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妈妈留下的暖散文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11-06
三九寒天,想起衣柜里存放的那套棉衣,就觉得暖。那是妈妈生前为我做的最后一套棉衣,新里新面新棉花的,厚实极了。每年,都是在最寒冷的时候我才会穿上,这时候,无论天有多冷,身心都会暖洋洋的。有些年月了,因为太冷的时候并不多,这套棉衣我穿的时候很少,所以它仍然保持着崭新的姿色,蓝卡其布面,红道道床单布里。它静静地住在衣柜里,静静地守着我身体最薄弱的防线。
做这套棉衣,是那年入冬的时候母亲在里说的。“天要冷了,给你做一套棉衣。布你爹都扯好了,‘装’厚一点还是薄一点?”“装”家乡话用四声说出来,直直往下坠,就是往衣服里絮棉花的意思。我说不要了,现在穿得很好,还有羽绒服,能穿棉衣的时候很少。母亲有些不容分说:“就说厚薄。你的膝部小时候冻下毛病,那时候没有穿的,现在有条件了,给你好好做一件,天冷了穿上管用呢。”我再没有什么可说的,就说薄一点吧。想着做就做吧,不能拂了妈妈的一片热心;拿回来放两年再拿回去让父亲穿,也正好。
有些事情还是得说老人说的准。就在母亲把做好的棉衣给我带回来的那个冬天,天气奇冷,毛裤加护膝,买的薄棉裤都不能抵挡膝部受寒引起的疼。只好穿上妈妈做的说薄实厚的棉袄棉裤。还真是管用,新棉花发出的热,身上像裹了层电热丝一样,越在寒冷里,越显出它的威力。也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真的暖和,反正穿上有些“粗壮”的棉裤后,膝就慢慢地好了,那个冬天,再也没有疼过。
我总会想象母亲为我缝制棉衣的过程。她一页一页地把精心挑选的好棉花铺展开来,一针一线地引在布里上,再在缝纫机上加工;她眯着眼睛看每一个针角,看哪儿有断线漏针;她辛勤的心里装满幸福,她知道为儿子做衣服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我的想象都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从小在被窝里看着的情景重现。跟所有那个时代的母亲们一样,妈妈的白天全是集体劳动,回家后还要喂猪做饭、洗涮拾掇,只有夜晚得空才是为全家老少做衣服的时间。多少个夜晚,妈妈在那盏黄豆大的煤油灯下,在那架从1950年代末就跟着她的飞人牌缝纫机上,为家人也为别人做衣服。为别人做衣服是换几个买煤油买火柴的零用钱,为家人做衣服一般都集中在过年前的个把月里,在给村上几个过得好些人家做完制服后,抽时抢空,给奶奶做条裤子,给父亲做件棉袄。给我们5个儿女的大多是拆洗的棉衣――把过去的旧衣服洗洗缝缝当里子,从旧棉衣上拆下棉花来弹弹再絮进去,如果能扯上几尺洋协布做新面子,那就算是好衣服了;若有布票,能扯个罩衣罩裤,那就能美死了,不过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多,父母给奶奶做一件罩衫就了不得,其他人只能把衣服洗洗干净,过年的时候穿几天然后再放起来,大人等有婚丧嫁娶集会大事、我们等开校走亲戚家才会抖搂出来。
妈妈说过去没有穿的,落下病的事情,还是发生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妈妈还来不及为我们拆洗终身制棉衣呢,寒流就滚滚而至,穿什么呢,一条单裤再加一条单裤,在学校组织的劳动中,在旷野里听着枯草寒号打哆嗦。当然这样处境下生活的不止我一个。也有过埋怨,不管父母天天在生产队起五更睡半夜劳动的甘苦,更不知道家里贫寒根本没有余钱和布票买布,只觉得自己痛苦。其实落下腿一遇寒风就疼的毛病,还有原因,就是深秋时节,上学路上为了抄近道,从寒冷的水渠里淌过。当时是“傻小子火力壮”,后来才知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话倍儿正确,只是再想听从改正,已经“过了这个村没有那个店”啦。
后来我才慢慢想起,每年冬天最后换上冬装的、每年过年最后换衣服的,都是母亲。这就跟她在厨房里一样,辛辛苦苦做饭,给每个人都舀满了,最后才半遮着端碗出来。我倒从没注意过锅里有没有饭了。根据妈妈的“一贯表现”,如果临时来人添了付碗筷,母亲肯定吃不饱。但小时候只顾得了自己碗里的稠稀,根本没管过妈妈吃不吃的事情。
最终,这套棉衣我也没有敢拿回去给父亲,因为每年冬天寒冷的程度没有准头,我需要这套棉衣压在柜子里垫底;因为随着进入老年,在各种漂亮衣物眼花缭乱、购买能力已经大大提高的情况下,做了一辈子缝纫活的妈妈已经很厌烦缝纫机也很少给谁做什么手工衣物了。这套棉衣,真成了母亲最后给我做的一套棉衣。
妈妈生前的最后两年跟我生活在一起,冬天看我穿起她做的棉衣会说:哦,是有些笨,不如买的好看。我说,买的是好看,都没有它暖和,穿了它我的膝才不疼。天气暖和些,我就把它放起来。妈妈听了微笑,那就穿几天吧。为了保证这套棉衣能穿得更长久些,我还在裤脚袖头包了一层布护着。现在,这套衣服有十来年了,但春天拆洗了包布,还崭新如初。
