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荒踪散文百家书痞书痴书迷还是书呆子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09-24

有人说我是书痞、有人说我是书痴、有人说我是书迷、也有人说我是书呆子。

书痞,有点儿过了。书痴,也有点儿牵强。书迷,还将就。书呆子,也贴点边儿。

我这半生:赌,不是不会,就是不玩儿。烟,戒得三起三落,现在有时抽上一支半支,酒后抽得就要多了一些。酒,没有场合不喝,平时在家一口儿不动(除了药酒)。除了书,没有什么其他的嗜好,真的是有嗜书若珍宝的癖好。就是没有找我也好找,不在家,不在单位,到书店或书摊准能找得到。

这得先从小人书说起。

记得小时候,爸爸因被打成右派,常年上山打火、修路。妈妈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要到苗圃给树苗浇水。大姐远嫁农村,二姐响应号召,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三姐和哥哥在学校读书,只有我还没有上学读书。开始时,妈妈天天背着我到苗圃干活。三姐和哥哥放学早,就去苗圃把我背回来。其实我家里离苗圃不算太远,也就是半个多小时的路程。但因为我小时候身体不好,营养不良,所以妈妈走到哪儿就背着我到哪儿。到我5岁的时候,妈妈背不动了,就把我自己锁在家里,给我留下几本小人书,一支铅笔头儿,几张纸片儿,便劳作去了。

独自一人在家的我,听着火炉边儿上水壶的镝声,看着梁山好汉的小人书。宋江头上的两根雉鸡羽毛、李逵的两把板斧、武松脖子上的念珠、鲁智深胸上的胸毛、林冲的一身铠甲、吕方郭盛的画戟、朱仝的三缕美髯、董平的双枪、呼延灼双鞭……无不是我喜欢的形象,看得我心旷神怡,爱不释手。看完后,我就拿起铅笔头在纸上照着画。后来又有了西游记、三国的小人书,孙悟空、猪八戒、关羽、诸葛亮的形象更令我着迷。我依然是看完了就画,天天如此,一来二去,我画的就有模有样了。不但画,有时还用剪刀剪出人物的轮廓。“小羊儿顶架”是我小时候很出名的剪纸,就是看了《鸡毛信》后学会的。

就这样,一直到9岁上学。

上学后,同学多了,小人书也就多了。互相借着看,看得也就越来越多了。什么《杨家将》、《白求恩在中国》、《小八路》、《白毛女》、《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珍宝岛英雄赞》、《捕鲸记》、《黄继光》、《邱少云》、《欧阳海》、《东郭先生》、《投降派宋江》、《先秦法家人物故事选》、《卞和三献宝》、《历史上劳动妇女革命故事选》、《文成公主》、《野心家吕后》、《红岩》、《小兵张嘎》、《鸡毛信》、《小刀会》、《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七把叉》、《悲惨世界》、《茶花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琼虎》、《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项链》、《出色的饲养员》、《沸腾的群山》、《鸡蛋的秘密》、《老槐树的秘密》、《拾金不昧的故事》、《牛虻》、《铁人王进喜》、《雷锋的少年时代》、《浪里飞舟》、《金训华》等等,等等,数不胜数。小人书中有我喜欢的人物,就借回来,把人物画下来再还回去。

一次,从同学手上借回一本杨家将系列中的《双龙会》。看完后,打算等有时间就把杨五郎、杨六郎、杨七郎等人物画下来。那天放学回家找这本小人书,可怎么也找不到,明明记着放在缝纫机抽屉里。有种预感,肯定是哥哥给藏哪儿了。最后,在炕席下面找到了。但是,已经不能再看了,也不能画了。当我掀起炕席时,只见炕席下面全部是碎纸片,每个纸片上都有不完整的线条画。仔细看看,正是那本《双龙会》的碎片。我看着这些碎纸片,伤心地哭了。边哭边往一起对,撕得太碎了,根本无法找到茬口,也根本就对不上。问哥哥,哥哥也不回答。就是现在回想起来,哥哥也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要撕我借来的小人书。我向妈妈要了两毛钱,走遍书店、书摊也没找到这本《双龙会》,只得把两毛钱赔给了我的同学。

