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婆婆的丧事散文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09-26
摘要:婆婆以将近九十岁的高龄离开了这个世界,当地人把高龄死者的丧事称为“喜丧”。面对一条生命的逝去,面对一名亲人的离去,个中滋味绝不是用一个“喜”字所能概况。 婆婆以将近九十岁的高龄离开了这个世界,当地人把高龄死者的丧事称为“喜丧”。面对一条生命的逝去,面对一名亲人的离去,个中滋味绝不是用一个“喜”字所能概况的。
一、坟茔
婆婆去世的第二天,四哥和五哥带着风水先生踏遍了村子的各个山头,都没能为婆婆找到一块合适的永眠之地。后来,风水先生在一个山谷口找了一处地方,但五哥很不满意。五哥认为,山谷口山洪水大,婆婆的永眠之地将受山洪水的侵扰,永世不得安宁。
五哥又带着风水先生满山跑,即将天黑五哥相中了一块山头,风水先生也认为不错,婆婆的长眠之地就这么定了下来。
出殡那天,人多嘈杂,我把婆婆送到她的“新家”便返回了。“三七”那天,我和老公回到老家,想到婆婆的“新家”看看。
打小以来,我特别胆小,村里办丧事,我从不敢去凑热闹。听见有人讲鬼故事,我走得越远越好,甚至连《聊斋志异》我都不敢看。我原先认为,坟茔之地,必定灵火飘荡、骷髅遍地、鬼魂缠绕。
而婆婆的“新家”,颠覆了我对坟茔的看法。
婆婆的“新家”坐落于半山腰的山脊之上,就像坐在一只振翅飞翔的巨鸟背上。后面的山势形成一个巨大的山谷,对婆婆所在的山脊形成半包围的姿态,那姿态犹如母亲抱着孩子,前面视野开阔,婆婆的“新家”俯瞰着山脚下的老宅,俯瞰着山脚下平行蜿蜒着的马路和小溪。对面群山莽莽、山势柔和,婆婆的“新家”平眺着对面山腰上的另一座老宅。
站在婆婆的墓园上,我感觉这里没有阴森恐怖,没有天堂和地狱,没有生者和死者,没有墓内和墓外;这里阳光普照,清风吹拂,竹林潇潇,山花妖娆,鸟鸣啾啾,蝶舞虫鸣……
阳光明媚地铺洒在婆婆的坟茔上,我仿佛看见婆婆在此安居乐业,像往常一样,看见我们来看她,她笑得合不拢嘴;我仿佛听见婆婆在厨房忙着做晚饭招待我,弄得锅碗瓢盆叮当作响……
真的很想端两把竹椅,不,是三把,坐在婆婆“新家”的院子里,和婆婆聊聊家常;听婆婆唠叨她头疼,她骨关节痛,她这里不舒服,那里不爽快;和婆婆坐在门前晒晒太阳,看孩子们追逐打闹;听婆婆讲她不知重复了多少遍的故事,听得我手“嗯”、“是”、“呀”地敷衍她……
坐在婆婆的坟前,我突然理解了中国的“风水文化”。风水宝地,就是有风有水的安宁之地。有风有水,必定汇集了天地的灵气,自然会被人们所钟爱。
坐在婆婆的坟前,我想起了芭莎人的树葬。我突发奇想,我要亲自为自己找一处远离尘嚣的幽静之所,亲手栽上几棵树,将来自己就埋葬在这些树下。无需棺椁,无需墓碑,无需墓志铭,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只是一方长方形的小土堆,土堆上长满青草开满野花,风儿吹动树叶沙沙作响,柔和的阳光在坟头微笑……
当地人把出殡叫做“还山”,我觉得这个“还”字用得太好了。生命来于自然,最终又将归于自然。站在婆婆的坟茔前,我把自己当做是已经躺在地下又活过来的世外之人,站在远处的山坡上,笑看凡间尘世,在我虚拟的坟头对我的灵魂祭奠,告诉自己生命虽短暂,但要快乐有价值地活着。
二、灵魂
读高中时,历史课本里提到了范缜及其《神灭论》。范缜在《神灭论》提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相互结合的统一体,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当时,我对范缜及其理论很是不屑。我认为,没有了肉体,魂魄当然灰飞烟灭,这不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吗?我国的历史文化星汉灿烂名人众多,范缜这么浅显的道理也够得上进高中历史教材?
