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全作家的中年变法现象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12-19

众所周知,天下霸唱的代表作《鬼吹灯》曾风靡华语世界,之前的作品无一不是延续着古...

很长时间以来,刘心武与《红楼梦》这个标签一直形影不离,他并不抗拒“红学家”的头...

不久前在山西召开了哲夫报告文学创作研讨会,哲夫的创作历程成为关注焦点。1980年至1997年,他一直以系列长篇小说为人所知。1997年,他随宁夏电视台去东北大兴安岭拍摄电视剧,亲眼目睹森林惨遭破坏的现实,毅然决定转向 更有力量 的报告文学创作。这一年,他42岁。从此,他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祖国东西,关注生态与人,关注人的生存环境、生态状况,重在叙事、揭示问题和反思探索,接连推出了《黄河追踪》《中国档案》《长江生态报告》《黄河生态报告》《淮河生态报告》《世纪之痒 中国生态报告》等作品,奠定了他作为生态文学最重要作家之一的地位。如果说,1997年前的哲夫是一位书斋里的作家的话,那么,从这一年开始,他便走出书房,深入田野、大地和民间。这次 出走 从整体上改变了他的创作风貌和品格,也给中国报告文学尤其是生态文学带来了新气象、新景观。

观察多位作家的创作历程,我们都可以看到类似的创作转向。这样的 人到中年 以后的创作转向可以称为作家们的 中年变法 。譬如,朱晓军 一位在大学里教写作的教授,2006年以《天使在作战》获得鲁迅文学奖之后,迅速转向报告文学领域,接连创作了《一个医生的救赎》《高官的良心》《让百姓做主》等作品。以长篇小说《河床》闻名的小说家陈启文,自2008年初亲历南方那场罕见的冰雪灾害,从此改变了创作路数,实地行走,采访思索,《南方冰雪报告》《共和国粮食报告》《命脉 中国水利调查》接连出手。还有如写《皇粮钟》的小说家秦岭,日前出版长篇报告文学《在水一方 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女作家薛媛媛写出《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评论家梁鸿深入故乡梁庄内部,接连出版《梁庄在中国》《出梁庄记》。还有如,孙惠芬走进家乡,探究自杀者给个人及家庭所带来的无法言喻的重创,写下了长篇力作《生死十日谈》,贾平凹偶然的 出走 ,收获了长篇纪实《定西笔记》,等等,似乎都可谓是 中年变法 的突出代表。

由此,或许可以说,小说家或者其他体裁作家转向报告文学创作拥有更多的可能,而这种转向,不仅为作家本人的创作开辟了新路、新局,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情感和思想、语言资源,也为我国报告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生机、新风貌,有力地激活或提升了报告文学创作的视野、格局和境界。

期待越来越多的小说家、诗人、散文家、评论家、,走向田野,深入民间,采写出更多有分量有影响力的报告文学新作。

宝宝白天不咳嗽晚上咳嗽怎么回事

宝宝晚上咳嗽白天不咳

宝宝夜里咳嗽白天不咳怎么回事

云南生物谷药业灯盏花系列
轻微心肌缺血吃什么药最好
老年缺钙吃什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