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晏彪为中国创造者而歌后记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11-05

赵晏彪:为中国创造者而歌(后记) 人民海外版赵晏彪 《中国创造》是我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我从198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各种题材均有涉猎,唯长篇小说迟迟未能动笔。

2008年的秋天,在我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研讨会上,北京作协秘书长王升山说: 咱们北京作家写工业题材的长篇小说不多,晏彪在化工行业干了十几年,有生活基础,我建议你写一部工业题材小说。 正是因了升山的这番鼓励,我开始收集素材,构思大纲。从2009年开始创作,至2014年三稿完成,历时五载寒暑,甘苦共尝。在这项浩大的艺术工程中,我之身体、心志、毅力、品格和文学修为,皆于磨砺中得到了提升。应该说不仅是对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一种回报,更是我文学创作生涯 0年的一个总结。于作家而言,写作是出于真心的感动和热爱,出于一种欲罢不能的创作心理,如同面前有一座山,不攀登不足为快。

在写作的过程中,曾有好心人劝说,长篇小说不好出版,特别是工业题材的小说,费力不讨好。友人之言不无道理,然我以为,现阶段中国整体上已经从一个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蜕变。可以说,中国工业的发展彻底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在中国的GDP构成中,工业占了近一半,全国有近千万的石化工人。他们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个领域需要作家给予更多的关注。

写工业需要有诸多的专业知识,因为工业题材无法像农村题材、都市言情题材那样写。工业生产是很讲究流程化的,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所以难度更大。尽管如此,在这样的历史大变革中,能为中国工业正名、为中国创造正名、为中国现代化做出贡献的企业家们正名,是一个作家的。大国之文学,若缺少工业题材的小说出现,无疑是种缺憾。

我曾在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工作十余载,在《中国化工报 文化周刊》任主编多年,对石油和化工企业的熟悉以及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认知,是我创作这部工业题材小说的基石。我经常对青年作者提到一个概念,要写你熟悉的并且感动至深的生活。这好比一个出生在平原地区的人,某一天到了海滨城市工作,突然改变了他的生活习惯,从天天吃白面,换成了天天吃海鲜,他的肠胃自然会感到不适。写作亦然,写你熟悉的生活会得心应手,写刻骨铭心的人物会让读者铭记。反之,费力不讨好。

一个作家,就自身的创作而言,最重要的是在写作方法上不断创新,找到自己熟悉的那块土壤持之耕耘,找到那些能够触动自己心灵的故事倾心讲述。

《中国创造》这部长篇小说作为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能否得到读者、评论界人士的认可,不是我追求的唯一目标。当今恰逢我国工业化推进的关键时期,工业化浪潮气象万千。我期待着越来越多的作家投入到工业题材的创作中,把那些受工业生活影响和塑造的鲜活人物形象以最美的文学样式呈现出来,为中国创造者而讴歌,为中国文坛留下一部抒写中国创造者奋斗历程的工业题材作品,为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的历程留下一部工业企业改革史,作为耕耘多年的作家,则心满意足。

真诚感谢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评论家李敬泽先生,著名作家蒋子龙先生,著名评论家白烨先生,著名学者、北大教授张颐武先生,著名家张守仁先生联袂推荐,令本书增添光彩。真诚感谢杨再春先生、孟继祥先生、于海军先生、田帅先生、华小克女士以及我的夫人 ,为本书所做出的贡献。

感谢中国改革开放,感谢石油和化工行业为我提供了丰厚的创作素材。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吃什么好

正常血糖是多少

降尿酸最厉害的药

通心络胶囊的作用
生物谷灯盏花滴丸治什么病
灯盏花产业经营范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