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泉下的公公这就是您没心没肺的儿媳妇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10-21

结婚快18年了,一直以骄傲自居的我,自认为是一个当代最了不起,最孝敬公婆的好儿媳。如今却自惭形愧,才明白婆媳相处是一问学问,更是一种包容,需要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

17年中,与婆婆相敬如宾,把她当成自己的母亲一样孝敬,如今却……

2011年,公公在忙完田里农活回家的路上,突然脑出血,及时抢救无效,离我们而去……虽我是一个儿媳妇,可对公公的这份感情确如亲生父亲的爱。他是一位善解人意、和蔼、仁慈、大公无私的好爸爸,更是一位50年党龄的老党员,没有轰轰烈烈的光荣事迹,却在那个偏僻的村庄,人人提到他都会赞不绝口的焦点人物。

年轻时,只要谁家遇到困难,他都想方设法的帮助,哪个村子闹纠纷矛盾,他都能秉公处理。在他出殡的那天,村子里围满了人,为他送行……

每回忆起,泪眼婆娑。忙于打拼的我,现在才恍然大悟,什么叫做: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样的悲痛只有在泪雨纷飞中默默品味。

敬爱的爸爸,您走的太急,我没有尽到一个做儿媳妇的孝心。记得那晚我满身大汗与大伯、侄子把您推进抢救室,焦急不安的等待却换来医生残酷的告诉我们:准备回家办理后事吧。固执的我不相信这是事实,看到您还有一丝气息,还往区医院送,结果一样残酷。再回来的路上,您紧紧拽住我和嫂子的手,是那么的不舍,刚到家,您就走了。

我犯了一个一生都无法原谅自己的错:等自己的日子过好了,把您和妈妈接过来孝敬,可不知道您走得如此匆忙。

您走后,我把妈妈接过来。其实不是为了弥补孝心,而是希望妈妈能帮我照顾家,烧饭。做子女的总是对您们有索不完的要求,而您们却无怨无悔地奉献着。

爸爸,您可知道,我并不是一个孝敬的儿媳妇。婚后半年,我们便搬到城里来住,只有每年的春节才回家一趟,于是我跟妈妈的关系自然相处得很好。我一直误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做到父亲生前的忠告:做个好儿媳,把公婆当成自己的父母亲孝敬。于是在妯娌面前,我趾高气昂,自以为她们都没有我优秀。可当把婆婆接过的两年里,我开始嫌弃妈妈了,让我静静对您倾诉:

您的儿子,我的老公虽是残疾人,但他很勤劳,我们家隔壁拆了一大片的房子,他一瘸一拐地开了几片菜地,每年的蔬菜自家吃不完。可孩子们总是挑食,绿色食品总是不爱吃,孩子长身体,于是每天从菜场买些孩子爱吃的菜,妈妈每次见我提着菜回家,一脸的不悦,嘴边还唠叨:我如果像你们这样过日子怎么养大这么多子女。我虽然心里听着特难受,但还是装作没有听见,还是一口口亲切喊她:“妈妈。”

今年的8月份,家里的空心菜已经老了,老公早早就拔了。半个月后,看到菜场有嫩油油的空心菜,很便宜,一元钱一把,于是买了两把回家。人就是这样,吃多了就腻,没有了,就想吃。

中午时分,女儿给我信息:“妈妈,下次别买空心菜了,奶奶在厨房唠叨了。”

“奶奶又唠叨什么呢?”我非常忐忑地问道,心里想:“我哪又做错了吗?”

女儿很诚实告诉我,奶奶说:“自家种的不吃,买来的菜更好吃……”

一瞬间,心里感到特委屈,爸爸,您说我做错了吗?才2元钱,不是很贵的呀,心里虽难受,晚上回到家,还是若无其事得亲热喊她:“妈。”也许,我无法理解她老人家的想法,无法体会她当年过的艰辛日子。虽心里特不爽,但回头想想:您走了,我不能惹她伤心,不能给她脸色,否则她会更想念您。

一个暑假,2个孩子都在妈妈的唠叨中艰辛度过。虽女儿17岁了,可还是很贪玩,不愿做家务事,儿子1 岁,更贪玩,整天忙于电脑。妈妈是一个勤劳的人,在附近服装厂找了点零活。每天清早6点多,她就早早准备好早餐,又急急忙忙去工作,中午回家,看到一桌子乱七八糟的碗,她便大发雷霆,唠叨责怪孩子们没有干活。而我呢,整天忙于工作,早出晚归。只有在回家时,告诉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可贪玩是孩子的本性,总是又惹妈妈不高兴,爸爸,您会怪我吗?

