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珠珠挥洒在沙蒿蒿林体系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0-03-18

永驻心中的母校 《美丽人生》四

美丽人生是一部自传性的随笔集。我希望用简约的文字,配上自己拍摄的照片,以抽象加具象,细数沿途的风景,记下普通人的一生。写书是与自己沟通,回顾曾经,品味情感,重温自己心路;写书也是与他人沟通,可佐谈资,插科打诨,取悦世人朋友。

一生难忘母校,那里是教我读书的堂堂学府,难忘那些黑板粉笔,教室校园。那里有自己的老师,难忘他们为人师表,传我知识。那里还曾有我的同学,难忘共同成长,情同手足。我爱母校,在那里,我从一个无知的孩子成为一个敢于承担的男人。这种恩德,无以能报。这种情意,永志难忘。

从小到大,我有四个母校: 北京椅子胡同小学、北京三十一中学、北京师范学院和美国Whittier College。

教学楼,圣洁。

校园操场,亲切。

椅子胡同小学。

位于府右街27号,出了校门,东边就是中南海的高大红墙。小学原名是自忠小学,校园曾是张自忠将军的家。根据将军的遗愿,学校于1948年创办,解放后改名为椅子胡同小学。当有人问我的学校在哪儿时,“紧挨着中南海”我总是这样骄傲的回答。

校园不大,有一个篮球场,那是上体育课的地方。球场西边和北边是平房教室,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我都在这里上课。东北方向,有个四合院,分前、后院,由一个垂花门相连。我的六年级教室就在这个四合院里。通过雕刻精致的门廊走进院子,可以看到几棵粗壮的古树和一个藤萝花架,树干苍劲,绿色成荫,藤条虬曲,紫色成花。我们班的教室是正房,坐北朝南,宽大的窗户,可以将院子一览无遗。上课时,几间教室,读书声琅琅;下课后,前后院里,欢笑声阵阵。

椅子胡同小学后改为北京丰盛学校三部,推行九年一贯制教改实验。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上外语课,听着老师讲俄语,同学们都忍俊不住,怎么都不理解外国人为什么这样说话。

在这里,我度过了愉快的六年。

椅子胡同小学,现为自忠小学。

学校外景。

北京第三十一中学。

位于西城区西绒线胡同33号,近邻西长安街,距广场约二公里。学校前身是崇德中学,由英国中华圣公会在1911年创办,已有百年历史,是北京市建校最早的中学之一。

进了学校大门,有一座小教堂,后来成为开会用的小礼堂。右侧有几个二层小楼,是老师们的教研室。转过小礼堂,就是二百米跑道的操场。北面有两座教学楼,东面的老楼,是初中班的教学楼,西边的新楼,是高中班的教学楼。学校还有一个小游泳池,长11米,宽7米,体育老师一个动作就会游到头。在文革前的中学里,有游泳池的学校可谓凤毛麟角。

三十一中注重体育,特别是足球,曾经获得北京市中学亚军。记得初二的班主任孙洪年老师,就曾是国家队的名将。有一次,有个足球被卡在大树上,同学们急得团团转。孙老师见状,拿过另一个球,三脚就把卡住的球踢了下来。那个准头,一时传为佳话。

老崇德中学为国家培养过大量人才,包括宁、邓稼先、梁思成、方俊等九位院士,还有法学江平、演员孙道临等。那是一个辈出的时代。对比崇德中学老校友,三十一中的校友们是自豪,还是惭愧呢?

三十一中。

学校小教堂。

北京师范学院。

位于海淀区花园村,始建于1954年,是一所集文理科和艺术类学科的综合性院校。1992年,几所相关院校重组,更名为首都师范大学。

进了师院大门,迎面就是学校的主楼,周边有四座教学楼,分别是东风楼、红旗楼、跃进楼和胜利楼,属建国初期的苏式建筑风格,敦厚朴实。红旗楼的南侧,有四座宿舍楼,每到夜晚,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主楼后面是图书馆,建筑风格与主楼匹配,与之形成东西呼应。这些楼宇构成了师院的主建筑群,中规中矩,错落有致。

我一九七二年入学,在那里一直学习工作到一九八八年,师范学院处处都留下过我的身影。

曾经:

清晨背着书包到教室,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课。

下课后匆匆赶到图书馆,直到闭馆铃声响起。

为了一个哲学问题,与同学争论到嗓子嘶哑。

在那里恋爱结婚,与小军几十年相厮相守。

苦寻一个安乐窝,不厌其烦地搬了五次家。

提着饭盒到食堂打饭,希望能买到垂涎的饭菜。

在球场上挥汗如雨,为了一个篮板球拼尽全力。

晚上挑灯备课,白天挥汗课堂,终成受人称赞的教师。

师院旧照。

首师大新貌。

Whittier College。

学校位于洛杉矶的Whittier小镇,始建于1887年,是美国少数历史悠久的大学之一。普林斯顿评论认为Whittier College是“美国最好的学校之一” 。

像大多数美国大学一样,这里没有围墙,大片的草坪将学校与住宅区隔开来,保持着校园的静谧和优美。学校的建筑大多是北美殖民地风格,朴实但不缺鲜明色彩,敦厚又不乏线条表现。只有图书馆是一座现代风格的建筑,这是一个校友捐赠的。

我在那里度过了紧张的十四个月,念完了硕士需要的两年课程。每日的行走路线是个大三角形,连接着宿舍、教室、和图书馆。夜晚读书累了,常出去感受校园优雅:影影绰绰的教学楼,灿若星河的图书馆灯光,树影婆娑的热带丛木,清香袭人的奇花异草。

毕业典礼那天,大家穿上毕业装,随着校长的宣布,将帽子高高抛上了天空,开心至极。在CI(学生食堂)还有一个毕业生自发的庆祝仪式,Food fight。各种食品饮料在狂喜的学生手中,全成了战斗的武器,每个人都被搞得面目全非,每个人都在开怀大笑。

我带着一丝伤感,在校园里四处找老师、同学留念。用相机定格那种对母校的依恋、对同学老师的不舍。

Whittier图书馆。

校园一隅。

感悟:

母校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有着属于我的美丽回忆。

那是一本厚重的书,我只是一段文字,无论续写成什么故事,都仅仅增加了她的篇幅。

那是一首恢弘的乐章,我只是几个音符,无论演奏成什么歌曲,都仅仅延续着她的旋律。

那是一幅磅礴的画卷,我只是一笔色彩,无论画成什么形态,都仅仅在添色她的神笔。

那是一座明亮的灯塔,我只是一只小船,无论驶往天南海北,都离不开着她的指引。

成长。

指引。

成材。

开放。

小儿咳嗽有痰咳不出月经不调而且腰酸疼咸宁癫痫病医院

静心助眠口服液哪里买
口腔溃疡有什么药物治疗
云南生物谷科研创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