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告别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0-02-20

最后的告别,关于购买《最后的告别》的介绍

最后的告别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高尔基

又是一个母亲节。

我母亲2012年6月12日离开了我,离开了家。

2012年以前的每个母亲节,我和弟弟、妹妹总是想到要给母亲送一份礼物,你买衣服,我买鞋子,你买吃的,我买用的…母亲总是叮咛儿女不要花钱,不要礼物。儿女们送来礼物母亲很欢喜,感受到她心里暖暖的,甜甜的,美美的。母亲去逝,我们整理遗物发现好些衣服鞋子商标还没有动。

2012年以后的母亲节,每当我收到儿女的礼物,我就会想起母亲,我去哪儿送礼物啊?心里酸酸的…

母亲不在的母亲节都会勾起我对母亲的思念、怀念和留念。我从来就没有忘记过母亲,因为母亲的爱一直伴着我,母亲的音容笑貌刻骨铭心。

我的母亲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文化不高,识字不多…

可她勤劳、俭朴、勇敢、坚强、善良、乐观、乐于助人,充满爱心的优秀品质一直在教育影响着儿女。母亲在我心目中无比高大的形象无人替代。

那是二○一二年五月中旬,由于母亲癌症病情恶化又一次住进医院,这是母亲癌症六年来最后一次住院。前几次住院化疗或介入治疗,虽然母亲重病在身,但她很坚强,很乐观。每次出院后化疗药反应过后她又开始象正常人似的锻炼,做家务,她淡定,她乐观向上,让你很难相信她重病在身。即使她每天躺在病床上她仍可以做到有说有笑,和蔼可亲,干净勤快。她只要能动,能下床,她就坚持力所能及,尽量减轻儿女负担,自己倒水、吃饭、洗脸、洗脚、洗内衣。在病房里每天早早起来在护士查房前洗好脸,梳好头,整理好床铺。医生护士都喜欢她,喜欢她的微笑,喜欢听她说话,喜欢她把自己和病房收拾得净净,有时她还会给护士提建议,护士很乐意接受,医生护士亲切地叫她奶奶。

在医院里我留在她身旁照顾她,每天午饭后她便崔促我让我睡一觉,晚饭后让我把她扶下床坐在矮凳上,让我给她打洗脸水并把水壶放在旁边就崔促我下楼到医院对面的公园去锻炼。她总是说:“我生病住院没办法,你们年龄都不小了来医院照顾我也要尽量休息好,抽时间到外面走走,可不能把你们拖累病了。”

这一次住院不同往日,脸上的微笑不见了,往日的乐观没有了,进食也很困难,每天只是一点稀粥,牛奶,西瓜汁。母亲很智慧,很清楚自己的日子不多了。那些天,每天都在向儿女交待事情。她告诉我们:“你的母亲这次真得不行了,以往治疗我都听你们的,这次你们听我的别再费心抢救了,我活着能看到儿女这么孝顺,看到子孙满堂,我很知足了。我退休时工资不到一百元,没想到能长到一千多,这些年生活很幸福。”她交待大弟:“我还有一张存款单在大衣柜里,你把它取出来放在身上留着备用,户口、房证、电费本、煤气本在柜子的一个小花书包里…”那几天,母亲很难受但每天都在向我们交待什么。她让我回家把五斗柜里的一个小木盒拿到医院来。打开木盒里面全是各种饰品,有手链,手镯,项链,戒指,耳环…这些饰品有金的,银的,玉的,这些都是我们这些年为她买的,她拿着这些饰品一件一件说得很清楚,哪一件是哪一个子女什么时候为她买的。母亲说,这些饰品都是你们买的,我也不能再戴了是谁的谁就拿去。在饰品中她拿了一个戒指递给我:“这是你和你妹妹两人0八年母亲节在解放路上的金店买的,你拿去处理吧。”听了母亲一番话,又一次发自内心的佩服,这些事她怎么记得那么清楚?

母亲交待小弟:“我知道你们姐弟四人都是党员,在单位都是领导,葬事旧的风俗你们也不接受,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你到店里给每人买件白色短袖T恤衫,白球鞋。到时候啊,一看就知道是我们家的人。”母亲又交待大弟媳:“这两天你别往医院跑了,去把葬事要用的东西买来,记得左邻右舍都是多年的邻居,他们来帮忙一定对人家有礼貌,要留人吃饭…”母亲崔促我去买送老衣服。

一天晚上大弟值班,母亲让大弟坐在她的身边告诉他:“我还有一件事就是我住的房子,怎么处理你们商量着办,千万别因为房子闹意见叫人笑话。”我大弟当时就给母亲表态:“你放心吧,我们不会闹意见。”

母亲一辈子为别人着想,为家人儿女操劳。她总是对我说:“一辈子忙忙碌碌,干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是啊!我妈真是一个干活的命,操心的命啊。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还在操心。那些天,尽管我不愿意相信也恐惧看到将要发生的事情,可母亲的病情告诉我们,她和儿女相伴的时间己是很短很短了,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与儿女作最后的告别。

