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难忘的伙伴散文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12-08
摘要:我的小伙伴外号叫河南,一起住邻居,一起下乡插队,一起招工进厂,一起……,世事难料 一、我与“河南”
那一天,有个三十年未见过面的小学同学,通过另外的同学打听到了我的住址,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我的家里,他也是西安的下乡学生,在农村谈了个北京女知青对象,返城时一起回到了北京生活,虽然我们同在北京的一片天下谋生,但谁也不知道对方的消息,我们见面时惊讶与兴奋之情洋溢在谈话之中,共同感叹着:一晃三十年过去了,真是弹指一挥间啊!
我们促膝长谈,从孩提时的玩耍聊到生活的经历,从班主任老师聊到许多同学们,勾起了太久太多往日的回忆,席间提起了一个令我不能忘怀的名字:河南,触动了我埋在心头多年的思念。
上世纪60年代,我们两家是工厂家属楼居住的邻居,那个时期粮食短缺,生活困难,全国人民都在饥饿线上挣扎着,他大我两岁,真名叫殷庆云,“河南”只是他的绰号。
庆云的父亲是河南人,在工厂财务科上班,下班后就在家里做起小炉匠的手艺,庆云也跟着学会了,他年龄虽小,可是换起钢精锅底来手艺精湛一点都不含糊!我常到他家中做客,每当看到他自己动手制作的煤油炉、烧水壶、面皮锣,我都会羡慕不已。
庆云的母亲是商场的裁缝,过年时我们偶尔也请她帮忙用斜纹布做件新衣服。庆云常到我家来玩耍,他佩服我动手安装半导体收音机的本领,我们俩是要好的小伙伴。
夏日的夜晚,天空中繁星闪烁,月光像瀑布一样撒向大地,我和庆云并排躺在户外的床板上纳凉,微风吹来,带来阵阵清爽,放在身旁的半导体收音机唱着:“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庆云指着月亮对我说:“你看,月亮里面那棵桂花树,树下面还有只玉兔,长大了我们驾驶宇宙飞船去看望嫦娥!”我想象着嫦娥美丽而神圣的模样,应该与电影明星王晓棠、谢芳一样的漂亮吧。
庆云很聪明,象棋下的好,无论是在他的家里还是在我的家中,只要有空一定会摆起棋局厮杀,在我的记忆中赢过他的时候少,输给他的次数多,他下棋时自信、凝重、洒脱的神情至今我还历历在目。
我们还有共同的爱好,文革中停课后一起弃文习武,我初中二年级上到一半,忽然一日学校里贴满了大字报,高音喇叭大喊着:“造反有理”和“停课闹革命”的口号,庆云和我都被划分到黑五类子女之列,我们干脆就躲在家中不去学校了。在这个阶段,我们共同强身健体、习拳练武,我拜的是工厂大食堂的炊事员为师,学得是家传的“李氏太极”,他学得是河南老家少林寺的“大小红拳”,一个内家功,一个外家拳,我们取长朴短,共同进步。
庆云人很仗义,有侠骨柔肠,看到不平之事他总是要挺身而出打抱不平,对我非常爱护和关怀,那时我的年龄小,对社会上的事情一点也不懂,我遇到困难时他会毫不犹豫地挡在我身前,所以我一直都把他当作“大哥”。
上山下乡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去找庆云,希望他能带上我一起下乡插队,他拍着胸膛说:“都包在我身上!”于是我们结伴来到了陕甘交界的陇县插队落户,陇县地处关山,与甘肃接壤,自然风景优美,特产资源丰富,遍地都是核桃树、柿子树、梨树、麻、黄花菜、油菜、包谷和小麦,是个自给自足的粮仓,只可惜割“资本主义尾巴”使丰富的地方特产没法流通,大锅饭的集体经济使盛产的粮食不能兑换。记得冬天没有柴烧的时候,就用庆云制作的煤油炉子来做饭,用他自制的铁锅将水烧开,玉米面用开水烫后和成面饼,用刀切成一条一条地下到开水锅中煮熟,捞出来沾着醋和盐吃。
