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蓝小说拆迁与纵火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0-01-14
夜深了,周围特别宁静,所以有点声音就能听得到。这时候,隔壁有人在敲我家的墙,我听了一会儿,也在墙面上敲起来。隔壁住的是杨三,这种暗号也只有我们才听得懂,意思是说,今天晚上十二点,又该出去了,今晚该轮到我点火。
其实我和杨三本来都是本分的人,但也都是穷人。我们住的这一大片地方,有五百多户人家,是这个小城市人口最密集的地方。眼见着这几年楼房四起,很多以前和我们一样住着破旧平房的人,都和开发商签定了拆迁协议,陆续搬到了暖气楼上,再也不用年复一年的买烧柴、拉煤块、糊窗户缝了。这些人家可真有福气,为什么总轮不到我们头上呢?
后来也来了几伙人,左量右量,量得大家一阵激动,都说可算盼出头了。然而,每次丈量完都没有音信。后来有人打听到,开发商嫌这个地方人家太密集,拆迁费过高,他们没有赚头,除非政府给一定的补贴。可是现在政府一提拿钱就摇头,看来我们是没有福气住楼了。
邻居中杨三和我是最不平衡的,那天我们都喝醉了,他老婆已经起诉离婚了,两口子也没有第三者,就是一个理由,嫌杨三穷,她的所有朋友和同学都住上了楼,大家聚会的时会,数她寒酸,都不好意思邀人到家里来。我比他喝得还多,因为我也面临着婚姻上的问题,女朋友只有一个条件,有房子就结婚,否则就打光棍去吧。可现在这楼价暴涨,光凭我那两个工资,猴年马月也买不起呀。
那天我们酒醉以后,跑到在歌厅又一阵鬼哭狼嚎,回来的时候已经半夜了。走到一个胡同的时候,杨三突然把烟头丢进了一家院子,我迷迷糊糊地问了一句:“掐了吗?”杨三含糊答应了一声就各回各的家了。然而,睡到半夜,一阵刺耳的警笛声响起来,是消防车的声音,我跑出房门,看到了前趟房已经烈焰升空,有两辆消防车赶到,但进不去胡同,原本宽阔的道路,这几年都被邻居们盖上了木板棚子,堆满了木柴和杂物。消防队员只能扯着水龙袋,从远处往这边浇水。
杨三和我冲到了火场,想帮着邻居抢些东西出来,可是火太大了,又刮了些风,我们根本靠近不了,好在消防车一个接一个的开过来,几束水柱同时喷过来,大火终于被扑灭了。
天亮的时候,我们看到那几家全都烧落了房架。那些人家,站在瓦砾和废墟中,有哭的,也有骂的。政府领导来慰问,临走的时候嘀咕了一句,“再出事,非得拆迁不可,太危险了。”这句话我听见了,杨三也听见了。
那天晚上,杨三钻进了我的家门,压低了声音,说出了他的计划,吓得我把筷子都掉到了地上。杨三的计划就是放火,没听政府领导说吗,再出事一定得拆迁,咱们再放一次火,盖楼就有指望了。就这样,一个星期之内,我们又放了两起火,听说已经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拆迁计划也拿上了日程之中。于是我们就收了手,在家等着好消息,然而又是一个月过去了,拆迁的消息如石沉大海一样,所以今天晚上,我又接到了杨三的暗号。
没有月亮,倒正是有利的天色,我们走了两个来回了,没发现一个人影。在老张头家门口的时候,杨三就碰了碰我,示意我动手吧。我犹豫了一下,又往前走,老张头家老两口都有病,儿子前几天也下岗了,真要着起火来,叫他们的日子怎么过。
又走了几个胡同,杨三沉不住气了,他又开始催我,我告诉他:“我不想干了,我宁可不要楼房了,也不再干这种事了。”杨三也没有再坚持,我们回家睡觉,这一次半途而废,却觉得比哪一次都害怕。
然而,刺耳的消防车声音又响起来,我窜到门外的时候,杨三也出来了,我们互相用手电照着对方的脸,杨三看到了我眼中的怒火,低声说了一句:“不是我,我发誓。”
失火的还是老张头家,此时火势已经扩散,几个消防队员把老张太太从胡同里扯出来,她拖在地上不肯出来,说什么要和老头死在一起。大家这才知道里面还有人,大火已经封住了门,只能听到里面的咳嗽声和叫喊声。杨三一把抢过来水龙袋,往大门里灌水,我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从救出来的一堆东西里,抓起一条棉被披在头上就往里冲。
