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两则故事的启示随笔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12-03
这则故事很幽默,也发人深思。现实生活里肯定没有这样的事情,但应该有,也许这就是艺术的真实吧。
故事是这样的:
一位医院院长电动车坏了,拿到一家大修理店去修。
修理店接待人员:“OK,开机费50元。”
医院院长:“为什么还没修理就要先交费?”
修理店接待人员:“我们修理店的制度就是这样,你们医院的挂号费,不是没看病之前就要交吗?”
医院院长无话可说,只好交了50元。
修理店接待人员:“请问你的电动车出了什么问题?”
医院院长:“就是没有反应了。"
然后,修理店工程师在电脑上问了一下情况,开了三个付费单请医院院长交费:
一、万用表测量费20元;
二、控制器检测费50元;
三、电机检测费80元。
医院院长惊问:“为什么要顾客出这些测试费,这些器具和设施不是为方便你们修理工程师的吗?”
工程师:“没错,我们工程师以前也是靠望、闻、问、切,凭经验修理。可现在科学发达了,什么仪器都有了,修理时做了测试会比较准确。但测试准确不一定就能修理好你的电动车,也可能最后耽误你的时间。”
医院院长只好先交了150元测试费。工程师经过半个小时测试,用打印机打出一张线路图,发现是一个保险丝烧了,他花几分钟,换了一根二元钱的保险丝,就修好了电动车。
工程师把打印好的线路图塞到院长手中后开了一张缴费单,叫医院院长去交8元打印费。院长不解地问:“打印费也要我出啊?""是的,这是店里的规定,打印费由顾客出,那张图不是给你了吗?”"可我看不懂啊,要这张图干啥?”“你们医院给病人做B超,打印的绘图病人也看不懂啊,不照样是病人出钱吗?”
最后,工程师对院长说:“我们店实行电脑管理,请你去提货柜台提货吧。”
提货柜台打了一张修理清单,给医院院长交费,缴费单上写着:“据物价局规定,我店实行分项收费,做到使顾客明明白白消费。你本次修理收费如下:
5W白光牌烙铁使用费(拆焊各1次):10元;
一次性烙铁头清洁棉:2元;
吸枪使用费1次:5元;
φ0.8环保锡线10g:5元;
2N12 4保险管1个:2元;
剪保险丝管脚斜口钳使用费:5元;
焊接后清洗焊盘洗板水费:5元;
拆焊保险管、清洗焊盘等人工费:20元;
合计:54元”。
医院院长看了差点晕倒。医院院长修理电动车共花了282元钱,可只换了一个价值二元的配件。
这个故事对我国的医务行业是个极大的讽刺。本来,医院所有的器械设施都是为诊病治病服务的,现时代高科技发展,医院的医生也就全靠高科技的器械设施诊病治病,而这些器械设施应该用的或是不该用的,一项一项全都上阵,也全都收费,因此,患者的检测费用就远远超过了治病的费用。前段时间,我陪老伴去市某眼科医院看眼疾,本来她是想割除眼角的一块胬肉,可医院却要全方位进行检查,透视拍片,抽血化验,还作尿检,总之,五脏六腑各种检测几十项,自然,项项收费,累积起来,花费也就相当可观。虽然有医保,可不少费用又不在医保范围以内。小病如此,大病就可想而知,由此让人想到因病返贫,真让人可怕。那时我就想,医院是要看病的,病人是来看病的,医院所有的医疗设施都是帮着医生为患者确诊病情的,所有一切的目的都是共同的。医疗设施就是医生为患者治病的工具,就像工人手中的鎯头,农民手中的锄头,为什么要收费呢?如果医疗设施不收费,医院就不会考虑盈利,医生的眼光也就只会盯在患者的病情上,这省去医院的麻烦,减轻患者的负担,有什么不好呢?我国的医疗体制正在进一步改革,医院的服务制度也应该彻底转换,一切应为患者着想。有病的人本身就痛苦,有病人的家庭经济不会富裕,为病人减少不必要的费用开支就是为他的生命增添生机和能量。当然,这只是一已之见。不过,我总是希望,患者不愁医,治病费用低,康复快,人健康,大家都能快快乐乐分享中国梦圆的温馨成果。党中央很重视医疗改革,我国医保的春天很快就会到来了!
