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随笔安妥灵魂之所在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11-30
摘要:想着离家远远的,抛却那些没完没了的说教,挣脱掉那双企图拉紧你的手,逃离那满是期待的目光,走到外面的世界去,自己为自己做主,拥有渴盼已久的自由。我们希望自己变成一只任意翱翔的鹰,却不曾想,在拥挤忙碌的人群里,我们其实更像一个随风飘零的断了线的风筝。 在这个纷扰芜杂的世界上,许多事情是不能被轻易解释的,只能归于缘分或者注定,比如与一本书的相遇。知道龙应台有些年岁了,她的《目送》也耳闻已久。期间偶尔读过一些断章,有过一些印象,终究是不深刻的。在这个春天,带着一个父亲的身份,认真地进入这本有着旧日泛黄封面的书,出来时顿觉周遭恍然如梦,继而一切又疏朗明亮起来。文字里一幕一幕的离去,偶然的相遇与注定的分别,漫浸到书外的清醒里,让人不禁唏嘘这世间的无常。看见 安睡于一旁,才又重新安静踏实下来,想到这《目送》里,也绝非只是一曲离歌,生命的迎来送往,盈虚笑泪,也尽在其中。
或许没有孩子之前,我们永远都会是个孩子,因为有父母在。在他们眼里,我们似乎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需要他们时时处处为之牵肠挂肚。从小被父母管着唠叨着,被这个家“圈养”着,在短暂的依恋不舍之后,我们便有了强烈的远走高飞的愿望。想着离家远远的,抛却那些没完没了的说教,挣脱掉那双企图拉紧你的手,逃离那满是期待的目光,走到外面的世界去,自己为自己做主,拥有渴盼已久的自由。我们希望自己变成一只任意翱翔的鹰,却不曾想,在拥挤忙碌的人群里,我们其实更像一个随风飘零的断了线的风筝。我们忙啊忙,努力找寻着自己认定的坐标,没有时间关注身后的那些曾经的亲近。他们是什么时候说话越来越慢,声音越来越低,耳朵越来越背,眼神越来越浊,记性越来越差,走路越来越蹒跚……我们都在自我忙碌中过滤掉了这些,而时光就那样不紧不慢地完成她的雕刻。当你回过头来,注意到这些深刻的细微,一定是在意外成熟后的一瞥,更多的是在自己为人父母后。细心敏感如龙应台,在发现这些累积的变化后,也惊讶地用“惊心动魄”“触目惊心”这样的词来形容,才知道“老”是一个多么残忍而又无能为力的事。而为自己疲于奔命的我们,面对这些,有何感触?还是已经习惯了冷漠?我们的视而不见又残忍了谁?又心碎了谁?
面对自己的孩子,我们视若珍宝,在无休止的操劳疲累中带着爱与期望前行。我们希望她快点长大,也希望她永远是爸爸妈妈怀里的小乖乖。可不管我们是否愿意,几乎一眨眼的功夫,孩子就长大了,不耐烦你的唠叨,不想被牵着手走路,也不愿意被你搂在怀里亲昵,他们总贪恋着外面的世界,乐此不疲执着于一切新鲜与陌生……终于,他真得走远了,过他自己的生活去了。这一幕一幕,总是相似,我们怅然若失,却无可奈何。恰如龙应台在开篇所写的那样:“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一句,会不会让我们的心颤动呢?我们恍然明白这一场偶遇的缘分,一代一代竟然如此雷同,似乎总免不了在爱里渐行渐远,也在爱里体味孤独。
家是什么呢?有时,我们难免会问自己?是什么支撑着一个家温暖呢?龙应台也在问:“有时候,我们问:母亲走了以后,你我还会这样相聚吗?我们会不会像风中的转篷一样,各自滚向飘渺,相忘于人生的荒漠?”会这样吗?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了,家又在哪里呢?而同根生的兄弟姐妹,真的能如“雨树”一般,“日夜开合,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吗?不管怎样,我们知道家是不会消失的,彼时父母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树;此时,我们是孩子们的家孩子们的树。恰如蒲公英的种子一样,不管如何留恋,愿不愿意,都注定要继续各自的行程,开自己的花,结自己的果,如此往复周始。
为人父母后,我们终于念起父母的好来,懂得父母之艰辛不易,想要去尽一点微薄的孝道。我们对他们说多出去走走吧,却不曾想拥挤喧嚣的人群对他们老迈凋敝的身体来说好比洪水滔滔;我们对他们说多买几件好看的衣服吧,却不曾想过花花绿绿的街市里有几间真正属于他们门店;我们对他们说想吃什么就买吧,却不曾想过他们带着假牙如失水的果子般的嘴唇里还能尝下多少口福……他们老了,真的老了,路都走不利索了,话也说不清楚了,常常你站在面前还问你怎么还不回来,吃饭的手也哆嗦得厉害,屎尿也尝尝遗在裤子里而不自知。他们成了老小孩,倔强而又不能自理,我们会怎么办呢?我们会扶着她一步一步地教她迈步走路吗?我们会握着他的手一遍一遍地教他说话吗?我们会面对她不断重复的发问而不急躁吗?我们会在他把屎遗得满裤腿的时候不对他发怒生气吗?……我们会吗?会像当初他们哺育照顾我们一样反哺他们吗?我们会在他们需要我们时一直都在,陪着他们直到生命的尽头吗?这样的发问也许过于残忍,却如洪钟响起,悠远而令人沉默。在《目送》里,我们看着龙应台在半夜里陪着记忆凌乱而又固执的母亲外出散步,双手拉着老父亲的双手不厌其烦地打着拍子教他走路,暗地里鼓动孩子们主动和沉默的父亲聊天……当然,她也不是没有错过,可我们自己又能够做到何种地步呢?在匆忙冷漠、消费主义无孔不入的当下,我们什么时候能不那么忙碌,不那么精打细算,停下脚步,俯下身来,等一等自己落下的灵魂,听听自己的心音?想想我们生而为人,为何要廉价地丢掉人本应有的情义与善意?我们追逐的无休无止的欲望能否换来我们灵魂的安妥呢?还是我们已经忘了在追逐忙碌什么?只是跟着别人在赶路,如同碾磨前蒙着眼转圈的驴子,不曾思考过这是一条什么路?路的尽头可曾是你的彼岸?