那时生产队的全日工分才有一毛五分钱,我们年幼工分低,满分12分,我们分,年底分红连底扣粮食的钱都不够,为了给回西安探亲攒路费,庆云冒着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危险,叫上我一起去贩卖粮食。
这是一个深秋的夜晚,我和他拉着满载包谷豆的人力车出发了,走出村庄时我们小心翼翼尽量不出声响,碰到的几只狗都很熟悉,没有叫唤就放我们出村了。
出了村庄不远就是有名的“毛鬼神坡”,绵延数十里路,都是险峻的羊肠小道,传说夜半常有孤魂野鬼出没,我和庆云腰扎麻绳,一板利斧插在腰中,他在前面拉车,我在后面推,当上到坡路深处,远远看到有点点的磷火飘动,我的头皮都发麻了,我们大声唱起了雄伟的《国际歌》来给自己壮胆,心想,只要有风吹草动,管你是魑魅魍魉还是妖魔鬼怪,凭我们过人的武功先给他几板斧再说。
拉着车走到了县城旁边的隐蔽之处,庆云把手放到嘴里吹了一声长长的口哨,从黑暗中走出来几个身影,手中提着麻袋,庆云上前交涉了一番,我把车上的包谷豆装到了他们的麻袋中,用碗口粗的大铁秤过了斤两,来人拿出一沓纸币给了庆云,都是毛毛钱,我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下乡期间,我们一起劳动,我们一起上山打柴,我们一起在煤油灯下谈古论今,回西安探亲的路上,我们一起扒火车、过桥梁,一起拦汽车到宝鸡,一起逃票,一起沿途讨饭,共同的患难把我们紧紧地捆在了一起。
农村大招工开始了,同学们一批又一批地被招工到城市里的工厂,我和庆云焦虑极了,因为父辈的原因一次次被政审刷掉,可是上帝总会给每个人机会的,招工过程中出现了“偷听敌台”案,拉下来不少嫌疑案犯,我和庆云侥幸被替补上去了。初秋九月,我们打起背包告别了村里的乡亲,坐上大卡车进了工厂。
进厂后,还是由于父辈的原因,我们都被分配到了最艰苦的不同的岗位上,我每天搬钢板,他每天穿钢绳,下班后我们经常一起去宝鸡城里逛街,那时候喝碗蛋花醪糟已经是极品的享受了。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步伐渐进,庆云请长假回到西安去谋生,我仍然在小城宝鸡生活,岁月使我们慢慢远离了。
我通过不懈的努力考上了大学,通过踏实的付出有了满意的工作,闲暇之时常常想起他,由于生活的艰辛和工作的繁忙,在以后的日子里,没有再见过庆云的面,只是听说他开了一间板金铺子,当起了小炉匠老板。
忽一日噩耗传来,让我整整沉思了好几天,听说庆云跳楼了!我很难过,又无法理解,我希望他过得越来越好,但又百思不得其解为何去跳楼?万幸的是,听说只是下肢瘫痪了,保住了生命。
我试图去联络他帮助他,可是都无果而归,他搬到了无人能够找到的地方。
二、再遇“河南”泪满面
连续好几年的春节,我们全家都没有回到西安去过了,因为母亲年老多病,弟弟身体也不好,怕回去劳累他们。古语云:儿行千里母担忧,我也常常想念着母亲和弟弟,每年的大年初六才是我们启程回家的日子,大年初八是母亲的生日,只要我还能跑得动,只要母亲还健在,初八这天给母亲过生日不能耽误。
今年也不例外,我和妻子初六回到西安,欢欢喜喜来到家中,没曾想到母亲已经住进了医院,我们匆匆地赶到医院去守护,初八这天母亲脱离了危险,母亲的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有好转。正月十二这天,弟弟和弟媳陪母亲去做“彩色B超”,我留在家中等待,心里有些焦躁,就打开了电视机随便看看,播出的好像是一部古装戏,看了不到十分钟,广告出来了,画面上出现了一个老年人,弯着腰站立在床头旁,字幕上写道:殷庆云,58岁,家住西安国棉五厂,瘫痪了28年,吃了同仁堂的“化淤丸”后,患者终于站起来了。
殷庆云?这不就是“河南”的大名吗?
