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秋瑾襟抱谁识散文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10-28
一
在2011年的第一天,人生第一次路过杭州,中间有四个钟点的停顿,什么都没看过,什么都是第一次,从岳庙出来的沉重,暗合了灵隐的香烟,然后坐上一绍兴的小伙出租车,要看西湖,谁知他把我们掷到一片有水的地方,其实这里在办丝绸展,并不是真正的西湖,我和朋友自嘲,阿Q的后代一阔脸就变,在城里早已褪净了乡间可爱的淳朴。
没有购物的兴趣,匆匆出来,许久没有等到出租的车辆,这时真的感到了上当,既想去西湖,又要赶火车。总算熬一辆从郊区到城里的公交,如掏火似地急匆赶赴西湖。
下午的阳光很好,没有游览图,只是在西湖边游荡,就忽然撞见了苏小小的墓,就忽然撞见了秋瑾的墓。苏小小距离秋瑾只隔一座石桥,千年的苍茫只在这对望里。这一二年,我正寻访辛亥的史实与人物,秋瑾是绕不过的。就在辛亥百年到来的第一天,猝不及防,我和这高贵的灵魂撞见了,是冥冥中命运之掌的拨弄?还是文字是有灵性与生命的?有人说有灵魂的文字是可传的,何况关乎秋瑾这高贵灵魂的笔墨。
我知晓,作为一女子,秋瑾命运何其周折,不只生前颠簸,毁誉无算,殁后灵魂也不得安宁,忠骨一次次反复折腾,曾被来来回回从绍兴到杭州,从杭州到绍兴,然后到湖南,最后落脚西湖,曾埋葬达十次之多。我看到一帧老照片,那上面有英文的介绍:“摄于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时值被不公正地杀害的女教师秋瑾的棺柩从山阴运往杭州,经过苏堤第六桥。当时下午一点,灵柩下葬于西泠桥左侧墓地。吴芝瑛料理此事。”
从这幅留有沧桑的黑白照片上可以清晰看到四位脚夫抬着灵柩,与一前一后两位男子肃立于西泠桥上。桥堍的桑树叶尽落,嶙峋骨立,一片肃杀冬景。
不能不感慨这冬日里温热的友情,我有一句话:在冬日里取暖的最好方式是友情的棉衣。在一个政权失去了合法性的时候,即使这个快要落幕的政权再如何狂妄挣扎,总有一些人拼却身家性命去冲决铁幕罗,作为秋瑾知己的吴芝瑛为死后的朋友践诺,在铁幕和罗的罅隙中,把秋瑾归骨于西泠。
一诺千金,曾在我们民族的血液里昼夜喧哗过,那是一种大义,人们把然诺,把知己看成过于生命高于性命,在人们心目中然诺常存在于须眉男子间,而吴芝瑛徐自华这样的巾帼女子的作为更令后人心热敬仰。历史上重然诺的标杆荆轲是大家所熟知的,但我更看重的却是被司马迁不惜笔墨浓墨重彩在《史记》中占有一段的高渐离先生,这是位善于击筑(古乐器)的音乐家,同时也是位朋友死后不惜毁容易貌接近秦王为朋友复仇,虽最终惜败,却留下一段血写的友情高谊于青史的伟岸的男人。
我想把秋瑾和吴芝瑛徐自华的友情看成晚清的荆轲与高渐离,虽然时光的流逝早已模糊了《史记》里荆轲、高渐离的形象,但那种为友情护持的血气却不会褪色。在危难的关头,那红尘的世间,友情仍会给堕落的人们以警醒,如一块蒙尘的玉,在关键的节点闪出她们的惊艳的光泽。
荆轲是孤独的,就如秋瑾,荆轲在战国时代与文人交而口不能说书,与武士交而言不能论剑。那时的生存曾把他逼得性情怪僻,赌博嗜酒,只有到市井的角落来寻找温暖。于是荆轲就和流落市井的艺人高渐离终日唱和,相乐相泣。
图穷匕首见,荆轲死掉了。剩下的高渐离更显孤独,他带着到今天我们早已看不到的乐器:筑,独自靠近嬴政始皇帝。始皇帝认出是荆轲党人,就残忍地剜去他的眼球,令其阶下奏筑以供朝廷逸乐。但谁知高渐离暗中在筑中灌铅,乐器充兵器,拼掉性命再一次实施生命的轰然的攻击。