面对老父亲的死亡,这最后的时刻,给外人以冷峻犀利印象的龙应台也有无法抵抗的脆弱。“老天,你为什么没教过我这生死的一课?你什么都教了我,却竟然略过这最基本、最重大的第一课?”她含泪让父亲放下,上路。父亲就这样被时间带走了,一部分关于家关于故乡的时光也随父亲走远了!剩下的那些似乎也如斑驳掉漆的老院落一样在风雨中飘摇欲坠,孤零零维系于巨大的陌生之中。家真的就这样陷落而无法修复了吗?当然不是。她还有瘦弱苍老的母亲,无言相伴的兄弟,已经独立于世界的孩子,以及许多一路耕直的爱与善的种子。我们其实无需走的太远,“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许多我们苦苦找寻的所谓的价值和意义就在身旁的平常琐碎里,就在那絮叨如旧的日子里。“父亲”是带走了很多,可他留下的更多。只要我们能回归自我与内心,便能识得生的珍贵,哪怕我们还没准备好去面对“死亡”这一无解之题。我们用来抵挡命途里的荒芜与疼痛的,用来消解那些残忍与喧嚣的,用来继续这趟孤独意外的旅程的,就是这爱与善的继续。我们这只飘零于生命路途中的风筝,注定是要靠爱与善这根绳维系的,才不至于无根无依。只要我们回头,为自己的心开一扇窗,我们就能看见,那灯火阑珊处的微弱之光,犹如茫茫大海之上的航灯,照亮我们回家的路。我们目送着一些珍贵从生命里逝去,也遇见更多珍贵被我们用心拾起。而所谓家,也在这样的加法减法里生生不息,在大地上生根发芽,成为我们安妥灵魂之所在。
共 27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读龙应台开篇这一句,作者想到的是“我们恍然明白这一场偶遇的缘分,一代一代竟然如此雷同,似乎总免不了在爱里渐行渐远,也在爱里体味孤独……”我却在想:既然如此雷同,我们为什么从来没有想到改变?只要某一个环节变了,后面的情节一定会变。当子女长大了不再需要,我们能不能放手他们?我们因此拥有更多自己,孩子们不是也能更多独立的时空吗?鹰会把长成的小鹰推下悬崖,狼会把长成的狼崽赶出狼群,偏就我们人类不能,于是尽管人生漫长,生死的一课往往来得很迟,迟到再没有时间改变……文章条理清晰,文辞感人。美文共赏,。:刘福田 【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02:51:2 既然如此雷同,我们为什么从来没有想到改变?只要某一个环节变了,后面的情节一定会变。当子女长大了不再需要,我们能不能放手他们?我们因此拥有更多自己,孩子们不是也能更多独立的时空吗?鹰会把长成的小鹰推下悬崖,狼会把长成的狼崽赶出狼群,偏就我们人类不能,于是尽管人生漫长,生死的一课往往来得很迟,迟到再没有时间改变 哲学研究文学创作
2楼文友: 17:48:25 感谢暮云开文友赐稿,您的此篇文章已被新雀之巢文学社团的公众账号选择推送给文友共赏,请关注我们的公众账号 quezhichaorongshuxia 后在可 查看历史消息 中查看。 仁者乐山山如画,智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
怎么调理小儿脾胃虚弱
丁桂薏芽健脾凝胶功效
丁桂薏芽健脾凝胶怎么样
奥利司他胶囊哪个牌子的效果好分销平台管理系统
小孩子积食吃什么药
上一篇:酒家说文落叶般的人生
上一篇:带着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冲
- [经典语录]6月26日,广州市旅游零售业职业学校2022年特长生招生面试启动
- [经典语录]困住友商?红米Note11T系列进一步被认定,用料全是性能向
- [经典语录]自觉是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一心一意
- [经典语录]富国基金股权转让新进展:山东金融资产豪掷50.39亿元收购富国16.675%股权,回报率高达352.
- [经典语录]新增5个准入地!2022年法考准入条件地方名单汇总
- [经典语录]碧桂园成功面世5亿元公司债 票面利率4.5%
- [经典语录]每经14点 | 国家医保局:继续降低乙型肝炎、核酸检测等价格;雄安新区为拟挂牌上市企业提供“一对一管
- [经典语录]恒指夜期本公司(7.6)︱恒指夜期(7月)报21505点 低水8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