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挪威的森林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09-05
《挪威的森林》是我读的第一部日本长篇小说,初次读的时候,天马行空的,完全不解其意,只留下一个疑问——渡边到底爱谁?几日前,又认真的读了一次,这次读完后,心里真的是风云变幻,风起云涌,整部小说都渗透着一种无以名状的悲伤,那些心灵的独白,如一匹狼在浩渺的黑夜中孤独地哀鸣,这哀鸣在我心里久久不曾散去。
小说中有几个主要人物——渡边、直子、木月、緑子、玲子。木月是渡边的朋友,是直子青梅竹马的恋人,木月死后,渡边和直子在不断的接触中发生了关系,我只能这样地去描述,因为我觉得,他们并没有真正的相爱。緑子是渡边的大学校友,后来相互产生了好感,渡边一直纠缠在直子和绿子两个人的感情之中。直子住进疗养院后,渡边又认识了直子的室友玲子,在直子死后,渡边又和玲子发生了关系,最后决定和绿子在一起了。这就是故事的大概,初看时,觉得这是一部毫无内涵、毫无品味、毫无道德、毫无艺术情调的小说,尤其那些对性 裸地描写,更让人觉得低俗不堪。可是后来,当我走出故事框架,走进人物内心的时候,才发现是我自己理解得太过肤浅,作者想要描述和表达的,不就是人生以及人性中所有的东西吗?生与死,性与爱,青春与孤独,回忆与永恒,现实与希望。
小说在主人公渡边的回忆中开始,这回忆本身,就带有一种安静的忧伤,如渡边自己所说,我悲哀得难以自禁。虽在回忆,却是“原来我的记忆,的确正在一点点远离直子站立的位置,正如逐渐远离自己站立过的位置一样。”也许我们在这人生的旅途中,真的是在不断地失去一些东西,不断地远离一些记忆。渡边已记不起直子的脸,只留那空不见人影的背景,因此,他在心里不停的问:“只是她和当时的我,以及我的世界,都遁往何处去了呢?”谁也没有答案,经历的人没有答案,写的人没有答案,我们看的人同样没有答案。
文中说:“文章这种不完整的容器所容纳的,只能是不完整的记忆和不完整的意念。”而我却觉得,这些不完整的思念,不完整的记忆,装进小说这个不完整的容器里,才会变得完整起来。若不然,所有的这些,终有一天,会一步步地远离开去,然后在脑海中渐渐模糊,直到了无踪迹。
在木月死后,渡边明白了这样的一个人生哲理——“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我想,这大概是对生与死最深刻的描述吧!虽然深刻未必就接近事实,但我们也会有着和渡边感同身受的想法。一直都觉得,死是完全游离于生之外的,生在此岸,死在彼岸,我在此岸,不在彼岸。我活着的时候,死与我何干呢?可是,在那个五月的一个夜晚,一切都不一样了,死俘虏了木月,俘虏了渡边,也会俘虏每一个和我一样的读者。不管拥有什么样的哲理,在继之而来的,失去爱人的悲痛面前,都会软弱无力,无所是从。直子走不出这伤痛,渡边也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样的坚强,什么样的勇敢,都无法治愈那种悲伤。
小说把死亡写得十分自然,仿佛秋天就会落叶,冬天就会飘雪一般。木月的死,直子的死,初美的死,还有“突击队”的消失,我觉得可能也是悄无声息地死了。每个人的死那么意外,又那么自然,却又似乎都在情理之中。对于直子的死,文中也早就埋下伏笔,木月死后,直子就掉进了自己幻想的那口井里,一口在森林边缘的井,这井一直吸引着直子,因为一坠入井中,就可以与世隔绝,就可以不用强迫自己适应这扭曲的世界,就可以不必如失去灵魂一样的活着,就可以不再无声痛苦的啜泣,就可以到达木月那一岸。直子曾说:“死的人是一直死了,活着的人还要活下去。”可是,她还是选择了死亡,我理解直子的死,因为,心一直活在过去的幻想中,而身不得不存在于现实中,这种撕扯的痛,无人能够体会。她本有着忘却的意愿,所以紧紧地跟着渡边,紧紧地抓住渡边,试着爬出这口井,却是徒然,越是这样,她的内心越是无力和苍白。就像灵魂在漆黑厚重的夜幕中游离,却找不到方向和出口,所以,她只能以死来结束这一切。只是对于活着的人来说,失去牵念的生命无比悲哀,只能在迷失中挣扎,就如迷失在幽深的挪威森林里一样,就如在那口深不见底的枯井中挣扎一样,一切都只能任凭漩涡卷席着无可奈何的结局,面对生与死,都无能为力。
除了死亡,爱也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挪威的森林》里,也在用它自己的方式,向我们诉说着爱情,只是这爱情不像韩剧里那样缠绵悱恻,而是带着几分隐晦和忧伤。有人说,渡边很爱直子,我觉得,他对直子的感情是复杂的,不完全是爱,也不是完全的不爱。其中更多的,是被木月所托付的感。我曾这样的猜测,渡边在木月死后,心里这样地说:“木月,放心地去吧,从今以后,由我来代替你去爱直子。”当绿子问到他和直子之间的事时,渡边这样回答:“情况极其复杂,而且由于天长日久,实情都渐渐变得模糊不清。我所知道的,只是一种,作为某种人的,并且我不能放弃这种,终使她并不爱我。”所以在直子死后,他陷入深深的自责中,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直子,觉得直子的死是他的。所以,玲子安慰他说,那是直子自己的选择,就如你选择了緑子,而直子选择了死亡。
渡边选择了绿子,因为他爱绿子,就如他自己所说:“我们在相爱,有谁能控制的住?”不知道读过小说的人有没有发现,渡边和他的第一个女友、直子、玲子还有夜店里好多女孩都发生了关系,唯独和绿子没有,哪怕是他和绿子同床而睡,都没有。因为,他要等到所有的事都厘清之后,也就是他想和直子之间,有一个彻底的了断,然后完完整整地来到绿子身边,这就是爱和性的不同吧!我觉得不仅是直子,渡边也一直在黑暗中挣扎,幸运的是,绿子成为他生命里的光,照明了他的心和他前面的路。世上果然有多种多样的希望,人生目的也各有不同,但爱是人最大的希望,也是人之向往渴求的。
緑子说:“我真的太寂寞了……”
绿子和渡边之间也有过这样的对话。
緑子问渡边:“你讨厌什么?”
