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文学大家叶廷芳八十华诞出新书追溯一生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10-23
2016年9月18日下午,在对外经贸大学举行了知名学者、作家、德语文学翻译家叶廷芳先生的八十寿辰庆祝活动。海天出版社副社长、大道行思(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明清,专程携带着由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叶廷芳先生新书《西风故道》,应邀出席活动。
叶廷芳
这本书刚刚从工厂赶印出来,还散发着墨香,装帧考究的新书,为叶先生寿辰献上了一份特殊礼物。该书系叶廷芳先生的随笔自选集,主要内容包括作者怀人和追溯自己一生治学之路的精彩篇章。
叶廷芳于19 6年出生在浙西一个偏僻的山村。他七岁时,在二战硝烟中,祖父被日军抓走,逃难途中,母亲去世。九岁那年,又因游玩不小心摔伤了左手,永远地失去了左臂。残酷的命运并没将他击倒,经过后来的不断努力,1956年,他终于考上了北京大学西语系。从此,便开始了自己的德语学习和研究生涯。叶廷芳历任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师,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杂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中北欧文学室主任,研究员等。他在德语文学翻译和研究上颇有建树。叶廷芳是最早把欧洲两位重要现代作家卡夫卡和迪伦马特引进到中国的学者。他翻译的《卡夫卡全集》、《变形记》、《卡夫卡短片小说经典》等将卡夫卡的作品介绍到了中国,受到诸多好评;翻译的德语作家、剧作家迪伦马特四部剧作《物理学家》、《老妇还乡》、《罗墓路斯大帝》、《天使来到巴比伦》皆被搬上中国戏剧舞台,影响遍及海内外。此外,他还有专著《现代艺术的探险者》、《美学操练》、《建筑门外谈》等,在音乐、建筑、美学领域都有所成就。2008年,叶荣芳获得欧洲名牌大学之一苏黎世大学的“荣誉博士”学衔,这是德语国家最高的学术荣誉,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1 位学者获得。颁奖词中说:他推动了中国的日耳曼语言文学乃至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并在诸多社会、文化热点学术争论中,发表独到见解,观点新锐,表现了“勇敢精神、先锋精神和正直品格”。获得该学位之后,2011年国际歌德学会授予叶廷芳“荣誉会员”称号,这是该组织首次向中国人授予这项荣誉。
《西风故道》
在庆祝活动开始前,叶先生带着他一贯亲和、阳光的笑容,在会议室外的走廊上迎接每一位与会嘉宾。到场的嘉宾有作家王蒙、周国平、张抗抗,歌唱家关牧村、姜嘉锵、金家勤,建筑大师马国馨,外交家李留根,剧作家过士行,出版家刘明清,资深欧阳涛、韩慧强、岑红等。叶先生与他们握手、拥抱、合影留念、亲热攀谈。叶先生身材高大魁梧,通体流露出一种学者的儒雅和睿智,举手投足之间又满是谦卑,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近。
在庆祝座谈会上,嘉宾们纷纷发言。
叶廷芳八十寿诞庆祝座谈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林琳博士首先介绍了八十年治学经历。她说道,叶先生虽历经挫折,但从没放弃过对学业的追求。童年的际遇给了他不同常人的生命体验,也赋予了他与生命抗争的精神品格,还因此产生了一份想为大家尽点力、做些事的社会感。所以,走上治学之路的他不做象牙塔中的学问,不做“研究的研究”,而是将学术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哲学家、作家,社科院研究员周国平先生说说他对于叶廷芳有两个字,一是“敬”,无论是生活还是在学问研究上,叶先生都是他的前辈。叶先生的作品,都有着很高的质量,同时,他还是一个正直的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为人民的利益争取。二是“亲”,他说在平常的交往中,叶先生给他的感觉更像是亲人,诚恳、谦和、重感情。
知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张抗抗说她对叶先生充满感激之情,因为他影响了一代作家。同时,他还是个谦虚,知识全面、丰富的人文学者。他对艺术满是敬畏和虔诚,要求家人洗手后才能读自己收藏的画册,在莫高窟向伟大的艺术作品下跪。同时,他有着前瞻性的目光,2006年,叶廷芳等29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要求尽快停止执行独生子女政策。现在证明,他是对的。最后,张抗抗用六个字总结了叶先生的治学生涯:求真、求美、求新。
歌唱家、全国政协委员关牧村说叶先生是在“低调做人,不断精进地做事”。的确是这样,接触过叶廷芳的人从来都说他谦虚。话毕,牧村女士献上一首颇具有民族风情的歌曲——《阿妹的心》,歌声美妙婉转,让人陶醉。随后,江宏先生送上一幅字“道法自然”,祝愿叶先生健康长寿。
歌唱家,全国十大男高音之一的姜嘉锵先生也当场演唱了一首歌曲《克拉玛依之歌》,将会场的气氛推至高潮。
资深出版人、海天出版社副社长、大道行思传媒总经理刘明清对叶先生八寿辰表达了由衷的祝愿。他讲到在其主持中央编译出版社工作期间,因出版叶先生主编的《卡夫卡全集》而与先生结缘。他认为,年轻一代知识分子应当学习继承叶先生身上的优秀品格,像叶先生那样不仅要在学术研究方面独立思考,而且要勇于坚持真理、勇于社会担当。
建筑大师马国馨院士说叶先生在建筑遗产保护方面以及一些建筑美学观点方面很有见地。确实,叶廷芳强调一个时代要有一个时代的文化风尚,不要忘了我们的传统。所以他写《废墟也是一种美》、《美是不可重复的》。他极力反对圆明园的重建,认为那是时代留下的烙印,是一种“废墟之美”。
叶先生大学同学李留根和刘文昭回忆说,最佩服的是叶廷芳身上自强的精神以及对生活、文学和艺术的热爱。即使失去了一只手臂,但他从来没有让人感到他的不便。同学们去他家里聚会,他坚持亲自给他们做饭吃。对于自己的遭遇,他从未抱怨过。大概正如叶廷芳自己所言:“我是个生来的乐天派。”
每位嘉宾发言后,叶先生都会站起来礼貌地鞠上一躬。最后,他幽默地说:“今天,大家对我的赞扬实在太多了,感觉前几天生病吃的药都被综合了。”接着,他依旧谦虚地说:“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正如卡夫卡小说中说的:一个人既要批判世界,也要批判自己。”他说,在他看来,友谊是十分珍贵的,因为亲情大家都有,爱情不可强求,唯有友谊可以通过努力得到。
庆祝座谈结束时,已近下午六点。大家来的时候还有蒙蒙小雨,但此时,天已放晴,夕阳金色的光芒透过窗户照射进屋里。眼前的叶廷芳先生,尽管病后初愈,却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一如这晚霞的光芒,柔和中蕴藏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大家在心底都默默祝福先生健康长寿,继续在中国的思想学术高地耕耘不止。
生物谷是什么
云南省特色植物药是什么
灯盏花药业哪家好
人的精气神应如何调养小便结束有刺痛感啥原因
孕期腰酸背痛正常吗
上一篇:江南变阔的县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