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别了萧军随笔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12-31

摘要:萧军少年壮志凌云,胸怀普救众生、兼济天下之志,诚可感可佩!纵观作家一生,三十年代经历爱情挫折、四十年代早期政治挫折,此后则历经坎坷,屡遭磨难不断。作家晚年雄心未已,壮志难酬,诚让人感泣! 读书击剑两无成/空把韶华误请缨/但得能为天下雨/白云原自一身轻。

此诗为现代著名作家萧军年轻从军时写下的一首诗。作家少年壮志凌云,胸怀普救众生、兼济天下之志,诚可感可佩!纵观萧军一生,三十年代经历爱情挫折、四十年代早期政治挫折,此后则历经坎坷,屡遭磨难不断。作家晚年雄心未已,壮志难酬,诚让人感泣!

萧军(1907-1988),原名刘鸿霖,笔名萧军,辽宁锦州人,“东北作家群”的领军人物,知名的左翼作家。作家出身寒微,父亲是木匠。作家6岁时入本村私塾念书,自幼好武,拜过不少师傅,拳脚棍棒无一不学,据说还差点儿去了少林寺。1925年考入张学良在沈阳办的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七期炮兵科,学习法律和军事,文武兼济,成绩优秀,深得总教官青睐。然而就在临毕业时因为一同学打抱不平,得罪了一亲日的步兵教官被开除。当同学们毕业典礼进行联欢时萧军却背起行囊独自远行,踏上一条荆棘丛生的人生之路……

1929年,萧军完成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懦……》。“九.一八”事变后与友人组织抗日义勇军,事泄,潜入哈尔滨,以“三郎”为笔名开始写作生活。 2年在哈尔滨结识萧红,成为患难中的文学伴侣。 年与萧红共同出版小说合集《跋涉》。 4年与萧红共赴青岛,10月创作了著名的《八月的乡村》。同年11月在上海会见鲁迅,《八月的乡村》由鲁迅作序,并作为奴隶丛书之一于19 5年出版,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八月的乡村》的出版不但显示了抗日文学的实绩,也奠定了萧军在文坛上的地位。此后,他陆续出版了《羊》、《江上》和长篇《第三代》。 8年1月27日他同萧红、艾青、田间、聂绀弩去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由于“民大”校长山西军阀阎锡山拒绝抗日,支持抗日的萧军被解职。他只好前往西安。到西安不久与萧红协议离婚,后与王德芬相识相恋,结为夫妻。1940年萧军赴延安,42年受“王实味事件牵连”遭批判。46年回哈尔滨,主持《文化报》工作,受错误批判,到抚顺深入生活。1954年出版了反映矿山生活的长篇小说《五月的矿山》。52年后定居北京。57年《过去的年代》出版,从此以后,直至文化大革命,萧军一直受到批判和迫害。文化大革命结束,1980年4月经中共中央批复,中共北京市委纠正了对萧军的错误决定,称萧军是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有民族气节的革命作家……

作家四男四女。萧老四十年代开始挨整,此后一直生活困顿、惨淡,常常靠借贷度日。萧老一生克勤克俭,教育子女“朴素并不等于没有美感”。女儿萧耘上师范时因为排演儿童歌剧《刘文学》花5元钱买了一条普通的蓝裤子,尚被父亲批评一顿——那是包括祖母在内的全家人的生活费啊!父亲遭整,子女全是“狗崽子”,其境遇之悲惨可想而知。然而子女们并不懊悔,他们为有这样一位可敬的爸爸而庆幸。自强不息,自尊自爱做一个普通人,这也是父亲的愿望。1976年第二次解放,萧军的境况渐次有了好转。84年 月北京市作协举办“庆祝萧军文学创作五十周年大会”,老友丁玲、胡风、周扬等到会祝贺。萧老致谢辞:“我感情很激动!激动的是,在今天这个会场上,遇到了这么多老朋友、新朋友,很不容易,很不容易呵!……在这里,我既没有什么骄傲,也没有什么自卑的感情。我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人民的子孙,在那个年龄,我要做的,能够做的,我都做了,我也不说我做的不够,我也不说我做的有什么骄傲,这是我的本份。”

天妒高才。1987年5月28日,萧老患癌在北京同仁医院就诊。彭真、伍修权等老一辈革命家前往医院探视。手术前夕,彭真以信鼓励:“闻医院已和你商定明日动手术,不禁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像我们这类高龄的人动这类手术,怎能不令人多少有点耽心?但想到手术的结果会切除痼疾,又感到高兴。不用说你会知道医院既决定手术当然要竭力采取万全措施,同时,你是饱经战斗,刚强成性,而又胸襟豁达的人,必能和医生紧密配合,保证手术的顺利成功。等候佳音,并祝早日康复…...”此信令萧老感动不已,于是他在进入手术室前口授一封给彭真同志的复信:“收到你2月29日夜写给我的信,很为感谢!……我平生没有什么遗憾的事,无论是用口,还是用笔,以至用手,我是尽了中华子孙应尽的力……只是朋友们的情谊,却时时刻刻使我感到关情切切,难以自已!”老友梁山丁从东北故乡赴京看望萧军,萧军研究者张毓茂教授致信问候,萧老深为感动,取笔写了几句话,以报答众朋友的关怀殷情:“大家关心我,我关心大家!如此大吉!”这是萧老一生的最后绝笔。

1988年6月22日凌晨零点50分,萧老停止了呼吸,作家走完了81年艰难坎坷、惊险频仍的人生路程。萧老暮年晚景的一首七律诗:“荣辱随缘自在过/闲抛倦眼瞰山河/千千世界千千外/滚滚长江滚滚波/混沌初开谁是主/阴阳舛错百成讹/情甘沧海侪一粟/睡里乾坤日月多。”可谓老人一生的自我写照。

别了,萧军……

共 197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别了,萧军……》这篇随笔,作者以时间为顺序,概括介绍了作家萧军一生的坎坷经历。少年壮志凌云,青年屡遭磨难,晚年壮志未酬。一生历经坎坷,出生入死,文字做枪,著书立说,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彰显了一位作家高风亮节、爱国怜民,有着一颗民族气节的襟怀。感谢作者赐稿山水,推荐共赏。【山水神韵:孤漠一尘】

1楼文友: 20:11:4 问好老师,感谢赐稿山水!期待新的精彩! 宠辱不惊,望天空云卷云舒;去留无意,看世间花开花落。

云南特色植物 灯盏花怎么样

生物谷灯盏花药业发展

生物谷灯盏花药业生产技术

儿童发烧怎么办
糖尿病胃轻瘫消化不好的治疗方法
宝宝脸色发黄什么原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