家有一老,等于一宝。爸爸,前年您和我爸前后半中先后去世,我把唯一的2个母亲都接过来了。可时间一长,妈妈又不高兴,我把当天的日记给您看看:

写给婆婆的信:

敬爱的婆婆:

十六年了,我一直当您像自己的妈妈一样孝敬您,其一:我没有忘记出嫁前,父亲给我的再三叮嘱,做不到最好的,但不能给父亲丢脸,父亲要求不多,只要做到不让公公婆婆生气,不跟婆婆争争吵吵,把公婆当自己的父母看待·······

结婚后,我在老家生活半年,时刻牢记父亲的话。十六年了,我却对您很陌生,从来没有深入了解您,印象当中,您总是很少在家,都是忙地里的活,所以很少沟通过。只是凭感觉您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婆婆,对每个媳妇都很热情,很包容,唯一一点就是您,每次忍气吞声帮妯娌干了活,又要对我诉说她们的不是,这是我感到很不解的地方。

前天,老公回家告诉我,说是您告诉他,我妈妈要回家的原因:是因为在我家太累了,所以明年不来了。他难过对我说:“说实话,你是个孝敬的女儿,不是因为想到你妈妈一个人在家孤苦伶仃,我还真不愿意揽这麻烦呢?谁不知道图个清闲,说句不好听的话,多一个人也多一点开销吧,何况还要照顾她,你的嫂子们,都········。”

我真的傻,信以为真,也没有对妈妈提起这件事。昨天妈妈再次提起要回家,我便不耐烦地说:“妈妈,您要回家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我们夫妻俩对您不好,还是您觉得在我家太累了?要是真的累,我没有要求您做什么呀,您可以什么都不做,我是很懒,总是有依赖感,但我会改的。想到您回家一个人,面对大房子,孤孤单单,伤风感冒还要哥哥知道,不知道谁照顾您,再说他们都上班,哪个嫂子有这么贴心呢?上次您生病,自己下不了床烧饭,哥哥叫嫂子送饭给您吃,可她做了没有,还是哥哥下班回家来给您送饭······。”说着,我已经泣不成声,眼泪就这么悄悄流下来。

妈妈很吃惊的看着我:“谁说我要回家是因为我在这里太累了,你是我女儿,看着整天这么忙,帮你洗洗碗,拖拖地,也没有什么活,你怎么会这么想呢?这是我高兴做的事。”我很诧异,于是把婆婆对老公说的话告诉了妈妈。母亲一直摇头,脸色暗淡起来,有几分难过地说:“女儿,我还是回家,照顾我不是你的,你有哥嫂,不给你添麻烦,你相信妈妈,我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但你也不要责怪婆婆,好好孝敬她,她才是理所当然应该在这里的人,这是她儿子家·······。”

婆婆,我自己的母亲我太了解了,从不会搬弄是非,处处为别人着想。您为何要这样诬陷我母亲呢?为何呢?好在您儿子,他不是那么爱计较的人,更了解我。十六年了,没有今年这样的相处,我根本不知道您是怎样的为人,一直在我心目中,您是善良、勤劳、任劳任怨的好婆婆,好母亲。但我告诉您:女儿也能养妈妈,我有这个能力,孝敬您是天经地义的事,孝敬我母亲,也是我的,为何呢?您要无中生有呢?不知道您的儿媳妇最讨厌别人说谎吗?我也不是圣人,难免做错事,但就是再大的错,只要意识到,就会承认自己的过错,不奢望别人的原谅,只求心安。