如今,我理解了范缜及其《神灭论》的伟大。我相信,人类关于有无灵魂的争论将永无止境,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论永无止境一样。但我想说,如果你认为灵魂是个美好的存在,那你就相信它存在吧。
经常听同事和朋友们抱怨,她们的婆婆刁钻刻薄不讲理,婆媳关系不好处理。我非常幸运,我的婆婆非常好相处。每次回老家,只要甜甜地叫她一声“阿奶”,她便高兴得合不拢嘴。婆婆喜欢吃咸香食品,每次回老家,只要买十来元钱咸瓜子,没事的时候,陪她嗑瓜子,她便非常高兴。每次回老家,只要坐在烧火凳上,替她烧烧火,陪她说说话,她便非常满足。她逢人便讲,这个儿媳孝顺乖巧。
婆婆生前对我最好了,她从不称呼我的名字,人前人后总是“我的英崽,我的英崽”,家里的哥哥嫂子也总是和她开玩笑说,“没人会抢走你的英崽”
婆婆去世的当晚,不需要我和老公守灵,我和老公半夜十二点多钟才上床休息。可是我们都睡不着,聊着婆婆的一些事情。我脸朝外、老公脸朝里地躺着。突然,一颗星星大小的光亮从窗户外低低的、缓缓地由东向西飞过。
看着窗外飞过的光亮,我毫不犹豫地想,这一定是婆婆的灵魂在和我挥手道别。
人们常说,人生就像一辆开往坟墓的列车,任何人都行走在死亡的路上。看着窗外缓缓飞过的光亮,我仿佛听见婆婆在说:“英子,我到站了,该下车了。我只能送你到这里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好好走呀……”
当地巫文化发达,当地人认为,人死后灵魄归于天,体魄归于地。西方人认为,干净的灵魂死后升入天堂,罪孽深重的灵魂死后打入地狱。根据西方一位博士的研究,人咽气时,体重会突然减少21克。很多人都认为,这减少的21克,就是灵魂的重量,这21克随着灵魂飘走了。
为什么科技文化如此发达的今天,中外的人们依然相信灵魂的存在?因为人们对逝者给予了太多的感情,有牵挂,有眷恋,有祝福,有不舍……
我相信,任何人面对至爱亲情的逝去,都会或多或少地相信灵魂的存在,都希望至亲的灵魂能自由快乐地升入天堂。
我希望灵魂的存在,我希望婆婆的灵魂升入天堂,我希望婆婆在天堂不必承受人间的种种苦难。婆婆生前吃得苦太多了,她出生于苦难离乱的旧社会,九岁做童养媳,养育了八个儿女,大跃进和三年严重困难时期一家人时时面临着被饿死的考验,中风两年多来缠绵于病榻,二次中风后四十天粒米未进……
三、跪拜
现在做丧事,时兴请乐队,乐队有一整套专业的人马,包括专业的哭丧者。老公一大家子商量决定,不请乐队,理由很简单:自己的母亲、自己的婆婆、自己的奶奶去世,理应自己来哭丧,不需要他人来代哭。
但不请乐队,会很冷清的,哥哥们觉得对不起婆婆养育了那么一大家子人。一家人决定做“大祭”、做“小祭”和做“道场”。当时,我不明白这是啥意思,做完了丧事我才见识“大祭”“小祭”和“道场”,我们这些孝子和孝媳们陆陆续续地跪了三天三夜。
道士读完孝子的祭文之后,接着读孝媳的祭文。我和嫂子们跪在婆婆的灵前听道士们念祭文,祭文很长,历数了婆婆一辈子的不容易、婆婆在世时的好、婆婆离开后儿媳们的不习惯。当然,祭文也用很长的篇幅赞扬了儿媳们的不容易:婆婆中风后的两年多,儿媳们为婆婆端屎倒尿、洗澡洗衣、端茶喂药……
读祭文的时候,大嫂和二嫂嚎啕大哭,她们一边哭一边唱,哭唱婆婆的不容易、婆婆的好。受祭文和嫂子们的感染,我和另外几位嫂子也窸窸窣窣地掉眼泪,感念婆婆的好。
这篇祭文太长了,跪着,跪着,我开始意识朦胧了,只能看见前面跪着的嫂子们撅起的屁股。跪着,跪着,我开始两肘支地,趴在地上,形形 的脚在我跟前晃动。这些脚,有的穿皮鞋,有的穿解放鞋,有的穿拖鞋,有的穿凉鞋;这些脚,有的胖,有的瘦,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干净,有的肮脏,有的蜡黄,有的白皙……
我不知道道士什么时候读完了祭文。我只知道,我被老公扶起,眼前金星闪烁,天旋地转,呕吐不止。一群人围着我叽叽喳喳,道士们也都停了下来,说我受到了邪气的侵扰,要画一碗符水给我喝。
我非常清楚,几个晚上没有休息,几天来吃得很少,我只是体力不支,婆婆为难谁也不会为难我,喝什么符水?
