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得志春雨早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0-01-16

今生得志春雨早,燕衔橄榄祈和平。

【赏析】:根据对诗人创作习惯的了解,这应该又是他的一首匠心独运的藏头诗。而且,读来神清气爽,这是诗人不多见的风格明快的诗作之一。

正月是一年之首,而初九的九,则是最大的吉利数字。选择在这个日子宴请宾客,显然诗人是用了一番心思的。我们至少可以从这一举动真切地感觉到刘氏族亲在诗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毋庸怀疑,他内心是充满了对被宴请者的美好希冀的。而大宴之后,再能以精妙诗歌高度概括记之,更足见诗人浓厚的人情味和高雅的品位了。

25春江怨

春打寒江四月开,洛神香蕈绕画斋。

不等五月艾蒿绿,一曲离骚入楚怀。

【赏析】:到了四月,春天终于打开北国寒江厚厚的白色冰层,冬眠了一季的江水,又开始奔流不息起来,可是,沿岸的草地山峦树木,还没有返青,仍然呈现着一律的细薄赭色,仿佛萦绕在画室里的古香古色的洛神赋图一样。即便如此,等不及端午节时艾蒿吐绿长高,与五月紧密相关的屈原那曲凄凄艾艾的《离骚》,已经浸满楚地汨罗江的心怀,并向一脉相通的北国春江边诗人的心灵深处奔涌而来,遏止不住。

这是一首脱俗的纪念屈子的诗歌,语言精练,用典巧妙,曲折委婉,有着很强的表现力。整首诗歌,没有一处直接提到屈原,也没有提到一个念字,却句句让人感觉到深深伤感和怀念之情。

窃以为,所谓的春江怨,恰恰是诗人触景生情之怨之怀念,这应该是千古两位诗人间的一次穿越时空的生动神交。

自古诗言志,诗人的每次创作及其内容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所以,诗人如此缅怀屈原,则一定是同情屈原怀才不遇的遭遇和悲惨结局的。大胆地说一句:诗人也许因为某种际遇,临江而立,才忽然怀念起了屈原,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同病相怜和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这一点,我想至少应该是诗人创作这首诗歌的用意之一个所在吧。

因才疏学浅,解读不到和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所以,还得敬请作者和读者见谅。

共 80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两首短诗,一篇解析文章,洋洋洒洒对诗歌做了详尽的解读分析,脉络清晰,解读到位,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自古诗言志,诗人的每次创作及其内容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所以,诗人如此缅怀屈原,则一定是同情屈原怀才不遇的遭遇和悲惨结局的。这话说的对,诗以言情言志,没有感觉写不出这样的诗歌来。问好贤哲妹妹!。【秋心】

1楼文友: 20:05:04 语言周到细腻,分析到位,欣赏,问好贤哲。 秋心如水

2楼文友: 2 : 1:22 流畅的手笔,解读出了一番味道,这就是做学问的意义吧。

楼文友: 18:58:07 铁禾 : 流畅的手笔,解读出了一番味道,这就是做学问的意义吧。

感谢一直的关注。问候。 真诚善良自信,我爱故我在!

银川治疗妇科医院
治肺炎咳嗽的中成药有哪些
脑血栓服用通心络怎么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