母亲四岁我姥姥病逝,六岁有了继母,七岁开始帮继母带孩子,姥姥相继生了六个孩子,五个孩子由母亲帮着带大。母亲很小就学会了烧火,做饭,带弟妹,做家务,学会了织布、纺线、做衣服。她勤快能吃苦,她聪明心灵手巧。从那时起就开始了忙碌的一生。

母亲结婚后生下了我们兄妹四人,把我们带大,接着帮我们带孩子,再接着帮我们带孙子孙女。家里人口越来越多,这么多大人孩子都穿母亲缝制的棉衣,而且每人几件。母亲常说,一生为弟妹为儿女子孙及重孙做了多少件衣服自己也数不清。多少年母亲在灯下做衣服的画面早己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六十年代,国家正值困难时期,家家户户吃野菜,树叶,豆渣…母亲在仓库工作,经常下班拉一平车空面袋回家,晚上等我们都睡了,母亲开始忙碌起来,她在屋里支一个大菠篮并在四周支起蚊帐,母亲用毛巾把头包起来,戴上口罩头伸到蚊帐里,把每一条面袋翻过来用小棍使劲敲打帖在面袋上的一点面粉。一条,二条,一百条,二百条…一夜几个小时能敲打出三斤或五斤面粉。虽然面粉己不是纯白,做出的面食黑了许多。可母亲总说这要比吃树叶,野菜好多了。是啊!正是因为母亲的忙碌使我们家在极困难的时候比其他家人生活好了许多。

六十年一直到八、九十年代人们的住房都不是宽裕。那时我们一家人就两间屋,大弟要结婚,母亲每天下班后就拉来一平车的石头,砖块。一天一车积少成多,就这样用这些石头砖块盖起了一间婚房。大弟后来搬进单位宿舍,小弟又在这间屋结婚。

多少年过去,母亲倾尽一切把我们抚养长大,可是母亲己步入了老年。老了她仍是忙忙碌碌,几十平方的小屋打扫得净净,仍在不停地为孙子们做衣服。我们劝她,让她休息她却说,一辈子忙贯了,闲反而不习惯。每到星期天她知道我们回家更是忙碌,起早买菜买肉不是包包子就是包饺子。母亲这么多年从来不买肉馅,都是买来肉自己剁馅。她说,买得肉馅不干净,机子绞的肉馅不好吃,剁得肉馅香。我们到家她几百个饺子早己包好,吃完饭母亲早己为每家准备好一袋袋带回家的饺子。

每每想到这些,总会感到我的母亲太伟大,太了不起。真是且听风吟,吟不完我一生的思念,细水长流,流不完我一世情深。

这最后一次住院,我们商量就不再让母亲回家了,因为在医院治疗抢救方便。

有一天,母亲突然提出要出院,要回家,如论怎样劝仍坚持要回家,我们满足了她的要求。母亲回到家,只见她摸摸床,摸摸墙脸上露出微笑。可谁也没想到她执意出院有她的想法,她枕头下面有安眠片,她想吞下安眠片尽快结束生命,不想给儿女添麻烦。母亲没想到在她要出院时大弟媳为她整理床铺发现安眠片便收了起来。母亲没找到安眠片哭哭哀求子女,流着泪说:“你们都是好孩子,我真不想托累你们了,你们让我走吧…”这时我们便清楚母亲要出院的原因。你为儿女做了这么多,这么多,为什么儿女为你做了应该做的一点你就不安心呢?那么智慧坚强的母亲你怎么糊涂了?你怎么会选择这种方式与儿女作最后的告别?儿女明白,你疼我们爱我们远远超过爱自己。

二O一二年六月十一日,几天没进食的母亲我突然用奶瓶往嘴里打进小半瓶奶,我还听到咽奶的声音。我高兴地给弟弟打电话,谁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回光返照。

二O一二年六月十二日,我和丈夫,大弟看护母亲,下午四点多母亲很平稳,我让大弟回家,大弟来到母亲床前看了看母亲对我说:“今天夜里可能不会有事,有事马上给我打电话”大弟刚走,我掀开母亲的被子发现尿了,丈夫打来一大盆温水,我把母亲全身擦得净净,换上了新的尿裤,铺上了新的尿垫。我再一次端祥母亲,原来富态,慈祥如今面无表情,骨瘦如柴。我心酸、心痛,擦去眼角的泪。这时,小弟和侄子来看母亲,这时就看到母亲头一低,左眼流下了一行泪,嘴里发出一声碰牙的声响,我们一起呼唤着母亲,母亲停止了呼息。大弟没走多远又返回家。