那几天,凡是亲朋过来吊唁,孝子和孝媳们都得跪迎和陪跪。陪跪还好些,因为膝盖下会垫些草纸、稻草或蒲团。最难的是要到马路上跪迎前来吊唁的宾客,好几次跪迎时,跪在了凹凸不平的石子上,我真的站不起来,是宾客们把我给拽起来的。如今,婆婆去世快一个月了,我的膝盖还是淤青的。
我一直认为,跪拜是封建流俗,愚昧不堪。乡邻们也嘲笑我们一家人是花钱买罪受,但有几幕跪拜改变了我的看法。
婆婆去世那几天,正值儿子期末考试。得知婆婆去世,儿子连夜从厦门打车回家,赶到家里是清晨六点钟,在家里呆了六个小时,他又要赶回厦门考试。临行时,儿子神情庄重地点燃一炷香,对着灵堂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儿子个子很高,戴着眼镜,每次叩头时,他都要吃力把头颅重重地叩在地上。
看着这一幕,我眼泪哗啦啦地滚落。我知道,这是儿子在用最庄重最虔诚的方式在和他奶奶作最后的道别。
老公单位的董事长是位快八十岁的老人,婆婆出殡的前一天,他亲自带着单位的几位代表前来吊唁。我和老公早早地就在马路边等着他们,我揣测,董事长一定会带着他的员工们行鞠躬礼。可是,当他们下车时,我着实大吃一惊,他们都一袭黑衣,胸前佩戴着白花,走进灵堂后,董事长点燃一炷香,带着员工们虔诚地三跪九叩。
看着董事长臃肿的背影和芦花般飘动着的白发,我突然明白,传统的东西自然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头颅和膝盖触地的跪拜方式,才是表达对生命尊重、对逝者哀悼的最佳方式。
四、夫妻情
按照风水先生的安排,封棺和出殡时,45岁和50岁的人要暂避片刻。老公正好45岁,老公知道我胆小,怕我看见婆婆被冰冻了的遗体会吓着我,封棺时,老公拉着我一起回避了。
老公坐在院子西侧,由哽咽到嚎啕大哭,我劝他别哭了。他哽咽着对我说:“这是看阿奶的最后机会,老天怎么就不让我看看她呢?”
我说:“老公,没关系的,我代你去看看阿奶吧。”
我来到婆婆的灵堂,哥哥们正把婆婆从冰棺移入棺椁,婆婆四十天没有吃饭,再加上被冰冻,样子真的有些吓人。
封棺结束,老公跑出来抚棺而哭。哥哥们把他拽开,告诉他,眼泪不能掉在棺椁上。他又趴在地上哭,眼泪鼻涕洒了一地。看着他哭了很久,我走过去,用麻衣袖子擦干他脸上的汗水、泪水和鼻涕说:“老公,别哭了,阿奶的样子很安详,你就让她安静地离开吧。今后,我会像阿奶一样疼你的。”
慢慢地,老公收住了眼泪。
出殡时,“八仙”抬着棺椁吆喝着一路小跑,送葬队伍也要一路小跑才能跟得上。老公一直拽着我的手,和我并肩跑着。我觉得这是很庄重的场合,夫妻之间不应有这么亲密的行为。我总是把我的手从老公手里抽出来,老公又总是重新拽住我的手,好像生怕我会跟着婆婆去了一般。
出殡回来的路上,老公依旧拽着我的手,哽咽着对我说:“乖女儿(老公对我的称呼),我没有妈妈了,你是我生命里唯一的女人了,今后我会加倍地对你好的!”
刹时,我泪奔了......
