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别人尊重自己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09-18
读汪曾祺先生《人间草木》这本散文集,有一种亲切感。汪先生出生在江苏高邮,而我的老家就在高邮的邻县江都,我与他也能算得上是半个老乡了。好文章要让读者看得懂。我推崇汪先生的语言风格,浅白的文字,常用的词汇,短小的语句,叙述不紧不慢,评论浅析易懂。尤其是一些家乡的土话,我原本以为是不能用文字表达的,而在汪先生的笔下都能把形、声、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这一点,是需要学问的。我怀疑有些土话是汪先生自己杜撰的,可是明知是杜撰,却又那么的得体,不能不佩服先生的才学。
汪先生在这本散文集里,曾多次回忆他在西南联大求学的经历,对中文系的几位教授表达了由衷的敬意,其中有沈从文的博学,金克木的严谨,闻一多的刚直。他多次提到的朱自清先生小时候曾生活在江都的邵泊镇。那时朱先生的父亲,也就是散文名作《背影》里的那位胖胖的中年男子,是晚清时期的一位小吏,在江都邵伯镇做一个不入流的小官。邵伯镇离高邮很近,方言、风俗、习惯彼此都有几分相似。一直到了中学时代,朱自清先生才到扬州。后来他写了不少优美的回忆扬州的散文,因此一般外地人都误把朱先生当成是扬州人了。
我对朱自清先生的崇拜,不因为他是我的同乡,实在是由于他的散文登上了白话文的一座高峰。如果说范中淹的《岳阳楼记》是文言散文中的精品,那么与其相对应的白话散文就要数朱先生的《荷塘月色》了。《岳阳楼记》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到了一个一般人难以达到的境界。正如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开篇所言:“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范文正公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几乎成了近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从政的一个准则。《荷塘月色》不涉及政治,字里行间渗透出的是对自然的热爱。这两篇美文一篇关注社会,一篇热爱自然,遥相辉映,抒发的是一种人文情怀。
如今“人文”这个词经常出现在媒体上,甚至在政府的文件里也能看得到,还经常与“弱势群体”联系在一起,诸如“对弱势群体要体现人文关怀”之类的表述。“人文”究竟是什么?人文,应该是以人为本的一种观念,其核心在“人”,一切从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出发。在现代文明社会,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人文,首先是一种思想,同时也是一种制度。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人利益。人文思想是人文制度的理论基础,而人文制度又是人文思想的实现、人文思想的制度化。
人文思想十分强调“个人观念”,保护个人权利,反对独裁专制。个人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三者不可分离、三者不可替代,属于个人自己的权利,生而有之的权利。不讲自由权,只谈生存权,无异于动物保护。政府的权利,原是人们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权利,自愿联合起来授予某一组织的,而且人民如果认为必要,比如当人权得不到所在政府的保护时,可以随时收回政府的权力。
去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结束后,作为大获全胜一方,民进党领导人蔡英文女士曾说到“人民赋予政府的权力,随时都可能收回的。”“个人观念”注重的是个人的感受、喜好、利益和权利。如同任何一个系统其性质由组成这个系统的各个组分决定一样,没有一个群体可以孤立于个体而存在。过去我们讲“大公无私”,在逻辑上就说不通。强调“个人观念”可以说是社会理性的回归,是人文精神的复苏。当然,“个人观念”不是自私自利的代名词,它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应该处于一种“规则”之下,这种“规则”可以是科学原则与定律,也可能是国家的法律法规或社会的公共道德。
尊重个人,指的是国家机器,那些有权力的机构要尊重个人。权力的机构尊重无权力的个人才是人文思想的基点,才是民主政治的基点。尊重个人就是要尊重“每一个人”。作为个人,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尊重自己。我们有些同胞一出国门就被人冷眼相待,个中原因在于他们不懂得尊重他人。旁若无人,大声喧哗者有之;不讲卫生,乱扔垃圾者有之。你不尊重他人,他人肯定不会尊重你。正因为要尊重个人,所以任何人决不能损害他人的个人利益。
“个人观念”是一个伟大的文化观念,这是同专制主义作斗争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历来为专制主义所不容。“个人观念”又是道德的源泉,提倡个人观念的国家,道德状况反而比提倡集体主义的国家要好些。因为“个人观念”告诉人们,自己有个人利益,要理直气壮的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不容别人侵犯。推己及人,别人和自己一样同样也有自己的个人利益。任何时候,不损害他人的个人利益。这就是“善”道德的社会基础。
