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荷心愿日本刀歌与徐福的传说征文散文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12-06
摘要:很小的时候,就曾听过据说是鬼谷子的弟子徐福什么的,率 000千童男童女东渡日本,一去不返,从此便繁衍下了日本人种的神奇传说。今见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那首脍炙人口的传世诗作——《日本刀歌》,恍然才知,徐福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 很小的时候,就曾听过据说是鬼谷子的弟子徐福什么的,率 000千童男童女东渡日本,一去不返,从此便繁衍下了日本人种的神奇传说。今见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那首脍炙人口的传世诗作——《日本刀歌》,恍然才知,徐福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其诗曰:
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
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
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丱童老。
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
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词藻。
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
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
先王大典藏夷貊,苍波浩荡无通津。
令人感激坐流涕,绣涩短刀何足云。
诗句的意思是说:昆夷之地是那样的遥远,与中土不再相通,只留下了宝剑削玉如泥的传说。近来日本国出产的宝刀,已有江浙的商人在大海的东面取得。那由香木做的刀鞘上贴着鱼皮的纹饰,刀身则用一黄一白的铜锌合金铸造而成。喜欢的人用一百金的价格买下它,佩戴在身边便可祛除妖异灾祸保平安。听说那国家是在一个大岛上,土地肥沃风俗也好。他们的先人徐福谎言蒙骗秦王,说来这里采药却一去不归,如今带来的童子也已经变老了。随之而去的工匠把制作技艺传给当地人,现在那里的手工物件都很精巧。那国家以往的朝代就与吾国有朝贡往来,士子文人也能作诗歌辞藻。徐福出发时秦朝还没有焚书,所以其带去的不少古文典籍至今还留存那里。可叹被严令禁止传回中国,以致吾国上下反倒没有人再能见识到失传的典籍古文。虽知先王的典章收藏在蛮夷之地,无奈苍茫大海波涛浩荡不可逾越。想起这事来就使人激动不已涕泪横流,而相比之下,这锈钝的短刀又有什么可稀奇的啊。
通读全诗,看似平平淡淡,朴实无华,仿佛是在歌吟日本刀的精致与金贵,感慨大岛国的富饶与美丽,但其实不然,而实则是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极其巧妙地反映出了一代文豪匠心独具,抚今追昔,和泪悲叹我天朝大国先秦文化的惨遭焚烧与流失海角天涯的悠悠情怀。真是令人感动不已。因而,其诗作才得以千古传颂,深受后世诗词爱好者和刀文化研究者们的倾心喜欢和热爱。
由此可见,《日本刀歌》其所以能够诞生问世,并且还能得以千古传颂,恐怕除了作者思想的高远和诗作本身的精妙因素之外,就是徐福的神奇传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倘若没有徐福的神秘传说,是否还会有欧阳修的《日本刀歌》呢?
那么,徐福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呢?他的东渡日本故事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于2015年2月1 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解《百家姓》中的徐姓时说:“徐福是秦朝的方士。他不是儒生。在秦始皇的时候,他到东海的海岛上,去为秦始皇采集长生不老之药,一去不复返,相传他就留居日本。”还说:“徐福是齐地琅琊人,大致相当于哪里呢?有很多人认为,徐福的故乡就是在今天江苏赣榆这一带靠近山东的地方。当然这是一种说法。关于徐福的故乡,有好多种说法。他博学多才,通晓当时的医学、天文、航海,而且非常乐于助人,在沿海一带声望非常高。”还说:“徐福是鬼谷子的关门弟子。他善于辟谷、气功、修仙、武术,所以秦始皇听得进他的话……徐福就告诉秦始皇,他说东海之中,我的老师告诉我,有三座神山。哪三座神山呢?比如蓬莱、方丈,还有一个叫瀛洲。这个山上有神仙。秦始皇一听,高兴坏了。这好事啊,有神仙就一定能找到仙药。所以秦始皇就给徐福准备了三年的食物、衣服、帽子、药品。徐福呢?还带了几千童男童女。同时带上了耕具,入海求仙,耗资巨大。但是,我们知道他这一去就没有回来……”
其实,徐福的事迹最早见于《史记》的“秦始皇本纪”和“淮南衡山列传”(在秦始皇本纪中称“徐”,在淮南衡山列传中称“徐福”)。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希望长生不老。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徐巿(即徐福)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于是秦始皇派徐巿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已经预备的三年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入海求仙,耗资巨大。但徐巿率众出海数年,并未找到神山。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东巡至琅岈,徐巿害怕秦始皇怪罪,就推托说出海后碰到巨大的鲛鱼阻碍,无法远航,要求增派射手对付鲛鱼。秦始皇应允,遂派遣射手射杀了一头大鱼。随后,徐福再度率众出海。
《史记》中记录徐福东渡之事,内容比较多的是“淮南衡山列传”。“淮南衡山列传”中有徐福从东南到蓬莱,与海神的对话,以及海神索要童男童女作为礼物等事件。一般认为这是徐福对秦始皇编造的托辞。还记载了徐福再度出海携带了谷种,并有百工等随行。这次出海后,徐福来到了“平原广泽”(可能是日本的九州岛),他觉得当地气候温暖、风光明媚、居民友善,便“止王不来”,停下来自立为王,教当地人农耕、捕鱼、捕鲸和沥纸的方法,再也不愿回去了。“淮南衡山列传”与“秦始皇本纪”还有一点稍有不同,那就是“淮南衡山列传”中称徐福并未开始就带数千童男童女入海,而是在寻访仙家多年未果的情况之下,再度出海时才率数千童男女出海的。
另还有《三国志》“吴书·吴主权传”,《后汉书》“东夷列传”等史书中,皆有提及徐福东渡之事。
而到五代的后周时,济州开元寺僧人义楚在《义楚六帖》(又称《释氏六帖》)的卷二十一“国城州市部”的“城廓·日本”中,首次明确提到徐福最终到达的是日本(也叫倭国),今日的秦氏(日本古代渡来豪族)为其后代,仍自称秦人。并说徐福到达后,将富士山称为蓬莱。此为目前所知最早明确指出徐福滞留不归之地是日本的中国文献。不过有观点认为,义楚的记载很可能和日本的传说有关。因为义楚有一个日本醍醐天皇时代的僧人好友叫宽辅(法号弘顺大师,927年到达中国)。而义楚并没有到过日本,所以关于富士山的记载,显然是来自他的这位叫做宽辅的日本好友的说法。
这是中国史书中对于徐福这个传奇式人物的记载。那么,在日本,徐福究竟又是被怎样看待的呢?