一股股热气冲过来,我感觉自己真的置身火场了,棉被上不断有东西在砸下来,一定是杨三在往被上浇水,这多少缓解了我的灼热。我低着头,摸索着找到了门把手,一拉之下,把手烫得生疼。一个人影从门里倒了出来,我已经看不到是谁,眼睛被烟熏得哗哗流泪,一股焦糊的烟味,直冲进了肺里,呛得我剧烈咳嗽。但这个时候顾不得这么多了,抓起地上的人往外拖。老张头被我救了出来,老张太太不停地在感谢我,连消防队员都说,这些年都没看到有这么卖命救火的。
我累得精疲力尽,正想回家躺一会儿,两个穿警服的过来:“请您跟我们回去一趟,协助我们调查一个案子。”
我在公安局把所有事都承认了,但昨天晚上这场火,真不是我放的。可是警察不相信,他们不断地采取心理战术,最后我实在受不了了,我说我可以承认,但你们要告诉我,凭什么你们一眼就认定我是犯罪嫌疑人。”
那几个警察笑了:“因为你太玩命了,所以才怀疑的你。你看围观的有几百号人,关系近的去帮着抢抢东西,就算是至今好友,也没有往火场里冲的呀,你和老张头无亲无故的,能无缘无故卖这个命?我一看你就有问题。”
我在拘留所关押期间,邻居老张头不但没恨我放火,反而还看过我两回,感谢我的救命之恩。我一直不明白的是,到底是谁放了最后一场火?后来杨三在外地落了,抓进来的那天,我们遇见了,杨三恨恨地说了一句:“你想不到吧,放最后一把火的,竟然是老张头,他儿子要结婚了,他买不起房子,居然想起点自己家的破房子来。”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我在号里蹲着,住在了上铺,在号里被人戏称为“二楼”。宣判那天,我听说我们那片地方,被开发了,正在施工呢。
共 224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心一意想着住楼的居民,因为人员太密集而得不到开发商的青睐,政府领导来慰问,临走的时候嘀咕了一句,“再出事,非得拆迁不可,太危险了。”这句话我听见了,杨三也听见了。无意中的一句话,却让有心人上了心。如果着火就能让住户们的愿望得已实现,那么也只好所挺而走险了……三番两次的“纵火”都没有什么结果。两个人再也不想做这提心掉胆之事,可偏偏就在他们想收手的时候,火竟然着了起来……小说把社会的现实描摹得淋漓尽致。如今的拆迁真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件,如何能让百姓与政府都能达成一致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有了一个民心所向的政策,也就不会涌出那么多的拆迁故事……问好作者,。:锦妤
1楼文友: 16:2 :55 一心一意想着住楼的居民,因为人员太密集而得不到开发商的青睐,政府领导来慰问,临走的时候嘀咕了一句, 再出事,非得拆迁不可,太危险了。 这句话我听见了,杨三也听见了。无意中的一句话,却让有心人上了心。如果着火就能让住户们的愿望得已实现,那么也只好所挺而走险了 三番两次的 纵火 都没有什么结果。两个人再也不想做这提心掉胆之事,可偏偏就在他们想收手的时候,火竟然着了起来 小说把社会的现实描摹得淋漓尽致。如今的拆迁真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件,如何能让百姓与政府都能达成一致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有了一个民心所向的政策,也就不会涌出那么多的拆迁故事 问好作者,。:锦妤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
2楼文友: 16:24:22 即现实又残酷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
如何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
孕妇小腿抽筋怎么缓解
宝宝钙吸收不好怎么办
首荟通便胶囊可以长期吃吗两岁宝宝积食怎么办
6岁儿童口臭
上一篇:激扬新时代的中国文化
上一篇:海洋边的蓝色记忆