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禅心美文体系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0-03-16
文艺评论‖乡土乡音与原汁原味《贡水文澜》杂志发表
乡土乡音与原汁原味。
评周仕华散文集《诗意栖居》
◎ 吴联平。
当城市的繁华与喧嚣让你浮躁的心情无法平静时,当工作的劳累与压力让你疲惫的身心无法充沛时,你不妨接近《诗意栖居》徜徉在它无限宽广的怀抱,在它诗画般的阁楼里观看山、畅饮水、领略人。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久违的乡土乡音和乡土乡音里渐行渐远的原汁原味。
诗意栖居是宣恩本土作家周仕华去年出版的散文集,是继诗集守望心灵的月光之后推出的又一杰作,属于清江丛书”系列,由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武汉散文创作委员会主任任蒙为之作序。初识诗意栖居就被它的书名深深吸引,一部杰作的书名就如一个地域的地名,它虽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但在这个符号里却蕴藏着深厚而独特的意义。该散文集的书名就给人一种之感,让你不得不主动想去翻动它带着的书页,情不自禁地想去散文里一睹它的芳容。诗意”本来就给人一种惬意遐想、诗情画意的欲望,而栖居”更是给人一种怀揣动兔”般的向往,它就如宣恩一栋青瓦白墙,飞檐翘角,栏杆跺脊,木门木床”风格的土家特色民居,让你爱不释手、乐不思蜀。能够被称为栖居”者,当为家也,是温暖的象征,是避风港湾的代名词。
当大多数作家对准大都市不惜重墨编排都市情爱小说的时候,周仕华却用一颗安静的心对准乡野,抒发对乡野深深的眷恋和无私的情怀;当大多数人在为名利奔波劳碌的时候,周仕华却用一支抛开世俗和名利的笔杆,在田野和山间徒步跋涉。尽管这一路程充满着坎坷荆棘,但他没有丝毫退缩。十年辛劳,一日收获,终于在他的耕耘下付梓出《诗意栖居》这本杰作。这本集子里的事物,没有城市的飞尘、汽车的尾气,没有南来北往的南腔北调,也没有车水马龙的无理争吵,有的只是一片宁静和一尘不染。
在《诗意栖居》里叩问山水,把山的灵气和雄壮叩问得如风铃摇荡,活灵活现;把水的柔和和美丽叩问得如村姑沐浴,楚楚动人。这里的山都是宣恩的山,这里的水亦是宣恩的水。不趋之若鹜去挥毫描写祖国的名山名水,也不曲意逢迎去泼墨盛赞祖国的名城名人。立足本乡本土,立足乡音乡情,立足小山小水,立足小城凡人。由于长期扎根于本乡本土,习惯了乡音乡情,小山小水、小城凡人在他的笔下,展现了无限的生命力,也浸润着宽厚的质朴感。把观音坪、马桑溪、庆阳街、烧粑岩、木龙寨、月亮岩、凌云塔这些其貌不扬、名不见经传的小地小名同样描绘得可以和名山名水媲美,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正如所说:读山,巍峨峭拔是山倔强的性格,丛生的树木是山柔美的肌肤,惟有那一泓纯净的清泉,才是山隽永幽清的韵致!山之神奇,壮美,雅致,全系于流泉。真正读懂了山的灵动,读懂了水的性格,读懂了小镇的灵魂,读懂了人的躁动。
对乡野细小事物并非视而不见。在第二辑《往事履痕》中,把柿子树、香椿树、烤玉米、辣豆腐、梧桐树、日全食、牵牛花、板栗树等细小事物看得比生命还重,这体现了深深的底层情结。曾在基层教书多年,对基层的体验、对基层的感悟大不同于城里人。这些柿子树、香椿树、烤玉米、辣豆腐在眼里,并非单一而单纯的静物,而似他每天面授的一个个学生,它们也有语言、也有行动、也有性格。他在内心与它们对话,他对每一个细物都了如指掌,烂熟于心。无论它们长得美与丑、高与矮,他都去赞誉、去褒奖、去怀念。就像所说:一段情,一句话,一首歌。永远亮丽在真实的生活里,无比地鲜活。柿子树、香椿树、烤玉米、辣豆腐、梧桐树、日全食、牵牛花、板栗树在的眼眸里,都是活蹦乱跳的动体,在的心里犹如一个个欢蹦乱跳的孩子。在《牵牛花的信仰》中描写道:人非花,花如人。牵牛花总是把最美丽的容颜献给勤奋早起的人们,永远向着太阳默默开放。牵牛花有闻鸡起舞者的坚韧,日日不懈,又是朝阳忠实的追随者。人真的不是花,很少有人有牵牛花那般坚韧执着的信仰。如果人能从花的内涵和品质中感悟一些真谛,那人的精神就会注入人殷红的血液里,人的精神就会如长城般悠远而刚强,永不垮塌。