另一方面,人文思想注重“自由观念”,即“政府的唯一宗旨是保护个人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人权对一个人而言,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根本的权利。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其宗旨就是保护人的自由。当人民的自由得不到保护的时候,政府的权力就应当被取消。人,以及人的自由,是衡量人类社会的标准。正如裴多菲名言:“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人的权利中,自由是最宝贵的,最重要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自由观念”,同时是指“每个人”的自由,只有尊重他人的自由,才能有自己的自由。怎样识别、判断是否损害了他人的自由呢?人类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制定规则,即制定以保护人的自由为宗旨的规则。现代法制的基本观念在于,规则是保护人的自由的。于是,作为个人,违背规则也就损害了他人的自由,必须为此付出代价,受到一定的惩罚。作为个人,遵守规则就是尊重他人的自由,也是尊重自己的自由。通常具有规则意识国家的国民素养普遍较高。
当前我们缺少对“规则”尊重,大到官员贪污腐败、小到学生考试作弊,还有穷人铤而走险实施抢劫、富人一阔脸就变的张狂,都是对“规则”的漠视或践踏。官员拿着纳税人所供的俸禄,不思运用好所掌握的公共管理权力,而是大搞权力寻租,中饱私囊;学生理应孜孜求学,须知考试作弊与盗窃无异;人穷不应志短,更要奋发向上;富人应该反哺社会,懂得财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其实市场经济是一种公平的经济制度,其“规则”在于商品的利润取决于社会需求与其内在的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你是工人,制造某一种产品,还是一位公务人员,提供一种服务,你必须在一定的“规则”下工作,这个规则就是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担负角色所应该承担的职责。
在汪先生的笔下,西南联大虽然物质贫乏,生活简陋,但它是一所充满活力的学校。从这里走出了杨振宁,走出了朱光亚、邓稼先,当然也走出了启一代文风之先的汪曾祺先生。西南联大的教授不拘泥于课本,往往将平生所学通过不同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与现在的教授相比,他们更在意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也无须参加什么考试,许多课程只要交一篇学习心得,便可以完成学业了。汪先生在做西南联大世界文学通史课作业时,曾经画了一张马其顿国的地图,画得实在不准确,任课教授给他的评语却是“阁下的地图美学价值甚高于科学价值。”什么是人文精神?我想这就是一种人文精神!
说起来很是惭愧,在异地他乡,我经常有一种要告诉别人我与朱、汪两位先生是同乡的冲动,潜台词多少有一点附庸风雅的意思,好像与这两位老先生是同乡就一定有些文化了。还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每每遇到一个稍有文化的人,话没说几句就迫不及待地告诉对方我是扬州人,其实真正的扬州人是从来不认我这个同乡的。一提到扬州,总免不了谈论起扬州丰富的历史文化,从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唐朝诗人孟浩然可以一直谈到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在我的精神世界,对扬州似乎总有一种割不断的情结,也许我的生命已经烙上扬州的印记了。去年五月我到扬州参观,看到城市建设得很美,在同行的同事面前很有些自豪感。但是每当有人对我说起扬州出美女,不管他是真心赞美,还是有意调侃旧时扬州的烟花柳巷,我都会产生一种近乎病态的抵触情绪。不管怎么说,不忘故土,怀念家乡,感恩父母无私的关爱,追忆童年有趣的岁月,或许也算是一种人文情怀吧。
儿子青春期逆反心理很重,而我一直信奉“棒打出孝子”的陈腐理念,不尊重孩子的主张,严厉远多于关爱,一度弄得父子关系颇为紧张。每次,无论是重读汪先生的《多年父子成兄弟》,还是温习朱先生的《背影》,都会有新的感受。汪家融洽的父子关系不仅缘于亲情的挚爱,而且是因为民主的家庭观念。民主要通过协商、妥协来解决矛盾,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个人的意愿。父子成了兄弟,消除了代沟,父亲与儿子一同成长。后来我尝试与孩子多一些沟通,多一些尊重,多一些鼓励,渐渐地,孩子的心态平和了。尊重他人,包括自己的孩子,是一种人文情怀。同样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也是一种人文精神。
类似汪、朱两位先生的文章,还得多读,也许到了真正懂得“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才真正懂得什么是人文精神呢。
共 46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不难看出作者对两位大师的文章熟记于心,从不同角度来诠释了大师的修为,文章围绕“尊重别人,尊重自己”做了全面解读,让读者感受到了大师的文笔风采,也展示了作者的博学,引用实例阐述主题,给人启迪的好文,推荐共赏!【:阳媚】【江山部精品推荐015101 06】
1楼文友: 11:48:50 欣赏友友的文笔,期待你更多佳作!
回复1楼文友: 12:16:20 谢谢阳媚老师推荐。尊重他人是一种人文素养,尊重自己则是一种品性修为。
2楼文友: 12:50: 4 又是一篇力作。佩服老师的文笔与勤奋。的确,尊重别人就等于尊重自己。问候老师,祝写作愉快!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小儿退烧药
小孩食烧怎么退烧最快
小孩便秘怎么办快速通便
经期延长该吃什么药月经经期延长吃什么
儿童补钙什么牌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