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在孟德斯鸠那棵树上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12-11

《悬挂在孟德斯鸠那棵树上》

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布雷特庄园,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诞生地。这座庄园的房屋和植物间预留着很大的空隙,适宜于思想家的成长。孟德斯鸠19岁时,就获得了法学学士学位,出任律师,25岁开始担任波尔多法院顾问,27岁时,继承了波尔多法院庭长(他的祖父、伯父一直占有这个职务)职务,并获男爵封号。他的主要著作有:《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等。

一座庄园,当然会生长着许多树。按照我的想象,应该有松柏、梧桐、银杏、古槐,还应该有一棵桑树。这些都是我生存的这个小城常见的树种,我在它们的枝影下生活、呼吸,编织着岁月的年轮,享受它们的阴凉,还有庇护。然后,一天天老去。孟德斯鸠想必也是这样。不同的是,他有一个很好的成长背景,而我却没有,这就是区别。

扯得有点远了。不妨先来看看孟德斯鸠对人类的贡献。他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他的著述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对资产阶级的国家和法的学说作出了卓越贡献,在洛克分权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特别强调法律的功能,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法又分为自然法和人为法两类,自然法是人类社会建立以前就存在的规律,那时候人类处于平等状态;人为法又有政治法和民法等。他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但同时又强调自由的实现要受法律的制约,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他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其中还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气候对一个民族的性格、感情、道德、风俗等会产生巨大影响,认为土壤同居民性格之间,尤其同民族的政治制度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认为国家疆域的大小同国家政治制度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孟德斯鸠的理论让我想起,对自然的随机顺应和充分尊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文化特质之一。道法自然、顺应自然,数千年来始终左右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文化和日常生活方式。由此,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就形成中国人的人生追求。

孟德斯鸠认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不同而导致的民族精神的差异,对法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适合民族精神的法律,才是好的法律。法律同自然地理环境不同造成的人口、贸易、宗教、货币等差异也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制定出适合需要的法律。这就如同一棵树,必须生长在它适合的土壤、气候等环境中,否则就不可能正常生长。孟德斯鸠一样,他的家庭环境影响了他,让他成一名法官,最终成为一位对法律有了独特研究成果的思想家。

我悬挂在一棵桑树的枝干上,双脚远离地面。那棵桑树生长在我家的院子里。那时我们家还在庞光镇的一条街上。桑葚成熟了,我上树摘了它的果子吃。吃得无聊了,就来了个恶作剧,两只手抓住树干摇晃起了身子。祖母看见了这幅情景。她放下了手中的针线活,从后门走到树下,惊叫着让我下来。我却来了劲,摇晃得更欢。

这是童年里的一幅情景。四十多年后,我住到了这个小城三间两层的小院里,院子栽植了一棵柿子树,已经有五年的树龄了,结着疙疙瘩瘩的柿子。我正在页上浏览孟德斯鸠,妻子忽然喊我摘柿子。柿子已经红软,再不摘下来就成了麻雀们的美餐了。我离开书房,搬了梯子架在树身上开始摘柿子。手里摘着柿子,脑子里却仍然想着孟德斯鸠说过的一句话:“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这是他很少谈论美的文字。一个研究法律的思想家,对美学的认识竟是如此独到。想着想着,我就忘了摘柿子。我在想,孟德斯鸠所处的庄园里生长着柿子树吗?是不是也和我家的这棵一样,结出了繁盛的果实?一颗颗柿子皆是美的化身,美丽的挂在树枝上。从美学的观念中,它是干净的、洁白的,没有丝毫污染的。它红润、柔软的形象是一种美的化身,它的内心也是红润的、柔软的,表里如一。这样想着,我就思念起童年里悬挂在桑树上的情景,极想复制那一幕。于是便抓住一根树干,身躯腾空。妻子从屋子出来,也如祖母般的大呼小叫。她是不知道孟德斯鸠的,无法进入我的心灵。换个角度想,即使他知道孟德斯鸠,从女性的角度,她也要阻止我的危险动作。毕竟,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从树上掉下来,那会发生悲剧。我对妻子做了个鬼脸,终止了那个动作。

