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侥幸使公务接待酒带电的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2-01-23

打破侥幸使公务接待酒“带电”

常州国土局、市纪委等部门近日向澎湃证实,该市一国土分局干部春节前在公务接待饮酒后死亡,所有参加当日聚餐的公务人员均遭党政纪处分,常州市国土局主要领导和纪委书记也因此事被一案双查。(2月27日中国)

公务接待禁酒,早已是老生常谈,禁令一个接一个,但在落实中显然打了折扣,因公务接待饮酒死亡的酒烈士就是最好的证明。早在2016年7月,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就下达了禁酒令,要求从7月23日起,省内公务接待严禁喝酒。然而,禁酒令出台了近两年,依然还有干部在公务接待上饮酒,让人不得不质疑:公务禁酒为何就这么难?是酒瘾太大,还是作风太散?在笔者看来,主要还是违纪的侥幸未打破,可喝可不喝喝酒没大事使一些干部在不经意间又端起了接待的酒杯。

一要打破易报账侥幸。只要能报账,不让自己捞腰包,加上喝酒能营造气氛,加强感情交流,甚至能在酒桌上办成一些事情,接待方往往都会备酒,以示好客之礼。尽管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约束下,各级各部门加强了公款报销管理,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变着法子报销依然能浑水摸鱼,把酒水消费的名目改成办公用品、加班餐费顺利报销已成惯用套路。有了这些报账暗门

,也就助长了公务饮酒侥幸。

二要打破查处难侥幸。因为有了诸多前车之鉴,一些部门在选择接待场所时,往往都十分注意隐蔽性,尽量避开公众、纪委的视线,食堂、私人会所、农家乐等地便成了首选。不用担心被举报查处,喝酒能够放得开,多饮几杯是常事,一不小心喝死人也就成了偶然中的必然。为此,每年都会有酒烈士见诸报端,但还是难令公务饮酒行为刹车。

三要打破问责轻侥幸。通常情况下,公务饮酒不容易被抓现场,即使喝出了事,但从近些年通报的典型来看,往往是点到为止的处分警告,并不会危急到官帽和职位,难以形成震慑,使一些干部滋生了喝了酒又能怎样的不怕事侥幸。

打不破这些公务违规饮酒侥幸,即使出台再多禁酒令,恐怕也会悬在空中,落不到实处,令公务接待酒文化继续在暗中涌动。

正向着做精做强迈进 ¥ 打赏支持

连云港白癜风专治医院
拉萨哪医院治疗男科好
太原治疗龟头炎费用多少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