我们不妨再回头从欧阳修的《日本刀歌》说起。
在《日本刀歌》中,欧阳修不但明确肯定了徐福东渡的滞留地就是日本,而且还将徐福东渡的传说与秦始皇的焚书事件联系起来,认为徐福东渡时携带了大量的典籍,才使得中国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暴政中失佚的古文典籍却在日本得以完好保存。这种说法的真实性虽然难以考证,但在1 9年,日本的南朝大臣北畠亲房却在其所著的《神皇正统记》中,将此事作为信史加以记载,并称“孔子全经唯存日本矣”。
而且,日本人皆认为当年徐福就是在日本纪州熊野的新宫(今和歌山县新宫市)登陆的。目前,当地还有徐福墓和徐福神社。每年的11月28日,便是祭祀徐福的日子。因为日本人特别相信徐福的传说。他们认为徐福带来了童男童女、百工、谷种、农具、药物及生产技术和医术,对日本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特尊徐福为“司农耕神”和“司药神”,甚至还将徐福奉为第一代“神武天皇”呢。
或许,徐福的这些穿越时空的神奇传说,会令中国无数的徐姓人士感到十分的自豪,但真正以此感到荣幸和引以为豪的,还是日本人。因为在日本,不但民间对徐福有着倾情相偎的思想情结,就是学术界和皇室中,对徐福亦有着深深的归祖认宗似的浓重情怀。试看将徐福奉为“神武天皇”的观点,就得到了“昭和天皇”的弟弟三笠宫的公开赞同。他在香港徐福会成立的贺词中动情地说:“徐福是我们日本人的国父”。啧啧,这岂不是向世界公开宣告徐福就是他们日本人的老先人吗?
读着徐福的这些神话般的故事,真是令人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觉。想想曾经的尸横遍野的八年抗日战争,再想想眼下安倍政府对我国疆土的虎视眈眈与种种挑衅,总感到有种小儿犯上作乱,妄图弑父篡国般的羞辱。
假如大文豪欧阳修在世的话,不知对此又会作何感想?
共 12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徐福是秦代著名方士、著名航海家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秦始皇时期,徐福率领三千童男女出发,沿海东渡,足迹遍布韩国南部与日本,成为历史上中日韩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几千年来一直是人们研究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有极为重要性的学术价值;只因历史记载的不详细,所以对于他最后停留在了日本这一结论颇有争议。作者将欧阳修的《日本刀歌》与徐福巧妙的联系在了一起,似乎又变成了一种佐证。徐福在先秦、秦汉、航海、天文、民俗等方面的贡献已经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对徐福文化的研究,为中日韩的旅游开发更加增进了基础。感谢老师赐稿晓荷,老师的倾心分享,学识的渊博以及对真相的追踪都让人感到敬佩,祝老师写作愉快!【:清粥小菜】
1楼文友: 1 :05:41 向老师问好,感谢您的倾心分享,让也长了见识。
回复1楼文友: 21:55:21 清粥不必客气,其实叟到这里才是来学习的。再次谢谢你!
2楼文友: 1 :16:45 欣赏佳作!感谢老师投稿晓荷。祝好! 红尘不过一段路程,你路过我,我错过你,然后各自前行。
楼文友: 21:51:20 问好清粥,辛苦了,感谢你的按! 当那苍凉而悲怆的信天游一次次淹没黄土高原的时候,蚂蚁总是看到我随它同行……
4楼文友: 07:54:18 问好老师,拜读佳作,祝创作愉快! 叶华君,简阳市作协会员,成都市简阳市草池镇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10524 0610
微信商城网站
微商城哪家有
微商城怎么推广
高烧不退 浑身发热有老年痴呆前兆怎么办
灯盏花龙头企业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