生在山野,长在山野,工作在山野,对山野的一颗小草、一滴晨露、一片晚霞都情有独钟,对乡野的一缕月光、一片雪花、一瓣花香都饱含无限深情。在《山居笔记》一辑里,在小楼里倾听春雨诉说,在孤独中感知寂寞之美,在中秋佳节放飞缠绵思绪,在花木丛中聆听鲜花呢喃,在离别场景体验别离愁肠,在大街小巷感受小镇的心脏律动…深居在乡野,不光是鸟语花香,也有愁绪满肠;不光是绿水青山,也有雪花离伤。在山居的日子里,既饱受了蝉噪掏空盛夏的无可奈何,也目睹了修路工人的高远梦想;既抒发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旷达与洒脱,也感叹了劝君更尽一杯酒,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困惑与迷茫。可以说,在山居的日子里,一切皆能体验的生活他都体验了,一切皆能感知的事物他都感知了,这才是生活的真实,才是生活的原汁原味。石磨、吊井、篱笆,这些只有乡间才有的老古董”已多年被城市渐渐遗忘在爱情的角落”但在笔下仍是那么闪耀光芒,仍是那么富有韵味,仍是那么乡风十足。看见这些字眼,就会唤起我们灵魂深处的悸动,追忆儿时童真的情趣,想念家乡那一方亲人。
说:守望乡村就是守望宁静,那是来自心灵深处的纯净,是一种高远的境界,拓展人生丰厚的内涵。”自然乡土里,可以午夜听蛙,可以夏夜欣赏蟋蟀弹唱,可以站在酉水河畔看酉水缓缓而流,可以钻进雪落深山观赏雪落初霁,可以在春日畅想山花烂漫,可以在房前采摘满架扁豆花。只有执着地守望乡村,才能守住心灵深处的那片纯净,也才能保住最原始的乡音乡土和原汁原味。作家谭岩说: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当你读罢《诗意栖居》掩卷而思时,你便会领悟到和同等的感受。2014年3月15日《贡水文澜》第十二期发表。
个人简介:吴联平,男,1970年12月出生,湖北巴东人,现供职于宣恩县委办公室,县作家协会会员。一生酷爱灵性跳跃的文字,一生喜读哲理彰显的诗书。读高中时,开始尝试写作古体诗、现代诗、散文、小说、随笔、笑话,2009年开始在《故事会》发表笑话豆腐块使自己的作品第一次变成纸上铅字,算是自己的作2013年在《恩施晚报》发表散文《人生两次泪》后陆续在《清江》《恩施日报》《贡水文澜》发表小说、散文、文学评论、随笔30余篇。
创作感言:从小就有一个追逐作家梦的情怀,从小就有一种摆弄方块字的执念。读文可以明理明智,写文可以修心修身。书看多了,人见多了,事经多了,集聚在心中的感悟就如喷涌的岩浆翻江倒海,急于寻找一个突破口,这个突破口便是用文字潜心去表达。于是,一篇篇文章在挑灯夜战中出炉,一句句惊艳之作在冥思苦想中诞生。每一次作品的智造都是一个劳力费神的过程,都会消耗无数个脑力细胞。初见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就如自己新生的婴儿在阵痛中分娩,既有智造的阵痛,也有孕育新生的惊喜。从此,花草树木、虫鸟走兽、人间冷暖都会变成我键盘上跳舞的文字,我的文字便也在花草树木、虫鸟走兽、人间冷暖中依身附体,赋予他们全新的生命和灵魂。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栖居
qījū栖居(栖居)栖息寄居。
乡音
乡音是故乡的土语,也可以说是人们真正的母语。因为母亲用它来为我们唱摇篮曲、教我们牙牙学语,我们无不是在乡音中启蒙,伴着乡音长大,它是我们最能表达情感的载体。
o型腿手术矫正有什么风险小孩子脸发黄怎么回事下肢静脉炎治疗方法
男性阴部瘙痒是怎么回事静心助眠口服液怎样
感冒鼻塞如何缓解
上一篇:单车骑行体系
上一篇:近80位亲历者亲笔撰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