那一年,我们一起被招工,来到了宝鸡市的一家大型重工业工厂,我被分到车间当了一名“拆卷工”,每天挥舞着硕大的“剪线钳”,把数吨重钢卷的禁锢钢丝剪开,只听见“嘭”的一声巨响,钢卷头张开了,铁削、灰尘弥漫在空气中,满脸、满身都撒满了灰褐色的粉末,然后和另一名工人双手用力把钢卷的钢板头抬起,喂入轰轰作响的机器嘴里,每一天都要重复这样的动作几十次,庆云被分配到储运车间当了一名挂吊工,手中拖着粗大的钢绳,口中叼着一只铁哨子,把钢绳穿在一摞一摞的成品钢管堆上,用哨子呼唤着大型“天车”,然后把钢绳扣好挂在天车吊钩上,用手推护着几十吨重的钢管被冉冉吊起,每一天也要重复着这样的动作几十次。
下班后,我们同样要在各自的班组开班后会,那时的班后会每天下班后都要开一个多小时,学习的都是祸国殃民的政治宣传材料,大家还要恭恭敬敬地聆听和讨论,用违心的语言去发言。开完会,我们结伴去工厂的职工食堂吃饭,晚上,我们和同学一起去散步,一起在宿舍里聚会,谈古论今好不快活!
星期天,庆云喊上我,去宝鸡市逛街,那时挣得钱太少,只敢坐单程的公共汽车,回来或者去时总要步行一次,节省一角五分钱的车票。我们步行跨过宽宽的渭河铁路桥,桥下河水滚滚而过,挑头远望,渭河弯弯曲曲向天边延伸,我们欣慰被招工来到了工厂。
我的单身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在宝鸡小城里安了家,我通过努力刚刚从“拆卷工”考上了“技术工”,但是工资却被降了一级,美其名曰:带薪学徒。妻子在市属企业工作,工资很低,日子过得稀里哗啦,随着孩子的诞生,生活就更加艰苦了,与庆云的来往也少了,大家各自都在生活的贫困线上挣扎,自顾不暇。恢复高考后我开始了复习功课,我用了八个月时间学习完成了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全部功课,白天上班,晚上学习,听说庆云请长假去了西安,从此便失去了联系。
电视上看到了小伙伴“河南”的名字,我不敢相信是真的,八十年代初期我完成了学业后,曾经去西安寻找过“河南”,听一个同学说:“河南现在半身不遂,脾气怪异,与谁都不见面。”况且这是七十年代末发生的事情,现在谁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看着电视屏幕,我用笔记下了电视上广告商家的联系,站起身来直奔桌上的机,立刻拨通了商家的,那边传来了一个女人的声音:“这里是北京同仁堂西安分店,请问您有什么需要?”我说:“刚才看到你们在电视上拍的广告,有个叫殷庆云的,吃了你们的药能够站起来了,这个人是我失散多年的同学,能否把他的联系给我?”对方说:“没有征得患者的同意,不能随便把给你,你把姓名和留下,我们帮你联系一下,看看患者的意见吧。”我留下了姓名和,站在机前等待。
“叮铃铃……”十分钟后铃响了,我拿起机听筒,里面传来一个女人兴奋的声音:“你是XXX吗?”我说:“是我。”这是庆云的妻子打过来的,她说现在庆云已经不会说话了,他在旁边听见你的名字很激动,我对庆云的妻子说下午去看望河南。
我联系了在西安探亲的同学“鸿钧”和“俊康”,鸿钧听到找到“河南”了,很是高兴,跟我约好一起去探望他。
庆云的家很远,在西北国棉五厂的家属院居住,一个小时后我和鸿钧来到了他的家门口,庆云的妻子迎了出来,带我们来到屋里,只见床上躺着一个老者,我立刻就从他的眉宇之间找回了当年的“河南”。
庆云看到我们进来,点点头、挥挥手示意,我走近前去握住了他的手,“哇”的一声,庆云痛哭流涕,我只感觉到他的手用力地握我的手,千言万语汇成了激动的心情,我的眼泪哗哗掉了下来……