渡边说:“四月孤独的夜晚。”
这样的话,是不是会一下子就碰触了你的心弦呢?
青春就是一首孤独的诗,在繁杂荒凉的世间,请承认自己的孤独。越是想逃避孤独的人,越看不清真正的自己,想方设法使自己忘记孤独的人,终将沦为碎片。渡边是孤独的,于是他说:“我心里失落了什么,而又没有东西填补,只剩下一个纯粹的空间被弃之不理。”“这种百无聊赖的心绪,我即不能将他排遣于外,又不能将其隐于何处。”这样的描述,会让人直抵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就如走在深秋萧瑟的街头,突淋一场雨,顿生凄凉之意。没有什么比青春更能让人感受孤独,没有什么比孤独更能让人感受成长。
有位诗人的诗中写到:“青春就是一场盛大华丽的戏,我们有着不同的假面,扮演着不同的经历,却有着相同的悲哀。”木月和直子也是孤独的,他们在相爱的青春里,仍是孤独的,而这种孤独,就如渡边所说,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填补的,即使他们彼此的爱也不能。他们孤独地相爱,孤独地离开。永泽和初美是孤独的,所以永泽放纵自己,和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女孩睡觉,他每晚以这样的方式,啃食着自己的寂寞,可越是如此越是空虚。初美的孤独在于她的绝望,她绝望地问永泽:“为什么光有我还不够?”永泽冰冷的回答,使她的梦彻底破碎。初美是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简单干净。
他们是一群孤独的孩子,在自己的十七到二十岁青春岁月里,各自绽放,各自凋零。
渡边回忆着这一切,已是十八年之后,人生如白驹过隙,青春就这样孤独地逝去了,青春又这样伤感地留了下来,不过留下的仅是,渡边和玲子在最后的对话中说的“记忆的残片”。这些残片,就像掠身而过的风一样,没有轮廓,没有重量,又像渡边放飞的萤火虫一样,发着微弱的光,一点点地飞离视线,而那道光,却一直在心里滞留不去。
共 0 4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没有看过《挪威的森林》这电影或小说,但是看过一些影评,《挪威的森林》作为一部带有伤感色彩的爱情小说,夹杂了关于性、死亡、人生、社会等等话题,更包含了对于年轻人困惑与生存状态的探讨。渡边作为一个有点自闭、忧郁和茫然的青春期少年,一直在寻找爱情的答案,经历了好友的自杀,不知所措地四处徒步旅行,到最后玲子和他谈心并鼓励他,期间自然而然地和玲子发生关系,最后鼓起勇气重新开始摸索人生。作者从影片的表现手法,人物的内心活动等方面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写出了影片没有表现出来的深层次的东西,从而引发读者对人生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值得一读,推荐共赏。【:湖北武戈】 【江山部精品推荐015120 08】
1楼文友: 10:26:45 这是一篇影评式杂感,写出了影片没有表现的内涵,并且给人以有益的启示。欣赏了,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楼文友: 16:45:29 感谢细心的修改。
2楼文友: 15:14: 0 祝贺作品成精,期待更多佳作。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鲁南欣康什么时间吃好
心力衰竭中医药方
高侧壁心肌梗死治疗方法
骨关节炎吃什么改善青岛双鲸药业悦而维生素D
微信公众号的商城
上一篇:感情破裂的背后
- [励志文章]情感之公事,合则双利
- [励志文章]教育部提出4要求,统筹顺利进行当前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
- [励志文章]从“狗玩的”到“人玩的”:飞盘在年轻人当中爆火,却离商业化很远
- [励志文章]哪有什么真直男 都是装直男 他发觉你生气了 需要哄 也发觉消息要及时回 也发觉要关心你 给你买喜欢的
- [励志文章]成都偶遇迪丽热巴拍戏,皮肤白皙身材纤细,云鹤大为近照发福引热议
- [励志文章]宝宝为啥总喜欢拽小女孩头发,挠小女孩?看完背后的原因觉得好暖心!
- [励志文章]梦想律动,舞出闪亮青春——瑞香书院举办瑞香周末之夜·舞蹈之夜第40期
- [励志文章]奥比中光通过注册:年销售额4.7亿拟募资19亿 蚂蚁集团是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