高渐离击筑而攒击始皇帝的行动,早已和燕太子丹托付荆轲的事没有了关联。高渐离只是为友情负责,在始皇帝面前张扬的是一种义气的高度与纯度,一种对友情剖心的维护,一种不容丝毫玷污友谊的大美,所谓的权势所谓的武力所谓的鹰犬当道,即使你烈焰万丈,即使我玉碎,即使我碎为齑粉也在所不辞的高贵,这是一种对政权的蔑视,是以一人之力,背靠友谊的出击,这种历史不多见的传承,我们在秋瑾死后,又看到了我们民族不死的精魂、好像这精魂又回来了,这种蹈历的 多么令人感动,所谓的民气,所谓民族的脊椎,正是此之谓也。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一天《史记》记载的故事,没有一个熟知历史的中国人不知道,没有一个熟知历史的人不能口吟那支慷慨的歌。但我们知道,那天为荆轲伴奏的就是高渐离,就是那筑,《史记》里司马迁特意地记载了高渐离以筑送别荆轲时的演奏:“至易水之上,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虽然如今人们不再击筑,筑声也在历史的深处飘渺难闻,但那种精魂却在我们这片土地沉淀下来,一有合适的机缘,那友谊的筑声又黄钟大吕般飘荡了。
今天的西湖早已不知“变徵”之声的韵味,此时的西湖也少了风苦水寒,这冬日的午后,我从走过秋瑾灵柩的这个桥头走过,石桥还在,冬日还在,但近百年的时光,改变的是时空,不变的是对秋瑾悲剧的如血的追怀,但现在的西湖太吵闹,颜色太明亮,不合悲抑的心想。
我想到秋瑾也是在光绪三十三丁未年的正月间,秋瑾与女友徐自华一起,在冬日的杭州,两人登临凤凰山吊南宋故宫遗址,登高送目,正故国的冬日,那时的西湖是萧杀,正如当时的国运,
在寒冷中挺风而立的才 2岁的奇女子,如一枝寒冬的梅,横斜在冬日,不是疏影黄昏,而是如瘦铁的枝干,在顽强对抗着孤冷,我知道秋瑾是喜爱梅花的,她笔下的“孤山林下三千树,耐得寒霜是此枝”,抑或就是她的影写,秋姿态,梅精神。
《秋瑾年谱及传记资料》提及过这次凭吊,说秋瑾此行目的在密侦城厢内外出入径道,绘军用地图,以备起义时不时之需。然而书中有一句看似跌宕闲笔的语句,秋瑾随后从凤凰山至岳坟,去看望一下心仪的民族英雄岳飞,书中用的句子是“徘徊瞻顾,不忍离去”。就是这八个字,到底是唤醒了秋瑾心中的什么,今天我们无法一一揣测,但我们可以从同为秋社成员的陈去病在一份《徐自华女士传》中披露的细节找到答案:
你是否希望死后也埋葬在西湖边?徐问。
如果我死后真能埋骨于此,那可是福分太大了呵!秋答。
如你死在我前,我一定把你葬在这里;但如果我先死,你也能为把葬在这里吗?徐又问。
这就得看我们谁先得到这个便宜了!秋再答。
还不到一年,当时一语成谶,但我以为这也许是对岳飞的承诺,是一种对岳飞的追随,但即使秋瑾想到在乱世随时有必死的可能,她也许不会想到死亡来的如此匆匆,也许她当时和女友只是随口一说,因为头颅是不可随便轻掷的,况且,秋瑾说埋骨在岳飞墓旁,伴着湖水何尝不是一种福分。
二
起初,我接触到秋瑾被捕时的文字,是说用枪激烈抵抗的,但后来知道血写的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墨写的秋瑾持枪拒捕的事实。所谓秋瑾指挥学生武装英勇杀敌,击毙清兵若干人等,最后,因寡不敌众被捕的说法只是美丽的谎言,而秋瑾却在某些戏剧、曲艺、电影乃至绘画、连环画中得到了更加夸大更加幻化凌空的描绘,变成了女神的模样。历史,多少人假汝之名加入自己的私货,以瞒和骗来达到别样的目的,有的人抽空有的人阉割,有的人毁弃,历史成了溺器,成了棍棒,所谓的历史规律成了某些人合法性的铁律。我知道徐锡麟被捕后,在他的行囊中抄检到秋瑾于一九0二年深秋,在绍兴泱猹湖上送徐锡麟去安庆,临行写的一首《金缕曲》,当时两江总督端方就以此作为株连秋瑾的一个佐证,原词是:
“凄唱阳关叠,最伤心愁城风雨,禹陵柳色。正喜斋中酬酌事,同凭阑干伫月,更订了同心盟牒。笑从龙山联袂处,问天涯共印几多迹?几时料,匆匆别。青衫洒渍凝红血,算者番离情恨绪,重重堆积。月满西楼谁解我?只有箫声咽噎;恐梦里山河犹隔,事到无聊频转念,悔当初何苦与君识,万种情,一支笔!”