后来,我攒了很多很多的小人书。在同学和邻居孩子们当中,我的小人书可算是最多的。

爸爸调往偏远农村工作,搬家时,我的小人书都不知道哪儿去了,只剩下可怜的《七把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几本经常在我手边儿的了。连爷爷留下的线装绣像老版本的《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四大名著,也都不知哪儿去了。后来搬回县城后,就连《七把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有限的几本连环画也不知道哪儿去了。至今想起来,我都有种可惜和后悔的感觉。1994年,又买到一套《三国演义》连环画,也是我仅存至今而又唯一的小人书了。后来,朋友又给我一些残缺不全的小人书40余册。去年,在书摊上买到了《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岳飞传》的合订本小人书。一页6个画面,没有当初单行本的感觉了。书也很厚很重,看起来也很不方便。

在不知不觉中,我的兴趣已经悄然地转到了书籍上来。

就是当年批《水浒传》时,爸爸拿回家一套《水浒传》给我看,把我看得如醉如痴。从此,我不止是看书,也开始了藏书。而且,我对书的保管也是很到位的,自己看书必须要夹上书签,从不折页。没有那么多的书签,就用买来衣物上的标签来代替。就连借出去的书,也是要夹上书签的。

但我的性格对我收藏书籍不利,原因是我面子蔼,谁借都不会推辞。还回来的书不折不缺不损坏,我心里是相当的高兴。缺页折损,我就得再去买。这都不算什么,只要有就行。惋惜的是借了不还,致使我一买再买。更可气的是,一套书好几本,还回来总是残缺不全。5本剩4本、4本剩 本、 本剩2本、2本剩1本……扔了可惜,不仍瞅着又别扭。到现在这样残缺不全的套书的有1000多册。借完不还的书在外面得有4000多册,我又不好意思要。有的书是我刚刚买到手就被人借走了,我还来得及看。再买,说不上看完了就还。不买,说不上看完了就不还。真的是令我难上加难……不然,我的藏书早早就得过万册了。

只要是喜欢的书,版本不一样就得买,有的书都买好几个版本。而且有好书还不忘向人们推荐,但推荐后,没有几个人去买,都是向我来借,借完了也不还。因为这样,《废都》我买过7本,现在还有2本(一精一简)、《白鹿原》6本,只剩下1本、《林海雪原》 本剩1本、《天漂》 本剩1本、《西游记》5套剩1套半、《三国演义》6套剩1套、《水浒传》 套剩1套、《红楼梦》 套剩1套、《草叶集》2本剩1本、《希腊神话故事》6个版本剩2个版本、《圣经故事》4个版本剩1个版本、《约翰.斯利克朵夫》1套4本剩 本、《藏獒》5套剩1套、《狼图腾》 2本剩一精一简2本……

我经常做的事就是倒腾书。喜欢的书要藏得深点儿,免得被人看见借去不还。需要重读的书,要放到好找的地方。因为书架小,有很多书要放到厨房门上方的储物柜中,想起里面的书,就要登高爬梯上蹿下跳的找。不说天天如此,也过不了三天五日的。

我这半辈子把时间都用在书上了,对书的热爱,至今不但没有一丝淡化,而是有增无减。对于初中都没念好的我来说,书才是我一生的良师益友。

说我是书痞、书痴、书迷还是书呆子,不管是褒义还是贬义,都无所谓。

说我爱书如痞、藏书如痴、看书如迷、赏书如呆子,不论如何评价,也都不是问题。

因为,没有书,就没有我的今天。

共 277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过去的说法,可是,在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读书姨姨们高尚的行为,是我们走向社会所必需,作者从小就酷爱小人书,并且学着模仿书画中人物,一笔一划的学习,慢慢的竟然对画画产生浓厚兴趣,以至于开始读书,藏书写书。欣赏作者的记忆和笔融,无异于一篇励志逐步走向成熟的好文章。,问好建民!【秋心】

1楼文友: 14:26:44 欣赏洋洋洒洒的文笔,学习从点滴开始。问好建民! 秋心如水

2楼文友: 19:15:46 别人对你的评价真正是名副其实。

楼文友: 22:25:5 你好,是嫩江的老乡吗?你喜欢的小人书,好多都是我曾经收藏过的,读着特亲切。称为 书痴、书迷 很贴切。有机会,一定拜见如此爱书之人。你笔下的那个苗圃,是我很熟悉的的那个吗? 野渡无人舟自横

预防老年痴呆的小动作

腰酸背痛有什么妙招

怎样防止老年痴呆症

生物谷灯盏花药企怎么样
灯盏花领军企业产品
丁桂薏芽健脾凝胶用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