婆婆,您也许出于好心,您知道·您儿子的负担太重了。告诉您我的心里话:原来我父亲健在时,我没有接过他来我家玩过一天,其一:父亲不爱在外面过夜,其二:那时候日子过得很拮据,总是希望有那么一天,日子过好了,好好把父母接来孝敬。可我太傻了,尽然不知道岁月不等人的道理,就这么在等待中错过了孝敬父亲的机会,您可知道,我有多么后悔吗?这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觉,是一生的遗憾。

从那一天起,我明白了很多,我要把在父亲身上的遗憾,弥补在母亲身上,也会按照父亲的话孝敬您,即便日子过得再艰辛,也不会让母亲孤孤单单一个人,同样也会像孝敬母亲一样孝敬您。可您是否在意我母亲在我家呢?为何要挑起事端呢?我可以不计较,但我很失望,您破坏了在我心目中的完美形象,我可以装作若无其事,可我再也不会信任您。但不会因为这件事而不孝敬您,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会尽量做好儿媳妇的本分,因为人生太匆匆了,时间的车轮很快就轮回到自己的身上,别让自己年老时觉得愧疚就足够了。

婆婆,两个多月的时间,让我深深了解您。每次您和别人聊天时,总是说女儿怎么好,或是还是生女儿好,这些话心里当时听起来是好难受,但反问自己:您与妈妈我是否真能做的一样呢?虽然给与您的物质、钱比母亲多,但心里的位置还是自己母亲更重要些,所以我不介意这些,只是尽量做好自己。但也请您不要再因为任何原因,伤害我的母亲。在我母亲面前,您总是做得表里不一,照顾我妈妈,母亲告诉我:有这样的亲家,是她的福气。我不喜欢两面人物,这样会让我反感的,哪怕我有一天要饭,也会把母亲带在身边。同样也不会弃您而不顾,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婆婆,请您不要在我与您儿子面前唠叨:不要上的话。我知道您听信了别人的片面之词,络怎么不好,络把好好的家拆散了?请您放心,我已经是快奔四的人了,做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思维,再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良知,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我不是那种女人,更不因为老公是残疾人,而抛弃家和孩子。

父亲生前在医院对我说过这样话:不要因为环境而改变自己,做任何事情多问几个为什么?三思后行。

人的一生有太多的无奈,也有很多事情都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告诫自己:不要自私而活,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问题是否能接受呢?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中,这样的幸福能心安理得吗?

婆婆,做您十几年的媳妇,您并不了解我,我不喜欢斤斤计较,不喜欢嚼舌根,不喜欢别人束缚、干涉自由,不喜欢搬弄是非,更不喜欢子虚乌有的事,更别说谎欺骗我,哪怕一次,再也不信任。您可以给其他妯娌任何物质或帮助,我不会计较,但请您别在您儿子面前说三道四,我会一直孝敬我的母亲,她是我今生唯一的妈妈,我可以对她任性、可以对她发泄自己的情绪,可以·······

婆婆,让我尽量做好自己,孝敬您也孝敬我母亲,不希望能做您心目的女儿,但求自己无愧于心,祝您幸福、安康。

2012 0凌晨

公公,您看到了吗?这是我去年在非常生气时,写下的日记。这些只能自己珍藏,那次事后,我的母亲回家了,她不想让左右为难,我也没有对婆婆提起这事,还是一如既往的和睦相处。只是每次想到自己的母亲孤孤单单的一个人,就偷偷流泪:何时才能尽孝?前几天,好不容易说服母亲,又把母亲接过来了,77岁的老人,体弱多病,今年去医院检查,肾里又长有肿瘤,因为年龄太大,手术风险很高,就这样一直没有医治……我不敢想,还能尽孝多久,真的恐惧……

很庆幸,如今婆婆对母亲很和善,很友好。倍感欣慰。家里虽不富裕,虽很小,但我很知足,很开心,再也不用每天牵挂母亲。有时候喊一声:妈。两位母亲同时答应,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有时候,我也会想:如果自己都做得很好,婆婆也不会唠叨了,正因为自己太懒,忙于店里,帮不上她做家务,于是我改变了自己,再晚回家,也打扫卫生,减少婆婆的工作量。这段时间婆婆也不会像以前这么念叨了。

感恩节到了,我写了一篇文章:

