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官兵都会遇到这种事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0-01-09

700万双眼睛都盯着驻港部队

在驻港部队,几乎每个官兵都会遇到这种事,家里亲朋来信,买、买电脑、买电子表

李延庆连长接到叔叔寄来的20 000元钱,要他从香港买一块 劳力士 手表,说这种表比内地便宜 000多元。李连长当即把钱退了回去,对叔叔说,这种事不好办,也不能办,希望叔叔理解。

战士马炜接到舅舅从内地打来的,让他借出车机会,给舅舅买一款新,说这款在内地卖5 700元,在香港只卖4 000元。小马对舅舅说,这种事违犯部队纪律,他不能干,希望舅舅能够理解。

内地亲属以为这些事对驻港官兵来说,只不过是举手之劳。有的亲朋能理解,有的却不能理解,说他们不近人情,六亲不认,说他们假装正经。

内地人并不了解香港,更不了解驻港部队。

说实话,我也是这次到香港采访以后,才发现驻港部队的特殊性。

它不同于内地的任何一支部队。它肩负的使命既神圣又艰巨,来不得半点含糊。任何一件小事都会惹来不可想象的麻烦,芝麻大的事都可能被放大成天大的政治问题。

要知道,全港700万双眼睛,都盯着这支驻港部队呢。

而且,那么多中外媒体,都将 长枪短炮 放大成几千倍的望远镜,日夜架在驻港部队十四座军营的周围,随时准备抓拍呢。

香港不同于内地,不是 军事重地,不可入内 一句话就可以把媒体拒之千里之外的。

在香港,比警察都 厉害 。

一天,驻港部队陆、海、空三军数千名官兵大换岗,一夜之间,数千人大转移。子夜时分,十多辆军车从三号干线大榄隧道收费亭通过。

一名听到交通警员与军队负责人有几句这样的对话:

完成没(缴费)?

尚欠隧道费440元!

第二天,一篇题为《解放军换防车队大榄隧道欠费》的报道,出现在香港报端。尽管驻港部队领导一再向媒体解释: 驻军部队以代用券支付隧道费。 大榄隧道三号干线的公司也一再表示: 驻军不存在拖欠问题! 但仍紧追不放,接连五六次向部队和三号干线公司取证,直到三号干线公司明确答复: 解放军车队使用隧道已全部缴费。 这才罢休。

440元,在许多内地人看来,即使不交也不算什么大事,都是公对公的事,有啥大不了的?但在香港人眼里,这可绝非小事。它涉及诚信和维护公民利益的公信问题。

在香港,任何军队和官员都是公仆,没有任何特权可言。

一天,两名爬到石岗军营附近一辆中巴车顶,趴在车厢顶上,用高倍摄影机把整座军营尽收眼底,终于捕捉到一个绝妙的镜头:一双双惨不忍睹的破皮鞋,像一排晾晒的鱼干整整齐齐地摆在窗外,似乎在诉说着战士们刻苦训练的经历。第二天,大幅照片出现在报纸上,注释的文字却是: 别看驻港部队官兵哨所的帅哥好靓,他们其实尽穿这样的破鞋!

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价值观人的眼睛里,却得出完全不同的诠释。

在内地人看来,这并不是什么丢人事,恰恰说明我们的战士艰苦朴素、训练刻苦。在香港人眼里,却被冠上 邋遢 窝囊 寒碜 等不雅的字眼。

香港人受西方影响,讲究绅士风度,爱面子,即使家贫如洗,即使到垃圾箱里捡垃圾,也常常是西装革履。

这件事给驻港部队官兵又上了一课,驻军无小事,每天都要像演员上台演出一样,一招一式,都得格外谨慎,不能演砸喽。

军容是官兵的脸面,不得有半点儿瑕疵。

一位将军因急事匆匆出门,却被执行宪兵纠察任务的上等兵小郑给叫住了: 首长,请停下! 小郑向将军敬了个军礼,严肃地说道: 您的一颗衣扣没有扣好,请扣好!

将军低头一看,果然发现一颗扣子没扣,急忙扣好,向小许还一个军礼, 谢谢你,宪兵同志! 将军知道,一旦被拍到又是一条。

哥哥来香港看望驻港部队的弟弟。弟弟好不容易请假陪哥哥去逛商场。弟弟上大巴时却发现,自己穿着军装,扎着领带,脚上却穿着一双旅游鞋,他二话不说,转身跳下车去。哥哥一个人上了大巴,汽车开走了。

采访时发现,官兵们的军容军貌严谨帅气,皮鞋锃亮,军装笔挺,像演员一样。他们告诉我,熄灯前三分钟,大家统一行动,打皮鞋油;早餐前五分钟,统一擦皮鞋,星期天熨衣服。

在香港,事无巨细,大小事情,皆有法律可循。

就拿部队来说,部队战机起飞、军舰出港、实弹射击、日常作息、列队操练、唱军歌、喊口令、出入关时装几支香烟,等等,都有详细的法律条文规定,稍有不慎,就可能触犯法律红线。一旦违法,不管你职位多高,不管你是将军还是士兵,都逃避不了法律的惩罚。

因此,遵纪守法,是驻军在港的重中之重,立足之本。

守法必须懂法,对法律条文必须烂熟于心。香港的法律多如牛毛,不仅要背熟《驻军法》,熟悉《基本法》,还要了解平时所能遇到的各种相关法律。你要不熟悉,说不定一不小心就 触电 了。

治老人筋骨疼痛药
小孩突然流鼻血
康缘药业在全国中医药排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