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喜欢聊天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0-01-12

前言:我非常喜欢聊天,和不同国度里不同的人。我之前有一位朋友,来自日本大阪。他特别热爱读书,对中国的历史很感兴趣。有趣的是我自己特别喜欢看历史著作,所以也比较聊得来。我因此,得以更准确地知道日本文人之间的氛围,和来自这个国度里的很多文化和思想,尤其是工业思想有了大略的概括。我很久之前,看过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后来又看过电影版的《挪威的森林》。而且我也听过伍佰唱的《挪威的森林》这首歌。再后来,看的书多了,了解到还有一幅画也叫《挪威的森林》。后来多方查证,知道TheBeatles也唱过这首同名歌曲。故此,有写这个文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我所知道的感受。

(一)画:画者与白桦林

画《挪威的森林》这幅画的叫东山魁夷,是日本风景画家、散文家。1908年7月生于横滨。1999年5月6日逝世。

东山魁夷在日本画界非常有名,有画圣的称誉,而他的散文据说和川端康成并成为二壁。一个专注于绘画的人,在文学领域能够有如此高深的造诣,着实是了不起的。

了解东山魁夷的人大约都知道,他一辈子画的画从没有画过人物。他的画只专注于风景,在出现在世人眼中的画里,每一幅画都是高雅慰藉,充满诗情哲理,不仅让人沉醉,还能勾勒出一个完美的世界。

然而在2012年 月,有人在他的遗作《白桦》的另一幅未完稿中发现:稿纸上,在一片静谧的白桦林间,赭色的小路远远地通向天边。在无边无际的蓝色里,隐隐有个女性的身影出现,这在他以往的画中从未出现过。自此,关于他的“富良野白桦之梦”的爱情传说再一次传开。

传说是这样的。

19 1年12月,日本北海道富良野。时年2 岁,刚从东京美术学校毕业的东山魁夷入住一家名为“桦之白”的家庭旅馆,开始为期三个月的画画写生。

刚一放下行李,画家的专业眼光便让他发现了一个美少女。丰盛的发髻下,一双黑色细长的丹凤眼加上不点而红的嘴唇。第一次,东山魁夷有了给人物写生的兴致。眼下,这个1 岁的酒井桐子,稚气未脱,却美得令人心悸。显然,女孩也对这个天天行踪不定的青年有了好奇。她曾悄悄尾随在他身后,跟着他走向富良野的茫茫雪野。然而,她只看到他端坐在白桦林间的石头上,满目痴迷。

第一天如此,第二天如此,第三天,桐子终于忍不住好奇,上前问道:“先生看到了什么?”东山看着她好奇的眼睛,不禁微微一笑,“看见了美。”桐子不知道东山说她还是白桦林,她喋喋不休地讲述着这片美丽的白桦林,春天小鸟在枝头歌唱,夏季满林飘香,秋季白桦林边的枫叶红了,颜色浓烈如火,冬天白雪皑皑,仿佛人间仙境。东山看着她,第一次漾起一股甜蜜的暖意,她的声音惊碎了树梢上的浮雪,细细的雪花纷纷扬扬,多美。

他不愿意以人入画,是自小因体弱饱受欺凌,因家贫,他又饱受世人白眼。14岁那年,他因感染风寒,镇上的人怕传染,硬把他一人送到远离村庄的树林中隔离了两个月,任他自生自灭。正是那幽闭的两个月里,他听到了自然的声音,看见了如墨夜空中飘浮的鹅黄的月亮。他立下誓言,绝不在自己的画中出现人类。在这与世事隔离的世外桃源,东山第一次感受到人性之美。

然而,时局已经开始动乱,全国性的经济萧条正在不断蔓延。东山也已经一个月没收到家里汇款。他惴惴不安地提出告别,桐子一听,“哇”地哭了。第二天一早,他便留下了自己最值钱的东西——从小佩戴的玉葫芦抵押了住宿费,心急火燎地赶回家。桐子将他送到了大路口。

那时正值 月,雪已化净,天边那无边无际的蓝里,有一个小小的身影。东山一路走着,不知为何,头脑都化成了清水,滴滴答答往下流。那种甜蜜的空寂,应该是爱恋吧!