我在想,母亲一辈子爱干净,离走时儿女做到了让你净净地去到另一个世界。

我突然感到,母亲在家就在,母亲是这个家的最大财富。

我突然意识到,平日里你可能会交上许多朋友,也可能感情很深。静心想想对你最全身心付出的,最无私地爱你的还是母亲,你最可靠的心灵依托也还是母亲。

丧事按照母亲交待的去办。母亲的遗像是我从众多照片中挑选出来的。她穿着一件紫红色的毛衣,红光满面,和蔼可亲。凡来悼念的亲朋好友得知母亲去逝前来看到母亲的遗像都很晚惜的说:“多好的人,怎么就走了…”

出殡那天二O一二年六月十五日,星期六,天气晴空。我在想,母亲一生为别人着想,难道葬日也是她自己选的?周六出殡许多人不用请假,周一不影响上班。人死了真得有灵魂吗?我不信。是巧合吗?我不清楚。

母亲躺在玻璃罩里,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有人不停地在我耳边说:别哭,再看看亲,别哭,再看看亲。我擦擦泪水,睁大眼睛向遗体靠近。母亲被疾病折磨得面目全非,看不到母亲富态的身躯,看不到慈祥的面容。从不爱哭的我,那一刻悲痛欲绝,痛苦难忍,放声哭诉着:“妈妈,我看不见你了,妈妈你怎么把儿女丢下就走了,回家再也听不到你的声音了,再也吃不到你为我们做的饭了…”

我清楚,无论怎样呼喊母亲永远回不来了。从此我们失去了母亲,失去了有父母在的那个温暖的家。母亲=家 家=母亲 母亲等于家,家等于母亲,这等式难道不成立吗?

我的母亲八十岁查出卵巢癌晚期,己无法手术。她乐观向上,勇敢顽强的与癌症抗争了六年,医生说是个奇迹。化疗期间她曾两次掉光头发,然而由于母亲的努力两次又重新长出新发。她智慧,她刚强,她乐观,她不仅是我们的母亲也是我们人生导师。

母亲走后,有一段时间我的心空空荡荡。

我从母亲的遗物中挑选了两样带回自已家中。一件是母亲经常包饺子用来盛饺子用的漏盆,母亲常说,这漏盆盛饺子不粘不沾。母亲走后的这些年,我也经常包饺子,我也用母亲用过的漏盆盛饺子。另一样是母亲用了多少年的随身小包,小包里装着母亲常用的一把小梳子,一个小镜子,一套指甲刀盒,一个图章,一个平安扣,一个小手帕,几张卫生纸和母亲的老年优待证。这些我会永久保存。

母亲是生活的强者,是持家的好手。母亲注重仪表,会生活热爱生活。母亲常对我们讲:大千世界,千千万万个家庭,有些家庭收入相同,人口相同可日子过得千差万别。是啊!我们兄妹一直生活享受在母亲为我们营建的温暖幸福的家庭中。

人生会有来年吗?如有来年,我们还做你的儿女。

人间因为有了母爱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惟有母爱能赐予我们神奇的力量,而且母爱的光辉是永恒不变。

一首久远的古诗“游子吟”时常在耳边回响:“慈目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从小就喜爱听赞美母亲的歌,母亲走后再聆听这些歌,感触更深。

一首台湾著名的蒙古族诗人席慕容写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表达对故乡,对父母的深情厚谊。

一首由著名歌唱家阎维文演唱的“母亲”更让人满眼泪花。

母 亲

我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

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一个家。

不管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干啥,

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

你身在它乡中有人在牵挂,

你回到家里边有人沏热茶,

你躺在病床上,有人她掉眼泪,

你露出笑容时,有人落开花。

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

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

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

母亲的爱就是这样的博大与无私像泉水一样汩汩而流,永不停止。

正如歌中所唱,母亲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一个家,给了我幸福,给了我世间最真挚的爱。

是母亲教会我说话,走路;是母亲教会我做人、做事。如果我有一点点坚强和执着,有一点点善良和宽容,有一点点勤奋和节俭,我都要感谢我的母亲,那是受到母亲的教育和影响获得的。

母亲离我远去,我永远不会忘记母亲,永远记住母亲生前的“至理名言”我会永远以母亲为榜样做一个像母亲一样的人。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母亲

母亲,是子女对于双亲中女性一方的称呼。在社会学上,母亲可指养育与教养子女成长的女性。在法律上,女性也可以经由合法的渠道,领养子女,或与有子女的男性结婚,进而成为该子女的法定母亲。经领养而成为母亲的称为养母,与有子女男性结婚而成为母亲的则称为继母、後母或晚娘。在生物学上,子女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有一半是由母亲的卵子的提供,因此可借由DNA分析来辨别亲属关系,且父亲精子与卵子结合时,只有提供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因此子女细胞中粒线体的DNA皆来自母亲,可由此来判别母系祖谱。

血栓有什么好治疗方法
无创性动脉硬化检测
老年动脉粥样硬化吃通心络好吗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