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诗人都有一艘沉船体系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0-03-12
《朱雀》《七声》《北鸢》…… 青年作家葛亮的小说在古典美学的深意下自成气韵,每一部作品都给人以惊喜而不忍释卷。
面前是一片浩浩汤汤,自时代的跌宕,自历史深处的幽暗,或自个人的痛快与无涯苍茫。彼岸处,刹那间似有一两点星火。不明亮,但足够暖。
导演姜文这样评价葛亮的文学作品:“我读小说的主要目的是找故事,但葛亮的小说会让我忘了这个目的。不是没有故事,而是故事在文字中嵌得严丝合缝,分寸极好,拎出来生怕走样。握着年轻的笔,表达着老灵魂,是葛亮的最有趣之处。” 《朱雀》《七声》《北鸢》…… 青年作家葛亮的小说在古典美学的深意下自成气韵,每一部作品都给人以惊喜而不忍释卷。
《问米》是葛亮于近日出版的最新小说集。这一次,葛亮将笔墨伸向民间叙事,精心酝酿着“葛亮式悬疑”。《问米》甄选了近年来葛亮创作的7篇中短篇小说。故事中的他们是旅居越南的通灵师,是隔壁的奇怪邻居,是擦肩而过的路人,是我,也是你。命运的横强与无常裹挟着人生的风姿百态,娓娓道来之下,总能看到些许平庸又熟悉的样子。他们面目模糊、泯然众人,却与巨大的秘密同行,在下一秒堕入深渊。评论家张莉直言,小说在葛亮一贯的秉持的风格之外,多了“一种特别有魅力的粗实感”。
葛亮在微博上写道:“《问米》这本书写的是我们身边的人…… 他们试图挣扎,却发现生活原力之强大,将他们抛入了未知的旋涡。他们是一些藏在岁月裂隙中的人,各有一段过往,仍与现实胶着,因寄盼,或因救赎。”对悬疑小说,葛亮有着自己的理解:“《问米》与其说是着眼于悬疑,不如说在对其进行解构。这本书里的故事,无一不在表达所谓真相倏忽而至时人的无力感……生活的逻辑终于覆盖了事件的因果逻辑。这是日常强大的力量,充满了意外与无序。” 故事之外,文字依然是骨血。葛亮表示,文字在悬疑的外壳下,表达的也许仍是那一点人之常情。先是带着体温,或陪伴读者感受体温的冷却。由晨至昏,渐至冰冷。
同为“80后”青年作家,张悦然认为葛亮找到了一种去写我们眼前生活的方式,多数年轻作家都不知如何面对这个问题,除了写历史,还要写眼前的事、当下的事,葛亮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入口。与以往作品相比,《问米》多了小说的“造境”之趣,在语言风格上也更加平实。青年评论家徐刚说,如果说葛亮之前小说语言的锤炼感比较强,精雕细琢在于借此传达出精致的美感,那么这部《问米》则不同于以前,显得更加生活化。最重要的是,葛亮总能赋予一个地域、一个城市以声色和气息。
(编辑:王怡婷)
宝宝不消化怎么办如何缓解动脉硬化蚌埠牛皮癣医院
老年人便秘的危害黄褐斑怎么形成原因
他达拉非能一直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