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散文写给七月二十八日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09-17

8年,弹指一挥间。

8年,那些因为上世纪世界最惨痛的地震灾难而罹难的242769条长眠的生命,可安?

公元1976年7月28日,中国北京时间 时42分5 .11秒,对每一个经历过且幸存下来的唐山人来说,不会忘记。作为一个普通的唐山人,总是想为了那些逝者写下点什么,更想为当年的抗争精神和震后重生的唐山涂上几笔。

东经118.1度、北纬 9.6度,在距地面16公里深处的地球外壳,比日本广岛原子弹强烈约400倍的猛烈爆炸发生了。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丰南一带突然发生里氏8.2(在几天后再次公布了经过核定的地震震级:里氏7.8级。)强烈地震,2 秒钟后,唐山这个有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遭受灭顶之灾,瞬间夷为平地,242769条鲜活的生命葬身瓦砾之中。682267间民用建筑中有6561 6间倒塌和受到严重破坏,164851人重伤, 4204个孩子成了孤儿。直接经济损失达 0亿元人民币以上。

地震罹难场面惨烈到极点,为世界罕见。

那一年,我9岁。9岁的记忆或深或浅,但是那场灾难却是这一生经历最大的一次。睡梦中好像听到飞机轰隆隆在房顶盘旋,农家的大炕左右摇晃着。这样一折腾,我们四个兄弟姐妹都从梦中惊醒,母亲把我们搂在怀里。此时听到祖母在对面房间传出的急促的喊叫声“孩子们快跑,地震了。”这才慌忙中下了炕,地还在颤抖,人是站不稳的,门栓打不开。趁着稍微停歇的摇晃,母亲赶紧抽开门栓,我们摸着炕沿挪动,来不及穿戴整齐惊恐跑出屋子。幸好,住的房子是刚入住的新房,后来发现北侧墙体有当时摇晃、颤动留下的裂痕。祖母喘息着和祖父稍后也逃了出来。房子是再也不敢走进,耳边传来村子里有人哭泣的声音、犬吠声夹在一起……

不知道是谁在喊:快去村北面高岗上,不然会被水淹没。震后不久下起了雨,地动山摇连老天也在哭泣,或许是为了那些逝者?村民们搀扶着蜂拥而去……

家里有男人的,胆子大些,冒着余震抢出些塑料布遮雨,父亲在城里工作,此时的我们感觉是孤单无助的,幸好有好心的村民让我们躲进狭小的空间避雨。哀声一片,等天蒙亮能看清远处的房子时,余震下还在摇晃。

“村西头那口井往外喷水呢。”不知道是谁这样说了一句,造成了一片恐慌。

暂时没有可饮用的水,口渴了便用雨水解渴。农家人没有那么多讲究,平时下地干活,渠沟里长着浮生物的水,随手扒开便是两口,此时也倒是无碍的。

城里工作的父亲没有一丝音讯。母亲只会趁人不备的时候抹眼泪,我们也会随母亲哭。父亲在我的印象里是陌生的,一个月或者两三个月才会回来一次,每次盘算着父亲要回来的日子,母亲脸上总会有由衷的笑容,父亲是母亲的幸福,尽管父亲不曾爱过母亲。感情的事,从来都没有人说得清楚。

几天不见父亲的影子,母亲总会偷偷跑回村里自家的院子,巴望着父亲回来,怕他突然回来找不到家人。每次回来眼睛红红的,那是失望过后泪水的侵蚀。祖母也不放心,偶尔会回去一趟,还会不停的念叨:老天爷啊,你要是想让我儿子走,就让老四走,把老大留下,老大还有老婆、孩子呢!四叔当时还没有成家,和父亲同在唐山市区工作,那时候,我们生活在农村老家。其实,作为母亲,祖母何尝不希望她的两个儿子都安好无损呢?

我们尚小,母亲一个妇道人家不可能在余震连连的情况下去市区找父亲,也不敢奢望家里的两位叔叔去找。祖母当时是有想让两位叔叔中的一位去寻找的心思,可是他们也是为人夫为人父的,祖母开不了这个口。村里不时的传来哪里桥塌了,哪里的路露出大窟窿之类的话,当时局面有些混乱,百年不遇的灾难,人们的胆怯是可以理解的。

余震还会随时袭来,高岗上的日子过了多久记不清楚了。但是在那里等来了飞机散发衣物和食品,压缩饼干是最深刻的记忆。多少年后还会想起它的味道,一次偶尔在超市看到买回家,不再是当年的味道。或许是品牌不一样,当年都是军供产品支援灾区的。又或许是现在生活好了,口味高了,再也不是当年饿极之下的狼吐虎咽了。

震后第四天,父亲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回来了,满脸的倦怠。随身携带的只有一把铁锹和一床旧线毯。父亲说,一直没有家里的音讯,以为全家都······之前曾经有一同事的外甥,与我们是相邻不远村子里的人,不顾余震和路上的颠簸去市区探望他的舅舅。父亲打听得知我们村子全部倒塌,伤亡严重。又想到,同事的外甥都来探望,老家的两个弟弟没有出现就更证实了那个人的说法。父亲是善良的,也是一位称职的公职人员。为了守候国家储备物资不被震后灾民们哄抢,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直到部队开拔进入市区支援,父亲的心才悬下来。得空去找四叔,见到四叔还安好就放下了心,四叔劝父亲回到岗位上,没有想到那却是永别。四叔在父亲返回工作岗位不久就受伤了,伤及内脏,四叔再也没有醒来。

