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只是令你无从抗拒地存在着体系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0-03-24

学者刘绪源病逝:他是儿童文学界一个独特的存在 http://www.frguo.com/ 2018-01-11 中国作家网

刘绪源

1月10日中午,儿童文学理论家、学者刘绪源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67岁。

刘绪源曾任《文汇月刊》编辑、《文汇读书周报》副主编、《文汇报》 笔会 副刊主编。197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中长篇小说《 阿戆 出海》、《过去的好时光》,长篇随笔《逃出 怪圈 》、《人生的滋味》、《体面的人生》、《苦茶与红烛》,散文随笔集《隐秘的快乐》、《冬夜小札》、《桥畔杂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学术理论著作《解读周作人》、《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文心雕虎》、《今文渊源》、《美与幼童》等。

《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一书从上世纪90年代出版以来,再版多次并引发了广泛关注。书中提出以 爱的母题 、 顽童的母题 、 自然的母题 这三大儿童文学的母题,从审美的角度对儿童文学的发展和流变做出整体的把握,既做了理论上的阐释,也有具体作品的论证和解读。

近年来,刘绪源的几部新著如现代散文史论《今文渊源》,与李泽厚对话《该中国哲学登场了?》《中国哲学如何登场?》,编选笺释的《周作人论儿童文学》,以及美学专著《美与幼童 从婴幼儿看审美发生》等,在学界与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

刘绪源在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界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从审美价值出发,构建了儿童文学母题理论,并在多年的文学批评实践中、从作家的创作中发现 新质 、完善理论;他的学术研究范围涵盖了中国现代文学、美学、哲学等范畴;他的评论文章和学术随笔又具有鲜明的 美文 特质;同时,他还以一双编辑的慧眼发掘了很多优秀作者 这些都体现了他独立的学术立场和审美品格。

作家赵丽宏在发表于文学报的一篇文章中写下他对刘绪源的印象: 刘绪源可谓一个真正的书生,他博览群书,而且一边读一边在思考,时有不同于常人的独到见解。读他的读书随笔,感觉是随一位智者漫游书海,却不会茫然迷失。他的感慨,他的称赞,他的叹息,他的批评,都源于对评说对象的仔细品读和深刻分析,令人信服。

刘绪源曾将儿童文学比喻为 像水果一样的文学 ,他表示,真正高质量的儿童文学是有审美内涵的,是必须有生活而又有艰苦创作过程的,它必须像十年树木那样合于艺术发展规律,不可能大量速成,也没有直接实用的价值,却能影响人的灵魂,影响孩子的一生。

宝鸡牛皮癣医院哪家好广西妇科医院咋样东莞妇科医院哪家好

口腔溃疡老不好应该吃什么
小儿便秘怎么调理
5岁小孩不爱吃饭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