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杂文千古悠悠说韩信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10-03

摘要:所惜者韩信是难得一见的军事家,但不是政治家,审时度势非其所能,否则三国不是自汉始,而是楚汉相争时,就该有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面啦,那样,华夏历史将会改写呵! 有两个词汇令人难忘,卧薪尝胆和胯下受辱,分别说了两位古人的故事,越王勾践和淮阴候韩信。越被吴王夫差灭国后,勾践在文仲,范蠡帮助下复国并最终灭掉吴国杀了夫差后,得以报仇雪恨的故事,越王勾践为此每天睡在柴草上,饭前后必尝苦胆,以激励自己不忘耻辱仇恨,立志兴国,但从心里总生发不出敬佩之情,反觉其特小人无耻的样子,脑海里勾践被囚于吴为奴时的种种媚颜软骨,甚或亲尝吴王夫差糞便以示忠心,而在越灭吴后没有一丝怜悯于夫差,特也薄情。相比较兵仙神帅的淮阴候韩信,史上著名的,胯下受辱,乞食漂母,则是伟丈夫。

史载: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积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於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但是韩信功名成就,贵为齐王时,令属下寻找二人,寻得漂母时,彼己老眼昏花,行动蹒跚,认不出富贵中的韩信,遂跪拜曰:“ 王寻老妪何也?”韩信疾搀扶漂母道:“ 我乃当年受你一饭之恩的韩信啊,当年曾说过;他年得志必重酬谢,今尔年迈体衰,不可再劳苦度日,今酬千金,置田产房屋,使人侍候,安度晚年吧。”漂母喜极而泣曰:“ 子真信人也。”

而寻到屠中少年时,属下亦闻当年齐王受辱事,以为韩信必报此仇,当然也恶声恶语,动作粗野,那屠者闻当年让自已欺侮钻胯之人,乃今齐王,自忖绝无生路,故身软腿屈.簌簌颤抖,进得宫中,磕头如捣蒜至头破血流,连称死罪,望求开恩。殊不料,韩信令其站起道:“ 吾今寻汝,休要害怕,设非当年使汝相辱 ,怎会激起我雄心万丈,成就今日为王,故非不罪汝,给汝一个把门的小官当,让我出来进去皆能见到汝,以不忘过往呵!”

韩信不忘一饭之德酬千金,乃做人道徳。漂母当年不信,秉心中一丝善念,无心插柳而得厚报,免了晚年凄凉。韩信少年奇才大志,不肯为一时屈辱发怒遭祸殃,杀人罪犯到处躲藏,怎实现远大理想,功成权在握,不肯报复.以恩报怨,何等宽阔胸怀,豪情雅量。那屠者蛮眛无知,欺软怕硬,虽做坏事,偏遇好人,当年没有血溅当场,今日仍能有幸把官当。

史载:范蠡是越王勾践的大臣,足智多谋,帮助越王打败了吴王,成就了霸业。庆功会上独少范蠡,原来他隐姓埋名,逃到了齐国去了,临行前给另一个功臣文种写了一封信说:“高鸟己散,良弓将藏;狡兔已尽,良犬就烹。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与共患难而不可与其处乐,子若不去,将害于子。”文种不信,终成剑下之鬼。范蠡在齐国经营农业和商业,发了大财,他把金钱看得很淡薄,把钱财都分散给穷朋友和疏远的亲戚。范蠡能发家致富,又能散财,在人们心目中是难得的活财神。

史载: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悦之。言於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也就是说;韩信当年先投在项羽部下,初无名声,且又闻钻胯事,不为项羽重用,只给个小小郎中,出谋划策,亦不为项羽釆纳,罕世帅才,岂甘寂寞,转投刘邦,亦被轻视,遂有出走之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在张良萧何劝说下,刘邦听取韩信对天下大势之评析后,始信乃筑坛登坛拜帅封印,致有十面埋伏,败楚后项羽自刎垓下,刘邦忌信而生杀害之心,先削齐王改封淮阴候,继又使吕后设计斩于钟室。韩信刑前说:“悔不听武涉蒯通之言,‘功高震主,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固当我亡也!”因为当年楚呈弱势,汉将起之际,武涉和蒯通都先后劝过韩信:“既不帮楚,亦不助汗,自立耳,三分天下,因楚霸王在,汉刘邦才会重用韩信,一旦楚亡,则必遭忌而命危矣!”

所惜者韩信是难得一见的军事家,但不是政治家,审时度势非其所能,否则三国不是自汉始,而是楚汉相争时,就该有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面啦,那样,华夏历史将会改写呵!

做人,做官,做为政党,何尝不如是呵,你的对手,反对你的人存在,可能正是体现你价值,决定你的生命的因素呵,万万不可不察呀!

共 186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韩信不忘一饭之德酬千金,乃做人道徳。漂母当年不信,秉心中一丝善念,无心插柳而得厚报,免了晚年凄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为德也。作者引用有理有据的史料,令韩信其人其事跃然纸上。“所惜者韩信是难得一见的军事家,但不是政治家,审时度势非其所能,否则三国不是自汉始,而是楚汉相争时,就该有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面啦,那样,华夏历史将会改写呵!”作者感叹后引到人的价值观问题,昔人已去,今人一定要把握好机遇,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李子燕)

1楼文友:- 1 1 :44: 0 看历史,想目前,史事全非话当年。

骨关节炎可以运动吗

全身性骨关节炎饮食

悦而维生素D滴剂多少钱

生物谷灯盏花系列产品
宝宝受凉打喷嚏
云南医药 生物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