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韵龙武一个惦念的符号散文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09-16

车行驶在石屏县的高速公路上,路牌上突然现出“龙武”两个字。一个藏匿在我心中久远的故事迎面而来。我问母亲,这个“龙武”与爷爷口中说的那个“龙武”是同一个地方吗?母亲点点头。那么,这里还居住着我的一位亲人,我与他此生未曾谋面过,但他却一直地成为我心中的想念。

我的想念缘于爷爷的想念,在爷爷的口中听多了,龙武,这个地名就成了我的那位亲人的代名词。所以,当我一见到这两个字时,心中激动得好似见到我的那位亲人一样。这里,距离我家在千里之外,可是,我的爷爷为了寻找亲人,却用双脚丈量了这一千多里的路程,差点连命都丢了。

我可以设想,当年,我爷爷在过年那一天衣衫褴褛地出现在我奶奶的面前时,那会是一种怎样的心酸和巨大的幸福。我爷爷的鞋子磨破了,衣服穿烂了,脚上的裂缝有小手指那么宽,血泡和水泡一个挨着一个,一双脚整个变了形。那种情形看上去比沿村讨饭的乞丐还可怜。我奶奶那个心疼呀,一边哭又一边笑着,一家人忙活着过了个不寻常的团圆年。

我爷爷千里路上找寻的这个人,他是我爷爷的哥哥,也就是我的大爷爷。

事情还得从我太爷爷说起,他一共养育了三个儿子四个女儿,算是人丁兴旺之家。有算计的太爷爷是这样安排他的三个儿子的,大儿子经商。其实,那时候的经商,是太简单的小农经济,在我的家乡也就是干些买卖活路,乡间人那时称为“邀肥猪”的倒爷。宣威这个地方,因宣威火腿而名扬天下,肥猪,自然成了每个家庭重要的经济来源,也就自然地成就了一种行当。那时的交通全靠走,任何生意离不了脚和背。我的大爷爷就背着个麻布口袋,邀着三三两两的猪,来回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赚取些差价,贴补家用。经商,便是如此简单和辛劳。

太爷爷的二儿子,也就是我的爷爷,天生一副干活的好料子,为人实诚正直。太爷爷让他守住家族,在家务农建房,侍奉老小。爷爷当着村长,有着至高的威信,做事向来以身作则。爷爷用肩头扛起一个家的重担,外面又有大爷爷的支持,硬是拔地盖起了三间漂亮的高房大屋。窗花,走廊,外厦,后墙,到如今也坚固地站在那里,成为一个家族历史的见证。

太爷爷的小儿子,被送进私塾,读经史子集,学礼仪廉耻。至于女儿,在那时,寻个好人家,就成了泼出去的水了,当条路来走走,就是女儿们最好的归宿了。小爷爷天资聪慧,学业一路长进,都读到县城里的师范去了。只奈染得一身坏毛病,吸食大烟,爱慕虚荣。兵荒马乱的岁月,他背着崭新的行李脚行几十里路去县城读书,爷爷让他把被子的花面叠在里面,以免遭贼人的眼。一句话,他竟负气撂挑子,干脆不去上学了,任何人劝也无用。识字人在乡间倒也不算无用之人,至少,可当先生。小爷爷一生就干上了当先生的活路,天天有酒吃有烟抽。

太爷爷和太奶奶年岁大了,相继去了天国。小爷爷在娶亲那天,非霸占了大爷爷的屋子,心狠地撵他的家小去了堂屋。按风俗长子是不住堂屋的,这让大爷爷异常伤心。大奶奶又是个软弱懦性之人,她除了哭泣再无其他主意。爷爷气得直想踢人,烟锅敲得山响,怒火冲天,无奈他面对这个翅膀长硬了小弟,也不忍心在大喜的日子让他难过。大爷爷愤怒地离家出走了,此去,一生再也不肯回来。

我不知道当时的爷爷当时如何的痛苦,一个哥哥,一个弟弟,手心手背都是肉,可哪一个都不省心啊。爷爷以为他的哥哥只是说气话,过些日子便回来了。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还不见他的哥哥回来。这时,爷爷作了一个决定,他要去找寻他的哥哥。

千里的路上,爷爷一山一水地淌过,一村一寨地问路,不知吃了多少苦,终于到达了一个叫龙武的地方。爷爷似乎是闻到了他的哥哥的味道,推开一道破败的门,四个火磄石中间烧着一根快要熄灭的柴,冷火烟揪中,他的哥哥泪眼朦胧地站立起来。哥俩抱在一起,哭成一团。

爷爷要做的事就是说服哥哥回家,无奈去意已决的哥哥,再无对家的半点眷恋。兄弟的反目,妻子的无用,伤透了他的心。他不仅自己不想回去,甚至要说服自己的弟弟丢下一家老小也在此安家,他那一句“兄弟,过日子,在哪里都是一天一天地过”,象是穿越时空在我的耳边响起。一个伤心人,对许多事,自然不在心里了。心死了,人生就冷漠了。

爷爷陪着他的哥哥住了一个月,便踏上了回家的路。他不能再让那个风雨飘摇的家有任何闪失,他要回去照顾他的妻儿老小。路上,盘缠没了,就帮人干活,有了点路费,他又上路了。有一次,竟遇上了山贼,打劫了爷爷,险些还要了他的性命,分文不剩的爷爷只好又回到原来的雇主家挣些路费。

