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亚在她刚刚出版的专栏集亲爱的米亚体系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0-03-25

“策略性思考”与他人行为之间的关联。与此同时,她仔细分辨“策略性思考”与一些易混淆概念之间的关联;最终,她发展出一套新方法。比方说,“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是亲密关系的最佳保障” 通俗的说来,就是联姻。为了生存,奥斯汀笔下的年轻姑娘建构了一套战略性理论。通过选择和谋略,年轻而拮据的女主人公们“战胜”了强大的“对手”,最终获得了快乐和经济保障。

面世不到一个月,这本旨在将奥斯汀纳入“博弈论名人堂”的学术著作获得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赞同与反对的声音皆有。就像许多“Janeite”(简迷,奥斯汀粉丝自称)的态度一样:“奥斯汀被以各种方式与各种东西联系在一起,但总有人会看。”在此之前的2009 年,美国作家塞斯?格拉汉姆-史釜斯写了一本《傲慢与偏见 僵尸年代》,将僵尸大战融入奥斯汀的爱情小说。他的小说是这么开头的:“凡是有脑子的僵尸,总渴求更多的脑子,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本看似荒诞的戏仿小说成为国际畅销书,被译成各种语言,次年被改编的APP 游戏,并将在今年拍成电影。

人们并非到现在才认识到奥斯汀富于“策略性”。在1997年的《财富》杂志上,有人提到管理大师杜拉克,说他“把战略共同体和奥斯汀的婚姻联盟相比较”。更早认识到“奥斯汀策略论”的是黄金时代的米高梅公司。该公司出品的1940年电影《傲慢与偏见》,被宣传为“如何钓到金龟婿的攻略指南”。让我们看看他们的广告是如何写的:“五个迷人的姐妹,一场最快活的追捕,最终诱捕到了一个困惑的单身汉。女孩们! 从这些丈夫猎手中能学到不少经验哦!”亨利·詹姆斯的一句话放在这里简直恰如其分:“公众发现,我们亲爱的、人人亲爱的简,是如此无限地贴近他们的物质目标。”

不论简·奥斯汀本人愿意与否,这位一辈子没结婚的女作家确实被今日一干以“结婚”为人生核心的“小鸡女郎”们认作精神导师。在一本名为《人人都能成为简·奥斯汀 女性小说畅销秘笈》的书里,作者教授读者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鸡仔文学”作家。书的作者是莎拉·米诺基(Sarah Mlynowski)与法琳·雅各布(Farrin Jacobs),前者是著名的“鸡仔文学”小说家,写过《牛奶取货》、《胸罩和扫帚把》、《青蛙和法式接吻》等一系列畅销小说;后者曾为红裙墨水出版社的一位资深编辑 这家出版社因为出版“鸡仔文学”声名大噪。不仅如此,网络上存在这许多以“看简写作”(See Jane Writing)”为名的网站,内容十之八九关于这些“小妞文学”。

与奥斯汀的主角一样,这些小说的主角基本是适婚年龄的姑娘,其主要任务多半是寻觅爱情,内容覆盖从约会到死亡的全过程 与奥斯汀主角的最大区别是,这些故事发生的背景不是风景如画的乡村,而是喧嚣的大城市。即使是被专业的细分为各种分支,你依然可以从中找到奥斯汀小说里的对应角色:神秘鸡仔文学(事件往往涉及破案的成份) 好比是《诺桑觉寺》;都市单身文学(失去前男友的女郎,试图寻找出路) 这有些儿像《劝导》;新娘文学(即将迈上红地毯,或陪伴好友步上红地毯的女郎) 这里有爱玛的影子……

让我们再来看一个此类小说的模式公式:(数字)岁的女人(名字),一个有抱负的(职业),从没想到自己会陷入(某种情况) (更不用说某种状况)了。但自从她(行动)之后,她的生活变得(形容词),她不能自已(动词),只能求助于(人名) 她的(好友/好基友/万年男闺蜜……),来帮她脱离这种(名词)。他们将在一起(动词),他们将会(动词)(副词),但当(名词)来临……通过选择性填空,你可以拼出许多奥斯汀小说式的故事:也许是《爱玛》、《曼斯菲尔德庄园》,或《诺桑觉寺》。

