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农历七月吗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0-01-20

听说过农历七月吗?孝道月,你能为父母做些什么?

农历七月是吉祥月、报恩月。

农历七月,很多人认为这是诸事不宜的鬼月。

佛教没有鬼月的说法,在佛教来说,农历七月其实是吉祥月、欢喜月、感恩月和孝道月。

????对父母的忏悔 ????。

文/胜鬘夫人月光诗人-Véronique。

面对父母的慈爱眼神。

低头悔过啊。

泪水中渗透了惭愧。

外面狂下大雨。

内心深处也心碎。

飘落无限的忏悔。

怎忍父母的关爱无限。

勇敢地坚强起来。

风雨中的玫瑰。

泣血的花瓣。

父母恩重难报。

慈母频频抚慰温暖语。

妮可不爭气的泪水止不住。

止不住啊。

父亲的雪白双鬓深深的刻画父爱如山。

虽未说一语。

老爸心疼爱女。

妮可读了父亲的心痛。

所有的忏悔只求原谅妮可。

父母恩重难报。

宁舍性命也不愿让年邁父母挂心。

窗外依旧大雨倾盆。

妮可止不住泪水。

宁愿心碎也不愿见父母不舍的慈眼。

泣血的玫瑰。

心力交瘁如片片花瓣飘落下来。

母亲仍频频爱语。

拨弄妮可的头发。

喃喃说妮可乖。

妮可好乖。

妮可一直懂事。

不哭不哭妈妈疼。

妈妈抱抱妮可。

不哭乖乖妮可。

心瘁的忏悔。

要如何如何。

让父母安心。

父母恩重难报。

唯内心生起为报父母恩。

应观一切有为法。

皆因缘和合。

如是因如是果。

尔后不再令慈颜为妮可伤悲。

唯愿父母无病无痛活到百岁。

早晚祝祷现世父母。

多生宿世父母。

愿轮回有尽。

父母恩德无尽。

为报父母恩重。

必以菩萨无尽大悲心。

广修一切福慧。

回向父母长寿安康。

勿令父母忧伤啊。

愿一切福慧资量。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父母恩重难报。

守护眼中珠。

善持身口意净业。

回向父母究竟安乐。

????????????。

目连救母的故事。

目连的母亲青提夫人,家中甚富,然而吝啬贪婪,儿子却极有道心且孝顺。

目连救母。

其母趁儿子外出时,天天宰杀牲畜,大肆烹嚼,无念子心,更从不修善。母死后被打入阴曹地府,受尽苦刑的惩处。目连为了救母亲而出家修行,得了神通,到地狱中见到了受苦的母亲。目连心中不忍,但以生前的罪孽,终不能走出饿鬼道,给她吃的东西没到她口中,便化成火炭。

目连无计可施,十分悲哀,又祈求于佛。佛陀教目连于七月十五日建盂兰盆会,借十方僧众之力让母吃饱。目连乃依佛嘱,于是有了七月十五设盂兰供养十方僧众以超度亡人的佛教典故。目连母亲得以吃饱转入人世,生变为狗。目连又育了七天七夜的经,使脱离狗身,进入天堂。

这样一个佛教故事能从西晋流传到现在,而且是口口相传,关键在于故事劝人向善,劝子行孝,更有天下无不是者父母的隐喻。

佛说盂兰盆经。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即以左手障钵,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

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

佛告目连:‘十方众生,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

时佛敕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受食。初受食时,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众僧咒愿竟,便自受食。

时目连比丘及大菩萨众皆大欢喜,目连悲啼泣声释然除灭。

时目连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

目连复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宝功德之力,众僧威神力故。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亦应奉盂兰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为尔否?’

佛言:‘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恶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若一切佛弟子,应常奉持是法。’

时目连比丘、四辈弟子,欢喜奉行。

佛教七月为报恩月!常思报答父母恩德!