终于,在过年那一天,天寒地冻的日子里,单衣破鞋的爷爷回到家了。那个年,奶奶多年以后讲来,还眼泪汪汪的样子。

自此,龙武,这个地方,就成了我们家时常的惦念,惦念了许多许多年,直到惦念得淡了,成了一种符号。爷爷不仅要带好自己的儿女,还把大爷爷留下的几个儿女也当作自己的孩子那样带。那么遥远的山水,再无人提起要去淌涉。直到他的儿女们大了,有消息传言他死了,又有消息传言说他新找了老婆,又有了自己的儿女。各种不同的消息,搅乱了亲情之间惦记的方式,忽喜忽忧的念想便也成了一种口头上的念想。

许多年以后,交通逐渐发达了。大爷爷的子孙们曾去函去信追问,无奈石沉大海。他们中也分两派,一派主张去寻,毕竟是自己的亲人,另一派主张不找,说他当初狠心丢儿弃女太过决绝。纠结了许多年,最后谁也没有动身。

我确定我的爷爷在心里的思念,至他临死也还那样深情。爷爷始终相信他的哥哥还好好地活着,并不厌其烦地跟我们说起他的故事。这个流落他乡的哥哥一直是爷爷的心病,从他与小爷爷不太融洽的关系里,我知道爷爷心底是有抱怨的。小爷爷在爷爷去世后的几年,也离世了,只是他死得很痛苦,床单一条条地撕碎了,仿佛他的仇恨不知要往哪里搁置,只好表现在破坏一切能破坏的东西上面。他彻夜地大喊大叫,长串地背诵诗歌和对联,把家族里的名字逐个叫完。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行的样子,如今想起仍让人余惧。

从爷爷那一代人身上,我知道,人不是书读得越多,德性就能越高标。其实,许多知识,他们不全来自于书本。社会这所大学,它也许更能历练一个人的心性。爷爷大字不识,却识得大体,小爷爷饱读读书,却不顾礼仪。关于小爷爷失礼失仪的事情,从小到大,听多了看多了,以致对“先生”这样的称呼有种无端的抗拒之感。他既不爱戴小辈,也不与邻居太过亲密。他很少对我们露出笑脸,总是戴着个黑边眼镜背着手一阵风地从院子里经过,然后从他家里传来咒骂的声音,再接着就是小奶奶的哭声。我不太敢走过他那间总关着窗子的屋子,每年过春节时请他写春联的人多了,我才敢凑近了看看热闹。

而对大爷爷,心里总有种无端的亲近感,我甚至常常想他会突然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即使到了今天,他的兄弟们都走了,他存在于世的可能性也变为零时,我在心里也寄着某种希望,希望某天能遇见他的儿女孙辈们。他们,可是我一脉的亲人啊。

不等我回神的念想,车早已驶出了龙武这个地方,我不知道下次我什么时候还会路过这里,可否再走一走爷爷当年走过的那段路,走进爷爷推开的那扇门。隔着半个世纪,想必物非人亦非了吧。

共 280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龙武”,一个极普通的地方,因一位一直牵念的亲人在那里生活过,亦或依旧生活在那里(虽然这只是心里最美好的祈愿),成为了一个惦念的符号。爷爷兄弟三人对人生道路的不同选择和经历,最终使千里之外的“龙武”成为了亲人们无法释怀的牵挂。回望祖辈们的人生历程,念想与感怀缠绕在一起。大爷爷伤心至极的决绝,爷爷顾全大局的隐忍,小爷爷知书不达礼的骄横,演绎着一个家族的悲喜波折,也令“我”对“龙武”、对大爷爷的亲近感越来越深厚。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世事沧桑,愿大爷爷无论是在人间,还是在天堂,都一切安好,愿大爷爷的后人,早日能与一直牵挂着你们的亲人团聚。文字亲切自然,真实感人,虽为一个家族的家事,实为时代印迹的缩影。推荐欣赏。【:三微花】

1楼文友: 14:45:25 想不到叶子还有这样一个深埋在心底的故事,唯愿叶子能早日找到亲人,与亲人团聚!

2楼文友: 15:28:21 谢谢姐姐,我希望有天我的亲人因这篇文字就出现在我眼前了。 喜欢聆听花开的声音

楼文友: 06:42:24 不等我回神的念想,车早已驶出了龙武这个地方,我不知道下次我什么时候还会路过这里,可否再走一走爷爷当年走过的那段路,走进爷爷推开的那扇门。隔着半个世纪,想必物非人亦非了吧。 欣赏佳作。问好!

4楼文友: 05:56:40 复审理由:作者用朴实自然而流畅的文笔,以真挚的情感,叙述深埋在自己心底的祖辈们的故事,抒发对失去联系的亲人的思念。 龙武 ,一个极普通的地方,因一位一直牵念的亲人在那里生活过,亦或依旧生活在那里(虽然这只是心里最美好的祈愿),成为了一个惦念的符号。爷爷兄弟三人对人生道路的不同选择和经历,最终使千里之外的 龙武 成为了亲人们无法释怀的牵挂。回望祖辈们的人生历程,念想与感怀缠绕在一起。大爷爷伤心至极的决绝,爷爷顾全大局的隐忍,小爷爷知书不达礼的骄横,演绎着一个家族的悲喜波折,也令 我 对 龙武 、对大爷爷的亲近感越来越深厚。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世事沧桑,愿大爷爷无论是在人间,还是在天堂,都一切安好,愿大爷爷的后人,早日能与一直牵挂着你们的亲人团聚。文字亲切自然,真实感人,虽为一个家族的家事,实为时代印迹的缩影。推荐精品。

5楼文友: 10:44:2 拜读完大作,感慨万千。问好作者。

6楼文友: 1 :0 :44 拜读大作!欣赏!每个人在心头都有一份挥之不去的情愫。

问好楼主! 相识是偶然,分手是必然。

生物谷灯盏花药用价值

生物谷灯盏花产业发展

云南省特色植物药什么牌子好

小孩小便说痛不肯尿怎么办
男人酒后尿不尽
男人酒后尿不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