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文学史空白的诗歌选本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11-30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是中国当代文学从“文革”的凋敝状态中逐步摆脱出来,呈现出不断复苏、日渐繁荣局面的新时期,中国新诗也在这一时期显示出异常活跃的创作态势,令人瞩目。在这一历史时期,有着不同人生阅历和生活境遇的老中青三代诗人开始同台竞技,不约而同地爆发出相当惊人的创造能量,向世人奉献出许多具有突出的思想内涵与艺术品质的诗歌作品。文学史对这段时期诗歌状况的描述,一般是以两个诗歌群体为主要对象加以概括的,这两个群体即是“归来诗人”群和朦胧诗人群,前一个群体代表着文革前已成名的诗人在新时期重回诗坛、再度点燃创造 的历史境况,后一群体则用以指称在新时期赫然“崛起”的一帮新诗潮诗人。然而,还有一批诗人,比如雷抒雁、张学梦、叶文福、熊召政、叶延滨等,他们的诗作《小草在歌唱》、《现代化和我们自己》、《将军,你不能这样做》、《请举起森林般的手,制止》和《干妈》等,在那个时期也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反响,其社会影响力和文本艺术性丝毫不在归来诗人和朦胧诗人之下,但这一批诗人却很长时间为文学史家所忽略,未能进入新诗史的描述之中。我们该如何给他们在文学史定位呢?最近由著名诗评家吕进主编、西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来者诗选》一书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对上述那群被文学史所忽视乃至遗漏的诗人群体,吕进给了一个新颖的命名:新来者。按照吕进的解释,这里所谓的“新来者”,是指两类诗人:一类是新时期不属于朦胧诗群的年轻诗人,他们走的诗歌之路和朦胧诗人显然有别。另一类是起步也许较早,但却是在新时期成名的诗人,有如“新来者”杨牧的《我是青年》所揭示,他们是“迟到”的新来者。新来者诗群留下了为数不少的优秀篇章。

从历届诗歌大奖的获奖情况来看,新来者诗人群体的创作实力是相当强劲的,其文学成就也不容忽视。吕进在2009年专门撰写了题为《论“新来者”》的长篇论文,就这个群体的创作成就与文学史价值进行深度阐发,在学界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2010年之后,吕进便着手进行资料搜集与整理工作,以编选一本反映新来者诗人群体的创作概貌、体现这个群体文学实力的诗歌选本出来。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新来者诗选》终于面世。

《新来者诗选》共选了99位诗人的220多首诗作,全面和真实地反映了这个群体的创作实绩。诗人在年龄上彼此悬殊,既有出生于 0年代的,如韩瀚、刘湛秋等,也有40年代出生的,如傅天琳、韩作荣等,还有60年代出生的,如吉狄马加等,其中主体部分为50年代生诗人,例如高伐林、高洪波、李小雨、马丽华、骆耕野、熊召政等等。在所选诗歌中,既有在当时就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作品,也包括九十年代和新世纪创作的优秀诗作。

如果说归来诗人侧重于表达对历史的审视,朦胧诗人重在呈现个人化的精神世界,那么新来者则将个体与群体较好地联接在一起,他们的诗歌更体现出对于现实的沉思,对于当下的关注,体现着生存关怀与生命关怀的有机统一。作为填补文学史空白的诗歌选本,《新来者诗选》的编选与出版,由此凸显出了特别的意义,它是新来者诗群创作实力的第一次集中展示,不仅可以使80年代初期的新诗发展史得到真实的还原,为重写新诗史提供较为重要的材料与佐证,也可为纠正当下诗歌中的一些创作痼疾、引领新世纪诗歌更健康稳步地发展起到某种促进作用。

(张德明,作者系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南方诗歌研究中心主任)

(:刘颖娜)

孩子营养不良的症状

一岁宝宝最近不爱吃饭

孩子消化不良怎么办

生物谷灯盏花素片怎么样
生物谷灯盏细辛胶囊效果怎么样
小孩半夜流鼻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