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失落的土地土地征文散文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11-25

那天下午,教室里散坐着没几个人,阳光温淡,我靠窗子坐着。外国文学老师手托着讲桌,淡淡地讲着安泰俄斯的故事:

安泰俄斯是古希腊神话里的不败之神。他只要双脚站在大地上,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汲取无穷的力量,无人能敌,而一旦离开生养他的土地,他就会力竭而终。最终,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英雄揪住脖子在半空中掐死。

不记得老师说了多久,我好像怔住了,忘记了自己在哪里,在做什么。数年后,我更深地体味到了那种感受,就像偶尔回家时,在车辙蜿蜒的小路上,捡拾到一颗红豆,或收拾东西时,无意中看到箱底一封微微泛黄的信笺;像身处异乡时,突然有人在身后喊我的名字;像被河水冲走的衣裳转几个圈儿又漂了回来。安泰俄斯的悲剧,让我想起了那片养育我,给我力量的土地……

小的时候,大人总是忙,顾不上搭理我们。我们就漫山遍野地跑,山上、树上、河边无所不及。也就几年的时间,我们就对村里的一草一木悉数尽知,就差把天空中那半明半暗的云朵拽下来玩儿了。

春分过后,杨树快发芽时,折一支嫩条,拧巴拧巴把皮退下来,再削个口,就是一个笛子,细小的声音欢快,粗点的则有些瓮声瓮气。那几天,家家户户的小孩儿嘴里都叼一支吹,大街小巷地跑,欢快的声音响彻云霄。天热了,就拿脸盆到河里捞鱼虾。天气转凉入秋后,又顶着谷底的风到崖边摘酸枣,折沙棘。寒冬腊月了,就到河里滑冰。

当然,也有不按季节,突然心血来潮的时候。比如突然想模仿哪吒,就从树上摘两颗青苹果,棒棒糖那么大,一手一个,站在高高的土疙瘩上,身体呈“大”字型跳下去。下面的庄稼地像蛋糕一样松软,田里长了什么记不清了,但能肯定的是,在我落下来的时候肯定砸坏不少禾苗,还把嘴磕成香肠嘴,只得灰溜溜地跑开,还得忍着痛,装作若无其事。

就这样,我们总是大早出门,直到天空一片一片暗下来才回家。无论我在村子东边的树林里,还是在西边的野地里,我都能径直地回到家里,甚至闭着眼睛,我熟知这片土地的每一寸纹理,甚至气息。

待夜深人静,狗都睡着时,全村人躺在炕上,酣声阵阵,亢奋了一天的我,脑子里的东西渐渐模糊不清,睡吧,天塌下来有地顶着,天亮后果然一切照旧,只是我要上学了。

那天吃早饭时,就听见爸爸嘱托堂姐饭后带我去上学,还没有吃完饭,我便藏了起来。不知道藏了多久,见外头半天没有动静,自觉没趣,就大摇大摆出来了。接下来的情景就跟大多的小伙伴一样了,哭天抢地,撅着屁股不走。闹半天无用,罢了,还是去吧。

学校并不远,可我不想绕远,总是从西边的果园翻过去。翻过去,翻回来,一天往返好几次,途中难免看看虫子看看树,迟到是常有的事。不过,我也知道了不少事。我知道杏花每年都要比梨花早开几日,粉红色的。那两棵杏树的年龄估计比爸爸还要大,对我来说它们就是参天大树。站在树底下,仰起头看不到天空,只见花瓣悠悠地落下,对“落英缤纷”理解,也许就是由此开始的。接着是千树万树梨花开,花朵随风簌簌而下后,开始出叶,结果,并一天天长大。

有一天中午,歇晌睡过头了,在梨树下跑的时候,恰好掉下一颗青梨,很大,没多想,拾起装书包里,书包“吧嗒”“吧嗒”拍着屁股继续跑,到教室门口时,正好掉出来,滚到地上,引得大家耻笑不已。有时候,我还会带朵小花或是武生一样红白相间的虫子上学,上课的时候玩弄于掌间,枯燥的课堂因此而变得不那么乏味,我也不再厌烦念书,还会主动念书,除了在教室,还会在田间地头或是东河上面的土坳里。

刚开春时,只有地头边是绿的,河水流过,空气湿润润的,拿一本书来念,开阔的天地间就只有我和它了。当然,最好的念书地方是那个土坳里。夏日里,晨光微熙时,拿本书静静地坐那儿,那种感觉真是无可方物。对面的林子烟岚缥缈,脚下的水里长满没膝稿的水草。一头牛总比我早到,钉在草中央,低着头一心一意地吃着,脖子里的铃铛,“铛铛”地响着,飘到上空久久不能散去,我和它都忘己地享受这种感觉,直到日上三竿时,我回家吃饭,它继续吃草。

那时候的我不懂悲伤,就算偶尔做错事,或无故被大人骂了也不打紧。地上挖几个洞溜溜玻璃球,或画几个方格,打会瓦片,或干脆拿把锄头随便找个地方刨几下,扬长而去,烦心事也就到九霄云外去了,土地是不会介意的。只要你勤快,随便一块地方都会有惊喜和收获。比如春天的时候,我撒一把花籽在墙角,秋天回头时看到的就是满院芬芳,惹得一只花母鸡带一群鸡娃钻来钻去,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土地是公平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村里人深谙此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辛勤耕作,认真收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祖祖辈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害怕这种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读书也好,努力也罢,我终于逃离了那片土地,走进林立的高楼大厦,走进自认为广阔的天地,却不是想象的样子。