为了这件事,家人都曾经埋怨父亲没有及时劝四叔回家,这成了父亲多少年的心结。父亲从来不做解释,因为他无愧于他的公职。四叔不幸的消息父亲一开始并没有告诉家人,除了我的母亲。怕的是祖父和祖母接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父亲骗家人说,四叔转去外地医治,我也时常盼着四叔有一天回来。当村里所有转去外地医治的人都回到村子时,家人才不得不接受四叔的离开的事实。其实,当时大家早已猜测到四叔的不幸,只是不愿接受而已,还在满怀希望奇迹的发生。人有时候是不得不接受血淋淋的现实的。

后来我常想,若是祖母当时没有那样的念叨,四叔会不会不会离开?我多么希望所有人都有机会延长自己的生命长度,可是天灾人祸难以避免,希望天国的四叔安息,那一面刻着242769个名字的地震纪念墙上,四叔的名字永远闪耀在那里。每年7月28日那天,地震馆墙外的那条路上,车队像条河,不是平时已经忘记,而是坚强的唐山人们把逝去的亲人记在心里,那一天特殊的日子会有特殊的纪念。一束束白菊或者黄菊寄托着哀思,希望天堂的逝者安息。

逝去的亲人们,你们有看到吧?唐山的变化巨大,早已从废墟上崛起,道路四通八达,高楼林立,经济腾飞。坚强的唐山人在灾难面前所凝结出来的是“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一座城市的毁灭是可怕的,而人的精神崩溃更是可怕。但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军民的无私援助下,唐山人依靠这种精神支撑,虽然当时国家经济还比较落后,在没有接受任何外援的情况下,唐山人不等、不靠,没有因为家园被毁或痛失亲人,而消极沉沦陷入强烈的悲痛无法自拔的境地。而是在灾难面前用意志所凝结出来的抗震精神,凭着这样的精神,坚强的唐山人在废墟上站起来了。荣幸的是,唐山当之无愧成为中国第一个被联合国授予“人居荣誉奖”和“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如今,在昔日垃圾如山、杂草丛生、农田废弃的采煤沉降区域建成的南湖生态城,水域面积已超过杭州西湖两倍,成为国内最大的城市中央生态公园,被誉为化腐朽为神奇的经典力作,先后获得联合国“HBA中国范例卓越贡献最佳奖”和首批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等称号,成为我市生态环境改造建设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标志。环城水系的建成,更是奠定了“玉带环城走”的秀美景观,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即将在唐山召开,唐山将是一张美丽的名片。唐山是成为我国第五个获得世界园艺博览会承办权的城市,唐山作为中国第一个承办该项博览会的地市级城市,将在世界园艺博览会历史上首次利用采煤沉降地、在不占用一分耕地的情况下举办博览会。2016年恰逢唐山抗震40周年,举办世园会也可使世界更加充分地了解中国,了解唐山,向世人展示这座震后城市恢复重建的奇迹,让那些曾经预言唐山将从地球消失的人向唐山行注目礼。我的家乡唐山,已由黑色煤都蜕变成了一座美丽的生态城。

唐山,一座坚强的城市,用自己的意志让唐山崛起;唐山,一座感恩的城市,它没有忘记当年全国各地的鼎力支援;唐山,一座包容的城市。纳八方之客,用宽厚和善良回馈社会。我为自己是一个唐山人而自豪。

哀思不减,愿逝者安息,生者安好。

共 174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篇文章写得非常感人。作者以当年一个九岁孩子的眼光和心理感受写了当时地震的惨烈,虽没有用笔描述当时的场面,但通过别人的叙述和家人的期待把唐山地震的惨烈场面表现了出来,让人揪心,让人心痛。最后写了唐山三十八年来的巨变被“誉为·化腐朽为神奇的经典力作”让人看到了唐山人的奋斗精神。文章的最后一句“哀思不减,愿逝者安息,生者安好”与文章开头首尾呼应,不但唐山人记住了这一天,连读者也记住了这一天。好文章!希望作者在写完文章后多读几遍。 感谢赐稿,倾情推荐品读 【:冰凌】 【江山部·精品推荐14072 0012】

1楼文友: 08: 8: 1 这篇散文作者以当年一个九岁孩子的眼光和心理感受写了当时地震的惨烈,虽没有用笔描述当时的场面,但通过别人的叙述和家人的期待把唐山地震的惨烈场面表现了出来,让人揪心,让人心痛。非常感人!

回复1楼文友: 12:16:28 感谢冰凌老师每次那些精细的编按,东栏多谢!

2楼文友: 11:15:00 唐山地震经历这个历史难以忘怀,没经历看到很感人。感谢老师支持梧桐,遥祝快乐。

真情自在写春秋

野鹤闲云乱曲留

笑别人间千恼怨

素歌冬夏也风流

回复2楼文友: 12:14:56 谢谢诗词老师,问好!

楼文友: 10:06:47 祝贺东栏一株雪老师喜摘一精,恭喜、恭喜。问好,祝愉快!

回复 楼文友: 12:12:01 谢谢晓文社长,是您的一次飞笺把东栏带入梧桐树下,遥握问候晓文社长夏安!

4楼文友: 12:28:01 请东栏一株雪老师加入江山文学梧桐作者群 ,便于联系,谢谢!

回复4楼文友: 12:49: 6 已经申请,谢谢晓文社长!

薏芽健脾凝胶吃法

薏芽健脾凝胶效果如何

薏芽健脾凝胶治疗便秘吗

咽喉疼流鼻血怎么办
子宫内膜炎症状表现
急性腹泻能自愈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