今年还没有太冷,所以至今我还没有动用妈妈给我留下的这套“战略贮备”。其实我的心里是盼望天再冷些的,好让我再穿着妈妈留下的暖和与寒冷来一次比拼。其实我想穿妈妈做的衣服主要还不是为了抗寒,而是想触着妈妈曾经的手迹,感触妈妈一针一线留下的深情厚意。妈妈离开我4年多了,这也成了我不多的感触妈妈的方式之一。
三九天,小风寒。想着妈妈留给我的厚实棉衣,迎风走在下班路上,身上到是一阵阵的暖。
2014年1月17日
共 202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篇怀念母亲的温情文字。作者视角新颖,以一件棉衣来铺展母亲的爱。作者开门见山,骄傲地引出存放的棉衣我心里所涌动的暖。然后,步步为营,一件件一桩桩,牵出母亲生命里的点点滴滴。我怀想母亲缝制棉衣的每一道工序,每一针每一线,辛勤的心里都盛满了幸福,也有弥补儿子的复杂情感。继而,作者笔锋一转,重点回忆了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母亲敬老爱子的细节:母亲拆洗寒衣,添补新衣,熬煮稀粥,又稠又满的碗递给儿女,却总是忽略自己,省吃俭用,甚至饿肚子。最感人的一个事例是,我落下腿一遇寒风就疼的毛病,虽有寒冬穿两条单裤过冬的诱因,但母亲却把所有都揽到自己身上,以为是自己没能及时为儿子拆洗终身制的棉衣,致使儿子落下疾患而心生歉疚。这套棉衣,既是我御寒的物质储备,更是我精神的“战略贮备”,我珍视着这套棉衣,为它包布,将它郑重地压在柜子里垫底。如此精心如此珍视,只有一个理由,其实我想穿妈妈做的衣服主要还不是为了抗寒,而是想触着妈妈曾经的手迹,感触妈妈一针一线留下的深情厚意。妈妈离开我4年多了,这也成了我不多的感触妈妈的方式之一。作者卒章显志的手法,升华了母爱伟大的主旨。独特的视角,朴素的句子,入微的细节,立体的描摹,真率的抒情,将母子连心的醇厚情意抒发到了极致。读着品着,眼前就浮现出一副现实版游子吟的画面。。【:芦汀宿雁】 【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00:21:11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读着作者的文字,不由得就浮现这首诗。
作者的文字是对游子吟的现实解读,亦是一曲母爱的颂歌。 名芦汀宿雁,60后。行走山水,虚极静笃。与书相伴,恋字成痴,以散文、随笔居多。
回复1楼文友: 11:57:18 感谢,感谢点评。妈妈留下的暖,是一生的暖。
2楼文友: 09:0 : 1 妈妈用爱心缝制的棉衣,穿在作者身上,暖在作者心里!一套棉衣,就是一份念想。见棉衣就如见到妈妈,舍不得穿,爱不释手,就是对母亲的深深的怀念,棉衣暖心,文章也暖心!
回复2楼文友: 11:57: 8 感谢光临点评。问好祝福!
楼文友: 16:06:45 只有在思念母亲时间才会写出这样的文章,只有在看到物品时才能联想到妈妈,借物表达思念之情。 我是一位医务工作者
回复 楼文友: 18:5 :01 谢谢再次莅临。祝福!
4楼文友: 17:2 :14 真情最动人!
母爱,温暖一生!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4楼文友: 18:51:5 感谢光临点评。问好。是的,母亲是永远的暖。
5楼文友: 20:05:21 很感人的一篇文章,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母爱的温暖。
是啊,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更是另儿女永远难忘的!
回复5楼文友: 12: 6:18 感谢光临点评,问好祝福!
6楼文友: 12:28: 9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 逝水流年 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回复6楼文友: 12: 5: 7 感谢鼓励厚爱。祝福快乐吉祥!
生物谷灯盏花药业发展
灯盏花药业都有哪些产品
弥勒灯盏花药企如何
夜尿增多的护理云南省特色植物药灯盏花
怎样知道骨质疏松
上一篇:看点贺老汉盖砖房小说
上一篇:各有用处
- [诗歌大全]职场情商讲义:简朴的哲学,练就由内而外的平衡性
- [诗歌大全]如今门面,地面铺设很少选择铺设瓷砖,而是直接水泥自流平
- [诗歌大全]54岁郑钧好可怕,与小16岁娇妻在机场热吻,剪齐刘海刻意扮嫩
- [诗歌大全]西安旅游职业中专研议陕西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名
- [诗歌大全]APP也能拍出电影感,vivo S15系列让你自带主角光环
- [诗歌大全]73年前紧接著包办婚礼:2人未成年,男方一脸无所谓,女方面无表情
- [诗歌大全]一瓶茅台价值百亿?哈吉拍卖称系恶意竞拍,重新开拍后已有5人报名
- [诗歌大全]中颖电子(300327.SZ)发在预盈,预计半年度净利润达2.52亿元-2.6亿元,同比增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