当他回到家,才知道家里已经贫蔽不堪。不久,父兄也都接二连三死去。失去了经济来源,东山只有靠给人作画混得温饱,那是他最窘迫的两年,孤寂的东山给桐子写了很多信,但没收到一封回信。此时战火已经弥漫,想起自家的悲惨遭遇,他对桐子一家的际遇几乎不敢想象。

19 4年春天,东山终于重新踏上富良野的土地。“桦之白”家庭旅馆仍然存在。店主爷爷一见到东山,惊喜万状。“可有两年不曾回了呢!”东山来到院里,桐子很快端上了晚餐。两年不见,在东山的眼里,脱去稚气的桐子令人无法转睛。“这孩子一直在等您呢!”店主爷爷一句话,令桐子和东山都羞涩起来。他们在饭后,拥坐在桌边下棋,喝茶。他们的手指尖偶然相碰,都激发出电流颤动,那遮挡不住的爱情的春光。然而正在柔情蜜意之际,东山却接到了老师结诚素明的电报。老师为他争取去德国留学的名额,并为他找到了游学的赞助者。

他再一次选择了离开。不同的是这次是不告而别。

他在异国呆了五年。五年里,他创作了不少佳作,画风也逐渐稳定:以西方写实的眼光捕捉日本的情调之美,表现未经现代文明污染的大自然之美。同时,他也收获了婚姻。

19 9年4月,捷报传来,东山的画作《冬日三乐章》获得“19 9年第一回日本画院展一等奖”。5月初,他带着妻儿返回了日本。事实上,他一回国便悄悄地去了富良野,但“桦之白”家庭旅馆已不复存在。店主和桐子也不知去向。

凭借着这些画作,他在日本的声望地位越来越大,但随之而来的应酬,他既厌恶,却又推脱不得。1941年12月的东京,寒气逼人。东山却不得不又参加了一场应酬。七八个浓妆艳抹的艺伎围着几个男人团团而坐吵闹得他头痛欲裂。

可是,他突然发现,一个艺伎看上去竟眼熟得很,那丰厚的发髻,黑色细长的丹凤眼,竟然与桐子相似但她显然不是桐子。不知为何,东山仿佛看到了多年后的桐子,那种物是人非的悲怆立刻击中了他。他竟一杯接着一杯,将自己灌了个酩酊大醉。

他记得自己被人拖进了休息的房间,那个艺伎一直在照料着他,她温存地给他擦脸,她低声地安慰着他,可是被酒精灌醉的脑袋根本就听不见她在说什么。后来,他又隐约醒来,却见她一直坐在灯下,紧紧地盯着他,即使醉到快人事不省,他依然能感受到她浓重的悲伤。

天亮了,东山从宿醉中醒来。他躺在榻榻米上,身边空无一人。若不是空气中尚存的脂粉香味,昨晚上的种种荒唐几乎可以算作一个梦。但是,当他起身时,他看到枕边放着一个晶莹剔透的玉佩——一只小小的玉葫芦。

玉葫芦那个自小带在身上后来抵押房费的玉葫芦……他一跃而起,顾不得脸面和尊严,找到请客的官员,请求他打听那个艺伎的下落。得到的消息却是,那些个女孩子已经离开了东京,不知去向。

他想到那已经久远了的过去。

“先生来写生,会画这片白桦林吗?”

“会的。”

“那么,会画上我吗?”

当夜,他想起往日种种,情难自抑。他拿起画笔,画出了画作《白桦》。画面上,雪白的白桦如同风姿秀丽的少女,那眼睛的形状形如丹凤,赭色的小路通向天边,而天际那幽深的蓝,蓝得令人心悸。

(二)音乐:隐藏在忧伤中的爱恋

世界上能够完全忽略语言存在达到共知的艺术我认为有两个:绘画和音乐。绘画自不用说,我想说说音乐。与TheBeatles演唱的《NorwegianWood》和伍佰演唱的《挪威的森林》有关的情绪。

艳遇和爱情,大约是每个人在某个阶段中都曾遇到或是渴望的事情。在人内心深处,渴望一份完整的感情从来都是一个在实际不过的需要了。

能够忍受长久的孤单是佛和哲学家的事情,对于芸芸众生来说相伴的温暖,互相体贴的异性的爱恋,最是渴望最是需要。所以,千百年来,人们明明知道爱情中个有很多苦涩伤痛的味道,却依然前赴后继地奔赴爱河。

