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过李公堤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0-08-12
夏 日 过 李 公 堤
采桑子 过李公堤。
新韵。
筑堤疏浚千帆过,南北通渠。感佩追昔,惟念先贤德范遗。
识得双面新苏绣,景致称奇。风送舟楫,又见云泽苍翠滴。
丁酉初夏。
如果说杏花春雨小桥流水是苏州的历史底色,园林昆曲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那么古城东边一池金鸡湖水隽永飘逸的园区,则是苏州的另一张脸,苏州双面绣中的另一面。
金鸡湖,说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湖泊公园,水域面积7.4平方公里,伫立湖畔,烟波浩渺。但我还是把目光投向南岸的李公堤,只缘那是一个有故事的去处。
吟罢《采桑子》容我顺着 一个故事、沧桑留痕、长堤夏风、风情水街 细细道来。
一个故事。
100多年前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李超琼调任元和县知县,正遇秋雨成灾,金鸡湖水势浩淼,波涛险恶,毁坏庄稼,渔民往返,每蹈不测。
李县令采用以工代赈、发动民间捐资的做法,在金鸡湖内筑起一条长堤。当年堤长五里,植杨柳数千株,以巩固堤防。尔后风有所蔽,水波不兴,途无所危,行旅皆便,百姓把金鸡湖长堤爱称之为李公堤
近代经学俞樾,为李公堤”题写堤名,在其所作的《李公堤记》的篇末写道:昔滑者有陈公堤,临安及惠州均有苏公堤,爰用其例,名之曰李公堤”
今译: 从前,湖南滑州有陈公堤,浙江杭州和广东惠州有苏公堤。于是引用上述例子,把这条长堤名为李公堤
沧桑留痕。
李公堤之两端本有纪念亭,内竖李公堤碑。岁月流逝,碑刻仍在,重构一亭,置原碑于内,籍记历史故实,亦旌李公之德。
上联:李公筑堤阻浪蔽风喜看舟楫平安过下联:黎庶怀德构亭立碣遥望湖天感念多。
横批:沧 桑 留 痕。
李超琼也是一位诗人,留下诗作400多首。仅从李公堤《李超琼诗碑》一些诗作可以看出,他对苏州有着很深的感情。
初至苏州。
湖港纵横是路,帆樯起仆随风。
客子轻舟乍泊,阊门灯火初红。
吴语听犹隔阂,土风昔号清嘉。
水上笙歌几处,宵深弦诵谁家?
对当年码头的景象和繁华,做了生动的记述。而对吴语隔阂”土风清嘉”以及水上笙歌”和宵深弦诵”等,更留有深刻的印象和感触。
回 舟。
回舟迎夕照,泛泛在中河。
寒日晚逾淡,沙湖风正多。
一官终岁苦,双鬓两年皤。
输尔鱼蛮子,冲烟发棹歌。
站在凌云桥旁,九品文官补服图案被刻成石碑,在台阶上依次排开,两旁石柱刻着五彩祥云,桥廊飞檐斗角,器宇轩昂。注:补服,又称补子明清时的官服。因其前胸及后背缀有用金线和彩丝绣成的补服,通常文官绣鸟,武官绣兽。
长堤夏风。
烟雨江南的画笔,勾勒出一行长堤,几座廊桥,两两相望,意会神交。
远眺长堤,如水墨画般徐徐展开,似金色锦缎绵延起伏。无怪乎当年李公吟唱:水上笙歌几处,萧声弦诵谁家?
白天,岸边垂柳轻诉,湖面烟波浩渺,小桥幽径,园林古色温婉。
古桥勾连,如长虹卧波,既庄严肃穆,又透着江南的秀气典雅。
夜晚,湖中影灯映照下,随处可闻的吴侬软语,烘托着喧哗的不夜长堤。
风情水街。
记忆中的苏州,没有哪条街巷像李公堤一样,伴着历史沧桑的自然风光,将人文气息与商业元素融合在一起。
李公堤国际风情水街, 分为动、静两个区域。前者以主题性酒吧、音乐餐厅、咖啡吧等特色餐饮等为主;后者集高档餐饮、生活馆、商务会所、休闲酒店等于一体,主要针对商务人群和VIP人士。
漫步长堤。与水亲近。与桥相融。
读李公诗篇,阅历史画卷。
张家界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沈阳白癜风医院地址桂林男科医院上一篇:男子买不起婚房连杀女友及其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