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流淌岁月中的二月二外一篇散文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11-18
摘要:小时候,母亲会炒黄豆给我们吃,炒法有多种,最好吃的当数糖豆。炒豆子对于火候很有讲究,火不能太小,但也不能太大,尤其不能用硬木柴烧,不然锅里的豆子表面容易炒焦。农村里用的燃料一般都是麦草秸秆。豆子下了锅后要频繁翻炒,一边是秸秆嘶嘶嘶地燃烧,一边是豆子噼噼啪啪地在锅里炸开了笑脸。随着不断翻炒,一股股豆子的清香味便弥散开来。现在想来,我现在炒花生的手艺也是得了那时母亲的真传。 早晨刚到办公室安定下来,“滴”地一声,收到一条短信:“收到这条短信之后,马上看天上,太阳已经升起……,您已经完成了今年最伟大的一项活动——龙抬头,祝节日快乐!”我轻轻的抬起头,看了看室外的天气,太阳已经升起,柳树也已经长出了嫩嫩的细芽,室外春暖乍寒,但是阳光是暖暖的,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内心不免增加了一丝感动。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这首《二月二日》诗中所描绘的,农历二月至,中国人又迎来了春季里的另一个节日——春龙节。每年农历“二月二”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意思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开始抬头,从这一天开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美好时光来临,雨水也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也叫“春龙节”。有道是“春雨贵如油”,前日的一场小雨下的够及时,为二月二的沂蒙大地开了一个好兆头。
午后,散步街道,一颗颗草牙、菜甲,浮现在赭黄的、酥松的新野上,恰似盛夏时光一潭静水中的绿萍,新绿携带着泥土的特有的芬芳,沁入肺腑,涌进我的心海,冲击着我思绪中的微寒。现在正是踏青的好时节,可以去领略一番大自然的情趣和风光了。
二月二这天,农村老家有“炒豆子”,爆玉米花的传统习俗。这里面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有人在翻晒黄豆和玉米种子时,猛然想起,这黄豆和金黄的玉米粒不就像金豆吗?如果把它们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开始炒黄豆、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供奉着开花的金豆,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炒黄豆。
炒黄豆、爆玉米花还能利用黄豆在锅中发出蹦响,以及玉米爆花时的炸响,惊吓虫蝎,让它们远离人群,消除害虫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民谚有“二月二,吃糖豆,人不害病地丰收”的说法。
小时候,母亲会炒黄豆给我们吃,炒法有多种,最好吃的当数糖豆。炒豆子对于火候很有讲究,火不能太小,但也不能太大,尤其不能用硬木柴烧,不然锅里的豆子表面容易炒焦。农村里用的燃料一般都是麦草秸秆。豆子下了锅后要频繁翻炒,一边是秸秆嘶嘶嘶地燃烧,一边是豆子噼噼啪啪地在锅里炸开了笑脸。随着不断翻炒,一股股豆子的清香味便弥散开来。现在想来,我现在炒花生的手艺也是得了那时母亲的真传。
母亲一边炒着黄豆,我便在一边观看,也会忙不迭地抓起几粒,不顾烫就往嘴里塞,有时候没爆开的豆子放在嘴里居然炸开了,嘴被炸得火辣辣地疼,心里却快乐得不得了。