每次看到市场干净饱满,整齐排列的瓜果蔬菜时,总觉得少了点它们该有的神气。就会想念家里那棵向日葵,花盘大得支撑不住,得拿跟棍子顶住;院子里的菜畦里,各种蔬菜果实多的东倒西歪。摘一根黄瓜水管下冲一冲,咬一口,满口清香沁人心脾。秋天,堆积如山的粮食堆在院子里,刚刚从土里挖出的红薯、土豆一字排开,家人雪夜里一车一车拉胡萝卜时最开心,那种丰收是最质朴,最动人的收获,胜过所有的回报。

有时,还会想起小时候,家里的那头青色的骡子。骡子因为食量大,村里人多是三四户人家轮流养,共用一头骡子。爸爸他们兄弟三个就共用一头骡子。也因为这样,村里有马厩,有驴圈,就是没有供骡子独住的圈。什么时候该去谁家,那是人的事儿了,它经常搞不明白,尤其是春忙秋收时,一家轮一天,它更不知所措了,每次走错被主人揍的时候,就会尥蹶子打滚,发脾气。

其实,它的感受,我应该能理解。就像前段日子我由北边搬家到南边。次日,骑着自行车上班,跑出去一截才发现上班的地儿过了。第三天,我谨记路标,谨慎前行,结果跑过了更远,常常走着走着就会忘记自己要去哪里,要干什么。

几天后,参加一个考试,跑好远去拿准考证。握着笔要签字的时候突然就恍惚了,呆呆着不动。工作人员看看我嘲讽地问道:“想啥呢?”引得后面人一阵哄笑。我想我要是家里的那头骡子的话,她肯定还会给我一鞭子,再说一句“傻骡子”。

就是这样,我不再是之前林间的一棵小花亦或小草,兀自开放着,不嘲笑外面的世界,也不在意世界的嘲讽,倒像一棵水泥地里扎根不下的蔫草,忘记了如何生长。每日早起的动力不是虫鸣鸟叫,是奔波的闹钟;仰头远眺的不是满天星空,是时光穿梭的声音。我这样不停地奔跑,只为更好地坚持在原地,生活如此乏味,只为生存。我甚至能深切地体会到安泰俄斯被举在空中被掐死的那种窒息感,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俗,这或许不是生活固有的样子。

这几年辗转几个地方工作,努力自然不会少,尽职尽责,自觉问心无愧,却总不是自己想要的,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大多坚持不下。也或许,我本是一块贫瘠的土地,至今了无成绩,毫无建树。每每想起,不自觉会黯然伤神,难免与天地怄气,与人怄气,与自个儿怄气,失了自我,丢了平静,生活自然也不顺遂。为此消沉数月后,却对生活有了从前没有的感觉。

在这些不太短暂的日子里,不尽都是愉快的,甚至还会恐惧,会啜泣,可生活的质地却因此丰富起来。有点像成长,成长不会突然让我们变得更欢乐,更富有力量,但却让我们对周遭的世界有了更透彻的了解。想想,我可能拥有很多东西,也可能只有一点点。如果亲情爱情是我生命的全部,那我是幸福的,但如果金钱地位是我的全部,那我可能一文不名。

所有的不顺遂,工作或是生活,或许说到底都是自己不愿意去改变,不愿意去做得更好。就像童年生活的那片土地,也许它从来都不曾远离我,是自己渐行渐远,心怀不够宽广。也或许,心中有绿色,所及之处便处处是闲适,心中有闲适,那所闻之声便是虫鸣鸟叫,所见之色便是山花烂漫和春意盎然了。

共 11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篇充满故土情结的文章。文章的开篇,作者就以一个古希腊的寓言故事,引出了自己心中的故土情怀。随后,作者以流畅自然的笔触,以满怀深情的回忆,叙述儿时在家乡生活的点滴:那无忧无虑、纯真快乐的童年时光;那鸟鸣虫叫、红花绿叶的乡村美景,一切都显得纯朴自然、安稳静好,犹如陶渊明笔下“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境界了,难怪这些景象在多年以后依然在作者的脑海中鲜活着,难以磨灭。在文章的后半部,作者描述了在城里谋生之后因为远离故土所产生的种种失落,与前半部对比,更加突出了心中那一份深深的故土情结。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呢?无论在日子过得如何的不如意,也曾因此而黯然神伤、消沉懈怠,但作者在最后依然固守着心中那一份故土养育出来的纯朴与淡然,不因世俗的环境而随波逐流地改变,难能可贵。心存故土,则处处净土,所有的金钱地位均不过是过眼云烟,而惟独净土难得矣。真情流露的文字,蕴含哲理,令人回味、思悟。【:喜有此李】

1楼文友: -09 14:10:08 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份故土情结,不因岁月消逝而褪色,不因年华老去而黯淡。

问好作者。

肥胖症发病的主要原因

奥利司他胶囊在药店能买到吗

奥利司他哪里能买到

薏芽健脾凝胶疗程
什么减肥药比较安全
男性尿急憋不住吃什么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