倘若奥斯汀活到现在,她未必会愿意与这些小说的主角或创作者打成一片。有一个听来有点儿悲哀的著名论断:“喜欢奥斯汀的人多半是奥斯汀不喜欢的人”。同理可证另一方的反应 在流行美剧《破产姐妹》里,女主角麦克斯嘲笑她的女伴故作纯洁,老旧保守,直呼其为“简·奥斯汀 ”。在传记作家那里,奥斯汀是一个做了几十年针线活的老手,“衣着看上去比她的年龄应穿的要老气许多。”与那些迷恋时装与名牌、热衷男女关系、沉浸派对生活的都市女郎不同,她似乎不具备太多令男性喜爱的特质 既缺乏脸面上的时髦,也没有个性上的欢快,还有点儿愤世嫉俗、牙尖嘴利。1984年,菲伊·威尔登评论“没人与她结婚的原因”,称“与克罗斯比不出版《诺桑觉寺》一样”,“在沸腾的欢乐下面有一种东西在发出令人恐惧的隆隆声,有种东西可以轻松征服世界,震撼世界。”

在许多男性同行的眼中,她从来也不是天使 她的小说绕着“婚姻”打转,却毫不浪漫,人们在其中能感受到阶级、身份、金钱、谋略和人生规划,唯独感受不到爱情。“与她相比,乔伊斯如青草般单纯。”D·H奥登毫不掩饰的说,“她的作品令我讨厌至极,一个英格兰的中产阶级的老处女,描绘 铜臭 对于爱情的作用,如此冷静和 裸地展现社会的经济基础。”D·H 劳伦斯的态度与之相差无几,在他看来,奥斯汀象征着“个性”而不是“人物”,“对孤独、冷漠甚为了解,但对团结、友爱却并非如此。我觉得她讨厌透顶,是一个可恶、平庸、自以为是的英格兰人。”最著名的“奥斯汀厌恶者”莫过于马克·吐温,瞧瞧他的舌头有多毒吧:“每次读《傲慢与偏见》,我都想把她从坟墓里挖出来,然后用她的胫骨敲打她的头盖骨。”

有意思的是,奥斯汀在上世纪最疯狂的作家粉丝是一名男性(尽管读过他传记的人会了解他与女性有同样的性取向) E·M·福斯特先生在谈到他偶像的时候,完全抛弃了优雅的学者形象:“我那傻傻的、痴迷的神情,熟视无睹的态度,如果体现在一个斯蒂文斯崇拜者的脸上,会是多么愚蠢!但奥斯汀不一样,她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我聚精会神地读了又读,张大了嘴……奥斯汀的崇拜者认为奥斯汀智慧非凡,他们自己很少具备这种智慧,如同去做礼拜的人,很少知道牧师说了什么……”在纳博科夫看来,奥斯汀的小说算不得是“辉煌的杰作”,却也有其妙处。在《文学讲稿》里,他如是说:“是属于女士的作品和孩子们的游戏,但这个针线筐里演变出了精美的针线艺术品,那孩子的身上具有非凡的天才特性。”

一个连她的粉丝也经常忽略的事实是,衣着老派的奥斯汀 ,实则是极为现代的。相较于她的同代人,那些浪漫主义的叙述者,她先一步迈进了现实主义的世纪。简·奥斯汀是第一个让小说中心人物生活在“现代读者”中的作家。人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找到这些主角的参照,同时感到他们的生活是有趣的。与此同时,奥斯汀又是极度谨慎的,始终与小说人物保持着距离。她的叙述者是一个陌生的存在 在同期,以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小说写作里,作者的态度与观点都浮现在文本之上,其发言人就是书中全能叙事者。但奥斯汀是隐匿的 就如瓦尔特·司各特说的那样,“奥斯汀独自站立”。在她的故事里,没有一个拒绝婚姻的女性,也没有终身未婚的主角。这一切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呢?我们不得而知。或许奥斯汀在小说《爱玛》里已经给出了答案:“人们很少会透露事情的全部真相;即使说了,也多少带点儿掩饰或扭曲。”

(编辑:李万欣)

心脏早搏心肌缺血老君炉藤黄健骨丸治骨质疏松吗湖南妇科医院地址

治疗脖子疼僵硬的好方法
冠心病反复胸闷用通心络效果好吗
肾虚肾精不足吃什么中成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