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积极探索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建设哈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2-01-22
我市积极探索“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建设
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和主动发现机制建设是做好“救急难”工作的内在要求,对于整合救助资源、提高救助效率、打通社会救助最后一公里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市在宿豫区开展“救急难”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完善机构建设、开发社会救助平台、探索主动发现机制建设等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努力推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建设,以实现社会救助便民、及时、高效、精准的目标。
一是在社会救助体制机制建设上进行了探索。部分县(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先后成立了相关工作机构,专门负责本地区社会救助事项的统筹、转办和管理等工作。泗阳县民政局经县编办批准成立了社会救助服务中心,为副科级事业单位,编制5人。宿豫区民政局经区编办批准,依托社会救助科挂牌成立了社会救助中心。宿城区民政局依托低保科自行成立了社会救助中心。同时
,各县(区)指导乡镇(街道)依托服务大厅,积极设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 窗口,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
北京经济的内部结构更优化 二是在社会救助工作载体上进行了探索。目前宿豫区和宿城区已建成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工作平台。宿豫区工作平台涵盖了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14类救助项目,民政、教育、住建、人社等7个相关职能部门信息初步实现络互联互通,目前拥有救助政策查询、救助申请录入、救助办理、归档管理、统计分析等6项功能。宿城区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了集扶贫开发和各类救助为一体的“大爱宿城”社会救助平台,将11个部门14类救助事项进一步融合,初步实现信息互通、数据共享。
三是在主动发现工作机制建设上进行了探索。如泗洪县朱湖镇由民政办牵头,会同信访、司法、综治等条线成立“急难愁盼”办公室,每个村(居)明确1名格员作为联络员,不定期对特困群体开展走访,对发现的急难对象及时上报并协助解决困难。乡镇以每人每月500元为基数,根据各联络员信息上报及问题处理情况予以奖励,多劳多得,较大地调动了联络员的积极性,在急难对象的主动发现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今年一季度,该镇共解决群众各类诉求547件,群众满意率达100%。(社会救助处 杨婧)
唐山白癜风哪里治疗好南昌哪家医院白癜风医院好
南平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上一篇:我市认定个市级示范性基层老年协会
- [励志文章]情感之公事,合则双利
- [励志文章]教育部提出4要求,统筹顺利进行当前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
- [励志文章]从“狗玩的”到“人玩的”:飞盘在年轻人当中爆火,却离商业化很远
- [励志文章]哪有什么真直男 都是装直男 他发觉你生气了 需要哄 也发觉消息要及时回 也发觉要关心你 给你买喜欢的
- [励志文章]成都偶遇迪丽热巴拍戏,皮肤白皙身材纤细,云鹤大为近照发福引热议
- [励志文章]宝宝为啥总喜欢拽小女孩头发,挠小女孩?看完背后的原因觉得好暖心!
- [励志文章]梦想律动,舞出闪亮青春——瑞香书院举办瑞香周末之夜·舞蹈之夜第40期
- [励志文章]奥比中光通过注册:年销售额4.7亿拟募资19亿 蚂蚁集团是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