一则感人的故事
这则故事是从一个视频里听到的。我已是年逾耄耋的人了,可仍是哗哗地掉下了眼泪。我太为这样的父母感动,也太为他们伤心。
故事是这样的:
一位老太太拿到自家老头肝癌晚期的诊断书,哭着跑到医院门口的公话亭,给女儿打。女儿的关机,她家里的也没人接。
老太太擦干了眼泪,回到病房,平静地对老头说:"没事的,人老了,机器难免出点问题,养养就好了。"
办完出院手续,回到家,老太太系上围裙,准备做晚饭。
老头说:"别忙活了,我们到外面下回馆子吧。"
老太太点头,拿了老头的外套,跟着走了出来。
在饭店,老头点了 个菜:一个是暴炒腰花,是他爱吃的;一个是酸辣土豆丝,是老太太爱吃的;还有一个是糖醋里脊,是宝贝女儿爱吃的。老太太看着菜,忍不住哭了。 个菜,凝聚着全家人的悲欢啊。
女儿打小就喜欢吃糖醋里脊。每到周末,老头下班回来,总是变戏法般地从包里掏出一份糖醋里脊,老两口看着女儿狼吞虎咽的样子,一筷子也舍不得动。
这样的幸福: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一直到女儿出嫁前。
如今,女儿的儿子已经读小学二年级了,父母的糖醋里脊已失去了吸引力。
生活在一个城市里,年初的时候,女儿带着外孙来了,坐了一上午就走了。中秋节前,女婿拎了一兜子苹果过来,临走搁下500元钱,说了句:“爸妈,有事给我们打。”
今晚,老两口默默地吃着饭,谁也没说话,谁也没动那盘糖醋里脊。
回到家,老太太打好洗脚水,准备给老头洗脚。
老头却把老太太按在椅子上坐下,说:“我给你洗吧。”水哗哗地在一双老脚和老手中移动,老头看着水盆哭了,他说:“可能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洗脚了。”
第二天一大早,老头出去了。到中午才回来,他看着急成一团的老太太,说:“给我,那个东西,咱昨天看的。”
老头从怀里掏出一个精致的盒子,小心翼翼地把它放了进去并落了锁,把钥匙掖在最贴身的衣兜里。然后,漫不经心地对老太太说:“我去过娇娇的单位了,她说这两天过来。”
当天,女儿一家子来了。
老头躺在床上,对女儿说:“孩子,爸没多长时间了。我和你妈这些年攒了点积蓄,就留给宝儿将来出国用吧。”
然后,摸出钥匙塞到老太太手里,对女儿说:“这东西我走后,你妈不能动;你妈走后,你们再打开。记住我的话,要不我死不瞑目。”
老头没能熬到年关。女儿哭得死去活来。人们说,这闺女没白疼。
一晃10年过去了,老太太跟着女儿过了幸福的10年。
宝儿临近高考时,老太太发生车祸,被送进医院。
女儿女婿闻讯赶到医院,老太太抓住女儿的手老泪纵横:“孩子,我对不住你们。”老太太颤颤地解下随身带着的钥匙,就咽气了。
女婿飞快地奔回家,取来盒子打开,里面有一封信,信纸已经发黄。
娇娇:
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爸妈已在天国团聚。
这一辈子,爸妈唯一的快乐是你,唯一的牵挂是你,唯一的歉疚也是你——在这里爸妈请求你的谅解。
这些年,我们家除供你上大学外,没有多少积蓄。你成家后,爸妈吃药看病,也没多少钱,所以没给你留下一点儿遗产。
这封信下面,装的是你妈的奶水。当时藏着它,只是出于好奇,因为,我觉得乳白色的液体真是神奇,竟能把如此娇嫩的小生命,滋养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爸爸查出病的那天夜里,我们找东西,竟无意间翻出了这瓶奶水,也是大吃一惊——奶水经过40年的沉积,已经变成了红褐色,俨然是一瓶血水。
天下又有多少孩子能够明白:自己是被母亲的血水养大的呢?
看到这里,我再也看不下去了。孩子是母亲用血水养大的,是父亲用汗水养大的。母亲是大地,父亲是大山,有了大地和大山,人才有了成长的依靠。有人说:“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我很有同感。但父母的爱只是一种渴求,是一种希望,他们并不要求孩子们为家庭做出多大贡献,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社会上本本分分地做人,实实在在地做事,平平安安地过好日子,如此心则安矣。反过来说,作为人子者,能如此,也就是尽了孝道。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更主要的是扎扎实实地做人,做事,让父母觉着自己的血水、汗水没有白流,他们放心,自会怡养天年,长命百岁,寿比南山!
共 17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则幽默故事》以医院院长修电动车共花282元,而实际换配件只花2元,其余都是测试和修理费的幽默故事,讽刺了医院为诊病治病,滥用医疗器械,且收取高额费用的不合理现象,呼吁医疗改革的春天早日到来。《一则感人的故事》作者讲述了年迈父母为了唤回女儿的爱,谎称有丰厚积蓄,等到老人去世后,女儿才发现盒子里装着一封信,还有珍藏了40年的一瓶母乳沉淀而成的血水的故事,希望天下儿女常回家看看,让父母觉着自己的血水汗水没白流的美好心愿。关注现实生活,由故事引发感想,给人启迪。感谢赐稿山水,祝创作愉快!【山水神韵:心灵飞鸿】
1楼文友: 16:46: 6 这两则故事直击社会热点问题,足见作者敏锐的洞察力。若能再联系实际,多抒发一些感想,文章会更有说服力。 勿忘本真
2楼文友: 07: 8:14 非常好的建议。谢谢。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省作协会员、大宁作协主席、出专著5本,
导致小孩病毒性感冒的原因
莲花清瘟颗粒是什么药
连花清瘟胶囊中药组成
乙型流感会有什么症状女士小便有异味怎么办
鲁南制药盐酸索他洛尔效果
上一篇:中国女诗人诗选2017年卷出版
上一篇:心音低俗小说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