,省级大学校长享受相当于省级政府厅局级干部的待遇。这就导致了中国学术界的象牙塔非但不与外界隔离,还被森严的官僚等级和权利争夺层层渗透。

行政体制下的“官员学者”谈吐中都带着官员似的高人一等,对平等的学术讨论嗤之以鼻。

很多与中国学者有过接触外国人都会有这样一种经历:当你就一些中国问题与中国学者探讨时,他们的回答往往带着官方口径,而不是作为一个独立思考的学者来探讨问题。当你对一些中国的做法提出疑义时,他们或是会情绪激动,或是以一句“你还不了解中国”堵住你接下来要说的话。

一些年轻学者也会私下抱怨不得不同一个“承认资历而非独创性和质量”的不公平体系打交道。但绝大部分人感到满意,且不满意的人也没有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而做出行动,多数人正在耐心等待时机直至他们获得更高一级的位置。

中国领导人曾表示,中国大学需要从政府公职部门转型为单纯的研究机构,但这必将受到那些既得利益团体的抵制。一些具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身份的大学校长们曾表示,使大学与政府结构脱离关系将降低中国教育的价值和有效力。

开放而独立的学术环境需要一个稳定而成熟的社会来支持。或许等中国真正强大起来之后,我们能看到一个理想的学术界。

(:邵钰杰)

为什么老年人夜尿增多

夜尿增多吃什么好

夜尿增多的表现

儿童经常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三岁宝宝口臭是什么原因
孕妇补铁钙锌吃什么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