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占村居干部总数的哈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2-01-21
让村居干部在岗有报酬 发展有奔头 离任有保障 马鞍山市对村居干部实行职级管理
2282名村干部和1441名社区工作者纳入职级管理序列,分别占村居干部总数的95.4%和89.6%;34名村居正职享受副处级工资待遇。近年来,安徽省马鞍山市积极推行村居干部职业化,使越来越多的村居干部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不断激发,基层组织服务更加完善,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2013年,马鞍山市提出村居干部职业化目标,通过明确村居干部来源出口、上升通道、激励保障和管理考核,让村居干部全身心投入基层工作;2014年,进行村居工作者职级管理的探索创新,进一步夯实基层组织建设;2015年,推进村居干部职业化,完成“高级别”村居党组织书记和其他村居“两委”班子成员职级评定工作,将村居工作者全部纳入职级管理。
建章立制,明确职业化方向
马鞍山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村居干部职业化的指导意见》《马鞍山市村居工作者管理暂行办法》《马鞍山市村居干部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马鞍山市村居干部职级管理办法》,规范村居工作者的管理、待遇、培训和考评,并分类推进。在城市社区,调整社区规模,对社区工作者按“精干高效”的职业化方向进行优化配置。在农村社区,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对软弱涣散村进行整治,选出服务意识强、能力强的服务型干部,搭建群众满意的服务型班子。
拓宽渠道,增强组织活力
通过选举,使优秀的致富能手、退转军人、外出务工人员和大学生“村官”脱颖而出,进入“两委”班子。同时,按照“身份待遇不变”的原则,从市、县直机关和乡镇遴选130余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居担任党组织书记或第一书记。近两年,突破地域限制,挑选45名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村“两委”成员跨村居担任后进村居党组织书记,实现先进带后进、共同发展。
当前只显示1569字 强化保障,激发工作动力
提高经济待遇、政治待遇和福利待遇,让村居工作者在岗有报酬、发展有奔头、离任有保障,真正解决村居工作者的后顾之忧。首先是建立职级管理机制,形成“基本报酬+考核奖励+其他津补贴”型村居工作者报酬体系。基本报酬按照职级设定,职级分两个序列,第一序列为村居工作者正职,设8个级别,第二序列为村居工作者副职、委员、专管员,设10个级别。按照岗位、任职年限等条件设置职级,并根据年度考核等次调动级别。对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主任书记一肩挑的村居工作者适当增加奖励或补贴。其次是拓宽村居干部发展空间,将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村居干部上挂为乡镇党委委员,享受相应的政治和薪酬待遇。面向优秀村居“两委”正职定向考录公务员或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录用后在村居工作的时间计入连续工龄。再次是落实社会保险制度。对村干部,坚持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参照城镇职工参保办法,通过用人单位参保或代理机构参保的方式,办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社区干部统一办理“五险一金”。其四是健全激励机制,定期开展“社区工作者双十佳”“优秀村居工作者”评选活动,近年来县区共评选社区工作者“双十佳”80余人,优秀村干部200余人。其五是制定离任保障制度,按照曾任职务和工作年限确定补助标准,全面落实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政策。
马鞍山市推进村居干部职业化的系列举措,产生了强劲的“磁场效应”,激励村居干部把工作当作职业来做,使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杨丽娟 何源)
经常闹肚子肚子总是咕噜咕噜叫怎么办
调理肠道菌群
上一篇:切实做好纳沙海棠双台风防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