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包扶村识贫时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0-01-05

摘要:“我”到包扶村识贫时,发现同名者二人李代桃僵,原来是胡小朵与村长暧昧而冒名胡小多成为贫困户,村人因此不敢胡言。“我”这个外人纠正错误使村文书承认“笔下之误”而深得群众称赞。 今天下午,我们几个随着校长到学校扶贫点刘家庄去识贫建档。

刘家庄,一百余户人家散落在一条山沟里。在沟口村委会找到了我们的扶贫档案,没敢休息,就沿着台阶上到橡胶坝顶。水面碧波荡漾,小船漫不经心地游动着。一棵棵垂柳下,三三两两地有人在垂钓,两边的山上满目的樱桃树从坡底到坡垴密密麻麻,风吹来,满坡波浪。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哪里还有红樱桃的影子?只是满坡的绿养了我们的眼,我们张开嘴巴,饱吸一下清新的空气,浑身上下舒服极了。

不敢仔细观赏风景,就按图索骥,各自找包扶户。我找到了我的包扶户,是农家乐三号,户主胡小朵,全家三口人,男人常年在浙江宁波打工,儿子已上高中,只有女主人在家。不得了嘛,上下两层小楼房,白面砖贴墙琉璃瓦盖顶,院子花圃里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屋檐下一串串大红灯笼在微风中摆动。厨房墙洁灶净,厨具摆放整齐,一尘不染。厨房隔背是餐厅整齐摆放着几张餐桌座椅,墙上挂着几幅韩成林的字画,立式空调在墙角乖乖地呆着。上边二楼是客房,席梦思床衣柜空调电视机电脑一应俱全。

找错了人家?我急急忙忙往外出,女主人笑盈盈地问,您们是来吃饭的吗?我只好问她名字,各种信息和档案一致。这家要是贫困户,那这个村子可就太富裕了。带着疑问,我在村里转悠着,看到了不少土房破败不堪,屋里主人灰头土脸,家中摆设寒酸。我坐在一家屋外的石头上歇息,随便和主人搭讪着。“大叔您叫啥?”“我叫胡小多。”怪气,又是一个胡小朵。问了情况,发现信息不一致。他家是一个女儿不是儿子,况且这女儿早已不上学了。这时,屋里出来一个蓬头垢面的妇女,朝我“嘿嘿—嘿嘿”傻笑着,把我吓得直往后退。

是我弄错了,还是档案错了,带着疑问,我到他家邻居家问去。“哼,现如今,我们都是富裕户了!”问了半天,他只蹦出了这么一句话,邻居显然是一肚子牢骚。“那前面的胡小朵呢?”“你去后边大黑桃树下看看吧!”

大黑桃树下的房墙上贴着一张大红纸,原来这是贫苦户识别公示。公示显示胡小朵是贫困户,贫困原因是胡小朵残疾,公示上再找却也不见胡小多的名字。我满脸狐疑。

终于见到了村文书,询问公示上的情况,村文书却笑而不答,无论我怎样问。

带着疑问我找到了校长,汇报了情况,校长想息事宁人,嘱咐我照章办事。

我弄不清是什么“章”,我不知道该按哪个“章”来办事,是党中央的扶贫文件,还是村里的档案?

犹豫了一会,豁然开朗,我怎么就这么笨呢?

立即到村室抽出胡小朵的档案,找到空白表格,填好胡小多的表格,重又放回原处。

我回到了大黑桃树下,盯着公示看着。“嘿嘿!”回头一看,几个村民咧着嘴笑了,有一个人旁边悄悄说:“这下有戏看了。”我问他什么意思,他笑而不答。

同事知道了,议论纷纷,校长说,这下该是村长不乐意了。大家都问是咋回事,校长说也是刚知道的,文书告诉的,人家跟村长那个。哪个?大家都问是咋回事,校长说没事,还夸我做得很好。

原来村长已和校长见过面了,虽然他面带怒色,但事实就是事实。校长质问为啥这样,村文书连忙说道:“哈哈,笔下之误、笔下之误啊!”

共 122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篇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小小说。国家的扶贫政策,本来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到了个别地方执行时味道就变了。文章以第一人称,写“我”随校长一行人到学校扶贫点刘家庄去识贫建档。当“我”按图索骥,找到了自己的包扶户,是农家乐三号,户主胡小朵,他们家生活条件明显很不错。“我”以为找错了人家,但信息与档案相一致。带着疑问,在村里转悠时,并不像想得那么富裕,看到了不少房子破败不堪。碰到一位大叔,名叫胡小多,一问情况,与发现信息不一致。原来,村长因吃了别人的好处,从中做了手脚,让同名者二人李代桃僵,真正应该是贫困户的,没有享受应有的补贴。村文书却以笔下之误为托词,村民们有意见也敢怒不敢言。当校长让“我”按章办事时,“我”把他们调换了回来,让真正的贫困户享受到国家的扶贫资金。小说语言诙谐,构思巧妙,衔接自然,一气呵成,调侃的语调,读了让人忍俊不禁,又给人启迪,引人深思,有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值得细细品味,倾情推荐共赏!【:阿巧】

1楼文友: 21:48:54 感谢崤山黄叶老师赐稿荷塘!荷塘因您更精彩!

2楼文友: 22:16:0 农村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作品可谓是辛赖的讽刺,农村需要<我>这样的人。很欣赏1问好文友1 农民,以种地和打工为生。爱好文学,休闲时搞点业佘创作,望多加批评指导。

回复2楼文友: 1 :24:55 很高兴结识您,让我们共同努力吧。谢谢了。

楼文友: 2 :01:16 好一个笔下误,多巧妙的借口。文中村长这帮人胆大妄为,竟然偷梁换柱,想瞒天过海,视国家政策为儿戏,上负党,下负百姓。然后,邪不压正。文中的 我 是正气的化身,不惧权势,维护正义。小说语言风趣,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引人深思。

4楼文友: 2 :01:59 问候崤山黄叶老师!祝愿您在荷塘佳作不断!

回复4楼文友: 1 :27:50 老师您多次为我辛勤,我太感谢您了。谢谢提携!安好!

5楼文友: 07:51:08 欣赏学习精彩小说,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回复5楼文友: 1 :28: 8 谢谢红叶老师!

6楼文友: 22:54:06 一篇很有讽刺意味的小说。好一个所谓的笔下之误。真的是笔下之误吗。恐怕只有村长心里清楚。 我 坚持正义,终于让心里真正那个贫困户得到救助。赞一个

7楼文友: 22:54:10 一篇很有讽刺意味的小说。好一个所谓的笔下之误。真的是笔下之误吗。恐怕只有村长心里清楚。 我 坚持正义,终于让心里真正那个贫困户得到救助。赞一个

金华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宝宝干咳怎么办
云南生物谷药业灯盏细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