我记得很久之前,我看过一首短诗。具体谁写的已经忘记了,只记得大概的内容,大约是:爱情啊,能够让年老的人有青春的萌动,让夕阳燃烧成早晨的烈火。

就是这简单的话,已然把爱情的真核描述出来了。

沐浴爱河,情浓意密。我的是你的,你的是我的。彼此所融洽,相互黏在一起,说着稚嫩的话,再傻都是天真的好。已无需多余的解释,眼神和小小的动作,在情人眼里都是绚烂。

情人眼中出西施,丑孩子也有爱情的春天。爱,是一种心与心的链接,相互吸引,黏在一起的舍不得的分离。

也不管是暗恋、相恋、异地恋、分手,都是爱的一种表达。由古至今,爱情是最能吸引人的主体。不管是白居易的浔阳江头遇到的歌姬还是苏轼《千里秋千墙外笑》或者戴望舒的《雨巷》,都是情爱,都是擦肩的幻念。

可是,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丝情意在里面,甜蜜着多情的遗憾了。

艳遇,在我们的文化中能表达太多的含蓄。而这,却又无时无刻都在发生。遇见的都是一场短暂的爱恋。灵与性,天与地,长久的短暂的驻留。

事实是什么,重要却也不重要。若能长久,便不会分离。那么简单,也有那么多伤感的过程。我的,你的,我们的。

要相信,再多的日子,都有共同的路程。亲昵的,不要分离。

(三)村上春树:水泥地里长出的参天大树

在写作的圈子中,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这样的话颇能代表写作者。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位年轻的作者在 0岁之前如果没有什么有分量的作品,再想出名绝对是难上加难。村上春树大约是一个例外。

纵览当代的作家中,像他这样 0岁才开始写作,并且取得大的成功的作家,可以说绝无仅有。从 0岁写的第一个作品《且听风吟》作为出道点开始,他的写作生命仿若喷发的火山,把热烈的岩溶滚烫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一部接着一部的作品,给我们呈现出更多的喜怒哀乐。让我们通过文字来了解他,了解一个博大的世界。

仿佛日本海的海风刮过西太平洋的洋面,拂在我的脸颊上。在闭上眼睛的想象里,仿佛看见了海的咆哮、宁静。仿佛看见赤脚的孩童,在漫长的海岸线上,追逐着海浪奔跑。偶一弯腰,捡拾起一枚枚漂亮的贝壳,在海天相接的地方,有成群的海鸥在飞翔……

高晓松说:“我希望能再看得见未来,能收摊收得好看一点。尤其像我们这种,出摊出得比较早的人。就是小小年纪就已经摆摊了,风吹雨打这么多年。该收摊的时候就能好好收了,就最好。”

可是,当把高晓松和村上春树放在一起比较的时候,会忽然有一种察觉,那是一种文字的力量,永不停息,永不放下的力量。文字,比人更能活得长久,可是,当你看到一位作者能够更健康更好地活着,写出我们没有触摸到的天空,让我们感到欣喜,感到惊诧,这种力量,无言、深沉更有沉静的力量。

转过头,看看已经被星空纪念过的过去。沉下心去想:村上春树在自己开的酒吧里,调着酒,忙碌着招呼每一位时刻,那双本该用来雕琢文章的手,伸进冷水里,择菜或是端盘。一种低俗和对高贵的亵渎,会有一种沉默的沙哑,你不忍再想下去。

事实的本质中,工作没有贵贱。可是,作家的手怎么可以是在餐厅中忙碌的手呢!你会心生这样的不满。

可,即便是如此。那也是生命中的一种幸运。对读者、对村上春树本人而言,浓厚的生活阅历底子,完全是我们现在见到村上春树的夯实的基础。生活从来都是文学的基石。喷涌而出文思,是在多年的酒吧生活中的磨砺。

石块磨去棱角之后,会更有收藏的价值。作家打磨去稚嫩之后,会更有朴实无华的光芒。我们姑且可以把村上春树在 0岁之前的经历看做是写作家这颗种子被水泥密封在泥土中。有一天,种子挣脱黑暗、挣破监牢,长成我们今天看到的参天大树。

感谢一个机会的降临,把好的作家和作家好的作品恩赐给我们读者,让我们有机会阅读和感知幸福。

是一种未来的不可预知的快乐。用芬兰的女诗人索德格朗的诗《礼物》来说吧!

