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郭楼村创新精准扶贫老粗布迎新春天呢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1-11-01

当论坛经过了这三部曲之后 以前,要是提起梁山县寿张集镇郭楼村,人们对它的印象就是省级贫困村,但是近年来,张集镇挖掘传统手工纺织优势,打造老粗布工艺品牌,借助互联开拓销售渠道,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资料图

为帮助贫困户脱贫,山东省海河局驻寿张集镇郭楼村第一书记杨恒在入村后,与村两委干部到贫困户家中走访,详细了解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及脱贫需求,计划选定一个适合本村发展的脱贫致富项目。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大部分贫困户年龄偏大、劳动力差,其中不少六七十岁的老年妇女家中有病人需要照顾、有孩子需要看护,不能外出,他们希望得到一个对劳动力要求不高的挣钱机会,既不耽误照顾孩子,还能增加收入。

郭楼村原来就有织粗布的老传统,留守的妇女大部分都还会织布,手工织布机家里大部分都还有,由于手工粗布比较慢,逐步被市场上的机器粗布所代替,慢慢地手工粗布就淡出了织布行业。经过多次召开村两委会和党员大会研究讨论、调研分析、外出考察,积极征求群众代表和贫困户意见,针对目前市场上缺少真正的手工老粗布的现象,确定了开发传统的手工纺织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思路。既可以让村民把原来的纯手工工艺重新发展起来,又可以解决村里贫困户的就业问题。

省派第一书记杨恒经过与郭楼村两委的商讨决定,利用产业扶贫资金30万元租用了村里一家饭店建设老织坊厂,购置了30余台手工织布机和相关原材料,成立了“梁山老织坊手工纺织有限公司”,并独立注册了“郭楼老织坊”品牌,利用电子商务进行销售,主打纯手工老粗布文化品牌。公司分两种方式对贫困户进行帮扶,一是村委会优先从村内贫困户中选取织布能手,在公司统一纺织,加工费按米进行支付,保障了贫困户能够有持续稳定的工资性收入。二是对年龄偏大或劳动能力差、但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以到公司做棉穗等工作,每人每天可收入元。三是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根据公司利润每年发放救济金,解决无劳动能力贫困户的生活困难。

这种产业脱贫模式,提高了贫困户的积极性,基本可以保证每人每天至少50元的收入,按照每月工作20天,每年工作10个月计算,预计每月可收入1000元,一年可以增收10000余元。通过该产业项目的实施,解决了郭楼村10余个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激发了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消除了“等靠要”思想。即便是年龄在70岁以上、身体较差的贫困户也可以在公司工作,靠自己的能力挣取工资,提高收入。

广州白癜风医院哪家医院好
疾病要闻
福州包皮过长治疗费用多少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