就是这首词后来被人为地扭曲得不成样子,词中的语句如川剧的变脸的油彩换来换去,坊间出现了几多的版本,让人不辨真假,甚至题目也换作了《送季芝女兄赴粤》,把徐锡麟变成了女性,成了另外的人,“斋中”成“闺中”,“盟牒”成“兰牒”了。这本是真情的告白,决绝和纯粹,却被某些人把这情愫看做是与革命不容相背的东西,好事者把徐锡麟和秋瑾说成是表兄妹,真是不知革命的目的是让人活得好还是别的?我觉得正因为是爱得真,才使得秋瑾在徐死难后下了决心要拼到底的,陶成章《浙案纪略》回忆,得知安庆事后,执报纸坐泣于内室的秋瑾“不食亦不语”,“有劝之走者,不问其为谁何,皆大诟之”。此后杭州女师同学劝其避难,秋瑾的最后回答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清军到大通学堂前门时,学生仍劝秋瑾从后门乘船渡河,“瑾不应”,而是不走不避,决心殉难。其时以身相殉的秋瑾,一袭白衫,坐在楼上,静等着那最后时刻的到来。
被捕后的秋瑾,被关在山阴监狱,绍兴知府贵福要县令李钟岳严刑拷问,希望获得有用的一二线索。
第二天的午后,雨脚如麻,虽是夏日却有种凄风苦雨的味道,雨落在青藤的胡同,雨落在人去楼空的大通学堂;雨落在闹市轩亭口,雨落在乌篷船,雨落在岸旁的乌桕树上。这一切都在雨中有了凄迷,有了不祥。
李钟岳是在花厅审讯秋瑾的,还破例为他心目中的英雄设座,这不是一般的审讯者和被审讯者,而是一种雨声中的一个县令和一个嫌犯的对谈,李忠岳恪守着自己的良知和底线,没有动刑,没有逼供,只是让秋瑾自己写供词,秋瑾提笔仅写一“秋”字,如指顶大。李钟岳令再写,秋瑾沉思片时,好像看到储存在天际的云和雨,越来越凝聚,越来越饱满,突然一声长啸,那氤氲就跃下云层,独立纸上:
秋风秋雨愁煞人!
尔后,掷笔,蓦然抬首,凝目花厅窗棂外檐滴下如瀑如麻的雨滴,是胸臆还是自然的雨水成就了这浓于墨的“秋风秋雨愁煞人”七字?虽然这七字并非秋瑾自作,而是从诗人陶澹如《秋暮遣怀》中“秋雨秋风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借用之,但我以为这和秋瑾此时此地的心境相契,虽然她就死时正是农历的六月初六,天气溽热,但秋风秋雨的丰饶诗意却让她感到满目的肃杀,在这个国度,无时无地不是秋的凋零,那“颐和园共宫前路,活剥民脂供彼身”歌舞升平里有百姓的血,那“若有不忍微言者,捉将菜市便施刑”是志士的悲抑;“志士杀了多多少,尽是同胞做汉魂”,一部近代史,在秋瑾的心里是比南宋史更令人心寒的时段,大清时的秋风是风波亭的秋风复制,有过之而无不及,天地为之一寒的节气更要的是人的气节。我曾看到过秋瑾的一幅手迹,是秋瑾古轩口就义五天前,寄徐自华妹妹徐小淑的信,当时徐小淑拆开来,缄内别无他简,只是这绝命的笔墨:
“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
日暮穷途,徒下新亭之泪;
残山剩水,谁招志士之魂?
不须三尺孤坟,中国已无干净土;
好持一杯鲁酒,他年共唱摆仑歌。
虽死犹生,牺牲尽我;
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
壮志犹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
这绝命词,犹如《楚辞》句式、七言四言杂言,血泪、悲愤、、故国交集,是诗非诗,是文非文,亦诗亦文,亦文亦诗,随心所欲,纵意挥洒;日暮穷途……残山剩水……无干净土;是那晚清,是那祖先的血地,但仍要“虽死犹生,牺牲尽我;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那秋瑾的手迹另行最后的文字是——壮志犹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
读到这决绝的文字,我看到了一种了结,为这三千年的故国,若是自己的死能唤起那沉睡的土地和知识分子,这死是值得的,若是自己的死,使那些知识分子还是看客,还是混在看客的群里拼抢人血馒头,那秋瑾的死真的是白死了。
秋瑾被下狱后,满人贵福怀疑汉人李钟岳偏袒秋瑾,有替秋瑾开脱的嫌疑。就在得到浙江巡抚张曾扬同意“将秋瑾先行正法”的复电后,即刻召见李忠岳,令他执行。但李忠岳却争辩说:“供、证两无,安能杀人?”
