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初涉诗坛的陈陟云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0-01-05
上世纪80年代初涉诗坛的陈陟云,因工作繁忙搁笔20年后,携《在河流消失的地方》《梦呓》等作品重返诗坛,成为近年来国内活跃的优秀诗人。 月1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文艺思潮研究所主办的陈陟云诗歌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谢冕、程光炜、唐晓渡、王光明等诗歌批评家就陈陟云新出版的诗集《梦呓:难以言达之岸》《陈陟云诗三十三首及两种解读》和未完成的组诗《新十四行:前世今生》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与会者认为,陈陟云在诗歌中用一种自吟自唱的抒情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生存境遇和心灵隐秘。他采用一种“瞭望”的姿态审视着周围喧嚣的生活,用诗歌建立起一个只有他自己知道和拥有的小小的艺术世界。他的诗歌具有独属于南国的那份细腻、湿润和秀丽。陈陟云在研讨会上表达了自己对当前一些无聊、粗鄙的写作方式的不满,认为当代新诗的一些写作降低了诗歌的门槛,对诗歌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他表示,优秀的诗歌应该具有丰富的意象、内在的韵律和凝练的语言,并通过这些要素表达诗人对生命、事物的感悟和思考。诗人对自己的诗歌写作应该有严格的要求,即用最精确的语言去表达内心。
(实习:岳金晓)
武汉民生医院康国良佛山治疗阳痿早泄方法
武汉博仕肛肠医院丁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