五、兄弟情
因为生活条件太差,公公四十岁就开始拄着拐杖走路,就没有下地劳动过。婆婆忙着怀孩子、生孩子、带孩子,新中国成立不久,生产队分配给她的劳动任务,都是公公替她做了,后来,生产队干脆就不分配劳动给她,也不给她记工分,婆婆三十多岁就没有下地劳动过。老公一家成了全乡镇出了名的最穷的人家。出工路过别人家,老公的哥哥姐姐想进去喝口水,屋子主人会说,那一窝穷鬼来了,快关门,别沾染了他们的晦气。老公一家去走亲戚,不但亲戚脸色不好看,连亲戚家的邻里都防贼一样地防着老公一家。
老公的姑姑日子过得还算宽裕,有一年过年,姑姑寄口信给老公,叫老公过去拿些番薯回家过年,姑姑每个番薯都摸了个遍,拿起这个,不舍得,又放下;拿起那个,不舍得,又放下。最后,老公带了五个番薯回家过年,后来,老公家基本没有亲戚了。
老公七八岁时,饿得晕死过去,已经被放在了门板上,准备把他埋了。隔壁的奶奶看不过去,过来摸了摸老公,发现他的心窝口还有微微的热。隔壁奶奶抓了一把米,熬了半碗粥,灌给他喝下,他又活过来了。
五哥读一年级时,饿晕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很多次。但五哥想读书,二年级开学的时候,公公对五哥说,要读书,自己借钱去。五哥走遍了所有的亲戚,没有借到一分钱。
九岁的五哥,开始了他赚工分的日子。
贫寒,像一张试纸,能检验每一个人。有的人,面对贫寒,灵魂低贱,偷,盗,强,低三下四;有的人,面对贫寒,学会了珍惜生活,砥砺了顽强、勤劳、发奋的品质。
老公家的八兄妹,属于后者。贫寒让他们抱得更紧,让他们努力改变。
不到二十岁的大哥,接过了家,成了家长。大哥接过家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召开家庭会议,会议作出了改变老公家命运的一项决定:老二去学手艺,老六继续读书。两年后,老二出师,老大娶媳妇,老三去学手艺。又过两年,老三出师,老二娶媳妇,老四去学手艺。
共 6010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然经历的,没有人能逃脱掉。文章用另一种方式表示对逝去婆婆的哀悼。婆婆去世,在选坟墓时,家人们到了一个风水不错的半山腰的山脊之上。这里没有阴森恐怖,有的是鸟语花香,阳光灿烂。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看来,所谓的风水宝地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当地人把出殡叫还山,生命来自自然,又归于自然。关于灵魂,范缜在《神灭论》提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面对至爱亲情的逝去,都会或多或少地相信灵魂的存在,因为太多的牵挂和不舍。跪拜,是封建流俗,虽然有些迷信的色彩,但,人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逝去生命的尊重和哀悼。婆婆的去世,让作者更加体会到夫妻情、兄弟情的重要性,亲情无价。人固有一死,那么为后代留下些什么呢?金钱财富还是美好的亲情?这个问题值得深思。文章语言质朴,行文流畅,情感真挚,感动人心,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之情。值得细品,倾情荐阅!【:阿巧】
1楼文友: 10:16:55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因您更精彩!
2楼文友: 11:57:44 一篇怀念亲人的感人散文,作者没有正面讲述婆婆生前有多伟大,从侧面烘托了婆婆的种种好处,让后辈们深深地记在了心里。婆婆虽死犹生。愿她老人家一路走好!
楼文友: 11:58:26 问候溪水老师!祝愿您在荷塘创作愉快!
4楼文友: 01:17:21 祝叮咚在荷塘写作快乐、佳作频频!!
5楼文友: 17:49:4 跪拜是一种最直接的哀悼方式,比哭声更有份量,是对逝者的礼敬!看风水选坟地,是生者一种美好的愿望。婆婆虽然离世了,但她期望还在,我们要更加珍惜夫妻情、兄弟情,亲情绵延不断,是对逝者最好的怀念!在此,以鞠躬的形式向婆婆表示哀悼!问好老师,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宝宝肚子响喝四磨汤
小儿便秘带血是什么原因
小儿便秘的几个原因
老人得老年痴呆怎么办云南生物谷药业发展
孕期小腿抽筋是缺钙吗
上一篇:四海同春亚洲慰侨巡演圆满收官
上一篇:丹枫绕绕正名防老年痴呆随笔
- [经典语录]6月26日,广州市旅游零售业职业学校2022年特长生招生面试启动
- [经典语录]困住友商?红米Note11T系列进一步被认定,用料全是性能向
- [经典语录]自觉是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一心一意
- [经典语录]富国基金股权转让新进展:山东金融资产豪掷50.39亿元收购富国16.675%股权,回报率高达352.
- [经典语录]新增5个准入地!2022年法考准入条件地方名单汇总
- [经典语录]碧桂园成功面世5亿元公司债 票面利率4.5%
- [经典语录]每经14点 | 国家医保局:继续降低乙型肝炎、核酸检测等价格;雄安新区为拟挂牌上市企业提供“一对一管
- [经典语录]恒指夜期本公司(7.6)︱恒指夜期(7月)报21505点 低水8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