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向辉昨天坐在上海书展的签售台上体系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0-03-02
如果和“60后”、“70后”聊起《最小说》,相信有一大半人会问:“什么是《最小说》?没看过!郭敬明?不太清楚!”可是,如果和“90后”提起《最小说》,他们准能侃侃而谈。7月25日下午,郭敬明主编的《最小说》旗下人气作家笛安、消失宾妮、李枫和叶阐携各自新作,来到南昌市新华书店广场购书中心举办签售活动,在炎热洪城上演了一出火爆的“文学明星秀”。
“90后”说
他们不仅是作家,更是明星
尽管当天烈日炎炎、酷暑难当,但丝毫没有阻挡数百名年轻“粉丝”的热情。离签售活动开始还有1个多小时,广场购书中心大厅内便已挤满了前来捧场的读者,他们多为“90后”的青少年。当笛安等人现身时,人群中更是爆发出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尖叫和欢呼声。
两名来自师大附中的女同学抱着带有签名的书,激动得热泪盈眶:“我好喜欢他们的文字,今天终于见到了他们。文字好美,人好帅!”据了解,为了得到偶像的签名,她们已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队。
父母说
为了孩子,“60后”也来凑热闹
在一群青春、稚气的“90后”中间,几个“60后”的中年人格外引人注目。张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孩子是《最小说》的“粉丝”,由于孩子下午有课,所以他来参加了这次追星。“尽管我不支持孩子追星,但他们对文学的狂热,我还是很感动的!”
站在一旁的刘女士也接过话题:“原本以为这一代孩子已不爱文学,但看这情形,他们对小说及作家的喜欢,丝毫不亚于我们当年对琼瑶、金庸等人的喜欢程度。”
专家说
只是一种文化消遣,但前景不会差
其实在当今文坛,像郭敬明一样自办文学期刊的“80后”作家不在少数。而他们的拥趸,无一例外是一些“90后”青少年。
面对“90后”读者对这类市场化青春文学期刊的狂热,一些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也发表了看法。“虽然我不明白为什么郭敬明的书这么多人喜欢看,但我可以理解《最小说》为什么卖得这么好——因为这属于文化消费,是一种消遣。但绝不能将这种文化消遣简单地等同于‘90后’对文学的热爱。”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说。
“根据调查,现在买书的多是学生,其中有很多人是某些市场化文学期刊主编的‘粉丝’。这些主编们必须先让自己成为‘名片’,然后才能打造‘品牌’。这是对他们隐形能量与潜在影响的再发掘、再延伸。”文学评论家王干认为,“尽管这只是一种消遣,但他们能遵循市场规律,也是根据青年读者的喜好而存在,因此前景不会差。”
(编辑:郭婧涵)
惠州治疗白癜风方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性痴呆是怎么回事
通心络可以治疗心绞痛吗月经不调哪些症状
腹泻小腹痛吃什么水果
上一篇:神目风 第七九一章 战争转折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