感恩

今天看到女儿的说说:感恩节到了,感谢妈妈爸爸还有外婆,祝您们快乐。我有点欣慰,但也有几分失望。欣慰的是,我的女儿也长大了,也懂得感恩了,失望的是:女儿尽然忘记了含辛茹苦的奶奶。这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欠缺。

一年一度的感恩节,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感谢党,让我生活在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国家,感谢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养大,教会我做人的道理;感谢朋友,陪我这样孤独的宅女,走过春夏秋冬;感谢身边的亲人和给予帮助的人,更感谢房东阿姨猛涨房租,让我历经沧桑后,重新站起来……

一个在生活中,除了亲人,几乎一无所有的女人,在这个感恩节来临之时,尽会如此感慨万千。最想感激的人还是想感谢婆婆——妈妈。

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想用自己的真心,为您写一篇发至肺腑的日志。

17年前,我嫁到您家,您没有嫌弃我,还把我当成您的亲闺女。婆婆,您是善良、忠厚的老实人,那时我根本不知道出嫁是怎么回事?当时的我,是一个被人用唾沫淹没的人,可您和公公并没有蔑视我。我虽是一个出身在农村的女孩,家里姊妹多,在家最小,总是被父母宠着,所以家务活,甚至连烧饭也不会。但我看到您每天勤劳的家里家外,都是忙碌不停,妈妈出嫁前就对我说:新娘子,半年不用帮婆家干活,否则别人瞧不起你,以为你在娘家很可怜,这也许是风俗习惯吧!否则善良的妈妈不会告诉我这些。但我就是一个打破世俗的女人,看着您整天忙忙碌碌的,我也给您帮忙,可每次帮的都是倒忙,煮粥焦了,煮饭生了,烧菜不是咸,就是淡,连砍个猪草也把手指剁伤……而您回来时抱怨自己,虽然那些日子,我过的很辛苦,也很累,可听到您一句句充满母爱的话,我会心笑了,值得,我是一个幸福的媳妇。

共 9168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自古以来婆媳关系是最难把握的。本文以书信和日志穿插的方式表现了婆媳关系中的一些琐事引发的心路历程。看起来更像是一篇对公公,对自己过去所作所为的一种忏悔。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在内心的挣扎与斗争中慢慢走向成熟的。清官还难断家务事呢,何况一个小女子。但是,文中的媳妇,始终恪守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万事以孝德为先,去理解宽容自己的婆婆,虽然有无尽的怨言与委屈,却依然善待珍惜婆媳之间的这份难得的缘份,可见其内心是良善而且坚忍宽容的。最为感动的将自己的母亲与婆婆都接到同一屋檐下,并且很耐心地处理她们之间产生的小小摩擦。文章的结尾处处理得很巧妙,电视剧《老有所依》中木兰的坚忍与仁孝,给她混沌的思绪打开了一个清明的缺口,让她反思到自己精神世界里的不足,并且立志做那样的好女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世世代代都如此,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仁善道德的优良传统传扬下去!祝福作者并问候所有的老人!【:紫玉清凉】

1楼文友:201 - 07:56:22 从朴素的文字里,一个女人的心理历程很清晰地表现了出来。开始的委屈,后来的释然,虽然家常,却让人思悟许多。祝福婉玉!

2楼文友:201 - 21:19:06 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用心在说,不为名利。

生活平凡,活得深刻。点点滴滴,用心感受。

人生一世,说快也快。回头相望,有心才香。

做好自己,钱难衡量。纯朴清香,地久天长。 最好把写作当做卡拉OK,要的是自信。经常练习,也就慢慢有感觉和乐趣了。

楼文友: 1 :59:40 写的很真实看过以后想想也很自然,学校教育的欠缺造就了社会生活的诸多通病,是不可以单纯从人性方面去解释的,同情和无奈,生活的目的是什么? 来到江山园地,流连忘返——目不暇给的欣赏和学习。思想的交流通过文字载体会更加深入,逐步提高写作水平是我的希望。

回复 楼文友: 16:18:51 感谢关注。

6个月宝宝发烧怎么办

六个月宝宝发烧怎么办

6个月宝宝发烧

孩子发烧怎么办39度
小儿优卡丹可以吃吗
右腿肚子抽筋怎么回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