如果赶上上学,便会小心翼翼地将豆子放在口袋里,在教室里会将豆里摆在书桌上展览,和同学们相互分享。吃豆子是非常有讲究的,嚼豆子嚼得越响,感觉越热闹、越神气,现在想来,就算是对生活的祝福吧,越过越响。
在农村老家,很多人习惯在二月二这天出门理个发,俗称“二月二,剃龙头”。这一天,各村庄的大小理发店门庭若市,恨不得一天24小时营业,可是忙坏了理发师那勤劳的双手。许多父母带着孩子去理发,一二岁的孩子面对明晃晃的剪刀,自然是有一份害怕,大声乱叫着,大人们却看得欢喜。理发师也成为这一天最忙碌的行当。因为父亲的一个朋友是理发师,我自然也便不用等候太多的时候,也算是提前预约了,理理发,伸伸脖,抬抬头,心情舒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满目的柳树的翠绿,蹦蹦跳跳满是欢快。
流淌岁月中的二月二,历经春夏秋冬的变迁,雨侵也好,日晒也罢,但二月二,这个农历中的节日,在人们心目中并没有被遗忘,反而被融进了新的内涵,被赋予了新的形式。现在城里每临近“二月二”,都有商家瞅准商机,开设炒豆食品专柜,吸引了不少市民购买,只是现在的孩子很少消受这炒豆的乐趣了。
二月二,龙抬头,带来的是孩童时代的笑脸,留下的是快乐的节日,铭记的是豆子的岁月留香,怀念的是一份浓浓的亲情。
《第一个月工资》
五一假期过后的第一个周末,惠风和畅,春暖花开,我便到农贸市场割了点肉、买了条鱼,携带妻子和女儿回了趟农村老家。车到家门,映入眼帘的是母亲正在院子里洗衣服,父亲正收拾刚刚从地里给大蒜浇水用的水管,父亲身上沾满了泥土。看到他们忙碌的样子,我便动手为他们做了一顿午饭。
计划第二天返程,下午我们便在家里闲聊起来。或许对父母的关心,也就是常回家看看,给他们做顿饭菜,听他们聊聊家长里短。父亲豁达、宽容、质朴、节俭,是我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坐向标。多少年来他从未向我要求过什么,或许这就是父亲传送给我的正能量,感受着他的平凡和伟大。
傍晚时分,晚饭的事就提上了议程,我提出到县城一起吃饭,父亲坚决不同意,在五岁女儿的一再渴求下,父亲才勉强答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农村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远不是我小时候那样贫瘠,那远久的过去和我小时候的故事却不是年幼的女儿所能了解的。对女儿来说,到饭店吃饭是家常更饭,但是对父亲来说却是家庭盛宴。
或是为辛勤劳作增添一点情趣,或是酒香的魅力,或是年轻时当过兵的原因,几十年来,父亲总是爱喝点白酒的,虽然不嗜酒,但是基本每天不落。父亲最常用的下酒菜就是花生米、豆腐、青菜、咸菜之类的,或许这就是人生的味道。在我的记忆中,父亲酒量还是不错的,现在想来,从没见父亲醉过,只是喝的量大时脸色会稍微红晕。我的酒量却不敢恭维,半斤八量就会被撂倒,显然没有继承和发挥好父亲的优良传统。
看到一家人坐在一起其乐融融,我的内心充满了幸福。不由地让我想起了心中的那件往事——我用上班第一个月的工资给父亲买的那瓶茅台酒。
九七年,我考上外地的学校,第一次去报到时,因为交通不便需要到临沂转车坐早上六点的客车,于是提前一天到临沂停留了一宿。在临沂工作的舅舅盛情款待,晚饭后便和送我上学的父亲、哥哥到沂蒙路上逛了一圈,那是我印象中第一次的临沂之行,桃源大世界也便成为了我记忆中临沂城最热闹的商场,虽然时间过去了许久许久。
记得当时,我们逛到二楼时,呈现在东北角的是一排酒柜,展柜上摆放着各式各样名贵酒品,父亲盯着各类酒品停留了一会,父亲有些佝偻的身影显得很是单薄,或许当时父亲心里涌出一股酸涩,因为,对于爱喝杯酒的父亲来说,那些酒品明显过于奢侈,过于遥不可及。
我对酒是没有多少印象的,除了本地的兰陵酒之外,我所了解的全国最有名的白酒应该算是茅台酒了。当我把目光锁定在酒柜上的那显眼的茅台酒时,父亲似乎也看到了传说中的茅台。站在酒柜前,我很有底气的对父亲说,等我上班了,我用第一个月工资给您买瓶茅台。父亲笑了,没有应答,或许对他来说,这是一种安慰,或许更是一种回报。那年上学的第一批学费就达九千多元,现在想来,如果换成当时的那种茅台,大概可以抵的上60多瓶吧。