1、若人慈孝父母者,必有增益,则无衰耗。中阿含经。

2、知恩者,虽在生死,善根不坏;不知恩者,善根断灭,是故,诸佛称赞知恩报德者。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3、尔时,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正觉已,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梵网经。

4、善之极莫大于孝,恶之极不孝也。忍辱经。

5、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大集经。

6、凡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亲,二亲最上之神也。四十二章经。

7、假令有人,一肩荷父,一肩担母,尽事寿量而不暂舍,供给衣食医药,种种所需,犹未能报父母之深恩。本事经。

8、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心地观经。

9、有福人,请百人净婆罗门,百人仙人,百人朋友,于七宝堂内,供养百千种上妙珍膳,垂璎珞,以百宝庄严床卧具,以百药治疗病,满百千劫,亦莫若一念孝顺心,以微少物,供养悲母,随从供侍。比前功德,百千万分,不可校量。心地观经。

10,夫为人子者,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云何为五:一者供奉能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父母所为,正业不断。长阿含经。

农历七月欢喜月、吉祥月、孝道月、感恩月的由来。

佛陀时代,印度夏天的雨季长达三个月,这时候又热又潮湿,蚊虫鼠蚁繁殖,佛陀于是制定结夏安居,规定夏季三个月内(农历四月十五日结夏,至七月十五日解夏)僧众安住一处减少外出,避免被虫蚁伤害,也不要踩到虫蚁,这是慈悲的展现。

僧众不用外出托钵,由在家居士供养,因此僧众可以安心聆听佛陀说法,互相惕励研讨,聚居一处精进修行。因此很多人在这三个月当中,道业增进。

佛陀看到弟子在解夏这天觉性启悟,心生欢喜,所以七月是欢喜月,也因为七月成就很多修道者的道行,所以也是吉祥月。

而佛弟子目犍连,在解夏这天,以供僧的功德,解救在地狱中的母亲,这也是一种孝顺的表现,所以七月也是孝道月。

生在世间,人与人和谐共处生活,才能物资丰富,日子平安,所以要常常感众生恩;而佛陀就像老师来指引着我们走向正确道路,所以我们要感师恩、感佛恩,故说七月也就是感恩月。

农历七月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

胜鬘夫人(月光诗人)恭敬顶礼今生父母,宿世父母????????????。

提醒大家:七月是佛教报恩月,可以多念观音菩萨六字大明咒:

1,六字大明咒:嗡玛尼贝美吽!

2,报父母恩咒 :南无密栗多,哆婆曳娑诃 ! 读音:南(na。无(mo。密(mi。栗(li。多(duo。哆(duo。婆(po。曳(yì。娑(suo。诃(he。。

来报答父母恩德,回向父母平安健康!消灾延寿!福慧!

4,诵《经》

因这一月有七月半”中元节”持诵《经》时最易召感冤亲债主前来听经,这也正是《经》的灵验和殊胜之处,持经发声,正起到为他们开示的作用。在农历七月诵念《经》是为自己的七世父母和冤亲债主超拔的最佳时期。

5,念诵或抄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每天一遍。

6,为父母在佛塔供祈福光明灯。

7,寺院会在七月十五日举行法会,可帮父母多写祈福功德单。

禁忌。

农历七月实是为人子女应该广行孝道的报恩月”而不应该用三牲四礼、大鱼大肉的方式来祭祀好兄弟”藉此大开杀业、大肆生灵,这些似是而非的做法,可说是非但无益于累世父母,反而为自己也累积下了恶业。

佛在《盂兰盆经》中慈悲开示众生: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每年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

由于七月十五是供养僧众利益特大的佛欢喜日,因此也希望大众能把握这个难得的时机,在七月份多到寺院参加供佛、斋僧的盂兰盆会、报恩孝亲法会,多多累积布施功德。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父母

父母fùmǔ(1)parents(2)父亲和母亲的总称父母者,人之本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曰:“士庶有人善,本诸父母。”——明·钱谦益《袁可立父淮加赠尚宝司少卿》(3)具有父亲和母亲作用的人(4)我们的第一位老师(5)我们的最好的朋友

儿童咳嗽专用药多少钱
东莞男科专科医院
运动员扭伤用的什么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