在这五光十色的世界

我要的只是公园里的一把长椅

有一只猫在上面晒太阳

我想我应该坐在那儿

一封短信紧紧地贴在我的胸膛

我想这就是我的未来

生命也就是如此幸运,在大树下,还有更多的时光,继续渴望好的文学。

(四)何必相遇

何必相遇呢?是因为我们生命中有些情感和苦难必须相互遭遇一场,去体验一把彻骨的痛吗?渡边和直子、渡边和绿子,那些相互追逐却最后剩下一场荒凉苍翠的落寂。是一场大雨、一场海啸的咆哮,写下不再重来的青春。

一切都是从木月的死亡作为起点,在此之前一切都是明亮和欢喜的。可以再推移的时光里,看得见青春生命中最真实的漫长。木月和直子,他们那么和谐的欢笑和爱恋里的依偎。在夏日的光芒中在渡边的目光中,似乎写下了后面的结局。虽然这结局对于当事人来说是无可预测的。

木月的死亡,是整个故事的绝对转折点。也正是因此,才有了后来的事情。故事的背景是特殊的日本七十年代,在东京。

渡边和直子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相遇了。在东京相遇之前,渡边一再在摆脱来自生活和心灵之内的压抑,和不同的欢场女子交往,甚至和永泽一起出去买醉寻欢的时候,相互交换性伴侣。

多么混乱的时代和时代里胡乱自己的人。

是一个景明如艳的午后,有禅鸣和盛长的荷莲。渡边和直子再次相遇了。似乎彼此之间有一种陌生的尴尬在里面,却因为熟悉和对东京陌生的难以忍耐,他们每周末都会见面。见面,只是没有目的地胡乱走走,却没有什么明确的事情。这一直延续到直子的生日。

那是一个大雨的夜晚,蔓蓝的色调,还有充满浪漫的生日晚宴,似乎从一开始就预示着什么。而事实也真的发生了什么,就仿若一开始空气中就弥漫着情欲。如果用一个恰当的词来说这样的事实,大约只有情迷意乱了。可,更为内核的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比如隐藏在渡边内心之内,很久之前的爱恋,对直子。

直子,那么患得患失。想拥有却更多地害怕失去。她逃离东京回到神户,后来去了疗养院。他们之间开始书信的联系,直子说,(渡边)有一点请你相信,你并没有伤害我,伤害我的是我自己。

逃开是人的本能,也是现实的本能。只是,事实的本质一直在那里,并会随着时光去发酵。渡边、直子,一个追一个逃,更多的痛楚和纠结。

为了排遣内心的寂寞,渡边接触了绿子,并频繁往来和直子完全不同的绿子。所以,才有了后来,那个不知方向在何方的吻。最是纯净,却也最是伤人。

不久后,渡边收到了来自直子的信。他前往疗养院探望直子。直子的同屋人玲子正在用吉他弹奏披头士的《挪威的森林》,这是直子最爱的歌。“听到这首歌,感觉自己仿佛在密林里迷了路。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只觉我孤单一人、又冷又暗,没人来救我……但是这确确实实是我最喜欢的歌。”总会流泪的直子说道:“只要有渡边在就不要紧了。”可她依然无法止住泉涌的泪水……

第二次见面之后,直子和渡边约定,只要更好一些,能够打开自己,就和他一起生活。可是,直子还是死了。

我们看得到的撕心裂肺的疼痛,还有一种绝望下的解脱。得到和失去,是眼泪的咆哮吧!爱情和生活的彷徨,对岁月的感伤,对未来的迷惘。都在死亡之后,成为过去。希望是死亡的孕育,也是新的开始。可是,明艳的青春,如果没有这样的相遇,哪怕更多的平淡,想来也是好的。

人们有幸能够欣赏陈导演如此严丝合缝地把村上春树的小说完整地展现,让这部带着村上春树个人影子的小说成为电影中的经典。我特别喜欢电影中那些绚烂和绿意盎然的每个场景,喜欢这部迷茫之后有希望的未来的电影。感谢陈导演感谢村上春树!

共 5822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篇文章的解读角度是新颖的,作者把同一名字的歌曲、绘画、电影、小说放在一篇文章里进行赏析解读,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每一样艺术作品的魅力,而且,让我们在作者的赏析解读中感受到了不同艺术形式的共同美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同样的情感在每一种艺术形式里都能找到感人的表达形式。这篇文章的第二个新颖之处,作者对每一样作品的解读,不是用枯燥单调的评述语言,而是用生动细腻而精练的细节描写语言和故事进行作品解读,读到书评展示的语言,作品展示的故事,书评中包含的作者揭示出的所读作品中的人生感悟,我们还能能说作者评述的作品不好吗?推荐!【:春雨阳光】【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22:26:41 这种作品解读方式,值得探讨。文章用散文的语言,把作品中的感人之处故事地展现了出来。 语文教师

2楼文友: 22:06:11 精致的品文,为这个作品献分支持。

楼文友: 08:51:40 老师你好。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口腔科杜宏宇
山西治疗不孕不育方法
泰州治疗不孕不育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