毕业之前,父亲虽然一次也没提茅台这个话茬,但是我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参加工作后,当第一个月领到600元钱,我便专程到桃源大世界买了一瓶茅台酒。当我把酒呈现给父亲并告诉他,我是在当年我们看到的那个酒柜前买的时,父亲小心地接过那瓶酒,细细地看着外包装上那久违的文字,如同在欣赏一件艺术品。
近些年,我们逢年过节,哥哥、姐姐和我都会给父亲买些酒,只是因为身体原因,父亲的身体远不如从前,酒量也逐渐减少了许多。这茅台酒父亲珍藏了多年,直到前几年的春节,父亲才拿出来与要好的大哥小杯对饮,我站在远远的地方,就能听到父亲自豪的话语,这酒味真浓。想必,父亲品出了酒味,品出了欣慰,感受到了幸福。
出于健康原因,从今年开始,父亲已经与喜爱的酒杯彻底拜拜了。现在父亲每天很乐观的生活着,那满院花花草草成为他晚年新的天地,鸟话花香已经将远去的酒香掩埋在心底,化作了美丽的记忆。
看着那满院那争奇斗艳的花朵,看着那葡萄架上那绿茸茸的葡萄芽,看着父亲那悠然自得的神态,看着父亲享受着那浓浓的亲情,我的心里升起一股暖悠悠的气流。
共 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二月二,龙抬头,这是千年流传下来的民间风俗,更是人们对开春新的一年寄予的美好希望。也许从农村走出来的人,感受会更深一些。在作者动情的描述中,“二月二,龙抬头,带来的是孩童时代的笑脸,留下的是快乐的节日,铭记的是豆子的岁月留香,怀念的是一份浓浓的亲情。”两篇散文,清新俊秀,意蕴隽永。作者运用平实、素朴的语言,最贴近土地的真实文字,如向友人倾诉般娓娓而谈,将一份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的舐犊情深和拳拳孝子之意细致入微地表达出来。没有绮丽的语言,没有夸张的风格,犹如三月的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作者细腻的笔触,从平常日子里一柴一米的温馨、一言一语的呵护、一衣一物的关爱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亲情的浓厚!温软而绵长,丰盈又饱满!全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叙述、状物、抒情出之自然、浑然天成,实乃怀乡佳作!推荐,赏读!【:云逍遥】
1楼文友:201 -10- 0 18: :20 散发着土地般芬芳的文字,欣赏了!问好作者,祝工作顺利,写作愉快!
2楼文友:201 -10- 1 16:28:15 感谢,云逍遥的细腻、体贴、入微、深情的评论。
优惠券小程序
微店官网注册
签到小程序
生物谷灯盏花滴丸是西药吗冠心病有什么前兆
孩子咽喉肿痛
上一篇:流年闪亮的铁轨短篇小说
上一篇:荷塘寻找蔡小琴小说
- [人生感悟]60岁叶倩文穿深V蕾丝风景秀丽背!头发花白皱纹明显,表情搞怪做鬼脸
- [人生感悟]水乳不是越贵越好,分享4款高性价比水乳,看齐也能养出好皮肤
- [人生感悟]哪有什么真直男 都是装直男 他发觉你生气了 需要哄 也发觉消息要及时回 也发觉要关心你 给你买喜欢的
- [人生感悟]蓝天燃气(605368.SH)发预盈,预计上半年盈利3.2亿元-3.6亿元,同比增加65.75%-8
- [人生感悟]直击调研 | 中材科技(002080.SZ):今年叶片出货量预计同比增加20% 十四五末期膜产能或达
- [人生感悟]魅族19疑似曝光,魅友:不在辉煌时驻足,不在低谷时转身离去
- [人生感悟]Aspex Management (HK) Limited平安保险美兰空港(00357)49.3万股
- [人生感悟]本土新增“3297+18187”!山西新增本土新冠胃癌确诊病例5例和无症状感染者28例;隐瞒行程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