在庆云家中我看到了同仁堂与之签订的广告合同,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庆云的妻子在报纸上偶尔看到了同仁堂的“化淤丸”的宣传,打联系后,同仁堂派人送来了五盒药(半个疗程),庆云试服后疗效显著,弯曲的手臂能够伸展了,同仁堂就与庆云的妻子商量,再给庆云送两个疗程的药,需要庆云同意把肖像权出让给同仁堂使用两年,也就是说两年内可以在电视台和其他媒体中播放有关庆云影像的广告,庆云的妻子急于给庆云吃药治病,当时就同意了,签了这个合同,有了这个合同,我才在电视上看到了“河南”的消息,有了同仁堂的帮助我才能够联系上“河南”,但不幸的是我听庆云的妻子说,由于经济拮据,两个疗程的药吃完后,联系同仁堂请他们再送一个疗程的药,等她下个月发了工资后再付钱,同仁堂拒绝了,我们去时庆云已经停药好些天了。
告别了庆云和他的妻子,故事暂时结束了,这是我春节回到西安的一次奇遇,我告诉我自己,我会做我应该去做的事情,我会去做我有能力帮助庆云的事情!
共 462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篇描写友情的感人散文。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写了自己与“河南”之患难与共的真挚情意。三十多年前,我和庆云两家是工厂家属楼居住的邻居,两个人是很要好的伙伴。庆云常到我家来玩耍,晚上我们两个一起躺在户外的床板上纳凉,心中充满了对美好的向往。我和庆云去劳动公园玩耍,为此还摔了一下,被母亲训了一顿。和庆云下棋时,我总是输多赢少。文革开始时,我和庆云一起学了练拳。两个人一起到北京串连。庆云人很仗义,有侠骨柔肠,路见不平,他总会挺身而出。上山下乡一声“炮响”,我们结伴来到了陕甘交界的陇县插队落户,两个人为了回家,一起去贩卖粮食。后来,两个人一起走进工厂。“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步伐渐进,庆云请长假回到西安去谋生,我仍然在小城宝鸡生活”从此再也没有见过面。直到电视上一个广告,引越了我的关注。踏破铁鞋无觅处,得到全不费功夫。而此时的他已瘫痪二十多年了。他的境遇令人心酸。文章语言清丽,情感恣意 ,真挚的友情,美好的相处,都给读者留下来难以抹灭的印象,表达了作者对老友的无限怀念与同情。值得细细品味,倾情推荐共赏!【:阿巧】
1楼文友: 22:14: 5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因您更精彩!
2楼文友: 22:16:25 文章语言清丽,情感恣意 ,真挚的友情,令人回味无穷。
楼文友: 22:16:59 问候老师!祝愿您在荷塘创作开心!
云南生物谷药业代表性药物
云南省特色植物药什么牌子好
生物谷灯盏花品牌
静脉炎是怎么引起的小孩厌食吃什么好
怀孕初期腿酸怎么回事
上一篇:小时候听娘给讲的牛郎织女
上一篇:江南坏女生日记小说
- [励志文章]情感之公事,合则双利
- [励志文章]教育部提出4要求,统筹顺利进行当前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
- [励志文章]从“狗玩的”到“人玩的”:飞盘在年轻人当中爆火,却离商业化很远
- [励志文章]哪有什么真直男 都是装直男 他发觉你生气了 需要哄 也发觉消息要及时回 也发觉要关心你 给你买喜欢的
- [励志文章]成都偶遇迪丽热巴拍戏,皮肤白皙身材纤细,云鹤大为近照发福引热议
- [励志文章]宝宝为啥总喜欢拽小女孩头发,挠小女孩?看完背后的原因觉得好暖心!
- [励志文章]梦想律动,舞出闪亮青春——瑞香书院举办瑞香周末之夜·舞蹈之夜第40期
- [励志文章]奥比中光通过注册:年销售额4.7亿拟募资19亿 蚂蚁集团是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