孟德斯鸠一直对中国感兴趣,他的《论法的精神》共 1章,其中21章都谈到了中国。他关心最多的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政体和法律。他指出:中国所谓的‘武死战,文死谏’的思维是奇怪的,出现这种事情也是罕见的。相反中国的‘武官怕死,文官爱财’是普遍的,这就是中国屡被弱小民族征服的原因。他在谈到中国的教育时这样说:‘为人只讲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是把恐怖置于人们的心中。三分不痛不痒的真话与七分结结实实的假话结合得天衣无缝。这种教育把一些极简单的宗教原则当作知识置于人们的精神中而已。他论述的最多的是中国的皇权:一个幽居在深宫中的君主,倘使他一旦离开皇宫,便要引起那些幽闭他的人们的忧虑。他们不能容忍君主的人身和权力落到别人的手里。专制国家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下级不能不给上级送礼,而上级对下级没有任何义务,于是上下级合伙对人民没有义务。如果下级想升官的话更是如此,在这种政体下,没有人认为自已对社会负有,是公民;人人都认为每个上级对下级都没有义务,只有人民对各个上级有义务。中国皇帝总是提倡勤劳和俭朴,可立朝不出三四代就又开始奢侈,腐化,这是专制政体的宿命,因为奢侈存在于专制的本质之中。奢侈不可避免,于是专制政权改朝换代也不可避免。中国历史上有过二十二个相连续的朝代,也就是说,经历的二十二次改朝换代的一般革命——不算无数次特别的革命。最初的三个朝代历时最长,因为施政明仁智,而且地域也不像后代那么大。但是大体上可以说,所有的朝代开始时都是相当好的。品德,谨慎,这些东西在朝代之初还能保持,到朝代之尾就没有了。实际上开国皇帝是在战争的艰苦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推翻了耽于荒淫奢侈的皇室,当然是崇敬品德,害怕淫佚;因为他们体会到了品德的有益,也看到了淫佚的害处。但是在开国之初的三四个皇帝之后,后继的君主便成为腐化,奢侈,懒惰,淫佚的俘虏;他们把自已关在深宫里,精神裒弱了,寿命短促了,皇室衰微下去;权力外移,权贵兴起,宦官获得宠信,登上皇位的又都是一些孩子;这样皇室就成了国家的仇敌;住在宫中的懒汉和执撑大权的各级官吏使人民破产,篡位的人杀死或驱逐了皇帝改变年号,又另外成立一个与以前一样的皇室和政权,这个皇室和政权的第三或第四代的君主就又开始重复上一次的故事。皇帝的官员也在欺诈,最典型的就是他们颁布的那些法律和文告,那些长篇大论,文辞华美的朝文,但都是表面理直气壮实则无内容,只讨上级直到皇上喜欢的大空话。孟德斯鸠引用了一位中国官员的原话:“皇帝以下的所有官员都是坏蛋,全该杀掉,但杀了我们没有用,下一任仍会和我们一样坏,中国只有靠坏蛋才能治理得了。”中国的立法者们所做的尚不止此,他们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都混在一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道德。所有这些东西集在人的身上就是品德。这四者的箴规,就是所谓的礼教。

我所惊讶的是,孟德斯鸠身处法国,却对中国的政治和法律了如指掌,他用犀利的言辞毫不客气的解析了它的本质。他的那些言辞让我这个中国人羞愧,简直到了无地自容的地步。可是平心而论,孟德斯鸠哪句话说错了呢?他说的是大实话。在我们的封建社会,皇帝是至高无上的,法律只是形式,官员大多是腐败的,儒家的教育是为了维系封建统治的。

我所居住的小城里,有棵百年古槐,生长在小城的中心,几度死去又几度复活。它不肯死去的理由在于想见证小城人的生活和精神。这是我的理解。可是就因为它的死去活来,却成为这个小城的标志。距离古槐百米远有座大观楼,是明代的建筑。一树一楼,相互映衬,印证着小城古老的岁月。我常常伫立在那棵古槐前沉思。在思索着孟德斯鸠的日子里,我几乎每天傍晚都会散步到它的身旁。正是秋末,我绕着它踩着它细碎的落叶轻轻地踱着步子。老槐细碎的叶子在树根拱起凸凹的土地上堆积了一层深沉的黄色,与苍老的树干融合得自然和谐。蹲下身子,掬一捧槐叶,伸手一握,枯黄的叶应声而碎。碎叶流沙般地从指尖流淌,宛若品味生命的漫溯,抚触时间的脉络。我不忍心踩踏那些铺展在地上的落叶,因为,从吱吱呀呀的声音里,我总能感受到叶子的心碎。仿佛,我听见了孟德斯鸠的心跳,听见了从苍老的树干里传出他的声音。那是一种饱含着忧虑、慢吞吞,却浑厚苍老的声音,宛若古槐的情调。我恍惚看见,古槐的枝枝叶叶在他的声音里颤动。

看到无数张孟德斯鸠的图像,他总是昂扬着头颅,精神和气质都弥漫在其中。

忽然我想,面前的这棵古槐就是孟德斯鸠残留在岁月里的影子。他生于1689年1月18日,距今 12年了。无人知道这棵古槐的树龄,我想它是和孟德斯鸠同时代的,甚至就是孟德斯鸠出生那天栽植在这儿的。这个念头当然有点不伦不类,可是我却坚持着这个念想。一个人的心灵是自由的,不受法律约束的,也不在乎是否符合常理。孟德斯鸠说: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我如此的念想,从法律的角度讲,是许可的。

我无比欣慰,也有些冲动。这时候人的言行,包括心灵就免不了恣意横行。我真想在众多闲人的注目下,双脚腾空,攀援上古槐的树身,再做一次悬挂的动作。

共 8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孟德斯鸠19岁时,就获得了法学学士学位,出任律师,25岁开始担任波尔多法院顾问,27岁时,继承了波尔多法院庭长(他的祖父、伯父一直占有这个职务)职务,并获男爵封号。他的主要著作有:《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文章以流畅的笔调,给我们介绍孟德斯这个人,以及他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感谢您投稿旋转木马,欢迎您继续投稿旋转木马,期待您更多的佳作。问好,赏析!【:诗人夏红雪】 【江山部·精品推荐 4】

1楼文友: 1 :06:51 孟德斯鸠19岁时,就获得了法学学士学位,出任律师,25岁开始担任波尔多法院顾问,27岁时,继承了波尔多法院庭长(他的祖父、伯父一直占有这个职务)职务,并获男爵封号。他的主要著作有:《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文章以流畅的笔调,给我们介绍孟德斯这个人,以及他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感谢您投稿旋转木马,欢迎您继续投稿旋转木马,期待您更多的佳作。问好,赏析!很好的作品。 夏红雪,六九年生人。陕西省作协会员。在各大城市报刊发表诗歌二百余首,散文五十篇。

心绞痛吃什么药缓解

心绞痛要注意哪些

中风脑梗要怎么治疗

腹胀痛是什么原因
弥勒灯盏花药企如何
微信怎么开小程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