贵福厉声呵斥:“此系抚宪之命,孰敢不遵?今日之事,杀,在君;宥,亦在君。请好自为之,毋令后世诮君为德不卒也。”李钟岳知大局已定,只得意兴阑珊返回县署,枯坐案头,苦无两全之策。
有史料说,“既而斩决秋女士,竭力阻拒,几至冲突。”在秋瑾的事上,李忠岳恪守着良知的底线是尽力了,然而他只是一小小的七品县令,在转蓬的官场中,七品县令如同草芥,上司看待下属就是家奴,满清官场,最流行的自我的称呼,就是奴才,小民是官吏的奴才,小官是大官的奴才,鲁迅先生的杂文《隔膜》里有一段话说:“满洲人自己,就严分着主奴,大臣奏事,必称‘奴才’,而汉人却称‘臣’就好。这并非因为是‘炎黄之胄’,特地优待,赐以佳名的,其实是所以别于满人的‘奴才’,其地位还下于‘奴才’数等。”满清是爱新觉罗家族自己的财产,爱新觉罗之外皆奴才,李忠岳在官场,如不随官场起舞,只有淘下去。官场自有规则,人微就言轻,没谁以你的是非为是非,你的建言只是上司轻蔑的谈资。
共 14 64 字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是偶然的邂逅,更是必然的相逢。作者西湖这一撞见,竟撞进那段黑暗的历史中去,又从那黑暗中取回了那熠熠燃烧的光明的火炬。虽说秋瑾已去,那段历史也已成为久远的记忆,但其精神却永垂不朽。她的作品遗物,甚至坟茔,一切有关她的人和物事都能勾起那些镌刻于时光中的记忆,她永远年轻,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这篇作品便洋洋洒洒地回顾了秋瑾不同凡响的人生经历,表达对烈士崇高的敬意。 作品从秋瑾西湖墓茔写起,将秋瑾与朋友吴芝瑛徐自华的友谊比作世上荆轲和高渐离的生死之交,盛赞她们的人格魅力。对于秋瑾投身革命和死时的英勇,作者有自己的见解,认为墨写的历史远不及血写的事实。作者引用秋瑾那首被世人误读的《金缕曲》来说明秋瑾之所以会勇敢赴死,不只是因为她心中的革命意志,更直接的原因恰恰是她心中那份真爱。而对于那位时任县令的监斩官李忠岳,作者给予了深度理解,更对李忠岳良心重压下的自缢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有无奈但坚守了良知,是不愿做奴才做帮凶的一个典范。 在作者看来,秋瑾一身正气,巾帼更胜须眉。她女儿身男儿志,归国一举惊世人。她有别于纵身跳海以死警醒国人的陈天华,也有别于反对集体回国的鲁迅徐寿裳,她一声大喝“吃我一刀”尽显鉴湖女侠本色。作者认为,在秋瑾面前,那时连后来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都要逊色三分。作者为秋瑾大义在肩慷慨赴死而敬佩,为李忠岳坚守良知而欣慰,为那段历史有这样清醒的爱国人士而庆幸。 最让作者痛心的是秋瑾死时壮烈死后魂灵亦不得安息,不仅尸骨多次被掘出转葬,更在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令作者感慨万端的是第一次归骨西湖时风雪渡江的情景,在那样冷寂的天气里,在那样冷寂的社会背景下,徐自华吴芝瑛风雪渡江,道义在肩的精神让人震撼,慧珠清冷的袈裟下一颗拳拳的忧世情怀也让人肃然起敬。此文资料翔实,感情深沉厚重,在深邃的历史反思中亦亦折射现实的忧思。佳作!编者倾情荐阅!【:茶语清心】
1楼文友: 1 : 7:04 洋洋洒洒, 洋溢,佩服佩服!感谢老师赐稿流年,期待老师更多精彩,祝创作愉快! 茶样情怀,清逸人生!
2楼文友: 14:1 :5 既写了历史,又抒了己见,启发。
孕期缺钙喝什么汤好
孕期缺钙手关节痛
青少年长高吃什么钙片
儿童口臭是什么原因小孩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生物谷灯盏花药用价值
上一篇:雀巢兔子李小白同学随笔
上一篇:殇离别
- [经典语录]6月26日,广州市旅游零售业职业学校2022年特长生招生面试启动
- [经典语录]困住友商?红米Note11T系列进一步被认定,用料全是性能向
- [经典语录]自觉是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一心一意
- [经典语录]富国基金股权转让新进展:山东金融资产豪掷50.39亿元收购富国16.675%股权,回报率高达352.
- [经典语录]新增5个准入地!2022年法考准入条件地方名单汇总
- [经典语录]碧桂园成功面世5亿元公司债 票面利率4.5%
- [经典语录]每经14点 | 国家医保局:继续降低乙型肝炎、核酸检测等价格;雄安新区为拟挂牌上市企业提供“一对一管
- [经典语录]恒指夜期本公司(7.6)︱恒指夜期(7月)报21505点 低水8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